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功一.學習目標:1.知道力學中的功的含義。2.理解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的因素。3.記住功的計算式和單位,會用公式進行簡單計算。二.自主學習:1.溫故知新:(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2)省力杠桿的優點是,缺點是;費力杠桿的優點是,缺點是。三.探究學習:(一)機械功:1.提出問題:為什么機械不能既省力又省距離?2.機械功的定義:機械功:物理學中把作用在物體上的和的乘積叫做機械功。簡稱功,功用字母表示。(二)如何才算做功1.分析下列做功的例子,說出什么才叫做功以及做功條件:如圖A所示,起重機對木箱施加方向的拉力,且木箱在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起重機才對木箱做了功;馬對車施加方向的拉力,且車在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馬才對車做了功;在C、D兩圖中,人對石頭沒有做功,是因為。2.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一是;二是。3.判斷在下列情況中,力對物體做功了嗎?(選擇填:“做功”或“不做功”)(1)在A圖中,推力對車;(2)在B圖中,人對杠鈴;(3)在C圖中,人對箱子;(4)在D圖中,人對米袋;(5)在E圖中,拉力對物體,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6)在P圖中,人對已經推出的鉛球;4.在下列下列情況中,人對皮箱做功的有;沒有對皮箱做功的有。(1)人用力提放在地上的皮箱,但沒有提起(2)人再一次用力把箱子提起(3)人用力提著皮箱在原地不動(4)人提著箱子在水平路面上走了50米(5)人提著箱子站在水平勻速行使的汽車上(6)人提著皮箱在電梯中勻速上升(7)人把箱子放在電梯上,電梯從一樓上升到十樓5.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D.沒有力對文具盒做功6.在下列所述的四種情景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A.大力士拉著汽車緩慢前進B.媽媽抱著孩子站立不動C.小孩拎著水桶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D.工人用撬棒撬石頭,但沒撬動(三)功的計算:1.思考:功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閱讀教材P196~197完成下列填空:2.功的計算:功等于和物體在的乘積。3.功=×;數學表達式為:。如果是把重為G的物體勻速舉(或提)高h,則舉(或提)物體所做的功為(用字母表示這個公式)4.功的國際單位是:,簡稱,這個單位用字母表示。1J=1N·m,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例:將2個雞蛋勻速舉高1m所做的功為J。5.功的變形式:求力:F=。求距離:s=。典型例題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1000牛的箱子,在20牛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動了3米,推力F對物體做功J,重力做功J,支持力做功J。例1.小明把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質量為20kg的箱子勻速舉高1.5m,然后水平方向移動4m,則整個過程小明對箱子所做的功為J。(取g=10N/kg)例2.一個同學用50N的水平方向的力將一只重為5N的足球沿水平方向踢了出去,足球在地上滾了40米才停下來。在球滾動的過程中,腳對球做的功是()A.0JB.200JC.2000JD.條件不足,無法計算四.反思小結:1.做功的兩個要素是:(1);(2)。2.功等于力和物體在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公式為:。3.功的國際單位是:焦耳,簡稱,用J表示。1J=。五.課堂反饋:(題中g=10N/kg)1.重為20N的物體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勻速前進了5m,拉力對物體做功J。重力做的功是J,支持力做的功是J。2.起重機的鋼繩吊著質量為2000kg的貨物,當貨物以0.5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鋼繩的拉力是N。若貨物上升用了12s,起重機對貨物做的功為J。3.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乙物體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運動,現在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別使甲乙沿相同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兩次做功分別是W甲和W乙,則W甲W乙。(填“小于”“等于”或“大于”)4.甲乙兩個集裝箱的質量相等,用起重機將甲集裝箱以1m/s的速度提升10m,將乙集裝箱以2m/s的速度提升同樣的高度,則有W甲W乙。(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下列哪種情況中作用力對物體做了功()A.用50N的力提著水桶沿水平地面前進10米B.男子舉重運動員舉著重1700N的杠鈴停留3秒C.用50N的力提著書包從一樓走到三樓D.鉛球受到手的推力,離手后通過9米距離6.某人用50N的力把重20N的物體豎直向上移動了2米,該人做功()A.40JB.60JC.100JD.140J7.某同學用50N的力將足球踢出去15m遠,該同學對足球做的功是()A.750JB.150JC.沒有做功D.做了功,但條件不足,無法確定8.兩輛車的重力分別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們前進了15m,則()A.拉大車做的功多B.拉小車做的功多C.拉力對兩車做的功一樣多D.無法比較9.起重機將1000N的重物勻速豎直提升5m后,又把重物水平移動了4m,則起重機對重物所做的功是()A.7000JB.5000JC.3000JD.2000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