資源簡介 1.3科學觀察第2課時導學案課題科學觀察單元1學科科學年級七【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掌握觀察記錄的常用方法。2.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實驗了解實驗觀察的方法,學會記錄和描述簡單的實驗現象。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實驗和記錄實驗現象,培養在實驗中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觀察記錄的常用方法。【教學難點】基本的實驗操作【導學方法】知識點總結、講練結合、課后鞏固【課前預習】1.科學觀察不僅要認真、仔細,更重要的要有客觀、有效、規范的記錄。常見觀察記錄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圖形記錄等。2.實驗時,要學會正確使用各種儀器,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正確記錄_____________,然后通過_______________,得出科學的結論。學習探究【新知導入】科學觀察不僅要認真、仔細,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觀、有效、規范的記錄。因此,在任何一個觀察活動中,都要及時記錄與整理觀察到的現象與數據。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觀察結果的記錄與整理。【合作探究】一、觀察結果的記錄與整理1.觀察記錄的方法常見記錄方法有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___________選擇不同的記錄方法。在前面觀察指紋的活動中,我們采用的是___________;在使用酒精燈的活動中,我們用的是___________。2.下表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一些觀測數據,比較這些數據你可得出什么結論?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R(設地球為1)繞太陽轉1周的時間T(天)水星0.38787.969金星0.723224.701地球★1.000365.256火星1.524686.980木星5.2054332.589土星9.57610759.2天王星19.1830685.4海王星30.1360189 ★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為1.469×108千米。結論:①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八大行星中圍繞太陽轉得最快的是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③海王星繞太陽1周的時間約為地球上的_______年。3.歸納總結:觀察記錄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科學觀察不僅要認真、仔細,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觀、有效、規范的記錄。在觀察活動中要及時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與數據,實驗現象的記載要實事求是,表達盡可能做到形象清楚。二、觀察與實驗1.觀察溶液混合記錄表你有什么發現什么現象?溶液混合顏色是否有沉淀是否有氣泡清澈或渾濁A+B藍色有沉淀無氣泡渾濁A+C綠色無沉淀清澈A+D藍色有沉淀渾濁B+C紅褐色有沉淀渾濁B+D無色無沉淀清澈C+D紅褐色有沉淀有氣泡渾濁溶液混合時出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混合時的注意事項:(1)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滴加相應的溶液。如果有溶液滴在手上,請立即_________。(2)有些溶液有較強的________,要特別小心!3.歸納總結科學實驗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許多有趣的現象。例如,化學反應實驗中會產生變色、爆炸、氣泡、沉淀等現象。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應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在對實驗現象認真地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得出科學結論。4.在做“觀察雞蛋的沉浮”實驗中:(1)除了雞蛋、表面皿、食鹽、清水、藥匙、燒杯外,還要用到______________。(2)為了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應該使用______________攪拌,在攪拌過程中應盡量避免_______________。(3)生雞蛋(新鮮的)放在清水中,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在燒杯中溶解較多的食鹽后,生雞蛋會________________。5.歸納總結:在實驗時,我們要逐步學會正確使用各種儀器,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正確記錄實驗現象和所測數據,然后通過認真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1、常見記錄方法有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_________法比較精準,但需要較長時間閱讀和比對;_____________圖形記錄法不要求數據多么精準,但非常直觀,視覺沖擊強烈。2、如果有溶液滴在手上,請立即_________。有些溶液有較強的腐蝕性,要特別小心!3、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攪拌時盡量避免玻璃棒與燒杯內壁接觸。【課堂練習】1.在科學研究中,對觀察結果的記錄有許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圖形記錄等。下列觀察結果的記錄,比較適合采用表格記錄的是( )A.課堂上觀察小組內同學的指紋圖案B.觀察小雞在一個月內每天的體重情況C.用顯微鏡觀察微小的生物的結構D.參觀實驗室時,觀察室內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2.下列觀察符合科學要求的是()A.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宇宙中的恒星B.發生日食時用望遠鏡觀察太陽C..觀察細胞時有客觀、規范的記錄D.能觀察到的明顯現象不用記錄3.做觀察種子的結構實驗時,在蠶豆種子的子葉上滴上碘液,兩組同學分別觀察到變藍和不變藍兩種不同的現象,他們糾結著該記錄哪個觀察結果.你支持的做法是()A.記錄各自觀察到的現象B.都記錄變藍和不變藍。C.根據老師說的結果記錄變藍D.去網上查,記錄權威網站上的觀點4.為探究溫度與蟋蟀鳴叫之間是否存在聯系,某同學將蟋蟀放在以溫度為變量的環境中飼喂,并在同一時間段內統計蟋蟀的鳴叫次數,該研究過程主要采用了( )A.觀察法B.實驗法C.測量法D.調查法5.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竺可楨為研究中國氣候變遷,在長達50年的時間里堅持每天觀察氣候與生物的關系。下列不在竺可楨觀察范圍內的是( )A.觀察候鳥遷徙,蛇、蛙出洞等動物的生活習性B.觀察自然界植物的發芽、開花、落葉等現象C.觀察天氣現象D.用天文望遠鏡觀察遙遠的星系6.下面行星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正確的是()A.水星、金星、地球;B.木星、火星、土星;C.天王星、土星、海王星;D.金星、水星、地球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文字描述表格記錄2.實驗現象和所測數據認真分析合作探究:一、觀察結果的記錄與整理1.觀察對象描述性記錄法表格記錄法2.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②水星海王星③約165二、觀察與實驗1.變色、氣泡、沉淀等2.(1)用水沖洗(2)腐蝕性4.(1)玻璃棒(2)玻璃棒玻璃棒與燒杯內壁接觸(3)橫著下沉(4)豎立漂浮1.表格記錄圖形記錄2.用水沖洗3.為了加速食鹽溶解課堂練習:1.B2.C3.A4.B5.D6.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