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年級社會上冊綜合自主性作業試卷I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華人鐵路華人修,不可外人來資助。民間股本集多年,竭盡脂膏為何故……英、美、法,四面低頭求外處。各洋何肯復相資,瓜分主義公然眼。未知政府是何心,利令智昏終不悟。”這首在1911年被傳唱的歌謠,主要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萍瀏醴起義B.安慶起義C.黃花崗起義D.保路運動2.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學”“平等”“民主”等詞出現頻次大體相當;1919-1922年,“民主”出現次數不到“科學”的1/10,不及“革命”的1/20。這說明()A.新文化運動主流思想發生轉變B.國民革命運動興起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轉變D.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3.“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該對聯反映的歷史事件()①促成了革命統一戰線②取得了一定的勝利③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④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就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這最主要得益于()A.北伐軍總司令的正確領導??B.國共兩黨齊心協力C.黃埔軍校培養的軍事人才??D.北洋軍閥不堪一擊5.蘇共領導人曾認為,中國紅軍不可能在農村有所作為,只能等待時機配合城市工人暴動。但是毛澤東成功探索出一條中國革命的獨特道路。這條道路的“獨特”之處主要在于()A.探索過程艱難曲折B.受馬克思主義指導C.結合了中國的國情D.采取暴力革命方式6.某中學在國慶期間組織“重走長征路”的研學活動,下列最契合活動主題的路線是()A.井岡山—遵義—吳起鎮—延安???B.瑞金—遵義—貴陽—會寧C.井岡山—遵義—瀘定橋—會寧???D.瑞金—遵義—昆明—會寧7.羅斯福在1932年的一次全國廣播講話中說:“在這個不幸的時代,我們要制訂出一些計劃來,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壓在經濟金字塔底層、被人遺忘了的人們身上。”以下這段話理解正確的有()①放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制度②國家干預經濟的思想形成③希望依靠社會底層渡過危機④開始關注對困難民眾的救助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8.有人認為: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變”,而辛亥革命是個“飛躍”。這“飛躍”指()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B.改變了人們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C.實現了“三民主義”的奮斗目標D.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9.有人認為: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這主要是由于新文化運動()A.高舉“民主”“共和”的大旗B.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C.創辦《新青年》作為宣傳陣地D.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10.“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陸、章去”。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A.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B.愛國商人發揮了巨大作用C.中國共產黨起了決定作用D.愛國學生充當了急先鋒11.根據下表反映的信息,分析這一時期影響外資在華辦廠的因素,主要包括()1912—1915年外資在華創辦工廠數量變化表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廠數(家)4646122①歐洲列強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戰②新文化運動的沖擊③辛亥革命刺激了民族工業的發展④五四愛國運動的影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盡美)與恩銘不老松。”(董必武.1961年)詩中的“南湖泛舟”是在()A.謀劃建立南湖革命根據地B.商討黨的土地革命總方針C.商討黨的綱領和奮斗目標D.增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3.“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下列選項對該事件描述正確的是()A.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B.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發動秋收起義C.表明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D.表明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開辟14.很多人認為貴州省的旅游可以歸納為:一棟房子(☆☆),一個瓶子(茅臺酒),一棵樹子(黃果樹)。你認為貴州省這棟房子之所以能夠成為旅游景點,主要是因為在這里()A.確立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總方針B.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C.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D.宣告了兩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15.日本學者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一書中就社會轉型的問題說:“汲取歐洲文明,必須先其難者而后其易者,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如此推理,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該走的道路是()A.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B.辛亥革命—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C.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D.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洋務運動16.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的大西北先后發生了兩件幾乎堪稱扭轉時局的政治事件,你認為下列詩句反映這兩事件的應該是()①鐵流兩萬五千里,各路勁旅大會師②遍地哀鴻遍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③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④誰人不知張少帥,千古功臣一代驕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7.1943年初,羅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寫道:“蘇聯人民取得這一戰役的勝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軍反侵略的轉折點。”從材料中可以獲取的歷史信息是()A.德國入侵蘇聯使第二次世界火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B.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C.諾曼底登陸使德軍陷入了蘇軍和英美盟軍的東西夾擊之中D.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18.下列歌詞中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依次為()①“鐵流兩萬五千里,紅軍威名天下揚……”②“山歌越唱越開懷,東山唱到西山來。湘贛邊工農革命損失大,井岡山找對革命路徑來。”③“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④“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19.近代以來,臺灣與大陸的關系經歷了分離——統一—分離的過程,這一過程與下列事件直接相關的是否()①《馬關條約》簽訂②中華民國建立③抗日戰爭勝利④渡江戰役勝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因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幾經轉移。下列按轉移順序先排列正確的一組是()A.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西柏坡、延安、瑞金、北平D.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二、綜合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0分)近百年來,一代又一代浙江人,為挽救國家危亡和實現民族復興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篇章。【革命首功之陳英士】陳英士,1878年出生。1906年加入中國同盟會。長期從事反清革命活動,積極響應辛亥革命、積極參加武力討袁,1916年,遭袁世凱派人暗殺身亡。(1)依據材料判斷陳英士屬于哪一政治派別?辛亥革命初期,這一派別進行的民主政治建設“實踐”有哪些?(3分)【“龍潭三杰”之錢壯飛】錢壯飛,189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偉大的轉略轉移,1935年4月犧牲。(2)材料中“偉大的戰略轉移”是指哪一歷史事件?列舉共產黨在這次“偉大的戰略轉移”期間進行的抗日救亡活動?(3分)【清華英烈之沈宗進】沈宗進,1923年出生,1941年考入西南聯大電機系,1944年,開始在中國和盟軍的一條新的國際運輸線--“駝峰航線”上擔任空運飛行,后遇難犧牲。短短幾年,像沈宗進這樣在駝峰航線上為國捐軀的中國人就多達一百六十多人。有歷史學家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國際條件。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此觀點的理解。(4分)22.(14分)中國近代革命的歷史,是我們紹興的仁人志士憂國憂民、挺身而出的奮斗的縮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周恩來同志為探索中國革命道路、創建人民軍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為人類的進步事業建立的不朽功勛,深深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中。(1)請你列舉兩則史實,佐證“周恩來同志為創建人民軍隊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建立的不朽功勛。(4分)(2)試結合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說明上述兩位紹興人為什么要作出這樣的生死抉擇?簡要說明他們為革命作出了怎樣的努力?(6分)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魯迅(1902年赴日本留學)(3)運用所學知識,說明魯迅先生回國后是如何改變他們的精神的?紹興先賢奮斗的足跡共同反映了中國革命的主題是什么?(4分)23.(12分)在追求獨立、民主、富強的過程中,中華民族不斷思考著:中國該向何處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艱難的探索】鴉片戰爭以后,近代有識之士思考著:中國向何處去?階級與階層中國向何處去探索活動地主階級①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憲制②資產階級革命派通過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③知識分子④新文化運動(1)運用所學知識,依照上述表格,完成表格中①②③④的內容。(4分)【執著的奮斗】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共產黨人不斷探索著:中國向何處去?(2)通過不斷探索,中國共產黨找到了怎樣一條走向勝利的革命新道路?根據材料和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找到這條革命新道路的?(6分)(3)綜合上述信息,中國發展道路的探索實踐給了我們哪些經驗和啟迪?(2分)24.(10分)2020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銘記歷史,勿忘國恥】(1)上述圖片分別紀念了哪一歷史事件?這兩個事件對中國各自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萬眾一心,團結抗日】(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有哪些?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何意義?(6分)25(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追求民族復興的道路上,犯過很多甚至是很嚴重的錯誤。在錯誤面前,中國共產黨堅定地選擇了公開承認錯誤,揭露犯錯誤的原因,仔細討論改正錯誤的方法。”⑴請聯系圖片反映的史實,說說你對“習書記”這段話的理解。(4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從南湖紅船出發,唱響長征壯歌,驅散外來侵略和獨裁統治的陰霾,成就建國大業。⑵聯系材料,請你簡要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前赴后繼、戰勝強敵,掌握自己命運的艱難歷程。(6分)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⑶運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歷史知識,證明“人民群眾是力量的源泉”觀點的正確性。(4分)九年級社會上冊綜合自主性作業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DACBCBCDDA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BCDDDBCD二、非選擇題(共5大題,60分)21.(1)資產階級革命派(1分)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頒布《臨時約法》。(2分)(2)長征(1分)華北事變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共產黨領導下,北平學生一二·九運動,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到來。(2分)(3)“駝峰航線上沈宗進等的以身殉國”說明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付出重大犧牲,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3分)從而贏得世界尊重,使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顯著提高(1分)22.(1)1927年8月1日,周恩來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發動派的第一槍或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2分)西安事變爆發后,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或(結果)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意義)標志著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分)(2)20世紀初的中國,列強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或(1901年。。。。課本P10)1分,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掠奪(1分);(只答:民族危機加深得1分);清政府腐朽虛弱(1分)徐錫麟、秋瑾投身辛亥革命(1分)。1907年夏,徐錫麟在安慶發動起義(1分),革命黨人秋瑾遭歹徒告密,在紹興被捕遇難。(1分)(3)在新文化運動中,魯迅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辛辣的筆鋒揭穿幾千年來專制統治的真面目,對舊道德、舊禮制進行猛烈批判。(2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或反帝反封建)(2分)23.(1)①學習西方先進技術;②戊戌變法;③辛亥革命;④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4分)(2)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2分)①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②1928年,井岡山會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力量不斷壯大;③在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指導下,到1930年,全國建立起大小十多塊革命根據地,最終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新道路。(三選二,4分)(3)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立足國情,從中國實際出發,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2分)24.(1)歷史事件: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1分);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1分)影響: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1分);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1分)(2)原因: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2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分)+全國軍民浴血奮戰,英勇奮戰。。。+海外華僑。。意義:((國內意義)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2分)25.⑴1934年,由于左傾錯誤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共中央被迫放棄根據地,實施戰略轉移,開始長征。1935年,紅軍長征途中召開了遵義會議,集中解決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⑵①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②1934-1936紅軍長征,為革命保存實力;③1945抗日戰爭勝利是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獲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④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結束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獲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任選三點即可6分)⑶抗戰時期,面對日軍的侵略,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起反抗侵略者,實行全民族的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踴躍參軍參戰,支援前線,最終取得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寫具體史實得1分)革命根據地分布圖(局部)井岡山會師●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抗日義勇軍和部分東北軍在白山黑水間抗擊日軍侵略。●1937年—1938年,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四次大會戰。●1940年8月,八路軍打響了“百團大戰”。抗日根據地軍民廣泛開展地道戰等游擊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人后方,廣泛發動群眾,抗擊日本侵略者,把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前線。●從七七事變到1940年,各地僑胞捐款達六億多元。廣泛發動群眾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節選)親愛的同胞們: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謹以極大的熱忱向我全國父老兄弟諸姑姊妹宣言,當此國難極端嚴重民族生命存亡絕續之時,我們……已經與中國國民黨獲得了諒解,而共赴國難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