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2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試題匯編(我們傳承的文明)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2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試題匯編(我們傳承的文明)

資源簡介

2012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試題匯編
(我們傳承的文明)
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漏選均不給分)
(嘉興)1.一位老兵回憶道:“我駕著坦克孤零零地沖向一座村莊,……德國兵全給嚇慒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戰爭是在( )
A.第一次鴉片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
(嘉興)2.“從此神州事事新,再無皇帝管人民。”據史實推斷,與此詩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
(嘉興)3.蔣介石電:“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據史實指出,“共同商討”的結果是( )
A.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B.和平解決了西安事變
C.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線 D.簽訂了“雙十協定”
(嘉興)4.嘉興有一座石橋—長虹橋。它高大宏偉,自明朝起,靜臥運河之上。運河悠悠揚揚穿過嘉禾大地,潤澤眾生,留下十里繁華。這座橋見證了( )
①運河促進當地城鄉經濟發展 ②隋煬帝乘龍舟沿運河下江南
③唐朝嘉禾糧食由此運往長安 ④運河依然起著水路運輸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湖州)5.“自封建(注:即分封)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立中書省一,行中書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郡縣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湖州)6.下列歷史材料反映的軍隊稱號,出現在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的有( B )
(麗水)7.國家主權神圣不可侵犯。下列史實體現維護國家主權的是( )
①清朝雅克薩之戰 ②土爾扈特部回歸
③《馬關條約》的簽訂 ④香港澳門回歸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麗水)8.20世紀20~30年代的經濟危機吞噬著整個世界。下列事件與這場危機直接有關的是( )
A.北京爆發五四運動 B.中國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C.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D.各國人民組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麗水)9.宋元時期中國社會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下列史實能反映這一時代景象的是( )
①鑒真六次東渡,傳播佛教文化 ②遼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
③創立科舉制度,重視人才選拔 ④黃道婆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衢州)10.唐朝時,衢州人要到洛陽去經商,走水路先后經過的是 ( )
A.錢塘江—邗溝—江南河—通濟渠
B.江南河—邗溝—通濟渠—永濟渠
C.長江—淮河—黃河—海河
D.錢塘江—江南河—邗溝—通濟渠
(衢州)11.下列有關我國朝代的特色,敘述正確的是( )
A.西周:宗法禮樂,分封納貢 B.秦朝:輕徭薄賦,民族融合
C.西漢:嚴刑峻法,以法治國 D.清朝:學術自由,百家爭鳴
(衢州)12.“人們生來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話出自的文獻是( )
A.《聯合國憲章》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D.《人權宣言》
(衢州)1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②電力的發明和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
③新航路的開辟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完全形成
④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轉折點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溫州)14.秦朝舉行的一次廷議中,廷尉李斯的發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說:“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仇人);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確反對(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縣制 D.金瓶掣簽制
(溫州)15.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逐漸融合是促進歷史發展的動力之一。以下史實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有( )
①北魏孝文帝學習漢族文化,加快北方民族的融合
②唐太宗完善了科舉制,為社會發展選拔更多人才
③契丹政權吸收中原先進農耕文明,減輕人民負擔
④鄭和下西洋,加強了與海外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溫州)16.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推論與史實不符合的是( )
A.《馬關條約》的簽訂——加重了中國的民族災難
B.三民主義的提出——標志著洋務運動的開始
C.五四運動的爆發——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
(溫州)17.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方針。以下方針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打倒列強,鏟除軍閥 ②一國兩制,和平統一
③停止內戰,共同抗日 ④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
(寧波)18.在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中,成為維系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重要因素的是( )
A.大修馳道,使車輛在全國暢行無阻
B.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
C.統一文字,推行全國
D.建立皇帝制度,加強中央集權
(寧波)19.如果把“議會對王權的勝利”、“歷史上第一位總統的產生”、“忘我獻身的法國公民”確定為一個學習單元,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 )
A.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B.新體制的創立
C.工業文明的浪潮 D.民族復興新道路
(寧波)20.春聯作為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反映了時代特征。下列反映我國抗日戰爭時期的春聯是( )
A.早盼晚盼合作化,大干快干大躍進
B.中國軍民打鬼子,飛虎隊員援中華
B.改革開放添異彩,經濟建設展宏圖
D.一心一意謀發展,千家萬戶奔小康
(紹興)21.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輝煌的功績包括( )
①制定憲法,確定了美國的共和政體
②革新技術,發明了實際可使用的發電機
③推行新政.使美國逐漸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
④領導美國.使它成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紹興)22.考古學家在一座遼代契丹族公主墓中發現,墓門兩側的仿木結構.都采用了漢族的營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風格已深受宋朝畫界的影響。這一發現最有助于我們研究以下選項中的( )
A.禮樂文明的確立 B.科舉制度的沿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農牧文化的交融 .
(紹興)23.近代中國在西方列強發動的一次次侵華戰爭打擊下,被迫一步步匯人工業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對這一過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歷史發展事實的選項是( )
選項
侵華戰爭名稱
戰敗后當時中國的回應
A
第一次鴉片戰爭
舉起了“民主”、“科學”的大旗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發出“自強”、“求富”的吶喊
C
甲午中日戰爭
開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開始提出“變法維新,君主立憲”的主張
(臺州)24.維新變法運動期間,某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同文館 B.京師大學堂 C.圓明園遺跡 D.輪船招商局
(臺州)25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歷史長河中沉浮。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焚書坑懦 ②批判儒學,打倒孔家店
③百家爭鳴 ④罷黝百家,獨尊儒術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臺州)26.秦滅六國后,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 )

A B C D
(臺州)27.某歷史興趣小組進行探究性課題研究,他們搜集資料的關鍵詞有“瓦特”、“蒸汽時代”、“愛迪生”、“電氣化”。下列主題最適合該課題的是( )
A.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B.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 C.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D.整體世界最終形成 (臺州)28.第二次世界大戰從1939年持續至1945年,歷時六年之久,其轉折點是( )
A.凡爾登戰役 B.斯大林格勒戰役
C.臺兒莊戰役 D.薩拉托加戰役
(杭州)29.城市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之一。圖2“摩亨佐·達羅城市遺址”,該遺址位于( )
A.印度河流域 B.兩河流域
C.尼羅河流域 D.地中海沿岸
(杭州)30.戰國七雄中,管轄地區主要在我國今山東省一帶的國家是( )
A.燕國 B.泰國
C.齊國 D.魏國
(杭州)31.圖3為伏爾泰像,如果要為該圖配上最符合他生平事跡的說明,應該是( )
A.文藝復興的先驅
B.宗教改革的領袖
C.啟蒙運動的旗手
D.法國革命的發起者
(杭州)32.1924年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掀起國民革命運動。在下列選項中,屬于國民革命運動范疇的是( )
A.中開中國共產黨“二大,提出國民革命綱領
B.出師北伐 ,以期實現全國統一
C.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D.改編八路軍和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
(杭州)33.元滅南宋后不久,中國再度完成統一。下列史實發生在元代的有( )
①全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轉移
②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③西藏成為正式的行政區
④蒙古族的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②③
(杭州)34.輝煌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下列史實屬于古希臘或古羅馬文化 成就的有( )
①編制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
②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10個數字符號
③創造了“哲學”一詞 ,意為“熱愛智慧”
④制定并頒布了《十二表法》,成為歐洲法學的淵源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②③
(杭州)35.“工業革命的新階段”是指工業革命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這些“新”主要表現在( )
①手工工場的規模越來越大 ②蒸汽機車發明,人們開始大規模修建鐵路
③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越來越明顯 ④電力在生產和生活中廣泛使用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杭州)36.孫中山先生曾說“凡一國之盛衰,在乎海權之得失……”。下列說法能印證孫中山先生觀點的有( )
①鄭和下西洋,大大發展了明朝的海外貿易
②強大的海軍力量幫助英國成為了“日不落帝國”
③鴉片戰爭中,由于中國海防力量薄弱,英軍沿海北上,迅速使清政府屈服
④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的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
(杭州)37.關注周年紀念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19l2年和1972年都是我國歷史上值得關注的年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9l2年武昌起義爆發 1972年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B. 19l2年中華民國成立 1972年中美簽署《聯合公報》
C.19l2年中華民國成立 1972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D.1912年五四運動開始 1972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富陽)38.面對鴉片戰爭后“數千年未有之變局”,李鴻章在19世紀70年代提出了“外須各戎,內需變法”的主張,這里的“變法”是指(    )
A.洋務運動 B.百日維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富陽)39.1995年4月29日,紐約《世界日報》為《毛澤東詩詞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則廣告:“毛澤東生前寫了不少詩詞,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或數件中國現代史上尺天動地的大事。一個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下列詩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發生時間最早的是(    )
A.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B.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獅過大江
C.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D.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各卷席
(富陽)40.2011年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____周年慶祝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二十世紀經歷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它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____制度。(    )
A.90,封建專制      B.100,君主專制
C.110,資本主義     D.100,奴隸制君主
(富陽)41.《西方文明史》載:大約在1660—1789年,西歐智力和文化的歷史經歷了中世紀以來最重大的變化。其“重大變化”主要包括(    )
①文藝復興運動興起 ②近代科學的誕生與發展
③啟蒙運動興起 ④工業文明在歐美普遍建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富陽)42.梁啟超說過:“吾國四千余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后始也。”下列史實能為此提供佐證的有(   )
①洋務運動的開展 ②維新變法運動的蓬勃開展
③“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④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非選擇題:
(嘉興)1.(10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是歲(貞觀四年),天下大稔(rěn,豐收),流散者咸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東至于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赍(jī,攜帶)糧,取給于道路焉。
----《貞觀政要》卷193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盛世景象?請從政治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
材料二 北宋宰相韓琦與富弼認為“契丹稱中國位號(改國號為遼)、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行中國法令,至于典章文物,皆與中國等(都以中原為標準)。此其能自五代迄今,垂百余年,……日益昌熾也(越來越昌盛)。”
----《遼朝(契丹)的漢文化》
(2)概括材料二中韓琦與富弼的觀點。(2分)
材料三 嘉慶帝(1796—1820在位)宣稱:“條陳在臣下,而允許則出朕旨”。在這種高壓政策下,官吏“心存畏怯”,或“相率緘默”,或投皇帝所好,劾皇帝所惡。在清王朝的統治下,19世紀以后,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差距進一步加大,……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世界近代史中期政治史》
(3)與同時期的西方相比,清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遇到什么挑戰?(2分)
(4)綜合上述材料和相關分析,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2分)
參考答案:
(1)貞觀之治。完善國家政治體制;任用賢能,施行仁政。(或唐太宗開創帝國新政)
(2)契丹(遼)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國力越來越強盛。
(3)中國仍是君主專制,(人民沒有民主和自由)。而西方一些國家先后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政治實現民主化)
(4)政治(制度)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其他符合題意的觀點,均可)
(湖州)2.(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據史書記載,自東漢末年以來,西部和北部周邊的少數民族不斷內遷,與漢族長期雜居。少數民族的胡床、方凳、圓凳等家具傳入中原,成為漢族喜愛的家具,逐漸改變了漢族的生活習慣;部分游牧族吸收中原先進農耕文明,采用漢族的政治制度,仿效漢族的文字……,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響,中華文明綿延不絕。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中的哪幅畫片所再現的史實發生在20世紀前期?寫出與這史實相關的運動的歷史意義。(4分)
(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列舉兩例宋元時期的相關史實加以證明。(5分)
參考答案:(10分)
(1)圖二。(2分)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2分)
(2)農牧文化的交融促進了中華文明的發展(或中華文明在農牧文化的融合中更加多姿多彩)。(2分)
舉例:①遼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統治漢人,同時革除北宋服役繁殖的弊端,減輕人民負擔。②契丹王朝仿效中原王朝,模仿漢字筆畫面創制契丹文字。③西夏仿效中原王朝,模仿漢字結構,創制西夏文字。
(注:每例2分,任舉其中兩側得4分,其它符合題意的事例可的情給分。)
(麗水)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明清時期,曾領先世界的中國,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統治者嚴密控制人們思想;而此時,應該立新體質,掃清發展障礙,崛起為世界第一強國……中國逐漸落伍……
材料二:鴉片戰爭后,中國向西方學習,經理了由學習的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過程。
材料三:抗戰勝利前夕,蔣介石宣稱,國民黨今后的人物是消滅共產黨;而毛澤東提成,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聯合政府。最終,中國人民作出了正確的抉擇,并繼續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1)依據材料一,簡析英國崛起和近代中國落伍的原因。(2分)
(2)結合材料二,例舉19世紀末中國在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方面進行探索的史實。其結果引發了人們哪些思考?(4分)
(3)分析材料三,概括中國人民作出正確抉擇后,中國政治統治特點有何變化?歷經數代人的探索,我們正朝著遠大的目標奮進。現階段我們要一次實現的目標指是什么?(4分)
參考答案:(10分)
(1)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中國:專制皇權達到頂峰。
(2)戊戌變法。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頹廢清朝統治,仿效西方國家建立民主共和制。
(3)從獨裁專制到民主政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衢州)4.(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由于中國人閉關自守,驕傲自滿,三次災難性的戰爭使他們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國的戰爭,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戰爭,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戰爭。這些戰爭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結束他們對西方的屈尊態度,重新評價自己的傳統文明。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外侮日深,國家益趨危殆……國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覺存則俱存,亡則俱亡之意義……此次中國共產黨發表之宣言,即為民族意識勝過一切之例證。……在存亡危機之秋,更不應計較過去之一切,……必集中真哥哥民族力量,自衛自助,以抵暴敵,挽救危亡。
——1937年9月,蔣介石對中共宣言的談話
材料一中“同日本的戰爭”是指什么戰爭?(1分)
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遭受“三次災難性戰爭”的原因。(2分)
材料二中的中華民族到了“存亡危機之秋”,是指哪一歷史事件?從兩次中日戰爭的不同結果中,我們得到什么啟示?(3分)
結合以上材料,自行設計一個問題(除以上問題外)。(2分)
參考答案:(8分)
甲午中日戰爭或1894—1895年的中日戰爭。(1分)
對外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與當時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生產力水平低下,仍處于農耕文明時代,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清政府腐敗無能;科學技術落后等。(2分)(抄寫材料中的原文最多得1分;答對兩點即給2分)
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或日本全面侵華戰爭。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堅持科教興國戰略;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等等,只要答出其中兩點即給2分。(3分)
圍繞素材設計有效問題。設計問題能夠彰顯學科思維、學科生命、學科能力、學科創新再加1分。(2分)
(溫州)5. (13分)
【戰爭探源】有人說,假如沒有薩拉熱窩刺殺事件,就不會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假如沒有林則徐的禁煙運動,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其實這只是發動戰爭的借口,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此。
請從“一戰”和鴉片戰爭中任選一例,指出該場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3分)
【戰爭史話】戰爭中有很多元素“第一”而載入史冊。如:原子彈首次在“二戰”中使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反對派的第一槍。(2)請你再列舉一個與戰爭有關的“第一”。(2分)
【戰爭創傷】2012年2月,日本右翼分子河村隆之發表“南京大屠殺事件并未發生過”的言論。一直以來,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始終不愿承認當年侵華戰爭中犯下的罪行。他們的行徑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情感,引起了極大憤慨。
請你舉出兩例事實批駁日本右翼勢力的荒謬言論。(4分)
【戰爭啟示】當今世界總體和平,局部戰亂。從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利比亞……可謂炮聲隆隆,硝煙彌漫。
你認為今天避免戰爭的方法有哪些?(4分)
參考答案:(13分)
“一戰”爆發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或鴉片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英國威廉打開中國市場,獲取高額利潤,用武力保護骯臟的鴉片貿易。)
舉出一個符合事實的例子即可。如:坦克、飛機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首次在“一戰”中使用;抗日戰爭的勝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
舉出兩個能批駁謬論的事例即可。如:731部隊用健康活人代替動物做實驗,進行細菌戰和毒氣戰;對占領區的杭日根據地進行“掃蕩”,野蠻實行“三光”政策。
不干涉他國內政,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從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
(寧波)6.(8分)某校歷史興趣小組在學習張海鵬教授的《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時,根據書中“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繪制了右下圖。請結合該圖,回答問題。
(1)圖中A段“開始下降”與“降到谷底”分別是源于哪兩個歷史事件?請選擇其中一個事件說明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影響。(4分)
(2)圖中8段,中華民族進行了救國救民的探索,請列舉史實兩例。(2分)
(3)從B段轉為C段的歷史性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請概述中國共產黨為中國社會“升出一片光明”所做出的努力。(2分)
參考答案:(8分)
(1)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分)選擇第一個事件:鴉片戰爭后簽訂了《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選擇第二個事件: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簽訂了《辛丑條約》,嚴重損害了國家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2分)(只寫出影響,而沒有寫對應的事件,不給分。) (2)辛亥革命(或武昌起義)、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2分。2個史實) (3)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進行了國民革命運動、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建立紅色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1分。要求至少2個史實)28年的艱苦奮斗,終于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分。或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或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社會“升起了一片光明”。
(紹興)7.(12分)歌曲是用音符寫成的歷史。閱讀中法兩國國歌的歌詞片段,回答問題。
材料一:前進!祖國的兒郎,那光榮的時刻已來臨!專制暴政在壓迫著我們,我們的的祖國鮮血遍地……公民們,武裝起來!公民們,投入戰斗!前進前進!萬眾一心!把敵人消滅……
——摘自《馬賽曲》(原名《萊茵河戰歌》,創作于1792年)
材料二: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摘自《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1935年)
(1)請你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分別給材料一、二中加點部分作出注釋。(6分)
(2)上述歌詞體現了兩國人民怎樣的追求、彰顯著怎樣的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兩國人民奮勇前行,取得了偉大勝利,這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6分)
參考答案:(12分)
(1)①“專制暴政在壓迫著我們。我們的祖國鮮血遍地”指的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后,歐洲各國君主同法 國國王相互勾結.發動武裝干涉,革命處于危機中。②“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指的是:從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軍國主義不斷發動對中國的侵略,大片國土淪喪、人民慘遭奴役,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
(2)追求民主自由、民族獨立 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精神是鼓舞人們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臺州)8.(12分)九年級某班在以“我國的對外交往”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中,搜集、整理有關資料,制作了以下表格,請你一起參與。
歷史時期
對外交往狀態
對外交往史實
交往道路
典型事例
漢朝
對外開放
陸路為主
絲綢之路
唐朝
海陸并舉
l.玄奘西行印度 2.①
宋、元、明前期
海路為主
1.海上“陶瓷之路” 2.②
明中后期、清

實行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貿易
(1)在表格中①、②、③處填入合適的內容。(6分)
(2)我國古代對外交往道路發生變化的技術條件是什么?(2分)
(3)鑒古知今,根據我國古代不同對外政策的后果,談談當前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必要性。(4分)
參考答案:
(1)①鑒真東渡日本、②鄭和下西洋、③閉關自守(6分) (2)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事業(造船業發達、航海技術進步)(2分) (3)對外開放促進發展,閉關自守導致落后;對外開放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是加快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4分)
(杭州)9.(14分)文化就像一張名片,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就會被蒸發,或者湮沒于世界之中。而思想文化領域的改革與創新更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動力。
請回答:
(l)漢唐時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盛世文化,簡述這一時期文化昌盛的原因,并列舉文化昌盛的史實兩例。(4分)
(2)明清時期我國科學文化的發展開始落后于西方,造成落后的原因有哪些?(4分)
(3)近代以來,培養人才已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為此,洋務派和維新派分別作了怎樣的努力?(4分)
(4)20世紀末,中國人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為什么這個時期的文化生活會展現出如此多樣化的風姿?(2分)
參考答案:
(l)原因: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族人民努力、繼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 、民族融合、對外交往頻繁、科舉制度完善等。(寫出任意l點得l分,共2分)
事例:《史記》成為史書編寫的典范;唐詩是古代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佛教、道教廣為傳播;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l例l分,共2分。如寫具體事例,酌情給分)。
(2)原因:加強專制皇權,如推行文字獄、采用八股取士 ,限制了人們的思想(2分); 實行海禁政策,閉關自守,隔絕了對外聯系(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
(3)洋務派:興辦同文館,派遣留學生,培養洋務人才(2分);
維新派:主張廢除八股文,開辦京師大學堂,翻譯西方書籍,派人出國留學。(l點l分,共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
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2分)
(富陽)10.
(1)材料一中“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指的是什么?(2分)為什么這一成就使英國“搶占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現代文明的入口處”? (2分)
(2)材料二的這些發明在世界史上通常稱為什么事件?(1分)結合材料一及所學,分析這一事件為什么首先從英國開始?(至少說出二個因素)(4分)
(3)材料三表明什么?(4分)
(4)綜合上述材料,對中國的發展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2分)
參考答案:
(1)英國在1689年確立了君主立憲制。(2分)因為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標志著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建立、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確立。(1分)而民主制及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確立能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與政治保障(或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掃清障礙)。(1分)
(2)工業革命(或第一次工業革命,或科技革命)。(1分)
原因:
市場: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的拓展,擴大了商品生產的需要,特別是紡織品的生產;
政治保障:英國較早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束縛生產發展的障礙(或英國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確立,為工業革命提供政治保障);
資本:英國較早通過海外殖民掠奪,積累起了進一步發展生產的資本。(答出其中二點即可,每點2分,共4分。如有其他正確的同等賦分,但總分不得超過4分。)
(3)表明英國工業革命大大促進了生產力,推動英國經濟的發展,逐步取得“世界工廠”的地位(1分);使英國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2分。或:使英國由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變。或:英國走上工業化道路。)
(4)制度創新、科技革命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要重視制度改革與創新,走科技研發之路。(2分,語言表述不求相同,意思相近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源县| 和政县| 龙岩市| 元江| 乐安县| 广东省| 洞头县| 江北区| 武陟县| 古浪县| 武乡县| 论坛| 广西| 维西| 通榆县| 锡林郭勒盟| 新乡县| 海淀区| 茌平县| 徐水县| 波密县| 凤台县| 万源市| 太原市| 南城县| 九寨沟县| 望江县| 石门县| 咸阳市| 调兵山市| 石林| 上饶县| 天气| 通辽市| 宁陕县| 筠连县| 桦南县| 名山县| 呼伦贝尔市| 聂拉木县|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