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試題匯編(法律教育)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漏選均不給分)(嘉興)1.一項有關“18歲時,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的調查顯示,70%的青少年“想擁有一間真正獨立的房間”。這表明青少年特別渴望維護自己的( )A.肖像權 B.隱私權 C.生命健康權 D.名譽權(嘉興)2.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下列做法侵犯了知識產權的是( )A.懷疑有人偷書,書店保安對顧客搜身 B.《南湖晚報》刊登該報小記者的文章C.未經作者許可,歪曲篡改后私自發表D.不小心將他人委托我保管的名畫丟失(嘉興)3.隨州市村民郭某,2011年在工地勞動時挖出了一個30厘米高的西周編鐘。他拒絕了文物販子的高價收購,將它上交給市博物館。郭某通過這一行為( )A.逃脫了刑法的處罰 B.行使了財產的處分權 C.維護了自主選擇權 D.踐行了法律要求的事(湖州)4.如果說道德是人們追求的較高境界,那么__▲__則是人民行為的底線( )A.不說謊 B.不違紀 C.不違法 D.不犯罪(湖州)5.2012年1月。在公安部統一部署指揮下,我國首次開展大規模集中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這突出變現我國加強對公民____的保護。( )A.姓名權 B.肖像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湖州)6.若遇旅行社無端多收旅游費用,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拒絕付款,與之理論 B.照單付款,不予追究C.照單付款,然后投訴 D.拒絕付款,提起訴訟(湖州)7.“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為其他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這段話說明( )①權力與義務具有一致性 ②行使權力要受到一定限制③權力與義務都可以放棄 ④履行義務要受到一定限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湖州)8.湖州市“德清校車”唄評為2012年度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校車由縣鎮府出資購買。為學生量身定做。安全性能強,行駛中給予優先通行權,該縣的做法( )①有利于保護學生的生命健康權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③有利于保護學生的人生自由權④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麗水)9.金某因非法復制、登載某知名網站獨家授權的文學作品,被網站控告。法院審理了該案件,判處他有期徒刑四年。該網站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采用的方式和途徑是( )A.調解仲裁 B.行政訴訟 C.民事訴訟 D.刑事訴訟(麗水)10.上題中金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四年,這一處罰結果表明( )A.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權就是犯罪B.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必然結果C.違法行為歷來是國家法律打擊的重點D.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愉悅的鴻溝(麗水)11.右圖中同學們政治爭先恐后形式的權力是( )A.選舉權 B.財產處分權 C.受教育權 D.人身自由權(麗水)12.新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規定,對有悔罪表現或對案件偵破有功的犯罪未成年人,檢察院可做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同時,為未成年人更好地回歸社會,設置了犯罪記錄封存制度。該規定反映了我國對未成年人( )①實施社會保護 ②堅持不追究其違法責任的規定③實施司法保護 ④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衢州)13.右圖漫畫告訴我們( )A.我國法律將禁止任何形式的拆遷B.我國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C.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D.我國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衢州)14.環球網輿情調查中心就旅游宰客話題發起網絡調查,結果見右圖。調查結果說明( )A.消費者合法權益普遍被侵犯B.執法部門應該嚴格執法C.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有待提高D.消費者應增強防范意識(溫州)15.圖1中母子的對話說明了未成年人依法享有( )A.生命健康權B.個人隱私權C.人身自由權D.智力成果權(溫州)16.下表為溫州市交警部門查處酒駕、醉駕案例的統計數據,從中可以看出( )類別時間2010年5月—2011年4月底2011年5月—2012年4月底(自2011年5月1日起,醉駕開始入刑)醉駕案例5343起989起酒駕案例29856起5131起①人們更注重規范自己的行為 ②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酒后駕駛的行為已明顯減少 ④人們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溫州)17.圖2“原來如此!”主要揭露某些不良商家侵犯了消費者的( )A.自主選擇權 B.知悉真情權C.維護尊嚴權 D.依法求償權中學生小劉(化名)因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刑滿后,經本人申請,法院對他做出了“封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檔案”的決定,這令一直擔心將來會受人歧視的小劉放下了心理包袱。據此回答18—19題:(溫州)18.小劉獲刑是由于其行為 ( )①是行政違法行為 ②對社會危害不大③是刑事違法行為 ④對社會危害很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溫州)19.法院對小劉做出“封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檔案”的決定( )A.說明法律對未成年人無約束力 B.背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C.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D.妨礙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寧波)20.2012年4月,國務院公布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要求各級政府保障學生校車安全。因為( )①未成年人都需要校車接送②社會要創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境③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④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是國家的工作中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紹興)21.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將醉駕、飆車等危險駕駛行為列入犯罪行為以來,我國酒后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及死亡人數均大幅下降。這充分說明( )A.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B.法律是我們生活的“衛士”C.違法和犯罪只有一步之遙 D.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核心(紹興)22.“上學是我的權利,不上學是我的自由。”七年級同學小張的這一想法錯在沒有正確認識( )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②義務教育具有公益性特征③受教育是我們成長和發展的基礎 ④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紹興)23.2012年4月,公安部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販賣個人電話、住址、資產情況等資料的違法犯罪活動。對 此類行為的打擊保護了公民的( )A.名譽權 B.姓名權 C.隱私權 D.肖像權(杭州)24.備受各界關注的中國足球假賭黑案在2012年2月28日公開宣判,足協高官張某和楊某分別被判十二年和十年零六個月有期徒刑。商販黃某在地震后哄抬物價,高價出售商品,被工商部門依據相關行政法規吊銷營業執照,并處罰款。上述案例共同體現了法律具有的特征是( )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B.法律是懲罰犯罪的有力武器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刑罰當罰性(杭州)25.李某早年與妻子趙某離婚,一直與兒子和父母共同生活。20l2年初,李某因交通事故去世。對李某遺產的繼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若李某留有有效遺矚,須按遺矚繼承②若李某未留有效遺矚,可按法定繼承③李某是繼承人,兒子、父母是被繼承人④若按法定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是趙某、兒子和父母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富陽)26.2011年11月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長田力普為圓滿完成我國載人航天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頒發了專利證書。這體現了國家對_____的保護。( )①榮譽權 ②知識產權 ③勞動權 ④智力成果權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麗水)1.觀察圖片,回答問題。(10分)(1)圖1對話表面消費者最擔心自己什么權利受侵害?渴望法律對自身發揮哪一作用?(3分)(2)毒膠囊生產經營者喪失了什么道德原則?懲治他們體現了我國的什么治國方略?(3分)(3)圖2媽媽單位開展的活動對消費者而言有何意義?他們的對話啟示我們該如何有效開展學雷鋒活動?(4分)參考答案:(1)安全權。保護作用。(2)誠信。依法治國。(3)有利于普及食品藥品安全知識;提高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等。立足于本職工作,從身邊小事做起等。(衢州)2.(8分)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我們既享有權利又履行義務。根據所學知識,填寫框架圖:(3分) 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但法制建設還有待于進一步健全與完善。用工業明膠制作的“毒膠囊”具有嚴重的致癌性,因此生產、銷售有毒膠囊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司法機關查封涉案企業,嚴打生產、銷售毒膠囊的行為體現了我國什么方略?(2分)由上述內容得出:公民應樹立哪些意識?(3分)參考答案:(8分)①人格尊嚴權。 ②如:專利、發明。創造;學生自己撰寫的文章等都可以。 ③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 ④如:努力學習、遵守校規校紀、完成義務教育、尊重老師等。(2分)(每格0.5分) ⑤權利和義務(1分)違法行為;依法治國。(2分)法律意識、權利意識、責任意識、監督意識、安全意識、生命意識等。(3分)(答出3點即給滿分)(溫州)3.(8分) 閱讀漫畫,回答問題。 (1)請分別評析圖8、圖9中網民的行為。(6分) (2)網絡信息紛繁復雜,網民應如何正確對待?(2分)參考答案:(8分)(1)圖8中網民的行為是正確的,是法律鼓勵的。這是公民依法行使建議權的體現。圖9中網民的行為是錯誤的,是法律禁止的。這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人格尊嚴權) 。(2)對網絡信息要明辨是非,對網絡謠言不聽信、不傳播。(寧波)4.(8分)2012年4月11日,上海浦東機場二十余名乘客因航班延誤、航空公司沒有給予及時的合理的解釋和賠償而情緒失控,沖入跑道逼停飛機,上演了“攔機維權”一幕。 【攔機乘客】 攔機是為了維護我們的合法權利。 【其他乘客】 “攔機維權”不可思議,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機毀人亡。 【機場公安】 攔機乘客違反了航空安全保衛條例,處以治安處罰。 【民航局】 航空公司對該事件處置不當,暫停該航線的經營。 閱讀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1)在上述事件中,航空公司侵犯了乘客的哪些合法權利?(2分) (2)你認為“攔機維權”是一種什么性質的行為?有哪些危害?(3分) (3)從乘客維權反而受到處罰的教訓中,你得到什么啟示?(3分)參考答案:(8分)(1)知情權、依法求償權、公平交易權。(答出2點,2分) (2)乘客“攔機維權”是一般違法行為。(或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1分)危及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破壞了公共秩序,損害了公共利益。(2分) (3)啟示:公民既要享受權利,又要履行義務;我們要樹立法制意識,依法維權;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等。(3分。答出其中3點即可)(湖州)5.(8分) 七年級學生小楊突發奇想,要用廢品造一雙“高級鞋”。經過半年多的逐磨,小楊用手機廢電池、舊彈簧、舊按摩器等發明了多功能保健鞋,并獲得國家專利,有商家曾出價90萬元買這項專利,遭小楊及家人謝絕。可最近他發現,某市一家貿易公司在網上銷售這種保健鞋,而且專利號都和他的專利一致,通過多次取證,小楊的父親起訴這家貿易公司。法院最后裁決:貿易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118萬元。 本案中,小楊的什么權利受到侵害?他是怎樣維權的?國家為什么要如此重視對這項權利的保護?(8分)參考答案:(8分)智力成果權(或知識產權,或專利權)。(2分)小楊通過其法定代理人父母,采用訴訟方式進行維權。(2分)知識和智慧是無形的財產,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智力成果的作用越發重要(或人類正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發明創造以及其它創造性智力成果,更加凸顯其重要性)。(2分)給予創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權保護,是對創新精神的最有效鼓勵,為了鼓勵人們創造無形財產,國家通過立法加以保護(2分)(臺州)23.(11分〕材料一:? 漫畫1 漫畫2 漫畫3材料二:中學生小松,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立志當一名律師。自從沉迷于網絡游戲后,小松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為了弄到玩游戲的錢,他經常在家里和學校偷竊財物、向低年級同學敲詐勒索,有一次竟持刀攔路搶劫……小松受到了法律的懲罰,他當律師的夢想也成為泡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分別指出三幅漫畫中公民哪一項權利被侵犯。(3分)(2)小松持刀攔路搶劫屬于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他受到法律懲罰表明法律有什么作用?(4分)(3)從上述材料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警示?(4分)參考答案:(1)生命健康權;智力成果權(或知識產權);人身自由權(3分)(2)嚴重違法行為(或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規范作用(保護作用) (4分)(3)要依法自律,預防違法犯罪;要正確行使權利,積極維權;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義務;要學法、知法,做一個守法公民。(答對其中兩點即可給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