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呼吸作用概念辨析:呼吸作用、呼吸運動和呼吸呼吸作用——在細胞內氧化分解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物,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呼吸運動——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呼吸——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吸入O2、呼出CO2)的總過程。(1)有氧呼吸:在氧氣的參與下,有機物的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的能量。(2)無氧呼吸①高等動物的無氧呼吸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并產生少量的能量。是機體對能量需求的一種暫時補充。②高等植物的無氧呼吸酒精在植物細胞內的過多積累會對細胞產生毒害作用,長久浸泡的莊稼會死亡。③微生物的無氧呼吸酵母菌既能進行有氧呼吸,又能進行無氧呼吸。微生物也能進行無氧呼吸,如酵母菌發酵釀酒。還有部分微生物只能在無氧的條件下生存。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比較多樣的呼吸器官三、細胞呼吸的意義1.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一部分轉變為熱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可用于細胞分裂、礦質吸收、肌肉收縮、神經沖動及沖動的傳導等各項生命活動。2.為體內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細胞呼吸過程產生的一些中間產物,可以成為合成體內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料。如丙酮酸,可以通過氨基轉換作用合成丙氨酸。例1、貯藏水果和糧食時,充加二氧化碳或抽取空氣,能延長貯藏時間,主要是用于(?)A.抑制有氧呼吸????B.促進有氧呼吸????C.抑制無氧呼吸????D.促進無氧呼吸例2、如圖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況與氧濃度的關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線是________,它所進行的呼吸方式為________;表示乳酸菌的曲線為________,它所進行的呼吸方式為________,判定依據是________。例3、合理儲藏有利于水果保鮮。科研人員為了探究某因素對藍莓保鮮的影響,測定了藍莓在密閉容器內產生CO2的速率,結果見圖甲和圖乙。試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實驗的假設是________會影響藍莓儲藏的呼吸作用,從而影響水果的保鮮。(2)分析圖甲或圖乙可知,隨著藍莓儲藏時間的增加,產生CO2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密閉容器內的CO2濃度會逐步________,從而抑制了藍莓細胞的呼吸作用。(3)某同學欲驗證上述實驗結果,設計如下方案:①將兩等份同一品種、成熟度相同的藍莓分別裝入甲、乙兩只相同的燒杯中;②將甲、乙兩燒杯分別置于25℃和-5℃條件下觀察,每隔一段時間測定CO2濃度;③重復上述過程,記錄實驗數據并分析。有同學認為他的實驗方案不合理,請你指出其中的一處________。1.下列敘述符合生物學原理的是(?)A.水稻根部主要進行無氧呼吸,所以能長期適應缺氧環境B.登山時人體的能量主要來自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C.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溫的環境中,可延長保鮮時間D.淀粉經發酵可產生酒精,是通過乳酸菌的無氧呼吸實現的2.利用酵母菌使葡萄汁產生葡萄酒,需要先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然后隔絕空氣:當酒精含量達到12%~16%時,發酵就停止了。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先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有利于增加酵母菌的數量??B.酵母菌在產生酒精的同時也有二氧化碳生成C.酵母菌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D.發酵停止是因為氧氣過少導致酵母菌無法呼吸3.在用酵母菌家庭釀酒的過程中,從密閉的發酵盆中檢測出三種化合物,其濃度變化如圖所示。圖中P,Q,R依次代表( )A.酒精、二氧化碳、氧氣????????B.酒精、氧氣、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氧氣、酒精????????D.二氧化碳、酒精、氧氣4.酵母菌經常用來制作面包.如下圖所示的是面包的制作過程:(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生面團保持在30℃,1小時后它的體積將會增大。將生面團放入烤爐內烘烤,它的體積也會增大,兩次增大的原因相同。B.若將面包置于一個溫暖而潮濕的地方,數天后出現許多黑色斑點,它們所屬的生物類群是細菌。C.若將生面團保持在0℃,1小時后再放入烤爐烘烤,生面團的體積無明顯變化,原因是酵母菌的生長和繁殖受抑制。D.乳酸菌無氧呼吸也會產生二氧化碳,故可以用乳酸菌代替酵母菌制作面包。5.請利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如圖是利用酵母菌釀制葡萄酒的過程。①酵母菌和葡萄植株的營養方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②請寫出產生酒精時的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③在釀制時,若開始階段給橡木桶通氣,一段時間后再密封,發酵完成的時間要短一些;如果開始階段就將橡木桶密封,發酵完成的時間就會長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6.如圖為科學興趣小組運用實驗裝置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類型實驗。實驗開始時,關閉活塞,觀察兩個裝置中著色液位置的變化,實驗數據記錄于下表,結合該實驗及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1中著色液會向左移動的原因是________。(2)結合實驗及數據,裝置2中著色液移動的距離y表示________。(3)酵母菌在1h~3h間所進行的呼吸類型及強度變化分別為________。1.當生物體在缺乏空氣的條件下腐爛時,會放出一種氣體,我們把它稱為沼氣。沼氣通常含有60%的甲烷(CH4),其余的大部分是二氧化碳。經研究可知,沼氣是甲烷細菌在分解腐爛物質時釋放出來的。甲烷細菌屬于(???)A.好氧性異養型細菌???B.厭氧性異養型細菌???C.好氧性自養型細菌???D.厭氧性自養型細菌2.人體內組織細胞在氧的參與下,可將有機物分解,從中獲得了生理活動所需要的(?)A.能量?B.有機物?C.無機物?D.二氧化碳3.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利用可再生資源,我國正式開展實施“玉米轉化汽油醇”工程。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與乙醇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下列反應與“玉米轉化汽油醇”這項技術直接相關的是(??)A.水+二氧化碳有機物+氧氣B.糖類+氧二氧化碳+水+能量C.葡萄糖乳酸+能量????????D.葡萄糖酒精(乙醇)+二氧化碳+能量4.如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酵母菌在條件X下進行的呼吸被稱為發酵B.利用酵母菌在條件Y下進行的呼吸可進行釀酒C.物質a是水,物質b是二氧化碳D.等量葡萄糖在條件X下比在條件Y下產生的能量多5.如圖是研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物差異的實驗:步驟一:取2克高活性干酵母放于燒杯中,加入200毫升的32℃的質量分數為5%的葡萄糖溶液,攪拌使其均勻混合。步驟二:取兩支相同的注射器,編號為A和B,在注射器內分別抽取30毫升酵母菌培養液,B號注射器再抽取30毫升空氣,振蕩幾次;步驟三:用橡膠管分別連接注射器和裝有BTB試劑的試管,5分鐘后觀察實驗現象。步驟四:將注射器內的酵母菌培養液分別倒入燒杯中,加入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觀察實驗現象。查閱資料:①BTB試劑在中性環境中呈淡藍色,在酸性環境中呈黃色;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呈橙色,遇酒精變成灰綠色。②有氧呼吸: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③無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1)實驗用32℃的質量分數為5%的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2)若A、B兩組試管中若出現________現象,說明相同條件下,無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比有氧呼吸少。(3)實驗結束后,發現兩個燒杯中的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均變為灰綠色,試分析其原因________。參考答案例1、A例2、乙;有氧呼吸;甲;無氧呼吸;氧濃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例3、(1)溫度(2)增大(3)容器沒有密閉1.B2.D3.D4.C5.異養;自養;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少量能量;開始階段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繁殖速度快6.(1)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又被吸收,致使容器內氣壓下降(2)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的量(3)有氧呼吸、無氧呼吸,且有氧呼吸逐漸減弱,無氧呼吸逐漸增強1.B2.A3.D4.A5.(1)保持酵母菌中酶較高的活性,并提供酵母菌呼吸作用所需有機物(2)應該是A試管中的黃色比B試管中的黃色淡(3)實驗時間過長,注射器B中空氣不足,酵母菌也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2021-2022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九年級“培優提高”講義(三十四)能量的獲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