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湘科版(2017秋)小學一年級下冊教案、教參、活動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湘科版(2017秋)小學一年級下冊教案、教參、活動手冊

資源簡介

義務教育教科書
義務教育教科
科學
KE
XUE
動手冊
XUESHENG
HUODONG
SHOUCE
科學
一年級下冊
學生活動手
年級下冊
包即產量
定價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補

本冊執行主編:葉寶生范穎
素平范穎金娜趙
孫江波
科技史資料審核:史曉雷

烯彭進芬
圖書在版編目(C|P)數
義務教育教科書科
動手冊一年級
編.一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12

①科學知識一小學一教
參考資料Ⅳ
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7)第166
務教育教科書
動手冊

主編

責任編輯:趙龍
舒欣
為劉堤地
版發行: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購聯系:本社直銷科0731-84375808
量問題請直接
2017年12月第版第1次

SBN978-7-5
9413-0
6③自⑤
科學
學生活動手冊
年級下冊
石鷗彭香主編
K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湖南·長
目錄
第二單元水
第當單空氣
第三單
形形色色的動物
觀察身
動物
動物的特征
ong
ge
yang
各種各樣的植物
x宗身邊“你
植物和我
五單元紙飛機
改進紙飛機
期評價
第一單元水
①認識水

把水倒入不同容器,水是
de
yan
se
hud
歡的顏色畫出水的形
牛奶④花生
酒精
鹽水
③水
順序
不是水
②比較水的多
的猜想
我的比較
用圖文表
錄比較結果
討論
哪種方法

eng
dao
ma
2
滿(


能倒滿(
第二單元空

①哪里有空氣
把找到空氣的辦法畫下來
這些物體里有空
(“有
沒有
物體

se
se
de
do
第三單元形形色色的動物
g
wu
①常見的動物
diao
cha
zhou
wei
de
dong
調查周圍的動物
物名
發現
你最喜歡的動物畫下來
ha
shen
bian
de
dong
②觀察身邊的動物
觀察貓
觀察雞
用畫圖的方式記錄貓和雞的特征

dong
wu
d
③動物的特征
zhao
dong
wu
de
gong
tong
te
zheng
找動物的共同特征
給動物運動的部位涂上顏
把動物和
的食物連

物分類

ge
zhong
ge
yang
第四單元各種各樣的植物
①常見的植物
diao
cha
調查周圍的植物
名稱
機葉
紅色腳→亮
②觀察身邊的植物
weI
Cao
狗尾
觀察
狗尾草
要特征

觀察柳樹
出柳樹
要特征
柳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第一單元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3.13


1、認識水

1
課時
總第1課時
教學目標:1、能用各種感覺器官觀察水的物理性質,認識到水是無色、透明、無氣味、無味道、無固定形狀的液體。2、能用語言、文字、圖畫等方式表達和描述實驗結果。
3、初步認識水占據空間。4、在活動中能夠細心觀察;能夠合作互助;能用證據說明問題。


觀察水、辨別水,認識水的基本性質。


水無固定形狀。
教學準備
學生材料:
1號材料袋演示材料:
1個透明塑料桶、石頭、小石頭、細沙、水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觀察水
1、老師口渴了,帶了一杯純凈水。水是什么樣的?今天我們就來觀察水、認識水。2、我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來觀察這杯水呢?(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舌頭嘗)3、教師指導:●用眼睛看發現水有什么特點?(無色、透明的)●“聞”有種科學的聞的方法——扇聞法。大家用這種科學的方法聞一聞,發現水有什么特點?(無氣味)●“嘗”,對于不明的物質我們千萬不能隨便嘗,今天我準備的是純凈水,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嘗。嘗也有方法,我們用吸管蘸取一點放舌頭上嘗嘗。大家用嘗的觀察方法又發現水有什么特點?(無味道)4、小結過渡:我們通過看、聞、嘗,發現了水的哪些特點?(是無色、透明、無氣味、無味道的)我們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有形狀,西瓜是球形,粉筆盒是方形……,那水有形狀嗎?我們把水倒入這幾個容器里看看。5、在這幾個容器里,水是什么形狀?你還能制造不同形狀的水嗎?如何制造呢?(氣球裝水,可以變各種形狀,材料袋里配有氣球,可課后試試)6、完成活動手冊第一課涂色題。把水放入以下幾個容器,水是什么形狀的?用你喜歡的顏色畫出水的形狀。7、想一想:水有固定的形狀嗎?8、看板書,總結水的特點。9、像水這樣能夠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的物質叫做液體。(板書液體)像水這樣能夠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的液體還有哪些?二、活動一:辨水識水活動過渡: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水的基本特征啦,讓我們利用這個知識來解
決生活中的一個小問題吧。1、提出任務:(牛奶、醋、水、食用油、鹽水)師:每個小組桌上有五杯物質,分別標明了1、2、3、4、5號,其中就有純凈水,我們試著找找純凈水。大家在找的過程中覺得可能是純凈水的放桌面,覺得肯定不是純凈水的交上來。2、分組活動:(1)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2)匯報說說方法和理由。
(3)回顧剛才的活動,你們剛才是用了哪些方法找到這杯純凈水的?首先用的什么方法,然后用的什么方法?填寫記錄單。
(引導學生分析辨識的順序,什么樣的順序更合理、安全、快捷。最后能得出人們辨識時一般遵循一看二聞三品嘗的原則。)
三、活動三:水占空間1、觀察魔術:師:老師這兒有一個塑料盒,(展示一下)里面是空的。下面,我要表演一個魔術。我先往里面裝幾個大石頭,裝滿了,還能裝這樣的大石頭嗎?再裝一些小石頭,不能裝小石頭了。還能再裝一些細沙嗎?細沙也裝進去了,又裝滿了。還能裝嗎?裝什么?為什么還能裝水?(里面還有空間,水因為可以流動,還可以裝進去,水可以占據里面剩余的空間。)2、歸納概念:師:適時板書,水占據空間。看來大家對水的認識又進一步了,有了新的發現。師:反過來,假如:先裝滿水,還能裝石頭嗎?四、拓展:說說大自然哪里有水1、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水,自然界中到處都有水。說一說,你在哪些地方見過
水?這些水是什么樣的呢?(學生充分交流后,教師利用PPT出示一些自然界中水的圖片或視頻資料。讓學生欣賞美麗的自然水域。圖片或資料中,可有隱含水的形態變化的內容,
如教材展現的有晶螢剔透的露珠,也可以展示雪山上覆蓋的冰層,以此拓寬學生的認識。)
板書:(用氣泡圖形式板書水的特點)
后記:通過學習,學生明白:水沒有一定的形狀,因為裝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狀。學生對觀察水的順序有了清晰的了解:一看二聞三嘗。我點名學生上臺聞,但辨別不出醋。最后剩三杯。只能用嘗了。但還是沒嘗出糖水。學生對實驗操作,哪怕是演示都很有興趣。因為有神秘感,又能部分參與。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3.20


2、
比較水的多少

1
課時
總第2課時
教學目標: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提煉“統一標準”的思想方法。2、能設計比較水的多少的實驗,并實施。3、動手自制刻度杯,了解刻度杯的優點。4、尊重證據,用證據來說話。在設計實驗方案時,能積極思考。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


提煉“同一標準”的思想方法,并能想辦法利用標準小杯制作刻度杯。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2號材料袋和3號材料袋。教師準備材料:兩個盛水瓶(瓶子相同、水位不同)、兩個盛水瓶(瓶子大小不同,水位相同)、兩杯水(直徑大的杯子里水位低,直徑小的杯子里水位高)、紅墨水、已制好的刻度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第一組:出示兩瓶水(水位不一樣,瓶子相同)比誰多。第二組:再出示兩瓶水(水位相同,瓶子大小不一樣)比誰多。第三組:再出示兩瓶水(水位不同,瓶子大小不一樣)比誰多。并說出理由。(逐步引發思維沖突。
表面上是結果的沖突,其實質是學生比較思維中標準不統一的沖突,這就調動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二、活動1
哪杯水多1、到底哪杯水多?怎樣證明我們的猜想?你有什么好辦法么?
2、口頭設計實驗,進行交流。3、學生進行實驗。4、分組匯報。(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比較方法雖然很多,但都是有一個比較標準的。)5、比較的方法雖然不同,但用這些方法比較時有什么相同之處?
(引導學生發現那就是都確定了一個標準來進行對比。至此完成思想方法的提煉
——就是“統一標準”。
)三、活動2自制刻度杯1、我們比較出來這兩杯水哪杯多?那多多少呢?2、用小杯子裝水,看看各能裝滿幾小杯,最后再來比多少。3、過渡:這種方法可以比較出水的多少,但操作時,麻煩費時,且容易將水灑出來。如果要比較更多杯的水,怎么知道多多少呢?4、我們可以制作一個刻度杯。(出示老師做好的刻度杯,引導學生思考“刻度杯”的制作關鍵:裝滿一小杯水倒進大杯里,在水面處做記號。)5、小組成員相互合作完成制作。6、再用自制的“刻度杯”去比較水的多少。
7、“刻度杯”有哪些優點?8、舉例說說生活中的“刻度杯”及用途。
板書:
2、比較水的多少統一標準比較自制刻度杯
后記:
我省去了前兩組直入主題,讓學生引起認知沖突:有說瓶子水多的,有說量杯水多的。我有意選擇了體積相同的兩個容器。礦泉水瓶(500~550ml)和量杯(500ml)。通過演示,讓學生想辦法:把瓶子換成杯。或把杯換成瓶。這都是學生想出來的辦法。至于自制刻度杯,是我介紹的方法;用水槽和記號筆。然后我讓學生分組實驗,只能用第三種方法,材料是:礦泉水瓶,500ml量杯250ml量杯,水槽,記號筆。學生能自主操作、合作完成,看來從一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還是有必要的。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3.27


3、小水輪

1
課時
總第3課時
教學目標:1、知道流動的水有力量并能舉例說明。初步了解人類科學利用流水的歷史。2、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教材圖示,小組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輪模型。3、對如何使小水輪轉得更快做出設想,并用實驗證明。4、積極思考、大膽設想。注重實踐,尊重事實。能意識到事物的兩面性,初步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待事物。


知道流動的水有力量。


對如何使小水輪轉得更快做出設想,并用實驗證明。
教學準備
學生實驗材料:4號材料袋(制作小水輪的材料)。教師準備材料:與流水有關的圖片和視頻資料等。
教學過程:一、圖片導入
1、出示水轉筒車圖片。也可利用筒車相關視頻導人,介紹它帶來的好處。2、提問:它是怎樣轉動的?
3、過渡:我們自己制作一個小水輪來進行探究吧。二、活動1
制作小水輪1、學生根據材料說明書進行組裝,教師可示范。
2、組織學生對小水輪進行展示,并交流安裝經驗。3、教師可視具體情況要求學生改進制作。三、活動2讓小水輪轉起來1、怎樣讓小水輪轉起來呢?
(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去發現:小水輪是靠流水的力量轉動起來的)
2、各組小水輪轉動的快慢不同。趁勢提出問題,怎樣才能轉得更快呢?
(引導學生分析并進行實驗嘗試)
3、匯報展示。四、拓展活動
1、課件出示圖片。(竹排、水力發電站和洪水決堤)2、流水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哪些影響呢?(從正反兩方面提醒學生要用辯證的觀點科學地看待自然事物,使學生認識到事物具有兩面性。)3、我們要利用科學來減少水害或者其他自然傷害的發生,并將它們作為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造福人類。
板書:
3、小水輪靠流水的力量轉動
后記:
學生對水車很陌生,但感興趣。我讓學生操作現成的水輪機,讓學生體驗水沖到什么位置會使水輪轉動。對于怎樣使小水輪轉得快,學生誤認為水位越低越快。經過實驗驗證水位越高越快,對于水流量大轉得快學生易理解。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第二單元
空氣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4.12


1、
哪里有空氣

1
課時
總第4課時
教學目標:1.認識到我們周圍的空間充滿空氣。2.能借助其他物體(塑料袋、注射器、玻璃瓶、水等)直接觀察空氣,在觀察空氣的活動中,會利用提供的器材設計簡單的實驗,證明空氣在存在;能用語言、文字、圖畫等方式表達和描述實驗結果。3.學習用證據說明問題,體會看不到的東西不一定不存在。4.通過交流,培養表達、傾聽習慣,能認同他人合理的觀點,體驗分享的快樂。


認識到我們周圍的空間充滿空氣,能借助其他物體直接觀察空氣。


利用提供的器材設計簡單的實驗,學習用證據說明問題。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水槽;毛巾;塑料袋;扇子;帶蓋小塑料瓶;注射器;粉筆;石頭;海綿;記錄單、鉛筆教師準備:三個塑料袋(分別裝石頭、水、空氣);水槽;毛巾;磚塊
教學過程:一、活動一:袋子里有什么1.小朋友們,看老師這,這里有三個塑料袋,第一個袋子里有——(生:磚頭),第二個袋子里有——(生:水),那這第三個袋子里?(生:空氣)2.第三個袋子里老師的確裝了空氣。你們知道老師這袋空氣從哪里裝的嗎?老師課前就在教室里裝的,你們也想辦法裝一袋這樣的空氣好嗎?(每兩人一個塑料袋,開始吧。)3.你們塑料袋里裝好空氣了嗎?(裝好了)里面真的有空氣嗎?(有)科學是講究事實和證據的,你怎么讓大家相信袋子里有空氣。袋子里面的空氣看不見。老師來教你們幾種方法讓你能找到里面的空氣。(1)演示:這個裝水的袋子如果扎個孔,水會慢慢從小孔流出來,那這個你們認為有空氣的塑料袋,我也用針尖將這個袋子扎一個孔,慢慢擠一擠,里面的空氣怎么樣?(會慢慢跑出來)請一個孩子上來感受一下(用臉、手感受)感受到空氣跑出來了嗎?讓我們用圖畫的方式表示出來吧。(板書:用圖示方法)。(2)跑出來的空氣看不見,老師有辦法讓跑出來的空氣看得見,信不信?要借助一種物質——水。將小孔放入水中,擠一擠塑料袋讓空氣跑到水中就可以看到。想不想試一試。那你們動手,可以讓袋子里的空氣跑到你們的臉上、手上感受一下,也可以讓它跑到水中看看會發現什么。4.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5.匯報交流。引導學生清楚表達,學會傾聽。空氣進入水中變成什么了?
(看不見的空氣進入水中變成氣泡冒了上來,讓我們看到了空氣。)6.將桌面收拾好,師生小結:我們剛才用了什么方法感受到袋子里有空氣的?(用皮膚感受、借助水看到空氣)二、活動二:找空氣1.剛才我們用塑料袋裝了一袋空氣,讓我們繼續來找空氣,(出示注射器)想想你能用它找到空氣嗎?(指名說,并引導學生說如何發現里面會有空氣)
2.(
出示塑料瓶子),用這個瓶子能找到空氣嗎?師重點引導:小塑料瓶裝了空氣。將瓶子傾斜,這樣里面有空氣嗎?倒過來,這樣瓶子里還有空氣嗎?
如何知道這個瓶子是否還有空氣?(放水中)
3.小組活動。學生將塑料瓶放在水中慢慢打開瓶蓋觀察。4.匯報交流。板書示意圖(聽懂了嗎?你們是這樣做的嗎?他說的空氣在哪?你能在圖中標出來嗎?)5.在我們周圍還有哪里有空氣?(說一說:哪里有空氣。)過渡:教室里有空氣,外面走廊有空氣,操場有空氣……那我從外面撿來的這個磚塊里面有空氣嗎?
6.(貼上記錄大表)這些物體里有空氣嗎?
預測一下。請將前面的材料還上來領取這幾個物品,觀察,預測。(師板書)用什么辦法能知道她們里面是否有空氣呢?
(借助水來觀察)7.活動提示:不要一起放入,先放入一個物體,仔細觀察現象,一個物體做完了,拿出來再放入第二個物體,依次這樣觀察。觀察一定要細心哦。
8.學生分組活動,觀察現象。9.小組討論觀察現象和結果。指名匯報結果(師或請一學生板書)。觀察細致才能準確發現。10.磚頭里的空氣藏在哪里?
(有空隙,就有空氣進入)看來空氣真是無孔不入呀。三、回顧總結1.說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知道哪里有空氣,用哪些方法證明了有空氣。)2.介紹大氣層:在地球周圍包圍著一層空氣,人們叫它“大氣層”。所以,我們周圍的空間充滿了空氣。3.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空氣,老師讓這些空氣也跑起來,好嗎?(扇子扇)
板書:
哪里有空氣
大張記錄表圖
畫(塑料袋、水槽里的瓶子)
后記:
通過教師演示,學生明白了:空氣占據空間、鼓鼓的、能流動。還明白了看氣泡找空氣的方法。學生能用氣球、注射器、扇子感知空氣,也會把小件物體放入水中,明白了:空氣無孔不入。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4.19


2、認識空氣

1
課時
總第5課時
教學目標:1.知道空氣是無色、透明、無氣味、無味道、無固定形狀的氣體。2.能像觀察水那樣運用多種感官對空氣進行觀察,并能描述空氣的形態特點。3.愿意把自己對空氣的感知、認識與同學們交流分享。


會用證據說明空氣的性質。


能像觀察水那樣運用多種感官對空氣進行觀察,并能描述空氣的形態特點。
教學準備
塑料袋、水、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1.回顧水的基本性質。2.我們已經知道了水的性質,空氣又是什么樣的?怎樣才能知道?(用觀察水的方法觀察空氣:看、摸、聞、嘗)二、新課學習1.活動一:觀察空氣,說說空氣是什么樣的?(1)分組觀察,并填寫記錄單:
(2)交流:你們用什么方法,發現空氣有哪些特征?(3)小結:用完整的語言描述一下空氣的特征。
2.活動二:比較空氣和水的相同和不同。(1)準備兩個塑料袋,一個裝水,一個裝空氣。(2)對比水和空氣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把空氣和水放在塑料袋中比較時,塑料袋都可以捏成不同的形狀。引導學生發現它們都無固定形狀。把塑料袋倒過來時,可以發現水向下流,而空氣袋子沒有變化,由此猜想空氣向各個方向流動。)說明:學生不難發現空氣和水都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沒有形狀、透明。但水是液體,空氣是氣體。為后面認識固體、液體和氣體奠定基礎。三、拓展討論1.出示圖片或視頻(學生通過觀察已經了解空氣是透明的,可實際生活中的空氣不是透明的,借助教材指南車信箱里的一小段文字,引導學生關注空氣污染的問題。)
2.關于空氣,今天我們了解的還很少,今后還將繼續研究空氣的更多秘密。
板書:
認識空氣相同特點:無色、透明、無氣味、無味道、無固定形狀與水的比較
不同特點:水是液體
空氣是氣體
后記:
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明白了空氣無色無味透明形狀可變。通過扇風,明白了空氣能流動,由此引出風的作用和危害。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4.26


第3課
小風車

1
課時
總第6課時
教學目標:1.認識空氣能夠流動,有力量。初步了解人類科學利用風車的科技歷史。2.通過讓小風車轉起來的活動,體驗風有力量。3.積極思考、動手動腦,聯系實際。4.通過學習了解人類可以利用科技改造自然。


知道流動的風有力量。


對如何使小風車轉得生實驗材料:制作小風車的材料。教材中材料:正方形繪圖紙、圖釘、小木棍、小剪刀、膠水、小電風扇(實驗室提供或學生自備)更快的挑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用實驗證明。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教師準備材料:與風車有關的圖片和視頻資料、科技史資料等。
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
1.出示小朋友玩小風車的圖片。(也可利用玩簡易風車的視頻導入。)2.提問:玩過紙風車嗎?說一說自己以前是怎么樣玩紙風車的。3.導入:提出今天我們不僅要制作一個紙風車,還要去發現它藏著什么科學知識。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么新的發現。二、活動1
制作小風車1.觀察材料及安裝圖(見教材圖或其他材料安裝圖):認識制作小風車所需的材料零件,說一說制作、安裝步驟。(剪口深度約1.5厘米,小木棍可以用鉛筆代替、其他材料也可以制作、可幾人合作等)學生根據安裝圖或材料說明書進行制作與安裝,教師可示范,巡視給予指導。提示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3.學生對小風車進行展示,并交流安裝經驗,改進自己的小風車。三、活動2
讓小風車轉起來1.怎樣讓小風車轉起來呢?(鼓勵學生想出更多的辦法使紙風車旋轉。)2.
想一想,是什么使小風車轉起來?(說明空氣的存在,空氣能流動,流動的空氣有力量)3.進一步提出問題,怎樣才能轉得更快呢?(只引導學生探究方法,不需探究原因)4.匯報展示。體驗“流動的空氣有力量”。怎樣讓小風車轉得更快,用不同方法讓紙風車旋轉起來,最后再來總結大家所使用的方法,說一說那些方法是今天想到的。四、拓展活動
1.自然界、生活中風的力量展示。(課件出示圖片:風車之國荷蘭、風力發電和龍卷風。)2.風力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哪些影響呢?(人類可以利用風力來改造自然,也會受到風力的影響使生活環境遭受破壞。)3.小結提升:我們要利用科學來減少風害或者其他自然災害的發生,并將它們作為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造福人類。
板書:
小風車靠風的力量轉動
后記:
我換了一種風車及三根紙條推緊,再用筆頂著轉,但易散開。我讓學生到二樓扔下,下面的學生觀看效果。但學生合作意識差,想爬陽臺看。出于安全考慮,我讓學生站在桌子上扔下紙條風車,效果較好。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第三單元
形形色色的動物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5.3


第1課
常見的動物

1
課時
總第7課時
教學目標:(一)科學知識目標:
在觀察活動中能運用各種感官識別常見動物,能初步觀察描述常見動物的特征。
(二)科學探究目標:
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多角度觀察,描述并記錄。
(三)科學態度目標:
能夠認真觀察,對認識不同動物充滿興趣。2、能夠如實進行描述。


識別生活中常見動物。


運用各種感官識別并描述常見的動物。
教學準備
觀察記錄表、動物卡片、相關動物的資料
教學過程:一、導入播放一段各種動物的短視頻,介紹自然界中動物的種類很多,大約有150萬種。二、看圖識動物1、任務:老師這里有些動物的卡片,請你們看下認不認識。2、活動:學生看動物卡片。3、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能最先把卡片上所有的動物都認識,課件出示卡片上的動物,讓一名學生辨認,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判斷。
三、認識常見的動物
1、問題:你們還認識哪些動物呢?
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知道的動物名字及其特征。短時間內可以展現更多的常見動物。
四、調查周圍的動物1、想一想:校園里有常見的動物嗎?可能有哪幾種,在哪里?2、學生進行猜測交流。3、尋找校園里的動物:1)如果時間還充裕,就組織學生分小組,確立小組長,進行校園調查。2)如果預計自己上課時間不夠,則將學生分小組,確立小組長,讓他們課后進行校園調查。注意事項:要提示學生只進行觀察,不能用手去觸摸和近距離接觸。
五、調查小結1、讓學生匯報發現的動物名稱,地點以及對它的印象。2、小結:留心身邊的事物,會發現更多以前不曾注意的。
板書:
常見的動物
會飛的:會游的:會跑的:
后記:
我讓學生分類舉例,這一環節難度不大。而調查周圍動物又太抽象,所以我把此活動和第2課聯系起來。我出示了一些動物卡片給學生認動物,學生興趣較濃。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5.3


第2課
觀察身邊的動物

1
課時
總第8課時
教學目標:1.了解貓和雞等常見動物的外部主要特征。2.通過觀察,發現幾種常見動物的主要特征,并能做簡單的記錄、進行簡單的描述。3.對觀察小動物充滿興趣,認真細致,樂于記錄;樂于將發現的動物特征主動與他人分享。4.培養熱愛動物的情感,樹立動物是人類朋友、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5.激發學生探究動物秘密的興趣,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觀察動物的外形特征。


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有關貓和雞生活習性的彩色卡片。養貓養雞的學生課前準備能展現它們更多有趣之處的視頻、PPT或者照片。教師準備材料:實物投影、展示貓和雞外形與典型生活狀態的PPT。
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猜一猜:讓學生們猜謎語,猜猜是什么動物呢?(有關貓的謎語:晴天白日睡大覺,夜晚一宿去放哨,兩眼一瞪喵喵叫,老鼠聽了心就跳。有關雞的謎語:紅花頭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早歌一曲,千門萬戶來。)
二、觀察貓1.出示貓的圖片,讓學生觀看。提問:找找貓長相有什么可愛的地方呢?或有什么讓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呢?,讓學生自然地開始觀察活動。2.出示貓進食、捕食的圖片,帶領學生觀察貓的典型特點和有趣的特征。3.小結:教師指導帶領學生總結貓的特征(貓的外形、貓的進食、捕食運動特點、貓的習性。)4.可播放一段有關貓捕捉老鼠的動畫片,如《好貓喵喵》的一些片段,讓學生緩解學習疲勞,重新引起學習興趣。三、觀察雞1.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貓的基本特征啦,同學們運用觀察貓的辦法來觀察雞呢?2.出示雞的圖片,供學生觀察。3、請學生總結雞的特征。四、比較貓和雞的不同1.學生分組討論雞和貓的不同點,教師巡視。2.分組匯報討論結果。五、課后拓展請同學們像這節課觀察貓和雞一樣,課后再觀察其他動物的外形和生活特征。
板書:
身邊的動物一、貓:玩毛線、喝水、捉鼠、爬樹、吃魚二、雞:生蛋、吃玉米、蟲、帶小雞
后記:
學生很喜歡貓,知道貓玩毛線、追光等故事。我補充了懶貓、貓上床、貓爪拍人,還有貓蹭人的故事。讓學生明白:貓親近人、可愛。但也有兇惡的一面,要保持距離,防止抓傷。至于雞,學生說了雞啄人的故事,我補充了雞360°視角、雞蛋要留一個、雞飛不高、半夜雞叫、老虎怕雞冠的故事,學生聽得很入神。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5.10


3、動物的特征

1
課時
總第9課時
教學目標:(一)科學知識目標:
能說出動物的特征,能夠用多種方式描述動物的特征。(二)科學探究目標:
通過猜動物的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和判斷能力。通過尋找動物的共同特征,初步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三)科學態度目標:
1、能夠細心觀察,發現動物的特征。2、能夠尊重他人的描述,積極進行分析和判斷。


能夠發現發現動物的特征和不同動物的共同特征。


總結不同動物的共同特征。
教學準備
相關動物的資料,課件,學生提前準備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談話:老師這里有幾張小動物的局部圖片,不知道是什么動物,你們能猜出這是什么動物嗎?(教師ppt出示幾張動物局部圖片,學生猜,并追問學生猜該動物的理由,當學生猜對該動物出示該動物的完整圖片。)小結:同學們真厲害!看來動物各有不同的特征,有時候抓住了這個動物身上最主要的特征,哪怕局部都能辨認出是什么動物。二、活動:你做我猜談話:同學們都認識很多的小動物,接下來我們就來玩一個游戲。活動:老師請一個同學上臺來模仿自己最熟悉的一個動物,其他同學在下面猜,看誰模仿的最像,能讓臺下的同學能快速的猜出來呢?(學生舉手,如果人數比較多,可以多叫幾名學生,依次模仿)【活動結束后,根據班級情況,及時做出評價】三、找動物的共同特征問題:原來每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特征,是和其他的小動物不一樣的地方。但是,這些動物,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找共同特征:教師出示幾張都是飛行鳥的圖片加書上一樣的圖片,問:它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一年級學生歸納能力較弱,教師適時引導)小結:動物都要吃食物,一般都能自由運動。四、給動物分類談話:請大家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動物頭飾,戴好。現在假設每個同學都代表自己頭飾上的這個動物。我們來給全班的“小動物們”分類吧!活動:隨機抽取一組同學,下面的同學來分類,并說明分類的理由,并板書在黑板上。(提前讓學生準備的的動物頭飾需要涵蓋水里游,天上飛,陸地走的運動方式,各種食性的。)【時間、場地條件允許,可以帶學生到戶外做分類找同伴的活動】五、總結動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不同動物還有共同的特征。
板書:
動物的特征
一、猜動物二、找共同特征:都要吃食物、能自由運動三、分類:游、飛、走
后記:
學生對猜動物感興趣,說明他們有一定的課外知識,也愛模仿動物的動作,但不敢大膽表現。學生明白:動物能自由運動。我進行的拓展,如鷹捉龜,袋鼠的育兒袋,青蛙捉動的害蟲等。學生分類舉例反應快。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5.17


4、動物和我們

1
課時
總第10課時
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知道動物與人類關系密切,人類的衣食行離不開動物(二)科學探究發展搜索整理資料能力,發展表達與交流能力。(三)科學態度搜索有關動物幫助人類做事的事例,并積極主動與人分享;逐步樹立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動物需要我們珍惜和愛護的觀念.


知道動物與人類關系密切,人類的衣食行離不開動物


發展搜索整理資料能力,發展表達與交流能力。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提前布置任務,搜集有關動物幫助人做事的事例,動物和人友好相處的資料。教師準備材料:警犬緝毒防爆、駱駝運送人員物資、大象馱載人員貨物過河、導盲犬帶盲人行路、蠶與蠶繭、雪橇犬拉雪橇、給奶牛擠奶等圖片。
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出示圖片:出示教材第25頁上6幅圖,呈現不同動物多方面有利于人類的事例,讓學生觀察圖片,依次說說圖片中是什么動物,在做什么。二、說一說動物和我們的關系問題:從圖中能不能看出它們和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孩子們說出幫助盲人行走的導盲犬;幫助農民犁田的水牛;牧民給奶牛擠奶;剪羊毛;吐絲結繭的蠶;母雞下蛋。可以進一步討論孩子們生活所知道其它事例。)知識拓展:教師出示準備的圖片。從吃、穿、行、勞動、用藥、觀賞等方面認識動物與人類關系密切,人類離不開動物。三、認識怎樣正確對待動物問題:既然動物與人類關系密切,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動物呢?(說說能夠為動物做些什么,從而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動物幫助了我們,我們也要善待動物。)故事:以講故事、聽故事、看故事的方式開展,講一講人和動物的故事。同時請班上同學說說自己和飼養動物的故事。(課前教師提前統計學生誰在飼養動物,并給這些同學布置任務:用幾句話,講清楚一件自己和飼養動物間的故事。)小結:我們應該善待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板書:
動物和我們一、動物和人是朋友二、人和動物的故事
后記:
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學生對動物的用處有更深的了解,知道的了為什么要珍惜和保護動物。我補充了幾個動物的故事,如狗趕走人販子救小孩、導盲犬、沙漠里的駱駝等故事,學生很感興趣。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第四單元
各種各樣的植物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5.24


1、常見的植物

1
課時
總第1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身邊常見植物名稱,觀察并描述周圍的土壤中生長著植物,初步發現并描述一些植物外在顯著特征。2.在戶外調查活動中,不斷發展觀察、描述、記錄能力。3.能悉心觀察周圍生活的植物,對認識不同的植物充滿興趣。能積極主動發現植物外在顯著特征,并實事求是地進行描述。


初步感受植物的多種多樣。


仔細觀察比較,有意識觀察每種植物的特征。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各種植物識圖認讀卡片;每個學生自帶的一種身邊植物的卡片,活動手冊。教師準備材料:李時珍事跡PPT(圖文并茂),“認識常見植物”9種植物放大的、帶有完整圖片的PPT。
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1、用PPT展示科學家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故事。2、這節課,我們開始認識常見的植物。二、活動1:認識常見的植物1、圖中是什么植物?你在哪里見過這些植物?2、依次出示教材上提供的9種植物,指導學生表達。例如:圖1的植物是南瓜。可以在菜地里見到南瓜。針對其余8種植物,學生照上面的方式依次表達。3、小結:南瓜、菠蘿、白菜、水稻、向日葵、蘆葦、牡丹、白楊樹、橘子樹,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植物。4、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可補充到植物卡片中)三、活動2:調查周圍的植物1、過渡:
“校園中有哪些植物?長什么樣?你知道名字嗎?”2、明確調查任務提問:a.我們的校園里有哪些植物?
b.校園里的這些植物分別都有哪些特征?3、交待調查注意事項a.愛護校園環境b.注意安全c.
可以選擇一種植物認真觀察它的特征,并畫下來。4、排隊,教師帶領下,在校園中的已選取區域進行調查。5、完成調查任務之后,就地圍坐,分組匯報本組觀察的植物。四、小結、拓展
我們的校園就會生長著很多不同的植物,大多數植物都生長在土壤上,并且各有各的特征。大家還可以觀察幾種植物,制作自己的植物卡片。
板書:
常見的植物
板書幾種學生說到的常見植物
后記:
學生對常見的植物并不完全認識,如蘆葦,牡丹等,所以我結合學校實際帶學生觀察了一些校園植物,并結合下一課畫樹皮,把活動合并。有三個學生樹皮畫得好,我讓他們說說怎樣畫的,學生知道了要上下涂最好。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5.24


第2課
觀察身邊的植物

1
課時
總第12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狗尾草和柳樹的外部主要特征。(校園中沒有柳樹的可以換成樟樹或其它樹)2、通過觀察,發現狗尾草和柳樹的主要特征,并能做簡單的記錄、進行簡單的描述;能依據一定的標準對常見植物進行分類。3、認真細致地對身邊常見植物進行觀察、比較、分類,樂于記錄,樂于分享。


通過觀察,發現狗尾草和柳樹的主要特征,并能做簡單的記錄、進行簡單的描述。


能依據一定的標準對常見植物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分組準備材料:提前采集的狗尾草全株;分類活動中的各種植物圖片;放大鏡;拓印樹皮用的紙筆。教師準備材料:
PPT:狗尾草圖片,柳樹全貌、柳葉、柳樹外皮的圖片;分類活動中的各種植物圖片。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很多植物,還記得我們有一些什么植物嗎?不錯,知道得真多,還有其它同學補充嗎?小結:今天我們就來觀察一下我們身邊的植物(板書課題)二、觀察狗尾草和柳樹1、展示狗尾草和柳樹條,讓學生說說它們的名字,提問:為什么叫狗尾草和柳樹?引入學生對二者特征的進一步觀察和描述。2、觀察狗尾草(1)交流觀察方法:用眼睛看一看植物的顏色、形狀;鼻子聞一聞植物的味道;手摸一摸植物的表面。引導歸納觀察植物要用到多種感官,如手眼鼻。(2)小組合作觀察操作:用放大鏡觀察并畫出狗尾草的主要特征,記錄員及時記錄。指導:從整體到局部觀察,狗尾草的花是毛茸茸的,像狗尾巴,摸起來有點扎手,葉子是細長條形等,可用看、摸、拉等方法觀察狗尾草。(3)交流匯報說說印象最深的是狗尾草的哪部分,有什么特征。3、小結:觀察時我們要運用多種感覺器官認識植物,不同的植物可以選擇不同的觀察方法。描述時可以從植物的枝、葉等情況或者植物的顏色、氣味、外形等方面進行細致的描述。4、觀察柳樹(1)出示柳樹相關詩句:《詠柳》
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2)出示柳樹圖片和柳樹條,引導學生說一說柳樹由哪些部分組成。(3)展示:用蠟筆順著柳樹裂紋方向涂的圖片。(4)操作:用放大鏡觀察并畫出柳樹的主要特征,引導學生對柳樹葉子、枝條和樹干進行觀察和記錄。(5)指導:柳樹的樹皮上有豎著的裂紋;柳樹的枝條細長而低垂,無毛;葉片是線形,兩端尖,邊緣有小鋸齒,表面是濃綠色,背面是綠灰白色,兩面均平滑無毛。可用看、摸、畫等方法觀察柳樹。5、李時珍與《本草綱目》(1)出示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圖片(2)簡單介紹李時珍與《本草綱目》:李時珍觀察、辨別了上千種植物,在《本草綱目》里還給植物進行了分類。三、給植物分類1、出示教材中6種植物的圖片,并指導學生認識這6種植物。2、師:偉大的醫學家和藥學家李時珍曾給植物進行了分類,在科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能按照不同的標準,把這些植物分類嗎?3、我們先來按照不同的生活環境來進行分類。哪些生活在水中?哪些生活在陸地上的土壤中?
(將卡片分類擺放)
四、布置作業拓印樹皮
板書:
觀察身邊的植物觀察方法




觀察順序
從整體到局部
后記:
學生很快說出按照能吃和不能吃的分類,我補充;可按高大、矮小分類,也可按軟硬、水陸生去分。學生把時間花在涂樹皮上面了,對其他不太在意。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5.31


第3課
植物和我們

1
課時
總第13課時
教學目標:1.知道植物對人類有很大幫助,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植物。認識家鄉代表性的植物,并了解它與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2.初步經歷觀察、調查、歸納、分類等方法多方面了解到常見植物和我們的關系。3.能積極關注當地給人們帶來很大影響的代表性植物,愛護植物。


知道植物對人類有很大幫助,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植物。


初步經歷觀察、調查、歸納、分類等方法多方面了解到常見植物和我們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學PPT,學生活動手冊中《了解植物和我們的關系》,當地有名的植物(辣椒、茶葉、市花等),筆。
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看看我們身邊,有哪些東西是用植物做的?植物和我們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課,我們要學習植物和我們。二、了解植物和我們的關系1、依次出示棉花、水稻、果蔬、樹木等不同植物的圖片,說一說:這種植物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2、依次出示教材所畫的棉衣、棉襪等相關圖片。師生討論。例如:衣(棉衣、棉襪):棉花食(面條、包子):水稻食(烹飪食材):果蔬住(桌椅):樹木行(木船):樹木3、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學生活動手冊中《了解植物和我們的關系》的填寫。三、調查當地的植物1、提問:你家里田園或者盆栽里面種了什么植物?(師適時板書)2、提問:這些植物是用來做什么的?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3、討論交流:我們當地還有哪些植物?它們與我們有什么關系?(從衣食住行四方面進行簡單的歸納分類)4、教師出示采茶、摘辣椒、市樹、市花的圖片,向學生介紹這幾種植物,并引導學生說出它們與我們的關系。(安化黑茶、辣椒、長沙市花杜鵑花、株洲市樹樟樹、市花紅檵木等)例如:湖南人愛吃辣椒,辣椒是湖南各地都種植的一種植物,辣椒也是一種經濟作物,出售外地,甚至遠銷國外。長沙市的市花是杜鵑花,株洲市的市花是紅檵木。四、推薦閱讀
1、
《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植物》2、資料查找:【樟樹有什么作用】【株洲市花
-
百度】https://zhidao./question/134655914165029205.html
(?https:?/??/?zhidao.?/?question?/?134655914165029205.html?)https://m./paw/c/www.360doc.cn/mip/456305743.html
(?https:?/??/?m.?/?paw?/?c?/?www.360doc.cn?/?mip?/?456305743.html?)
板書:
(帶領學生填寫:水稻、辣椒、樹木等)
后記:
通過分析學生明白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和植物有關系,如棉花、面食、米飯、水果、船、房子等。我補充的市花、市樹的知識。還補充了我小時候摘茶、賞菊的故事。學生也明白大樹的作用:遮陰擋雨。花瓣鮮艷給人帶來愉悅,從而滲透了愛護花草樹木的思想。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第五單元
紙飛機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6.7


第1課
折紙飛機

1
課時
總第14課時
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了解紙飛機的折法,比較紙飛機不同的飛行情況,發現其問題所在。2.科學探究學生能利用設計圖紙,折出紙飛機;能比較、分析紙飛機飛行狀態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3.科學態度,STSE樹立不斷試驗、優化作品的科學態度,體驗成功的喜悅,愿意與他人合作,能重視試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去認真分析其原因。


了解紙飛機的折法,比較紙飛機不同的飛行情況


分析紙飛機飛行狀態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準備
學生用剪刀、裁紙刀、普通白紙、彩色紙、記錄筆等紙飛機設計圖課件
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兒歌導入:小紙片,真神奇,折成一架紙飛機。我們和你做游戲,全都樂得笑嘻嘻。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折紙飛機。
二、新課學習1.怎樣讓紙飛得遠(1)創設需求情景。如出示一張彩色的紙張,問學生怎樣才可以讓紙飛得遠。(2)方法討論與交流。比如,吹、拋、做成紙飛機等。(3)鼓勵學生用吹、拋的方法演示,觀察飛行的狀態。2.學折紙飛機(1)出示紙飛機設計圖,引導學生觀察。(2)說一說紙飛機的折法(滲透工程與技術需要設計的環節)。(3)討論:折紙飛機時有哪些注意事項?(比如要對齊四個角,要對準中線折疊等。)(4)分發紙張,模仿設計圖,按步驟折紙飛機(滲透標準意識)。(5)說一說折的紙飛機的樣子(形狀和結構的變化)。3.試飛紙飛機(1)討論:試飛紙飛機,需要按照什么規則進行?怎么記錄飛行狀態?(2)交代注意事項:在指定區域內開展活動,注意安全。(3)排隊,教師帶領下,在校園中的已選取區域開展活動。地點選在空曠的草坪或操場。(4)完成試飛活動,教師帶領排隊返回教室。(5)說一說:你的紙飛機遇到了什么問題?
紙飛機一飛就散開了,總是拐彎,總是往下栽等。(6)想一想:比較飛得遠的紙飛機和出問題的紙飛機有什么不同?問題可能出在哪里?三、整理材料,下課。(1)各自整理自己的紙飛機,并要求妥善保管好。(2)同學間交流自己的發現,為下節課作好準備。
板書:
折紙飛機形
尖頭
散開?狀

拐彎?飛
下栽?方頭
后記:
我讓學生按圖示自己試折,大部分能折出來。我準備了三種紙(報紙、卡紙、復印紙),便于每組學生充分參加活動,結果發現:卡紙比報紙折的飛得遠,方頭比尖頭遠。先練習,再比賽。學生還發現紙張稍硬些較好。至于改進,學生沒有過多思考,大多選擇重折或弄平整。我補充了配重,即加回形針,一邊一個,夾在飛機中點處。
先鋒學校教師個人電子備課用紙
科目
科學
年級

班級
70
時間
2018.6.14


第2課
改進紙飛機

1
課時
總第15課時
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了解到通過添加配重、修改機翼、改變紙飛機的材料等方法可以改變飛機的飛行狀態,影響紙飛機的飛行效果。2.科學探究明確評估需要標準的重要性,通過比較評估改變配重位置、機翼、不同材料的紙飛機的飛行效果。3.科學態度,STSE樹立多角度、多方式調整、試驗、優化作品的意識。樂于合作,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科技的進步是一個不斷根據人類需求而改進的過程。


了解到通過添加配重、修改機翼、改變紙飛機的材料等方法


比較評估改變配重位置、機翼、不同材料的紙飛機的飛行效果。
教學準備
普通白紙、薄紙、厚紙、牛皮紙等不同紙張,回形針,記錄筆、剪刀等。教學用課件:紙飛機的不同折法
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這節課,我們將在上節課折出的紙飛機的基礎上,改進紙飛機,讓紙飛機飛得更好。二、新課學習1.想辦法改進紙飛機(1)提問:可以通過哪些方法改進紙飛機?(2)學生回答之后,依次出示教材圖片,同時按改進方法調整各自的紙飛機,并不斷試飛。例如:改進機翼形狀,改進機翼角度,適當配重,改變紙張等。2.比一比誰的飛機飛得遠(1)討論競賽的規則。同一個起點,往同一個方向投擲紙飛機。(2)選舉發號、裁判、記錄員等,或小組內分工。(3)小組內推選參加班級競賽的同學,正式比賽,看誰的飛機飛得遠。(4)分享經驗,為繼續改進作準備。例如:順著風投擲,選用不同的折法,采用畫報紙等。3.飛機的發展史(1)解說飛機的發展過程。(2)展示各種改進后的飛機的圖片,提示隨著需求的增多和科技的發展,研發、生產不同種飛機的技術越來越成熟,飛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三、整理材料,下課。
板書:
改進紙飛機對稱配重改變紙張
后記:
先鋒學校





級:一
執教者:黃勛
二〇一八年上學期
看:
空氣
4、還可以怎么分類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討論,將植物卡片進行分類,并說明分類依據。
5、小組匯報交流分類方法。
(如根據植物的大小分,根據植物的形狀分,根據花的顏色分,根據能吃和不能吃分,根據莖的粗細分等)
6、師總結:分類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分法,合理的分類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植物的種類繁多,但只要掌握了分類方法,就可以更好的區分認識它們了!
PAGE
12湘科版小學《科學》教材總體介紹(代序)
湘科版小學《科學》教材總體介紹
(代序)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科學》三、四年級和五、六年級教科書分
別干2004年秋季和2005年春季順利誦討國家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數材審定委員會
審查,從2005年秋季開始在全國使用,經討十余年在全國十幾個省市和地區的使
用,得到了使用地區教研部門和教師的肯定,當然也收獲了許多學校老師擤出的
寶貴建議和意見。
依據2017年版《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的要求,基干學生
認知發展規律,結合原教材在教學實踐討程中的實證研究成果以及教師和專家的
反饋意舅,編寫人員全面系統地規劃小學階段需要認成的科學核心概念體系、探
究能力發展體系、四維目標謬輯發展體系,重新修訂和編寫了一年級至六年級
《科學》教材,以及配套的學生活動千冊。
本套教材以提高學牛的科學素養為基本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
力為重點,以探索兒童認知發展規律與科技發展中之間的關聯為出發點。
一年級教材干2017年順利誦討國家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杳
從2017年秋季開始在全國使用
本套教材有以下特色:
以四線螺旋協調,構建教材體系
教材依據學牛的認知背景和認知發展規律,綜合考慮了與學前教育以及和初
中教育的銜接,以科學概念和探究能力并行發展為明線,以科學態度為聰性滲誘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墳(簡稱SISE)為融合延伸的暗線來組織教材,用科技中
來促講汶兩條線的完善。教材合理規劃《課標》中“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
學態度”“SIE”四維目標在三個學段的發展梯度,用活動有序組織“物質科學”
“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技術與工程”四大領域的科學內容,有機融入科技
中,分步分層落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綜合探究技能。教材的結構體系模型示
意圖如圖1所示。
幣套教材調了領域之間的聯系和綜合,并注意與朱活、社會結合選擇課顆
從學生親歷的生活中產生的實際間題出發,闈繞相關科學內容,設計有利干學習
目標達成的各種活動,并捍供活合的教學和學習策略,引領學生誦討感知、體驗、
觀察、調杳、研究身的環壇和事物,動手去“做”科學,讓學生在手腦并用中
科學教師教學用書一年級下冊
科學態
探究技能
∠科學概念
I
STSE
初中
科技史
高年級
物質科學
生命科學
技術與
地球與宇宙
中年級
低年毀
圖1教材結構體系模型示意圖
獲取科學知識與技能,主動地獲得對科學的理解,據高實隅能力和創新意識,培
養科學的精神和態度,增講對“STSE”之間關系的理解,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實
現四維目標融合統一,協調發展
、以垂演科技史,凸顯教育價值
救育重演論認為:兒童的思維特征和情感特點與人類最早思考自然現象的方
式及對自然的情感相類似。川童的科學學習活動和科學認識,具有科學發展原初
階段人類科學活動和科學認識的特點。川童從“未知”到達“真知”的討程,實
際上是以濃縮的方式,訊諫地重演著人類漫長的科學發展歷程。讓學生重演科學
發展中那些最關鍵的步子,就是在引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探索,像科學家那樣
去思考,從而增強對學生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培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中西区| 栾川县| 临海市| 确山县| 黄骅市| 连平县| 慈利县| 南乐县| 崇义县| 辽宁省| 固原市| 桂阳县| 和顺县| 台南市| 通榆县| 理塘县| 昌图县| 淮北市| 翁牛特旗| 石渠县| 天全县| 福海县| 思茅市| 合江县| 宜阳县| 通山县| 茶陵县| 康平县| 娱乐| 夏河县| 姚安县| 浠水县| 肃北| 潜江市| 和田县| 灵丘县| 徐汇区| 南昌市| 龙川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