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學案)物質的密度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密度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2.過程與方法:通過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習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方法;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通過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重點: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難點:學生對“密度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認識,以及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引入:通過打酒視頻引入.........新課:鐵釘、鐵鍋、鐵刀、鐵砧,這些物體有哪些不同之處?你注意到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對比BMWX6原車與模型的體積和質量,你發現什么規律?由此你能提出怎樣的猜想?探究: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思考:如何處理和分析測得的數據?分析與論證:(1)比較1、2(或3、4)得:①同種物質,質量跟體積________;②同種物質,質量跟體積之比是一個值,它跟質量、體積____。(2)比較1、3(或2、4)得:不同物質,質量跟體積之比_________。(3)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可能跟有關,它反映了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即: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一、密度1、定義: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單位體積:如1cm3、1dm3、1m3等)2、定義式:想一想:某同學說,根據密度公式可知,同種物質: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此話對嗎?為什么?練一練:(1)、一塊均勻的正方體鐵塊,若截去一半,則剩下的一半鐵塊的質量和密度分別為:()A.質量和密度均不變;B.質量減少一半,密度不變;C.質量和密度均減少一半;D.質量不變,密度減少一半。(2)、大鋁塊的質量為4㎏,小鋁塊的質量為1㎏,則大鋁塊的密度大于小鋁塊的密度。()(3)、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密度為原來的一半。()3、密度的單位:kg/m3g/cm31kg/m3=10-3g/cm31g/cm3=1000kg/m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單位轉換:(1)7.9×103㎏/m3=g/cm3,(2)2.7g/cm3=㎏/m3(八年級物理上第114頁)想一想:你能解釋出它們的物理意義嗎?7.9×103㎏/m32.7g/cm3密度表1、記住水的密度:ρ水=1.0103千克/米32、記住冰的密度:ρ冰=0.9103千克/米33、知道鉛、銅、鐵、鋁的密度中順序。例題:有一枚亞運會紀念幣,它的質量為16.1克,體積為1.8厘米3,試求制成這枚紀念幣的金屬密度,是何種金屬?用密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1.生活中人們經常說:“鐵比棉花重”、“油比水輕”,這種說法嚴格地說正確嗎?他們這種說法其實指的是什么?2.電影中的演員被大石頭砸得頭破血流,這是真實的嗎?想一想:如果要測量形狀不規則的固體和液體的體積,還能用前面測邊長算體積的辦法嗎?那又該怎么辦呢?“排水法”測量固體和液體的體積量筒量杯讀數方法: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的凹形底部相平。若某些液面是凸形,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的凸形頂部相平。測量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體積方法:a、固體放入前水的體積V1b、固體和水的總體積V2c、固體體積:二.合作交流1.資源共享(暢談收獲齊爭艷):2.我的困惑(敞開心扉謀發展):三、能力拓展1.關于物質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某種物質的密度是這種物質單位質量的體積B.將一杯水等分成兩杯,則每個杯中水的密度都為原來的1/2C.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只與物體的種類有關D.根據ρ=m/v,可知ρ與m成正比,ρ與V成反比2.灰鑄鐵的密度是7.2×103kg/m3,下面敘述正確的是()A.體積1m3的灰鑄鐵,質量是7.2×103kg B.體積0.5m3的灰鑄鐵,密度是3.6×103kg/m3C.質量是1kg的灰鑄鐵,體積是7.2×103m3 D.質量是0.5kg的灰鑄鐵,密度是3.6×103kg/m33.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物質組成的兩個實心物體,其質量之比為2:1,體積之比為1:3,則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