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教時1課時教學目標和要求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以及親子代間在性狀上的延續現象。舉例說出不同種性狀和相對性狀之間的區別。2.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實驗,多媒體課件,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通過多媒體演示,培養學生分析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標關注轉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影響。重點1.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以及親子代間在性狀上的延續現象。2.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難點理解并舉例說出不同種性狀和相對性狀之間的區別。教具準備課件課型新授課教學過程〖一、情景引入〗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你能從這兩句話里,總結出有什么生物現象?生:踴躍討論回答問題。師:課前布置同學們回去作一個家庭小調查,觀察自己的以下性狀特征:(1)耳朵有沒有耳垂?(2)眼睛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3)能否把舌由兩側向中央卷曲?(4)能否使大拇指向背側彎曲?(5)食指比無名指長還是短?(6)血型(A、B、AB、O型)你與父親相同的性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母親相同的性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父母都相同的性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父母都不相同的性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調查,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匯報調查結果。〖二、講授新知〗師:通俗地說,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育而實現的。1、生物的性狀師: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常常有不同的表現。遺傳學家把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如人的單雙眼皮、家兔毛的白色和黑色。?2、基因控制性狀師:請大家來看,下面的例子說明了什么?(播放課件。)1982年,英國的《自然》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有兩個美國實驗小組共同研制出轉基因超級鼠,也就是把小鼠變成了大鼠。轉基因鼠比與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長速度快2~3倍,體積大一倍。這項研究,被譽為分子生物學技術發展的里程碑。(1)在轉基因鼠的實驗中,被研究的性狀是_______________,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轉基因超級鼠的獲得,說明性狀和基因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物傳種接代的過程中,傳下去的是基因還是性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父母的性狀是通過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把遺傳物質---基因傳給子女。〖三、布置作業〗完成目標檢測相應題目。————————課后小結————————本節課從宏觀的遺傳現象——性狀入手,逐步向微觀的基因深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上課時教師也盡量讓學生多舉一些性狀方面的例子,尤其注意區分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轉基因超級鼠的產生過程要明白,尤其注意控制超級鼠的基因是大鼠生長激素基因。〖背景資料〗1、性狀和相對性狀性狀(character):遺傳學中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等統稱為性狀。單位性狀(unitcharacter):孟德爾在研究豌豆等植物的性狀遺傳時,把植株所表現的性狀總體區分為各個單位作為研究對象,這樣區分開來的性狀稱為單位性狀。豌豆的花色、種子形狀、子葉顏色、豆莢形狀、豆莢(未成熟的)顏色、花序著生部位和株高等性狀,就是7個不同的單位性狀。相對性狀(contrastingcharacter):不同個體在單位性狀上常有著各種不同的表現,例如,豌豆花色有紅色和白色,種子形狀有圓和皺。遺傳學中把同一單位性狀的相對差異,稱為相對性狀。孟德爾在研究單位性狀的遺傳時,就是用具有明顯差異的相對性狀來進行雜交試驗的,只有這樣,后代才能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從而找出差異,并發現遺傳規律2、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又稱現代生物技術食品(Foodsproducedbybiotechnology),系指利用DNA重組技術將供體基因植入受體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后生產的食品原料、成品及其食品添加劑,使其在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類所需要的目標轉變。從理論上講,通過這種手段,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所需要的食品。例如,將抗病蟲害、抗除草劑等基因轉入農作物,就可以獲得具有相應基因的品種。還可以縮短獲得新品種的時間,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增加作物的營養價值,生產一些高附加值的物質,如有藥用價值的物質、維生素、工業上用的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等。在過去對轉基因食品的研究和應用中,并沒有發現其與一般食品有明顯的差別,但人們對其安全性仍然提出質疑。外源基因是否安全?基因結構是否穩定且不會產生損害人體健康的突變?基因轉入后是否產生新的有害遺傳性狀或不利健康的成分?基因轉入后是否引起營養成分和其他功能性成分含量與吸收利用的改變?在有的轉基因過程中使用的具有拮抗抗生素的基因,是否會通過轉基因食品使人體菌群通過質粒傳遞產生對抗生素的抵抗性?是否會增加對食物的過敏?這些均有待研究和觀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