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科學觀察導學稿班級姓名【學習目標】認識科學觀察室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計劃的細致觀察室觀察的基礎知道要排除環境對科學觀察的影響,消除感官的錯覺知道通過儀器來擴展觀察力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學家是怎樣通過觀察與實驗進行科學研究的【重點難點】重點:了解科學觀察與觀察方法難點:培養科學活動中科學態度【課前自學】1、學習科學的最基本方法是()A.閱讀、作筆記和練習B.觀察、討論和交流C.觀察、實驗和思考D.閱讀、實踐和應用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科學研究中,實驗和觀察是兩回事,它們互不相干B.觀察就是用眼睛看,而不能用其他儀器C.借助各種儀器和工具可以擴大觀察范圍D.觀察不需要用腦子去思考3.活動1:1)先用肉眼仔細觀察自己十個手指的指紋,比較指紋的紋路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用方答應觀察一個手指的指紋,與肉眼直接觀察相比較,用放大鏡觀察的指紋大小與清晰程度有什么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將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紋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紙上,并將其與同學的指紋比較,你發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2:圖一中的橫線是直線嗎?圖二中是螺旋還是同心圓?圖一圖二從這2個活動中可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科學觀察后要有客觀、有效、規范的記錄,觀察記錄的方法很多,在觀察指紋的活動中,我們采用的是___________記錄法;在使用酒精燈的活動中,我們用的是____________記錄法。【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完成教科書活動液體的混合實驗(教科書P16)觀察A.B.C.D四種溶液的顏色,并將結果填在下表中溶液ABCD將四種溶液相互混合,觀察其變化,并將觀察的結果記錄在下表中溶液混合顏色是否有沉淀是否有氣泡清澈或混濁A+B雞蛋放在溶液里的實驗(教科書P17)鹽(勺)04678雞蛋沉浮情況小結:在實驗時,我們要逐步學會正確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正確記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然后通過認真分析,得出__________。【知識梳理】用心觀察借助儀器拓展觀察力觀察結果的記錄與整理實驗【當堂檢測】1、在科學研究中借助儀器是為了()A、完成觀察任務B、擴大觀察范圍C、得到觀察結果D、延長觀察范圍2、不借助儀器憑眼睛觀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用顯微鏡可擴大觀察范圍B、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能獲得更準確的數據C、用放大鏡觀察指紋更清晰D、使用工具后的觀察結果肯定正確3、實驗是科學研究中很重要的環節。“生雞蛋在鹽水中的沉浮”實驗觀察:①雞蛋的形狀__________②生雞蛋在清水中沉浮_________________③不斷在清水中加鹽,觀察生雞蛋沉浮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攪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攪拌過程中能否碰到燒杯壁或底?_____4、動手做做下面這個有趣的實驗,并記錄觀察到的現象。用雙手分別捏著兩張大小相同的紙張的一端,使它們垂掛在胸前,沿兩張紙的中間向下吹氣時,將會出現什么現象?【學習反思】1、將冰倒入玻璃杯中,幾分鐘后觀察玻璃杯外壁,有什么現象?2、把魚骨頭放入食醋中,觀察到了什么現象?過了一段時間后,骨頭有什么變化?課后作業一、選擇題1.下列活動不屬于觀察的是( )A.用體溫計測量一名學生的體溫B.仔細地觀察蝸牛的活動C.一名學生在校園里漫無目的地東張西望D.用停表測量某同學跑100m所用的時間2.下列研究能直接用感官觀察到的是( )A.用顯微鏡觀察細菌B.用鼻子聞氣體的氣味C.用B超診斷病人的病情D.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星系3.下列有關觀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觀察與實驗是兩回事,觀察一定要借助于工具進行B.觀察是人們認識自然的一種重要方法C.觀察除了用眼看,用耳聽外,更需要用腦思考D.為了能作出更準確的判斷,可以借助一些儀器和工具進行觀察4.伽利略通過對吊燈擺動的觀察,發現了擺的等時性,這主要是因為伽利略( )A.能用眼仔細觀察B.能用腦進行深入的思考C.能用耳廣泛聽取別人意見D.能仔細觀察并進行深入的思考5.下列各組儀器中,能用來完成雞蛋在鹽水中的浮沉實驗的一組是( )A.藥匙、玻璃棒、燒杯B.量筒、玻璃棒、試管C.試管、玻璃棒、酒精燈D.燒杯、玻璃棒、酒精燈6.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竺可楨為研究中國氣候變遷,在長達50年的時間里堅持每天觀察氣候與生物的關系。下列觀察不屬于竺可楨觀察范圍的是( )A.觀察候鳥遷徙,蛇、蛙出洞等動物的生活習性B.觀察自然界植物的發芽、開花、落葉等現象C.觀察天氣現象D.用天文望遠鏡觀察遙遠的星系7.為探究溫度與蟋蟀鳴叫之間是否存在聯系,某同學將蟋蟀放在以溫度為變量的環境中飼喂,并在同一時間段內統計蟋蟀的鳴叫次數,該研究過程主要采用了( )A.觀察法B.實驗法C.測量法D.調查法8.下表是實驗測得某品牌四種不同類型洗發液的pH,這種記錄觀察結果的方法是( )洗發液類型天然植物型彈性卷發型滋養修護型去屑柔滑型pH5.56.06.27.6A.文字描述法B.表格記錄法C.圖形記錄法D.以上都不是9.在科學研究中,對觀察結果的記錄有許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圖形描述等,下列觀察結果的記錄比較適合采用表格描述的是( )A.課堂上觀察小組內同學的指紋圖案B.觀察小雞在一個月內每天的體重情況C.用顯微鏡觀察微小的生物的結構D.參觀實驗室時,觀察室內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10.在觀察校園生物時,以下同學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A.小軍發現好幾株他不認識的植物,于是把它們拔出來,帶回家研究B.小明發現一只老鼠,覺得太惡心了,不做記錄C.小梅撥開草叢,一只蟋蟀蹦了出來,很快蹦到校園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記錄下來D.小偉的觀察記錄中有蚰蜒,其他同學都沒有,小偉決定刪掉這個記錄11.根據如圖3-K-1所示的實驗,得出的最恰當的實驗結論是( )圖3-K-1A.水和酒精都會蒸發B.水蒸發的速度比酒精快C.酒精蒸發的速度比水快D.水和酒精都是液體12.為了探究某種植物種子萌發的最適宜條件,小帆同學將不同含水量的該種植物種子置于22℃的條件下進行萌發,實驗時保持其他環境條件適宜且相同。記錄7天后植物種子的萌發情況,結果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數據所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種子含水量/%20304050607080種子萌發率/%8163356738681A.該植物種子萌發的最適宜溫度為22℃B.在環境溫度為22℃時,該植物種子萌發的最適宜的含水量約為80%C.實驗數據表明,該植物種子的萌發率與含水量無關D.在環境溫度為22℃時,該植物種子含水量越高,萌發率不一定越高二、填空題13.下列屬于直接觀察的有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間接觀察的有____________,屬于定性觀察的有____________,屬于定量觀察的有____________。①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質的流動 ②老師清點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數 ③媽媽用手摸小華的額頭,了解小華是否已退燒④用體溫計測得小華的體溫是39℃圖3-K-214.一天,小明在爐子旁邊,將手中的鐵鉤在爐子中燒得通紅。他突然想到,如果將磁鐵放在火中燒,會有什么現象呢?是磁性變強,還是磁性變弱?小明猜想,可能會變強。那么結果究竟是怎樣的呢?小明設計并做了如圖3-K-2所示的實驗:將一條形磁鐵的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另一端吸著一些大頭針。這時小明應觀察________________的變化,若他觀察到的現象是大頭針落下,他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先用肉眼仔細觀察自己十個手指的指紋,比較指紋的紋路是否相同?________。再用放大鏡觀察一個手指的指紋,與肉眼直接觀察相比較,用放大鏡觀察到的指紋大小與清晰程度有什么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紋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紙上,并將其與同學的指紋比較,你發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雞蛋的形狀是________,雞蛋的內部有一個空氣囊,它位于雞蛋________(填“稍大”或“稍小”)的一端,生雞蛋在清水中會________,向燒杯里加入適量食鹽,然后不斷攪拌并使食鹽溶解在水中,最后觀察到雞蛋會________________。有人懷疑是由于玻璃棒的攪拌導致雞蛋浮起來,再也不下沉了,你覺得這種懷疑有道理嗎?____________。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消除他的懷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水中除了加食鹽外,還可以加入________也能使雞蛋浮起來。詳解詳析1.C2.B [解析]顯微鏡、B超儀器、天文望遠鏡等都是觀察時所使用的工具。3.A [解析]觀察可分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間接觀察一般會使用工具。4.D 5.A 6.D 7.B 8.B 9.B10.C [解析]對校園生物進行觀察后,對觀察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種分類方法,如根據形態結構特點,可以將觀察到的生物分為動物、植物和其他生物等,也可以根據生活環境將觀察到的生物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還可以根據用途把觀察到的生物分為農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據個人的喜好來進行分類。11.C12.D [解析]本實驗只是在22℃的條件下探究含水量不同的種子萌發的最適條件,并不意味著該植物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2℃;由表中數據可知,在環境溫度為22℃時,含水量約為70%時種子萌發率最高;實驗數據表明,該植物種子的萌發率與含水量有關,隨著含水量增加,種子萌發率先增大后減小。13.②③ ①④ ①③ ②④14.磁鐵上大頭針數目 加熱使磁鐵的磁性減弱[解析]磁鐵的磁性無法直接觀察到,需要轉化為其他物體的變化情況,此實驗中應該轉化為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目的變化。大頭針落下,說明磁鐵的磁性減弱,而此時是處于加熱的情況下,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加熱使磁鐵的磁性減弱。15.不同 用放大鏡觀察到的指紋大小比用肉眼觀察到的大,清晰度更高 不同人的指紋不同16.橢球形 稍大 下沉 慢慢地浮上來 沒有道理 可以不用玻璃棒攪拌,讓食鹽慢慢溶解,等食鹽溶解后再放入雞蛋(或可以先加入食鹽,攪拌,待食鹽溶解后再放入雞蛋) 糖(或明礬或面堿等,合理即可)[解析]加入食鹽,不斷攪拌,隨著食鹽溶解,鹽水濃度增大,雞蛋將由下沉變為上浮。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