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教學設計第六單元第__二章課題:認識生物的多樣性年級與學科初二生物單位授課人教材分析生物多樣性是地球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本章的核心是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內涵);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本章上承第一章“根據生物的特征進行分類”,還將為第三章“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情分析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比較淺顯,而且生物多樣性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包含了七年級學習過的生態系統相關內容,以及將要學習的遺傳相關內容。教師應把握課標的要求,注重重點的解析,從學生身邊入手,多舉例子,讓學生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教學目標生命觀念1.領會生物多樣性的涵義;2.列舉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并能概述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了解基因多樣性是生物種類多樣性的實質(基因控制性狀,反映了生命觀念的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3.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如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反映了生命觀念中穩態與平衡觀)。理性思維通過對課本資料分析,培養學生綜合概括的思維能力,學會信息歸納、分類的方法。培養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獲取發散性思維的能力。科學探究通過學習鐘揚教授和袁隆平院士這兩位杰出的科學研究者的工作故事,了解科學探究是如何進行的,有什么意義以及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社會責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愛護生物的情感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領會生物多樣性的涵義,并能概述它們之間的關系;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教學難點理解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之間的關系;理解基因多樣性。教學方法多媒體演示、引導啟發、對比分析歸納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有關生物多樣性三方面內容的課件及教學視頻。學生準備:復習已學過的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的種類和分類方式。【教學過程】教學流程教學內容設計意圖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講述】教師介紹鐘揚教授:鐘揚生前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他率領團隊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他艱苦援藏16年,足跡遍布西藏最偏遠、最艱苦的地區,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作出了重要貢獻。【設疑】教師提問:為什么說青藏高原是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展示下面3個問題:1.青藏高原有多少種高等植物?2.為什么說“一種基因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3.想一想:青藏高原地區包含哪些生態系統?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觀看短視頻【視頻】播放視頻——《鐘揚的故事·種子篇》。【歸納分析】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1.青藏高原有多少種高等植物?——生物種類多樣性2.為什么說“一種基因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基因多樣性3.想一想:青藏高原地區包含哪些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多樣性【過渡】讓我們一同來探究一下生物多樣性的第一個層次: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生物到底有多少種,現在誰也說不準。但是,目前已知的種數就足以說明生物的種類是極其豐富多樣的。???【自主思考】閱讀3個問題,嘗試回答問題:有將近6000個高等植物物種,鐘揚教授收集了1000多種、4000,0000萬顆種子;這些基因可能控制一些治療特有疾病的功能;視頻中有草原、有湖泊,所以可能有草原生態系統和湖泊生態系統(......)【快速閱讀】生物種類繁多,植物約有30多萬種,動物約有150多萬種,微生物約10多萬種。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思維,導入課題通過視頻了解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和艱辛過程師生互動,合作交流師生互動,合作交流師生互動,合作交流生物種類的多樣性【資料分析】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中的資料──《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并討論以下問題:在動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類群外,還有哪些類群?除動物和植物外,你還知道哪些生物類群?在上述表中,我國哪一類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請你根據表格和課本內容,總結一下我國生物種類多樣性的特點?類群我國已知種世界已知種數百分比%哺乳動物581434213.39鳥類1244873014.25爬行類37663005.97兩棲類28440107.08魚類38621905620.3蕨類植物2200-260010000-1200022裸子植物約240850-94026.7被子植物3000026000010【探究生物種類多樣性的意義】教師簡單介紹三北防護林,及課本上的例子。【設疑】為什么樹種單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林容易發生嚴重的蟲害呢?教師展示食物網的圖片,幫助學生回憶。【小組合作】學生通過課件圖片提示、小組間的交流,嘗試回答下列問題:無脊椎動物中的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等。植物中的藻類植物、苔蘚植物。除動物和植物外還有細菌、真菌和病毒。我國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我國的生物種類多樣性十分豐富。除此之外,我國的生物多樣性還有其獨特性,有許多生物是我國所特有的。【自主思考】學生回憶七年級上冊學習過的生態系統相關內容,嘗試回答:因為生態系統具有自動調節能力,生物的種類越豐富,抵抗外界干擾、保持相對穩定的能力就越強。三個問題幫助學生溫習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通過對熟悉知識的回顧,構建生物種類多樣性這一新概念。通過小組合作,培養了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意識。三個問題的設問從具體到抽象,先理性感知后總結概括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愛護保護生物的情感意識。通過舊知,理解生物種類多樣性的意義。培養生命觀念中的“穩態與平衡觀”基因的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的含義基因多樣性的意義【過渡】教師:我們已經了解了我國的生物種類是豐富多樣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一些可愛的動物吧!【設疑】展示第一組圖片:提問:不同種生物為什么差異那么大?展示第二組圖片:荔枝的不同品種的果實外觀和剖面圖以及狗的不同品種外觀圖提問:同一種生物,為什么也會有差異?若學生提及遺傳物質,教師可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遺傳物質DNA和基因的關系。【引導溫故】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回憶七年級上冊我們學習過的細胞核、遺傳物質等內容。【突破難點】教師講授什么是“基因”,并借助舉例——控制瞳孔顏色基因、控制血型基因,幫助學生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等。因此,由于每個生物具有基因不同,表現出來的特征便不盡相同。【小結】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生物的各種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種生物的基因差別大,所以生物種類多樣性是由基因的多樣性決定的,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同種生物個體之間的基因也不盡相同。【探究基因多樣性的意義】展示實例1:我國的華南虎早已所剩無幾,一直在動物園中飼養繁殖。2001年某動物園的華南虎生下兩只小虎,眼睛是瞎的,科學家認為這是近親繁殖的結果。提問:你認為這與基因的多樣性有關系嗎?教師小結: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若生物數量減少,生物基因庫的基因多樣性就會減少,這將對這種生物物種的繁衍、延續有著負面影響。展示實例2:70年代以前,美國是大豆的進口國,而70年代后期,美國卻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國,這是因為美國科學家在我國找到了他們所需的野生大豆,并引進到美國與當地品種雜交培育出了優良品種提問:我國的這種野生大豆有什么優點?為什么會具有這種優點?展示實例3: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與普通栽培水稻多次雜交,培育成高產的雜交水稻,解決了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教師講授并提問:袁隆平院士生前心系我國的雜交水稻,一生撲在了科學研究上,他也曾說過:“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能絆倒一個國家”。想必通過以上兩個例子,同學們能夠深切感受到這句話的含義。請同學們再回過頭來思考我們開頭的一個問題,你如何理解鐘揚教授所說的“一種基因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一顆種子可以改變一個民族的未來”?學生觀察各類動物的不同之處,并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對動物進行分類,并對不同之處進行分類。學生回答:因為它們的基因/遺傳物質不同。學生回答:即使是同種生物基因/遺傳物質也有所不同。學生回憶細胞、細胞核、DNA的相關內容。【小組合作】學生嘗試回答問題:有關,華南虎的數量減少,導致基因的多樣性減少,使華南虎的后代繼承有害的基因的可能性增大。學生嘗試回答問題:我國野生大豆的優點是能抗萎黃病,因為它具有相關的優良基因,而美國的大豆沒有。學生思考、體會并說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在幾百年后,有一種疾病肆虐,而只有幾百年前的今天一種瀕危植物上有對付這種疾病的基因,哪個國家能夠保存這株植物,哪個民族能留下這顆種子,就能盡快戰勝這種疾病,盡快恢復生產生活,幫助他人。基因的多樣性是本節內容的教學難點,通過展示兩組圖片,一步一步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學生通過圖片認識基因。培養生命觀念中的“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通過動畫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基因控制生物性狀。?培養生命觀念中的“結構與功能觀”。通過華南虎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基因多樣性缺失對生物個體層面造成的負面影響,探究其原因的過程中,將生物種類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相聯系。通過中美兩國大豆的對比,學生能夠感受到我國大豆的優點。這種“我有他無”的感受能潛移默化地培養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過了解雜交水稻的故事,認識袁隆平院士生前科學探究工作的偉大之處。明白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明晰青少年身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責任。師生互動,合作交流師生互動,合作交流生態系統的多樣性【過渡】教師展示野大豆的圖片。教師:這顆看似野草的大豆“親戚”來頭可不小,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山西省)介紹,野大豆保護等級屬于國家二級,漸危種。國家采取了許多措施來保護它,如建立自然保護區,如黃河三角洲濕地就是野大豆的自然保護區。我們深圳有沒有濕地自然保護區?教師展示福田紅樹林濕地和鐵崗-石巖濕地的圖片。提問:濕地中所有的生物和環境我們稱之為什么?我們還學過哪些類型的生態系統?教師:我國生態系統多樣。海洋、濕地、湖泊、森林、草原、農田、城市等各式各樣的生態系統為各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環境。提問:如果生物失去了生存壞境會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不久以前的例子。2019年,澳大利亞因山林大火毀掉了樹袋熊80%的自然棲息地,至少有1000只樹袋熊葬身火海,加上被燒毀的自然棲息地恢復難度大,樹袋熊正面臨著功能性滅絕。功能性滅絕指某個或某類生物在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減少到無法維持繁衍的狀態。教師:是的,因此守護生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地是根本,十分重要。所以我們說,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學生回答:有,紅樹林。學生回答: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等。學生回答:無家可歸/死亡(......)學生提問:什么叫功能性滅絕?學生感嘆:無法繁衍的話,離最終的滅絕只是時間問題。野大豆的圖片不僅可以和實例2的野生大豆相連通,還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生態系統的概念以及生態系統的類型。深圳紅樹林的舉例,讓同學們意識到,生物多樣性保護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需要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三個層次之間的關系教師:同學們,我們共同認識了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內容、意義,你能夠繪制一個簡單的圖來描述這三個層次的關系嗎?展示關系圖:你們的畫的圖在內容上和老師畫的有區別嗎?如果有,區別在哪里?教師引導,適時點撥。【討論、繪制】學生討論后繪制關系圖。學生回答,發表觀點。學生通過繪制關系圖,在腦海中自主建構三個層次間的關系。通過和教師提供的圖相對比,找出并解決尚未理解或理解有誤的概念。總結升華拓展延伸【小結】本節課,我們共同認識了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內容、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們還對一些科學家、地區(如青藏高原地區,我們深圳)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國雖然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的國家之一,但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仍不容放松。在國家的號召之下,更多部門、機構、個人投入到生物多樣性保護之中。你看青藏高原地區,每年都有志愿者前往拾起游客留下的生活廢棄物,我們深圳市民也積極配合著完成垃圾的分類。同學們,請大家想一想,作為中學生我們還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去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同學們交流的很好,請同學們課后查找有關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舉手發言】生1:節約用紙、用電、用水;生2:不亂扔廢舊電池,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生3:愛護動物,不打擾也不亂投喂;生4:積極做好宣傳工作。在提問-思考-回答過程中,鍛煉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讓同學們明晰自身應承擔之責。當堂鞏固1.(原創)深圳地理及氣候上非常適合紅樹林的生長,現有紅樹林167.6公頃,共有紅樹19種,如秋茄、海檬果等;紅樹林中生活軟體動物縊蟶,節肢動物斑節對蝦等動物;紅樹林還是候鳥遷徙的中途加油站,據統計,這里最多時曾有180種鳥類,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就是其中一員,這反映了( A )A.生物種類的多樣性B.基因的多樣性C.生態系統的多樣性D.環境的多樣性2.我國農業科技人員用普通小麥和黑麥雜交培育的新品種-小黑麥,這利用的是( B )A.生物種類的多樣性B.基因的多樣性C.環境的多樣性D.生態系統的多樣性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 D )A.保護生物種類的多樣性B.保護基因的多樣性C.保護野生動物的多樣性D.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積極思考,回答問題鞏固知識,獲取反饋,及時補缺。【板書設計】第六單元第二章認識生物多樣性【布置作業】A組:完成選擇題、填空題部分,并用一周時間完成一封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倡議書,要求闡述生物多樣性的涵義,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具體方法和建議;B組:完成能力檢測練習全部內容;C組:完成選擇題、填空題,拓展練習不做。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