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 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過關測試(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 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過關測試(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單元
開辟人類歷史新紀元
第二課
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過關測試
一、選擇題
1.埃及的華夫脫運動敘述正確的是(

①在扎格魯爾的領導下形成了華夫脫黨
②華夫脫運動是一場以爭取民族獨立為目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
③華夫脫運動為埃及贏得了真正獨立
④華夫脫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為加強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國宣布埃及處于英國的保護之下,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戰后,英國繼續維持埃及的保護國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在扎格魯爾的領導下形成了華夫脫黨,華夫脫黨提出“通過和平手段”爭取埃及的完全獨立,得到人民的支持,1922年2月,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埃及人民為取消英國在埃及的特權和爭取國家的徹底獨立,繼續堅持斗爭,①②④符合題意;華夫脫運動為埃及贏得了真正獨立,這種說法不正確,排除③;故選①②④組合,排除ABD,C符合題意。故選C。
2.埃及“華夫脫運動”的結果是(

A.取消了英國在埃及的特權
B.英國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
C.埃及爭得徹底獨立
D.運動遭到英國當局的殘暴鎮壓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英國繼續維持埃及的保護國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埃及資產階級政黨華夫脫黨提出“通過和平手段”爭取埃及的完全獨立,得到人民的支持,在埃及人民的強大壓力下,1922年2月,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埃及人民為取消英國在埃及的特權和爭取國家的徹底獨立,繼續堅持斗爭,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的說法不正確,排除;故選B。
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俄國和土耳其相繼爆發了十月革命和凱末爾革命。同樣都是“革命”,但是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其原因不包括
A.工業發展程度不同
B.工人階級數量不同
C.革命領導階級不同
D.經濟發展模式不同
【答案】D
【解析】本題屬于逆向選擇題。十月革命前的俄國和凱末爾革命前的土耳其都采用了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經濟發展模式相同。D符合題意;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沙俄和土耳其的工業發展程度不同、工人階級數量不同、革命領導階級不同,所以俄國和土耳采用了不同的發展道路。ABC不合題意。綜上故選D。
4.圣雄甘地認為:“使印度貧困的,那是機器。”“機器……代表一種大罪惡。”“印度的仇敵……是西方的物質文明!”鑒于此,甘地主張(

A.“節制情欲與食欲”
B.“回到紡車去”
C.“文明不服從”
D.“英國退出印度”
【答案】B
【解析】材料“機器……代表一種大罪惡”“印度的仇敵……是西方的物質文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甘地反對工業機器,主張回到手工勞動,所以甘地主張“回到紡車去”,用印度傳統的手工業和農業文明來反對西方的工業文明。選項B符合題意;“節制情欲與食欲”與反對工業機器無關,A排除;“文明不服從”與反對機器沒有直接關系,C排除;“英國退出印度”說明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獨立的要求,與材料無關,D排除。故選B。
5.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1922年停止,其原因是(

A.“王政復古”政變的發生
B.掀起了反英民族大起義
C.超出了非暴力的范疇
D.英國成立東印度公司
【答案】C
【解析】1920年,甘地號召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22年,發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認為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范圍,決定停止運動。故C符合題意;“王政復古”政變的發生是1868年,排除A;反英民族大起義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不符,排除B;英國成立東印度公司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無直接關系,排除D。故選C。
6.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寫道:“在使人們斷絕邪惡的斗爭中,或許他(指甘地)不會成功,或許他會像佛陀和耶穌一樣遭到失敗。但是他的一生對子孫后代是一種教益,為此,人民永遠牢記著他。”詩人如此評價甘地是因為他(

①多次組織群眾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②被印度人民尊稱為“圣雄”“國父” 
③領導印度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 ④創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論成為寶貴的思想財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列民當局對印度實行高壓政策,并制造了屠殺和平請愿群眾的阿姆利則慘案。英國的暴行激怒了印度人民,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由此開始。甘地被稱為“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和印度國大黨領袖,現代印度的“國父”。他主張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為印度的獨立奠定了基礎。①②④符合題意;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頑固教徒刺殺身亡。因此他并沒有領導印度人民實現民族獨立,故③不符合題意,含有③的ABC項應排除,故本題應選D。
7.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興起了反抗西方列強、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運動。這些民族民主運動包括(

①中國的辛亥革命②埃及的華夫脫運動③俄國的十月革命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一戰后,亞非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興起了反抗西方列強、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運動。這些運動主要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的華夫脫運動以及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②④符合題意。中國的辛亥革命是1911年;俄國的十月革命是1917年,不符合一戰后的時間,①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B和D。故選C。
8.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獨立運動風起云涌,其中發生在埃及和印度的兩場具有深遠影響意義的獨立運動分別是(

A.華夫脫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B.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華夫脫運動
C.非暴力運動;不合作運動
D.不合作運動;非暴力運動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為加強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國宣布埃及處于英國的保護之下,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戰后,英國繼續維持埃及的保護國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埃及資產階級政黨華夫脫黨提出“通過和平手段”爭取埃及的完全獨立,得到人民的支持。在埃及人民的強大壓力下,1922年2月,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由圣雄甘地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其特點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故A項正確;BCD錯誤。故選A。
9.為紀念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26屆聯合國通過決議,決定將圣雄甘地的誕辰,即每年的10月2日定位“國際非暴力日”。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A.使印度獲得了民族獨立
B.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C.鞏固了埃及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D.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答案】D
【解析】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主張不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不在英國學校讀書、發展手工業,抵制英國貨以及拒絕納稅。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積極影響是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故D符合題意;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并沒有使印度獲得了民族獨立,也沒有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排除A和B;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排除C。故選D。
10.
“這種悲慘的境況,在商業史上是無與倫比的。棉織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這句話的意思是(

A.商業給棉織業帶來滅頂之災
B.掠奪性的商業給印度棉織工人帶來了災難
C.印度工人不習慣于商業貿易
D.印度棉織工人的白骨使商業發展起來
【答案】B
【解析】“棉織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反映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掠奪給印度棉紡織工人帶來災害,故B符合題意;材料反映掠奪性商業給印度手工棉紡織業帶來災害,排除A;材料無法反映印度工人的不善于商業貿易的信息,排除C;印度棉織工人的白骨本身不會使使商業發展起來,排除D。故選B。
11.
自印度獨立以來,人民給予甘地無上的榮耀。關于他的文學和藝術作品層出不窮,甚至于印度教也將其視為維護神毗濕奴在人世間的化身。印度人民至今深切緬懷甘地的原因是(

A.他是國民大會黨領袖
B.他為印度獨立而犧牲
C.他為實現印度的獨立、自由奉獻了一生
D.與英國保持了良好關系
【答案】C
【解析】甘地從1915年開始一直為印度獨立自由而奮斗,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成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指導思想,甘地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印度人民,故印度人民稱他為“圣雄”、“國父”,故C符合題意;AB不是印度人民至今深切緬懷甘地的主要原因,排除;甘地試圖領導印度人民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實現民族獨立,不可能與英國保持良好關系,排除D。故選C。
12.
“不列顛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織機,毀掉了它的手紡車。英國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織品擠出了歐洲市場,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輸入棉紗,最后是英國棉織品泛濫于這個棉織品的故鄉……不列顛的蒸汽機和科學在印度斯坦全境徹底摧毀了農業和制造業的結合。”下列對馬克思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英國將印度變成了它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屬
B.資本主義機器生產摧毀了封建的傳統手工業
C.英國在國際市場上打擊印度的棉紡織業
D.英國要幫助印度建立現代化企業
【答案】D
【解析】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材料中馬克思這段話是講英國對印度侵略,給印度帶來的危害,故D項符合題意;ABC選項都是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排除。故選D。
13.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者提拉克曾經說:“自治,就是自己的統治,要把全部管理權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鑰匙。”對提拉克主張的“自治”,最準確的理解是(

A.強烈要求殖民當局改革政治
B.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
C.英國殖民當局讓國大黨管理印度
D.英國應改善英印關系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全部管理權”“鑰匙”,可見提拉克主張的“自治”即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印度自治,故B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是否改革,排除A;自治不等于讓國大黨管理印度,排除C;材料表明印度應該獨立自主而非改善英印關系,排除D。故選B。
14.生活在18世紀末的英國人亨利·凱勒說:“以前我們對中國的歷史、藝術、哲學和政治著迷,現在我們對中國的自然資源更感興趣。”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國自然資源豐富
B.工業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強
D.世界市場的形成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的進行,提高了生產力,需要生產原料,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激發了英國人的欲望,故B正確;中國自然資源豐富不是變化的根本原因,故排除A項;C項與題意不符;世界市場此時還沒有形成,故排除D項。故選B。
15.領導埃及華夫脫運動并在埃及獨立后擔任第一首相的是


A.勞合喬治
B.玻利瓦爾
C.扎格魯爾
D.甘地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扎格魯爾領導埃及華夫脫運動,1922年,埃及有條件獨立后,他擔任第一首相,故C符合題意。勞合喬治曾任英國首相,玻利瓦爾是南美獨立運動領導人,甘地領導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
二、非選擇題
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態度的轉變)
材料一 1899年,當大英帝國的地位受到布爾戰爭(英國人和布爾人為爭奪南非殖民地而進行的戰爭)的挑戰時,甘地組織了一個志愿戰地救援隊……1906年,面對祖魯人(非洲南部的民族之一)的叛亂,甘地再次組織擔架隊,提供服務直到叛亂被平息……1914年,英國與德國爆發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甘地在倫敦又招募了一支志愿救護車隊……甘地之所以這樣不遺余力地竭誠奔走,是因為他相信,憑借著這樣的付出,能夠為印度同胞在帝國中贏得一種完全平等的地位。
——凱瑟琳·布什《甘地》
(1)依據材料一,指出甘地對待英國當局的態度和目的。
材料二 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則市的賈利安瓦拉·巴格廣場上,聚集著錫克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戴爾將軍(英國軍官)帶著90個士兵進入廣場架起機槍,在事先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向人群開槍掃射,379人中彈身亡,1137人受傷……甘地退還了兩枚在布爾戰爭中獲得的不列顛榮譽勛章,成為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2)材料二中甘地為什么要退還勛章?為此,甘地領導印度人民進行了什么斗爭?
(3)綜合上述材料,甘地對待英國殖民當局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評價的不同)
材料三 1948年1月30日,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國大黨領袖甘地在祈禱會上被刺殺。甘地死后一直受到廣泛的評論。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甘地先生……令人作嘔,他曾是一個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學出來的律師,現在在東方作出苦行僧的樣子,半裸著在總督府前游行,卻出名了。”與此相反,愛因斯坦這樣評論甘地:“不是通過暴力達到我們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
(4)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丘吉爾和愛因斯坦為何對甘地的評價不同。
【答案】(1)與英國合作。為印度在帝國中贏得完全平等的地位。
(2)阿姆利則慘案(或英國士兵屠殺印度人民)。甘地領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3)由合作到不合作(由支持到反抗)。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斗爭覺悟的提高)。
(4)丘吉爾站在英國殖民者立場上,不主張印度獨立,反對“非暴力抵抗”和與英國殖民者“不合作”的態度,因此故意貶低甘地。愛因斯坦反對戰爭倡導和平,因此高度贊賞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1)依據材料一的“1899年,當大英帝國的地位受到布爾戰爭(英國人和布爾人為爭奪南非殖民地而進行的戰爭)的挑戰時,甘地組織了一個志愿戰地救援隊”可知甘地對待英國當局的態度是與英國合作。依據材料一的“甘地之所以這樣不遺余力地竭誠奔走,是因為他相信,憑借著這樣的付出,能夠為印度同胞在帝國中贏得一種完全平等的地位。”可知甘地對待英國當局的目的是為印度在帝國中贏得完全平等的地位。
(2)依據材料二的“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則市的賈利安瓦拉·巴格廣場上,聚集著錫克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戴爾將軍(英國軍官)帶著90個士兵進入廣場架起機槍,在事先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向人群開槍掃射,379人中彈身亡,1137人受傷”可知阿姆利則慘案中英國士兵屠殺印度人民是甘地退還勛章的原因。為此,甘地領導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3)材料一表明甘地對待英國當局的態度是與英國合作。材料二表明甘地對待英國當局的態度是不合作。甘地對待英國殖民當局的態度發生的變化是:由合作到不合作。這種變化說明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
(4)據材料三的“甘地先生……令人作嘔,他曾是一個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學出來的律師,現在在東方作出苦行僧的樣子,半裸著在總督府前游行,卻出名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首相丘吉爾是站在英國殖民者立場上,不主張印度獨立,反對“非暴力抵抗”和與英國殖民者“不合作”的態度,因此故意貶低甘地。據材料三的“不是通過暴力達到我們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愛因斯坦反對戰爭倡導和平,因此高度贊賞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土耳其獨立后,掀起了“字母革命”運動,對土耳其的文字進行了改革。1926年,在土耳其的《晚報》上,就字母拉丁化這個問題展開了一次讀者調查,結果是多數人表示反對。1928年6月,凱末爾命令成立一個“語言委員會”,在很短時間里,就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造出了29個新字母。1928年8月9日凱末爾親自到全國教授土耳其新文字,被稱為“首席教師”。1928年10月1日,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通過了《土耳其字母采用和實施法》,規定自1929年1月1日起,國家機關、公司、銀行、協會以及社團在其工作文件中必須使用土耳其字母。
——摘編自昝濤《“字母革命”與土耳其現代化》
材料二 不過正如亨廷頓所指出,最重要的改革莫過于規定土耳其語的書寫必須用拉丁字母,而不準用傳統的阿拉伯字母書寫,這一語言文字革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為它導致日后受教育的土耳其新生代實際上不再能閱讀傳統的經典文獻,具有從文化上徹底斷根的效果。
——甘陽《如何避免“自宮式”的現代化?》
(1)據材料一,概括土耳其“字母革命”的特點。
(2)據材料一、二,評價凱末爾的“字母革命”。
【答案】(1)特點:學習西方;通過立法方式;缺乏群眾基礎;領導人親身示范;依靠行政法強力推行;急于求成。
(2)評價:有利于普及教育,提高國民素質;便于向西方學習,推動國家現代化;符合時代發展潮流,但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
【解析】(1)由材料“字母拉丁化”,可得出學習西方;由材料“《土耳其字母采用和實施法》”,可得出通過立法方式;由材料“多數人表示反對”,可得出缺乏群眾基礎;由材料“凱末爾親自到全國教授土耳其新文字”,可得出領導人親身示范;由材料“通過了《土耳其字母采用和實施法》”,可得出依靠行政法強力推行;由材料“國家機關、公司、銀行、協會以及社團在其工作文件中必須使用土耳其字母”,可得出急于求成。
(2)從土耳其的近代化來看,凱末爾的“字母革命”有利于教育現代化、國家現代化,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由材料“實際上不再能閱讀傳統的經典文獻,具有從文化上徹底斷根的效果”,可見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單元
開辟人類歷史新紀元
第二課
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過關測試
一、選擇題
1.埃及的華夫脫運動敘述正確的是(

①在扎格魯爾的領導下形成了華夫脫黨
②華夫脫運動是一場以爭取民族獨立為目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
③華夫脫運動為埃及贏得了真正獨立
④華夫脫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埃及“華夫脫運動”的結果是(

A.取消了英國在埃及的特權
B.英國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
C.埃及爭得徹底獨立
D.運動遭到英國當局的殘暴鎮壓
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俄國和土耳其相繼爆發了十月革命和凱末爾革命。同樣都是“革命”,但是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其原因不包括
A.工業發展程度不同
B.工人階級數量不同
C.革命領導階級不同
D.經濟發展模式不同
4.圣雄甘地認為:“使印度貧困的,那是機器。”“機器……代表一種大罪惡。”“印度的仇敵……是西方的物質文明!”鑒于此,甘地主張(

A.“節制情欲與食欲”
B.“回到紡車去”
C.“文明不服從”
D.“英國退出印度”
5.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1922年停止,其原因是(

A.“王政復古”政變的發生
B.掀起了反英民族大起義
C.超出了非暴力的范疇
D.英國成立東印度公司
6.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寫道:“在使人們斷絕邪惡的斗爭中,或許他(指甘地)不會成功,或許他會像佛陀和耶穌一樣遭到失敗。但是他的一生對子孫后代是一種教益,為此,人民永遠牢記著他。”詩人如此評價甘地是因為他(

①多次組織群眾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②被印度人民尊稱為“圣雄”“國父” 
③領導印度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 ④創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論成為寶貴的思想財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興起了反抗西方列強、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運動。這些民族民主運動包括(

①中國的辛亥革命②埃及的華夫脫運動③俄國的十月革命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獨立運動風起云涌,其中發生在埃及和印度的兩場具有深遠影響意義的獨立運動分別是(

A.華夫脫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B.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華夫脫運動
C.非暴力運動;不合作運動
D.不合作運動;非暴力運動
9.為紀念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26屆聯合國通過決議,決定將圣雄甘地的誕辰,即每年的10月2日定位“國際非暴力日”。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A.使印度獲得了民族獨立
B.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C.鞏固了埃及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D.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0.
“這種悲慘的境況,在商業史上是無與倫比的。棉織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這句話的意思是(

A.商業給棉織業帶來滅頂之災
B.掠奪性的商業給印度棉織工人帶來了災難
C.印度工人不習慣于商業貿易
D.印度棉織工人的白骨使商業發展起來
11.
自印度獨立以來,人民給予甘地無上的榮耀。關于他的文學和藝術作品層出不窮,甚至于印度教也將其視為維護神毗濕奴在人世間的化身。印度人民至今深切緬懷甘地的原因是(

A.他是國民大會黨領袖
B.他為印度獨立而犧牲
C.他為實現印度的獨立、自由奉獻了一生
D.與英國保持了良好關系
12.
“不列顛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織機,毀掉了它的手紡車。英國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織品擠出了歐洲市場,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輸入棉紗,最后是英國棉織品泛濫于這個棉織品的故鄉……不列顛的蒸汽機和科學在印度斯坦全境徹底摧毀了農業和制造業的結合。”下列對馬克思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英國將印度變成了它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屬
B.資本主義機器生產摧毀了封建的傳統手工業
C.英國在國際市場上打擊印度的棉紡織業
D.英國要幫助印度建立現代化企業
13.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者提拉克曾經說:“自治,就是自己的統治,要把全部管理權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鑰匙。”對提拉克主張的“自治”,最準確的理解是(

A.強烈要求殖民當局改革政治
B.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
C.英國殖民當局讓國大黨管理印度
D.英國應改善英印關系
14.生活在18世紀末的英國人亨利·凱勒說:“以前我們對中國的歷史、藝術、哲學和政治著迷,現在我們對中國的自然資源更感興趣。”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國自然資源豐富
B.工業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強
D.世界市場的形成
15.領導埃及華夫脫運動并在埃及獨立后擔任第一首相的是


A.勞合喬治
B.玻利瓦爾
C.扎格魯爾
D.甘地
二、非選擇題
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態度的轉變)
材料一 1899年,當大英帝國的地位受到布爾戰爭(英國人和布爾人為爭奪南非殖民地而進行的戰爭)的挑戰時,甘地組織了一個志愿戰地救援隊……1906年,面對祖魯人(非洲南部的民族之一)的叛亂,甘地再次組織擔架隊,提供服務直到叛亂被平息……1914年,英國與德國爆發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甘地在倫敦又招募了一支志愿救護車隊……甘地之所以這樣不遺余力地竭誠奔走,是因為他相信,憑借著這樣的付出,能夠為印度同胞在帝國中贏得一種完全平等的地位。
——凱瑟琳·布什《甘地》
(1)依據材料一,指出甘地對待英國當局的態度和目的。
材料二 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則市的賈利安瓦拉·巴格廣場上,聚集著錫克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戴爾將軍(英國軍官)帶著90個士兵進入廣場架起機槍,在事先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向人群開槍掃射,379人中彈身亡,1137人受傷……甘地退還了兩枚在布爾戰爭中獲得的不列顛榮譽勛章,成為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2)材料二中甘地為什么要退還勛章?為此,甘地領導印度人民進行了什么斗爭?
(3)綜合上述材料,甘地對待英國殖民當局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評價的不同)
材料三 1948年1月30日,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國大黨領袖甘地在祈禱會上被刺殺。甘地死后一直受到廣泛的評論。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甘地先生……令人作嘔,他曾是一個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學出來的律師,現在在東方作出苦行僧的樣子,半裸著在總督府前游行,卻出名了。”與此相反,愛因斯坦這樣評論甘地:“不是通過暴力達到我們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
(4)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丘吉爾和愛因斯坦為何對甘地的評價不同。
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土耳其獨立后,掀起了“字母革命”運動,對土耳其的文字進行了改革。1926年,在土耳其的《晚報》上,就字母拉丁化這個問題展開了一次讀者調查,結果是多數人表示反對。1928年6月,凱末爾命令成立一個“語言委員會”,在很短時間里,就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造出了29個新字母。1928年8月9日凱末爾親自到全國教授土耳其新文字,被稱為“首席教師”。1928年10月1日,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通過了《土耳其字母采用和實施法》,規定自1929年1月1日起,國家機關、公司、銀行、協會以及社團在其工作文件中必須使用土耳其字母。
——摘編自昝濤《“字母革命”與土耳其現代化》
材料二 不過正如亨廷頓所指出,最重要的改革莫過于規定土耳其語的書寫必須用拉丁字母,而不準用傳統的阿拉伯字母書寫,這一語言文字革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為它導致日后受教育的土耳其新生代實際上不再能閱讀傳統的經典文獻,具有從文化上徹底斷根的效果。
——甘陽《如何避免“自宮式”的現代化?》
(1)據材料一,概括土耳其“字母革命”的特點。
(2)據材料一、二,評價凱末爾的“字母革命”。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旬阳县| 高尔夫| 秦皇岛市| 威信县| 饶河县| 东港市| 德清县| 盱眙县| 惠东县| 余江县| 扎赉特旗| 古交市| 榆林市| 潜山县| 册亨县| 宣化县| 黎川县| 泸水县| 宜兰市| 基隆市| 朔州市| 怀柔区| 鸡泽县| 台东市| 呈贡县| 平远县| 莱阳市| 三明市| 晋州市| 施甸县| 洪湖市| 东城区| 中江县| 安国市| 华蓥市| 垫江县| 自治县| 柳林县| 民权县| 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