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統(tǒng)編版九年級上第二節(jié)凝聚法治共識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時代新知導入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全面依法治國在各領域各環(huán)節(jié)深入推進,一系列重大舉措有力展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各領域、各地方得到全面落實,開辟了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新時代。第四課建設法治中國第二節(jié)凝聚法治共識教學目標1、知道政府的作用及其宗旨;2、了解法治政府的內涵及實現時間;3、知道如何建設法治政府;4、懂得怎樣做到厲行法治;5、理解“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6、樹立法治意識,培育法治精神,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教學重點:政府依法行政;教學難點:厲行法治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自學導航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50-56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我國政府的作用、權力來源、宗旨是什么?2、什么是法治政府?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分別是什么?4、怎樣實現依法行政?5、依法行政的意義?6、怎樣建設法治政府?7、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是什么?8、怎樣厲行法治?9、國家和社會治理怎樣發(fā)揮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新知講解一、法治政府寧寧發(fā)現紅綠燈壞了爸爸想開一家小吃店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輟學去打工壯壯發(fā)現有人亂砍亂伐樹木表哥和女朋友要領結婚證向交通局反映找工商局辦理向教育局求助向林業(yè)局反映到民政局去辦理在生活中,人們遇到下面這些情況,應該找政府哪個部門?你有什么感受?國家行政機關是重要的法律實施機關,大量的法律,要靠行政機關去落實。運用經驗我國政府的作用、權力來源、宗旨、工作是什么?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我國政府的作用: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政府的權力來源: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關注有關新聞,結合生活經驗,進一步理解人民政府是如何為人民服務的。人民政府通過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加強社會建設,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職能為人民服務。探究分享含義: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則運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確立:黨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確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目標。法治政府的確立、含義習近平談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含義是什么?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正確行使權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guī)范政府的行政權。怎樣做到依法行政?(1)政府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2)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jiān)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相關聯(lián)接拿出“權力清單”,明確政府該做什么,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給出“負面清單”,明確企業(yè)不該干什么,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理出“責任清單”,明確政府該怎么管市場,做到“法定責任必須為”。李克強總理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達沃斯開幕式致辭中詳解三張施政“清單”李克強詳解三張施政“清單”政府的“三張清單”公開有什么意義。(1)有利于明確政府邊界,激發(fā)社會創(chuàng)造活力;(2)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3)有利于有效制約和監(jiān)督政府權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相關聯(lián)接“互聯(lián)網+政府服務”是推動法治政府、創(chuàng)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便于公民參與和監(jiān)督的新形式。它架起了溝通政府與社會的橋梁。“互聯(lián)網+政府服務”能夠把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時向社會傳遞普及,推送群眾最關注的信息和服務。你還知道哪些可以監(jiān)督政府行為的渠道?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jiān)督,人民政協(xié)的民主監(jiān)督,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群眾通過法定渠道(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的監(jiān)督,政府系統(tǒng)內部的監(jiān)督等渠道。探究分享怎樣建設法治政府?(1)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正確行使權力;(2)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3)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jiān)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4)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二、厲行法治厲行法治,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厲行法治的要求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厲行法治……公民尊法學法立法機關科學立法行政機關嚴格執(zhí)法企業(yè)依法經營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嚴格執(zhí)法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2)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為什么厲行法治?對于守法,你是怎樣理解的?探究分享①守法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法之不行,自上犯之?!闭捌涔ぷ魅藛T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其他公民共同守法。③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把法治作為基本的生活方式。遇阻礙執(zhí)法用執(zhí)法記錄儀全程錄像《交警系統(tǒng)執(zhí)法記錄儀使用管理規(guī)定》要求:交通警察在道路上執(zhí)勤、查處交通違法行為、處理交通事故以及從事駕駛人考試和機動車查驗時,應當佩戴、使用執(zhí)法記錄儀進行全程錄音錄像,客觀、真實地記錄執(zhí)勤執(zhí)法工作情況及相關證據。(1)執(zhí)法記錄儀的使用有利于規(guī)范民警的執(zhí)法行為。(2)執(zhí)法記錄儀的使用有利于固定現場證據。(3)有利于保護民警的正當權益和安全。(4)執(zhí)法記錄儀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交通事故處理的效率。執(zhí)法記錄儀的使用有什么意義?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尊法守法二十多年前,老楊的女兒被單位無理由辭退。老楊自學法律,將該單位告上法庭,最終打了官司。此后,老楊堅持學習法律,搜集了五十多萬字的案例和法律知識材料,為求助者提供法律咨詢,義務為群眾解答各種法律問題,為許多當事人討回了公道。2014年,老楊被評為“守法好公民”。老楊說:“當個人利益受到侵害而不去積極維權、依法合理表達訴求時,那么最終損害的還是集體的利益。”老楊的故事對我們做守法公民、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huán)境有哪些啟示?探究分享①公民要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學合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②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huán)境。③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的有序、公平、正義。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怎樣厲行法治?(1)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guī)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2)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3)厲行法治,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huán)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3)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法治與德治的關系?課堂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1、《問政山東》欄目上線以來,聚焦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整改落實,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這()①有利于監(jiān)督權力運行,促進政府決策更加科學化、民主化②說明輿論監(jiān)督是有效的監(jiān)督形式③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④進一步擴大了公民的基本權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課堂練習2、如圖,國務院客戶端等政務平臺的推出有利于()①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②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克服官僚主義③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努力為人民服務④防止公職人員濫用權力,杜絕腐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課堂練習3、?近年來,某市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關于建立健全公安機關執(zhí)法全流程記錄機制的意見》,著力打造全面覆蓋、有機銜接、閉環(huán)管理的執(zhí)法記錄鏈條,實現執(zhí)法活動全過程留痕、可回測管理。該意見的貫徹實施有利于()①依法規(guī)范權力運行,促進政府部門依法行政②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④落實依法治國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A課堂練習4、法治時代并不否認道德的重要性。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有利于法治文化環(huán)境的形成。對此你的理解是()①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②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我們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③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④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課堂練習板書設計材料一簡政放權,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企業(yè)和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等改革陸續(xù)實施,政府正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二習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會議上強調,新時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必須立足全局和長遠來統(tǒng)籌謀劃,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1)結合材料一,分析我國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要求分別是什么?(2)結合材料二,從公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社會等角度,談談如何厲行法治?作業(yè)布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4.2《凝聚法治共識》教學設計課題4.2《凝聚法治共識》單元第二單元學科道德與法治年級九年級學習目標1、知道政府的作用及其宗旨;2、了解法治政府的內涵及實現時間;3、知道如何建設法治政府;4、懂得怎樣做到厲行法治;5、理解“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6、樹立法治意識,培育法治精神,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點政府依法行政;難點厲行法治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時代》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全面依法治國在各領域各環(huán)節(jié)深入推進,一系列重大舉措有力展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各領域、各地方得到全面落實,開辟了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新時代。第四課建設法治中國第二節(jié)凝聚法治共識聆聽教師講述,思考問題直接講述導入本節(jié)內容,使學生易于進入本節(jié)內容講授新課一、幻燈片出示課題、教學目標二、幻燈片出示自學導航,教師巡視指導:自學指導:要求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50-56內容,結合導學案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我國政府的作用、權力來源、宗旨是什么?2、什么是法治政府?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分別是什么?4、怎樣實現依法行政?5、依法行政的意義?6、怎樣建設法治政府?7、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是什么?8、怎樣厲行法治?9、國家和社會治理怎樣發(fā)揮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法治與德治的關系?)三、師生合作探究(一)法治政府探究一:P50運用你的經驗(1)遇到下面這些情況,應該找政府哪個部門?(2)如何有什么感受?點撥:(1)交警部門;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工商局;林業(yè)局;人民政府、教育局。(2)國家行政機關是重要的法律實施機關,大量的法律,要靠行政機關去落實。探究二:問題探究我國政府的作用、權力來源、宗旨、工作是什么?點撥:(1)我國政府的作用: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2)權力來源: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2)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3)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探究三:P51探究與分享關注有關新聞,結合生活經驗,進一步理解人民政府是如何為人民服務的。點撥:人民政府通過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加強社會建設,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職能為人民服務。探究四:問題探究法治政府的確立、含義點撥:確立:黨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確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目標。含義: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則運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探究五:播放視頻《習近平談依法行政》(1)依法行政的含義是什么?(2)依法行政的核心?(3)怎樣做到依法行政?點撥:(1)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正確行使權力。(2)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guī)范政府的行政權。(3)①政府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②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jiān)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探究五:P52相關鏈接政府的“三張清單”公開有什么意義。點撥:(1)有利于明確政府邊界,激發(fā)社會創(chuàng)造活力;(2)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3)有利于有效制約和監(jiān)督政府權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探究六:探究分享你還知道哪些可以監(jiān)督政府行為的渠道?點撥: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jiān)督,人民政協(xié)的民主監(jiān)督,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群眾通過法定渠道(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的監(jiān)督,政府系統(tǒng)內部的監(jiān)督等渠道。探究七:問題探究怎樣建設法治政府?點撥:(1)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正確行使權力;(2)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3)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jiān)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4)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二)厲行法治探究一:播放視頻《厲行法治,全民守法》(1)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是什么?(2)厲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點撥: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1)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探究二:問題探究為什么厲行法治?點撥:(1)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2)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探究三:P54探究與分享對于守法,你是怎樣理解的?點撥:①守法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法之不行,自上犯之?!闭捌涔ぷ魅藛T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其他公民共同守法。③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把法治作為基本的生活方式。探究四:播放視頻《遇阻礙執(zhí)法用執(zhí)法記錄儀全程錄像》P54相關聯(lián)接執(zhí)法記錄儀的使用有什么意義?點撥: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尊法守法(1)執(zhí)法記錄儀的使用有利于規(guī)范民警的執(zhí)法行為。(2)執(zhí)法記錄儀的使用有利于固定現場證據。(3)有利于保護民警的正當權益和安全。(4)執(zhí)法記錄儀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交通事故處理的效率。探究五:P55探究與分享老楊的故事對我們做守法公民、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huán)境有哪些啟示?點撥: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①公民要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學合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②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huán)境。③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的有序、公平、正義。探究六:問題探究怎樣厲行法治?點撥:(1)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guī)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2)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3)厲行法治,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huán)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探究七:問題探究法治與德治的關系?點撥:(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3)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學生讀出教學目標學生自學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fā)言閱讀材料,學生討論發(fā)言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fā)言閱讀材料,學生討論發(fā)言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fā)言學生討論發(fā)言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fā)言學生討論發(fā)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fā)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觀看視頻,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fā)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fā)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教師巡視,隨時回答學生的問題。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當堂達標見課時訓練認真做題,同桌互改通過訓練,提高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課堂小結建設法治中國,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是系統(tǒng)工程,任重道遠。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要增強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guī)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讓我們?yōu)閷崿F法治理想而共同努力奮斗!說出本節(jié)課自己學會什么歸納知識板書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2《凝聚法治共識》學案課型:新授設計者:日期:授課人:__________________政治教研組:一、學習目標:(一)學習目標:1、知道政府的作用及其宗旨;2、了解法治政府的內涵及實現時間;3、知道如何建設法治政府;4、懂得怎樣做到厲行法治;5、理解“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二)學習重點、難點:學習重點:政府依法行政。學習難點:厲行法治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二、先學后教---學生自主學習:(一)閱讀課本,補全知識:1、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___________;另方面,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_____________。2、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__________。政府的宗旨是____________,政府的工作要對_________負責,為__________謀利益。3、黨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確立為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項重要目標。法治政府就是按照______________運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______________上運行。4、_____________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_______________,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____________、管理_____________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正確行使權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guī)范政府的_______________。5、我國政府___________,全面推進____________,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促進政府決策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公民也要_____________,獻計獻策,____________,促進政府依法行政。6、“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苯ㄔO法治政府,必須_________,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__________,提高政府____________,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7、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識,弘揚____________,強化___________,樹立正確的_____________觀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___________的榜樣,帶動其他公民,共同守法。10、厲行法治,需要加強___________,弘揚_____________,共同營造良好的_____________環(huán)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法治_____________。1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發(fā)揮作用,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_________,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____________。以法治承載____________,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__________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____________。法律與道德______________,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12、法治既是崇高的____________,也是偉大的____________和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設法治中國,任重道遠,讓我們?yōu)閷崿F法治理想而努力奮斗!(二)閱讀課本,找到下列問題并標注出來:1、我國政府的作用、權力來源、宗旨是什么?2、什么是法治政府?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分別是什么?4、怎樣實現依法行政?5、依法行政的意義?6、怎樣建設法治政府?7、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是什么?8、怎樣厲行法治?9、國家和社會治理怎樣發(fā)揮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法治與德治的關系?)三、合作探究1.材料一“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要提高政府為民辦事效率,讓老百姓辦事更便捷,同時歡迎群眾監(jiān)督?!白疃嗯芤淮巍闭蔀槌B(tài),群眾辦事只需“進一個門,找一個人,蓋一個章”。材料二臺州市某政府部門違法強拆某企業(yè),給企業(yè)帶來數千萬元損失,群眾對此議論紛紛。該企業(yè)向臺州市政府提出申訴,市政府向“任性執(zhí)法"亮劍,撤銷該部門違法強拆的決定。(1)材料一體現了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工作要求是什么?(2)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這啟示我們應怎樣建設法治政府?2.觀察漫畫《剩宴》,運用道德與法律知識回答問題為了防止食品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2021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通過并實施。從法治與德治的關系角度,生活中針對“剩宴”行為,請你提出合理化建議?3.時事點評。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做了調整,規(guī)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運用時事和教材相關知識,分析刑法修正案修訂的意義。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時至今日,法治不僅是一種社會信仰,也是一種生活剛需,是人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重慶公交墜江悲劇發(fā)生后,許多人也在悲痛之中追問:面對流動社會,公共安全該如何保障?在道德教化之外,怎么做才能懲前毖后?對此,遼寧省沈陽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用法槌作出回應:法治。在三起與之類似的拉拽公交司機案件中,被告人均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這一結果,讓密切關注公共安全的人們感到寬慰。(1)從拉拽公交司機案件中,談談人們呼吁法治的原因。材料二面對侮辱烈士名譽事件,鼓勵“罵回去”的少了,呼吁為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權立法者多了;看到因延誤而大鬧機場,一道起哄者少了,認可“黑名單”制度者多了;對于警察執(zhí)法,更多人能站在公允立場,支持“既不能粗暴也不能寬松軟”……近年來,對熱點話題,公眾的探討越來越不局限在事實淺表,而逐漸向法治層面深入,這是法治意識不斷提升的體現。(2)在法治這趟列車上,沒有一個人在車窗外,大家彼此關切且彼此成就。如何讓人人都參與到法治進程中來?5.“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身處和平時代的我們,不僅要厲行法治,還要感受法治溫度。九年級4班以“厲行法治憶初心”為主題組織微視頻比賽,以下是他們剪輯的鏡頭內容。鏡頭一: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專利法的決定、生物安全法、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出口管制法、關于修改國旗法、國徽法的決定、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等一批新法新規(gu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鏡頭二: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優(yōu)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等寫入其中,民法典最鮮明的體現就是將民法的強制性與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性有機結合起來。“法治興則國興,法治衰則國亂”。請你對上述兩組鏡頭分別進行解讀。四、當堂達標見課時練習五、自學反思?查漏補缺?附:合作探究參考答案1.(1)宗旨:為人民服務工作要求: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為人民謀利益(2)①政府依法行政,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正確行使權利。②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③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推進民主法治建設。④公民:公民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jiān)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2.既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共同發(fā)揮二者作用;以法治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強化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制止剩宴行為的措施:①國家制定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倡導節(jié)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②政府部門依法行政,加強管理監(jiān)督,加大對食品浪費行為的處罰力度;③社會宣傳法律,倡導文明、健康的消費方式,提倡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曝光浪費食品違法行為;④餐飲經營者依法經營,正確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張貼反浪費標識,提供小份餐等;⑤消費者遵守法律,依法消費,適度點餐、理性消費,光盤行動,樹立文明綠色消費理念等。3.刑法修正案修訂,①有利于增強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預防未成年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②有利于維護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③有利于體現法律的規(guī)范和保護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長治久安。④有利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1)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起基本、穩(wěn)定、持續(xù)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2)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guī)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huán)境。5.鏡頭一: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及常務委員會行使立法權。②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或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建設法治國家;)③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④我國堅持科學立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⑤我國實行良法之治,建設法治中國。⑥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或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社會公平、民心穩(wěn)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⑦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們安全有尊嚴的生活(或法律規(guī)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障著我們的生活。)⑧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鏡頭二: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③道德與法律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2《凝聚法治共識》課時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2020年11月16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我們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下列不符合厲行法治要求的是()A.科學立法B.酌情執(zhí)法C.全民守法D.公正司法2.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所有公開開庭的庭審活動原則上均通過互聯(lián)網直播。選出不符合題意選項()A.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需要B.保障了公民的監(jiān)督權C.有利于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廉潔高效D.以提高庭審水平,促進審判制度的不斷完善3.近年來,某市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關于建立健全公安機關執(zhí)法全流程記錄機制的意見》,著力打造全面覆蓋、有機銜接、閉環(huán)管理的執(zhí)法記錄鏈條,實現執(zhí)法活動全過程留痕、可回測管理。該意見的貫徹實施有利于()①依法規(guī)范權力運行,促進政府部門依法行政②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④落實依法治國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面對人民群眾關注的“難點”“痛點”,近年來我國制定或者修改了網絡安全法、環(huán)境保護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訴訟法等,這些修訂說明我國()①正在不斷完善法律體系②努力使每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③使每個司法案件都體現絕對公平正義④使每位公民都能直接參與法律的制定或者修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某工商局在沒有提供相關證據的情況下,以商標侵權為由對A公司處以罰款,該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獲得勝訴。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該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了檢察權②該工商局的行為不利于法治政府建設③該公司是通過法律救助維權的④該公司依法維權的同時行使了監(jiān)督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法治時代并不否認道德的重要性。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有利于法治文化環(huán)境的形成。對此你的理解是()①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②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我們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③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④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從事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yī)學和科研活動,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泵穹ǖ涞倪@條規(guī)定()A.表明法治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B.體現了法治注重教化,德治注重規(guī)范C.強調德治比法治更有權威性和強制性D.強化了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8.《問政山東》欄目上線以來,聚焦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整改落實,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這()①有利于監(jiān)督權力運行,促進政府決策更加科學化、民主化②說明輿論監(jiān)督是有效的監(jiān)督形式③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④進一步擴大了公民的基本權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為迎接2022年冬殘奧會,北京對公交車、公交站臺、地鐵站、停車場等實施整改,初步形成連貫的無障礙出行體系;對老舊小區(qū)單元門進行坡化改造,并在樓道內安裝扶手;地鐵、商超、公園等場所提供無障礙預約服務。這些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①體現了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②是關愛他人的體現,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③不利于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的養(yǎng)成④有利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長春市堅持簡政放權和改革創(chuàng)新相統(tǒng)一,推行“無證明城市”改革,依據“大數據共享”,實現群眾“零跑腿”。對比漫畫,長春市這一改革措施有利于()①拓寬民主協(xié)商和監(jiān)督的渠道②擴大和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③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④在制度創(chuàng)新中提高工作效率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如下圖,國務院客戶端等政務平臺的推出有利于()①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②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克服官僚主義③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努力為人民服務④防止公職人員濫用權力,杜絕腐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保”是僅次于“發(fā)展”的高頻詞,共出現122次。包括:減稅保市場主體應享盡享、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支付、短缺藥品保供穩(wěn)價、保障住房等。解讀“發(fā)展”中的“?!?,下列觀點錯誤的是()A.展示中國之治的魅力B.“保民生”體現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C.彰顯黨的初心與使命D.必須發(fā)揮民營經濟作用,確立其主體地位13.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fā)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技術在非接觸狀態(tài)下,設計花樣繁多的騙局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江門市公安局向我市居民推廣一款網絡電信詐騙防范神器“邑安”反詐騙小程序,該小程序能有效預防、預警詐騙陷阱。該舉措()A.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的問題B.體現法治政府積極作為,維護人民合法權益C.告訴我們打擊詐騙違法犯罪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D.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教化作用,也強化道德的規(guī)范作用14.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下列能體現這一要求的有()①學校舉辦“藝術節(jié)”活動②上學路上,看到紅燈,小宇立即停止前行③交通警察在工作時肩佩執(zhí)法記錄儀④教育部門對校園欺凌事件進行刑事處罰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5.民法典第一條規(guī)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边@體現了()①民法典是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的最重要法律②民法典是國家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的成果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法典的立法依據④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法治德治相得益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二、分析說明題16.(建設法治政府構建和諧社會)材料一簡政放權,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企業(yè)和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等改革陸續(xù)實施,政府正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二習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會議上強調,新時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必須立足全局和長遠來統(tǒng)籌謀劃,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1)結合材料一,分析我國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要求分別是什么?(2)結合材料二,從公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社會等角度,談談如何厲行法治?17.法治天地新聞鏈接《關于依法懲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駕駛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規(guī)定,對于乘客實施“搶奪方向盤、變速桿等操縱裝置,毆打、拉拽駕駛人員”等具有高度危險性的妨害安全駕駛行為的,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1)請你從不同角度談談,應如何避免類似現象再次發(fā)生?(2)結合相關鏈接,談談法律具有哪些作用?參考答案1.B2.C3.A4.A5.D6.C7.D8.A9.B10.D11.A12.D13.B14.B15.C16.(1)政府作用: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們又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政府宗旨: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求: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2)公民:要學會在法治狀態(tài)下生活,把法治作為基本的生活方式,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增強尊法、守法、學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guī)則意識;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到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社會: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huán)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有序、公平、正義。17.(1)國家:制定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依法嚴厲制裁。社會:廣泛宣傳公共交通安全知識,提高全民素質。公民:提高法律意識、公德意識、規(guī)則意識,增強責任感、正義感等,要善于調控自己的情緒。(2)①法律條文中規(guī)定了人們的權利和義務,為人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引導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②通過強制違約者承擔責任,解決糾紛,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凝聚法治共識》.ppt 4.2《凝聚法治共識》學案.doc 4.2《凝聚法治共識》教學設計.doc 4.2《凝聚法治共識》課時訓練.doc 習近平談依法行政.wmv 厲行法治,全民守法.wmv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時代.wmv 遇阻礙執(zhí)法 用執(zhí)法記錄儀全程錄像.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