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4物質的比熱第1課時導學案課題4.4物質的比熱單元4學科科學年級七【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熟悉熱傳遞的過程及特點。2.了解熱量的概念,知道熱量的單位。3.明確影響同種物質吸熱或放出熱量多少的因素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的實例的分析,明確影響同種物質吸熱或放出熱量多少的因素:物體質量、溫度的變化量。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規范學生的表述,樹立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熱傳遞的過程及特點。【教學難點】了解探究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多少因素的方法【導學方法】知識點總結,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課前預習】1.熱量是指:。用符號表示,熱的單位是,簡稱,符號為。2.物體吸收熱量,溫度,物體放出熱量,溫度。3.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或“少”)物體升高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或“少”)學習探究【新知導入】思考討論:要想把一杯冷水變成熱水,你有哪些方法?出示圖片: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用給冷水加熱,放在陽光下照射、放入熱水等等。讓冷水變成熱水的過程就是熱量由高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熱量及其傳遞過程。【合作探究】活動:物體的吸熱和放熱(1)分別測出熱水和冷水的溫度。(2)將小燒杯放到大燒杯內,過3分鐘,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3)再過3分鐘,再次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時間(分)036小燒杯里的水溫(℃)554330大燒杯里的水溫(℃)2024.830(4)分析引起兩個燒杯中水溫變化的原因。小燒杯里的熱水和大燒杯里的冷水兩者之間發生了熱傳遞,大燒杯_________熱量,溫度______;小燒杯_________熱量,溫度_________。一、熱傳遞1.定義:熱總是從溫度_____的物體傳到溫度_____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_____部分傳到_____部分,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2.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具有_____。3.熱傳遞的方向:熱從________的物體傳到________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________傳到________。4.思考討論:熱傳遞所傳的是熱還是溫度?熱傳遞的結果是什么?二、熱量1.定義:物體___________叫做熱量,用符號Q表示。2.熱量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為J。它是為紀念英國科學家_______而命名的。3.熱量是一個__________,只發生在熱傳遞的過程中,不能說物體_____或_________多少熱量。通常說物體放出或吸收多少熱量。4.思考討論:我們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那么能否說溫度較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較多?三、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大小的因素1.物質吸熱與溫度變化有關。(1)思考討論:用同一個天然氣灶,把一壺涼水燒開和燒成溫水相比誰吸收的熱量多?(2)歸納總結: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跟______________的多少有關。溫度升高__________,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_________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2.物質吸熱與質量的關系(1)思考討論:用同一個天然氣灶將半壺水燒開和將一壺水燒開誰吸收的熱量多?(2)歸納總結:質量不同的某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物質的________越大,吸收的__________。反之,物體降低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3)思考與討論:將10℃的冷水和90℃的熱水混合后,水的溫度為什么會高于10℃低于90℃?有人認為,90℃的熱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溫一定是50℃,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4)歸納總結:①同一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體的質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溫度有關。②同一種物質溫度升高t所吸收的熱量與溫度降低t所放出的熱量相等。【例題】早晨,小明起床晚了,來不及做飯,就想泡方便面吃。可是,一拿暖瓶,發現里面沒有熱水了,于是準備用電熱壺燒水。(1)他應該燒一壺水還是燒半壺水呢?為什么?(2)小明從飲水機中取水時,發現飲水機里有溫水也有涼水,那么他應該取溫水還是取涼水呢?為什么?【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1.熱傳遞: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2.熱傳遞方向:高溫→低溫3.熱量:熱傳遞中,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符號:Q;單位:焦耳(焦:J)4.影響物質吸熱(放熱)的因素同一種物質吸熱(放熱)的熱量與物質的溫度變化量和質量有關【課堂練習】1.把一塊燒紅的鐵塊放到冷水里,__________溫度會升高,__________的溫度會降低。在這個過程中__________是放熱物體,__________是吸熱物體。熱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的現象叫_____________。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的條件_______________。2.用煤氣燒開半壺水和燒開一壺水(水初溫相同),__________需要吸收的熱量多一些;把一壺50℃的水燒開和把一壺20℃的水燒開,__________需要吸收的熱量多一些。3.關于熱量與熱傳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A.物體所含熱量越多,溫度越高.B.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C.熱傳遞現象只存在于多個物體間.D.溫度相同的兩物體間不會發生熱傳遞.4.關于熱量和熱傳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B.質量大的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C.熱總是從含有熱量多的物體傳遞到含有熱量少的物體;D.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5.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之間會發生熱傳遞,熱傳遞停止時,兩個物體具有相同的( )A.溫度B.內能C.熱量D.能量6.下列關于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熱量多B.在熱傳遞過程中,若與外界不進行熱交換,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一定等于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C.熱量總是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D.物體溫度越高,它的熱量就越多E.沒有吸熱和放熱過程,說熱量是毫無意義的F.兩個物體升高的溫度相同,吸收的熱量也一定相同G.熱量總是由熱量多的物體傳遞到熱量少的物體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Q;焦耳;焦;J2.升高;降低3.多;多合作探究:活動:物體的吸熱和放熱(4)吸收;升高;放出;降低一、熱傳遞1.高;低;高溫;低溫2.溫度差3.溫度高;溫度低;高溫部分;低溫部分4.參考答案:因為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是狀態量。所以熱傳遞所傳的是熱,高溫物體放出了熱,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了熱,溫度升高。最終兩個物體溫度相等。二、熱量1.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2.焦耳3.過程量;含有;具有4.參考答案:熱量是指物體吸收或者放出的熱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只發生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熱傳遞的發生,就無所謂熱量。而溫度是狀態量,所以不能說溫度較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較多。三、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大小的因素1.(1)一壺冷水燒溫水,加熱時間短,需要吸收熱量少;一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長,需要吸收熱量多。(2)溫度升高;越多;降低2.(1)半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短,需要吸收熱量少;一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長,需要吸收熱量多。(2)質量;熱量越多;(3)參考答案:將10℃的冷水和90℃的熱水混合,冷水要吸收熱量,溫度會升高,故溫度會高于10℃;熱水要放出熱量,溫度要降低,故溫度會低于90℃。不同意,90℃的熱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溫不一定是50℃,熱水和冷水的質量不同,混合后的水溫不同。【例題】解:(1)小明應該燒半壺水。理由是:用半壺熱水泡方便面已經綽綽有余;水吸收熱量的多少跟水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小,吸收熱量越少。燒開半壺水的時間要比燒開一壺水的時間短得多。(2)小明應該取溫水。理由是:將溫水燒開,水溫度升高得較少,吸收的熱量較小,因此會更快地把水燒開。課堂練習:水的;鐵塊;鐵塊;水;熱傳遞;兩個物體之間具有溫度差一壺水;一壺20℃的水DDABC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