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3 改革開放的起步 過關測試(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3 改革開放的起步 過關測試(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六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與改革開放的起步
第三課
改革開放的起步
過關測試
一、選擇題
1.鄧小平說:“這些年來搞改革的一條經驗,就是首先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把生產經營的自主權利下放給農民?!毕铝心軌蝮w現這一主張的是(
???)
A.?農業合作社???????????????????B.?農業集體化???????????????????C.?人民公社???????????????????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答案】
D
【解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民實行包產到戶、自負盈虧,使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
A項農業合作社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不符合題意;B項農業集體化是通過合作社把個體的小農經濟改造成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過程,不符合題意;C項人民公社的特點是“一大二公”,挫傷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阻礙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不符合題意;D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能夠體現題干主張,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點睛】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2.“大包干是搖錢樹,不出三年都變富?!边@句順口溜贊美的農村改革舉措是(???

A.?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B.?實行土地改革??????????C.?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發展鄉鎮企業
【答案】
C
【解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農村推行以包干到戶等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ABD三項都不是題干順口溜贊美的農村改革舉措,不符合題意;C項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題干順口溜贊美的農村改革舉措,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點睛】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3.中華民族在近百年艱苦卓絕的偉大復興歷程中,通過“中國新生”和“偉大轉折”實現了國家的獨立與富強。“中國新生”和“偉大轉折”分別是指(????
)
A.?辛亥革命推翻了2
000多年的帝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C.?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抗戰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答案】
B
【解析】“中國新生”是指1949年新中國誕生,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偉大轉折”是指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提出改革開放的決策,是建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ACD三項和“中國新生”和“偉大轉折”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分別是“中國新生”和“偉大轉折”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成立和十一屆三中全會,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4.建國初期土地改革時的“分地”與1979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的“分地”相比,兩者共同之處有(?
???)
①都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②都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③農民都獲得了土地所有權???
④普遍得到當時農民的好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解析】根據所學,1950--1952年土地改革后農民都獲得了土地所有權,1978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農民擁有土地所有權,所以③不是兩者的共同之處。
B項①②④是建國初期土地改革時的“分地”與1979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的“分地”的共同之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建國初期土地改革時的“分地”與1979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的“分地”的共同之處及學生對相關相似知識點比較區分。掌握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解題的關鍵。
5.某地在短短的幾年內,由一個貧窮落后的邊陲小鎮,建設成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這座城市是(??

A.?深圳?????????????????????????????????????B.?珠海?????????????????????????????????????C.?汕頭?????????????????????????????????????D.?廈門
【答案】
A
【解析】【解析】為了吸收僑資、外資,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現代化建設,1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置四個經濟特區。深圳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被譽為“一夜崛起之城”。
A項深圳在短短的幾年內,由一個貧窮落后的邊陲小鎮,建設成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符合題意;BCD三項與題干不符合,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點睛】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經濟特區,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6.鄧小平的南方談話提到“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蹦戏秸勗捄螅泄病笆拇蟆泵鞔_的改革目標是

)???????????
A.?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B.?提出中國夢的總方針
C.?開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答案】
D
【解析】A.
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符合史實;
?B.
提出中國夢的總方針,不符合題意;C.
開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符合題意;D.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點睛】本題考查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是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
7.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指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表明中國將要建立(
)???????????
A.?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B.?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答案】
C
【解析】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指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表明中國將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四大后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有利于實現我國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選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相關史實。
8.如圖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示意圖”。其中增長最快時期的推動因素是(
)?
?
A.?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D.?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答案】
A
【解析】題目給出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示意圖顯示從1978年至199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迅速提高,特別是90年代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發展更為迅速,這主要得益于改革開放后我國改變計劃經濟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A項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增長最快時期的推動因素,符合題意;BC兩項僅僅提到農業和對外開放的變革,不全面,不符合題意;D項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是改革開放以前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點睛】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
9.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后發表了重要講話:“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焙笠粋€“體制”指的是(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體制???????????????????????????????????????D.?按勞分配為主的制度
【答案】
B
【解析】【解析】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符合題意;
?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經濟發展缺少活力,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改革開放后,要建立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要堅持社會主義,又發展市場經濟體制,兩者結合一起,經濟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故選項B符合題意;C.
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體制
,不符合題意;D.
按勞分配為主的制度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考查理解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10.我國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內容不包括(
)???????????
A.?建立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
B.?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
,實行經營責任制
C.?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答案】
D
【解析】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開始轉向城市,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ABC三項都是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D項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是我國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點睛】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內容的相關史實。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理解并識記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內容的相關史實。
11.這是一次肩負重大歷史使命,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它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次會議是(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答案】
D
【解析】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一致擁護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揭開了以改革紆放為注旋律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為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14年的實踐經驗,確定今后一個時期的戰略部署,加快改革紆放步伐,國產黨于1992年召開了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此次會議明確提出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故答案為D.
?【點睛】本題考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幾次重要會議。
12.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明確提出是在(
)???????????
A.?1992年中共十四大???????B.?1997年中共十五大???????C.?2002年中共十六大???????D.?2007年中共十七大
【答案】
A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992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上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2002年十六大上確立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科學發展觀被寫進黨章。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A。
【點睛】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關知識。這類題沒什么捷徑可走,理解和識記會議召開的時間、主題、內容才是解題的關鍵。
13.讓市場來決定資源的合理配置是20多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方向,20多年來,從國家、企業到個人,從生產、流通到生活,市場機制的作用不斷彰顯。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992年的不到2.7萬億元,躍升到世界第二,這主要得益于我國(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B.?市場經濟體制開始確立
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D.?對外開放政策逐漸實施
【答案】
B
【解析】A.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不符合題意;
?B.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我國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后我國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發展趨勢更加強勁,故選項B符合題意;C.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不符合題意;D.
對外開放政策逐漸實施,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點睛】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解答時,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即時間,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年發生的重大事件來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1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下列屬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特點的是(
)???????????
A.?政企職責不分?????B.?分配制度“大鍋飯”?????C.?企業沒有自主權?????D.?企業經濟利益與經營成果聯系
【答案】
D
【解析】【解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增加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因此:
?D符合題意;ABC是計劃經濟的特點,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點睛】本題考查我國市場經濟的知識。難度不大,理解題意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敝袊髽I先后有三次創業的高潮,分別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下列史實與催生第二次創業高潮有直接關聯的是(
)???????????
A.?海南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設立??????????????????B.?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D.?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答案】
C
【解析】A.
海南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設立
,不符合題意;
?B.
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不符合題意;C.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我國做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議,之后,我國經濟迎來又一次發展高潮,故選項C符合題意;D.
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點睛】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即時間,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理解識記回答;也可以拿備選項與題干中的時間對照,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二、非選擇題
16.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一:建國初期,農民在分地之前,丈量地主的土地。
圖二:“農民積極報名參加“生產合作社。”
料二:農民的“憂”和“喜”,見證了我國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的發展變遷。
“憂”:“一進食堂門兒,稀粥兩大盆兒;遠看起浪頭,近看照進人兒?!薄?960
年順口溜
“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眾都想搞,只要準搞三五年,吃陳糧,燒陳草”
(1)材料中的圖一和圖二分別反映了哪兩大歷史事件?并指出圖一到圖二的做法在所有制方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材
(2)農民的“憂”與當時哪一政策的實施有關?你認為“憂”出現有哪些原因?
(3)農民的“喜”與當時哪一政策的實施有關?這一政策為什么能解
“憂”?
【答案】
(1)圖一:1950-1952
年土地改革圖二:1953—1956
年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由農民個體私有制轉變為集體所有制
(2)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的總路線;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狀況的愿望,又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的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解析】(1)圖一“建國初期,農民在分地之前,丈量地主的土地”反映的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圖二“農民積極報名參加‘生產合作社’”反映的是1953—1956
年我國對農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
(2)根據材料二中的“食堂門兒”“1960
年”等信息可知,農民的“憂”與當時實施的人民公社化運動有關。1958年5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八大二次會議。會議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緊接著黨中央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左”的錯誤在全國各地嚴重泛濫開來,這充分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盡快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
(3)結合所學知,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先從農村開始,農民創造出“包產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的大展。
故答案為:(1)圖一:1950-1952年土地改革;圖二:1953—1956
年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由農民個體私有制轉變為集體所有制。
(2)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的總路線;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狀況的愿望,又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的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點睛】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改革、我國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土地改革、我國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史實。
17.共產黨人一直在逐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一位病入膏育的病人一中國起死回生。
材料二:我國1978年以來經濟發展情況
項目
1978年
2001年
2017年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3645
95933
827122
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87
421
3
25974
材料三: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
——習近平
(1)1949年我國實現了哪一夢想?如何理解該夢想的實現“使一位病入膏育的病人一一中國起死回生”?
(2)材料二中,為什么把數據變化的起始時間定位于1978年?
(3)請運用兩例史實說明“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
【答案】
(1)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2)因為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3)進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施一五計劃、從此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夢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新中國的成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2)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3)1953年,我國開始進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了改變我國工業落后面貌,從1953年開始,我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57年,一五計劃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故答案為:(1)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2)因為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3)進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施一五計劃、從此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點睛】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三大改造,一五計劃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六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與改革開放的起步
第三課
改革開放的起步
過關測試
一、選擇題
1.鄧小平說:“這些年來搞改革的一條經驗,就是首先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把生產經營的自主權利下放給農民。”下列能夠體現這一主張的是(
???)
A.?農業合作社???????????????????B.?農業集體化???????????????????C.?人民公社???????????????????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大包干是搖錢樹,不出三年都變富。”這句順口溜贊美的農村改革舉措是(???

A.?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B.?實行土地改革??????????C.?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發展鄉鎮企業
3.中華民族在近百年艱苦卓絕的偉大復興歷程中,通過“中國新生”和“偉大轉折”實現了國家的獨立與富強。“中國新生”和“偉大轉折”分別是指(????
)
A.?辛亥革命推翻了2
000多年的帝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C.?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抗戰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4.建國初期土地改革時的“分地”與1979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的“分地”相比,兩者共同之處有(?
???)
①都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②都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③農民都獲得了土地所有權???
④普遍得到當時農民的好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某地在短短的幾年內,由一個貧窮落后的邊陲小鎮,建設成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這座城市是(??

A.?深圳?????????????????????????????????????B.?珠海?????????????????????????????????????C.?汕頭?????????????????????????????????????D.?廈門
6.鄧小平的南方談話提到“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蹦戏秸勗捄?,中共“十四大”明確的改革目標是

)???????????
A.?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B.?提出中國夢的總方針
C.?開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指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北砻髦袊鴮⒁ⅲ?br/>)???????????
A.?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B.?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8.如圖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示意圖”。其中增長最快時期的推動因素是(
)?
?
A.?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建立深圳等經濟特區???????????????????????????????????????????D.?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9.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后發表了重要講話:“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后一個“體制”指的是(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體制???????????????????????????????????????D.?按勞分配為主的制度
10.我國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內容不包括(
)???????????
A.?建立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
B.?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
,實行經營責任制
C.?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1.這是一次肩負重大歷史使命,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它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次會議是(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12.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明確提出是在(
)???????????
A.?1992年中共十四大???????B.?1997年中共十五大???????C.?2002年中共十六大???????D.?2007年中共十七大
13.讓市場來決定資源的合理配置是20多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方向,20多年來,從國家、企業到個人,從生產、流通到生活,市場機制的作用不斷彰顯。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992年的不到2.7萬億元,躍升到世界第二,這主要得益于我國(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B.?市場經濟體制開始確立
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D.?對外開放政策逐漸實施
1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下列屬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特點的是(
)???????????
A.?政企職責不分?????B.?分配制度“大鍋飯”?????C.?企業沒有自主權?????D.?企業經濟利益與經營成果聯系
15.“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敝袊髽I先后有三次創業的高潮,分別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下列史實與催生第二次創業高潮有直接關聯的是(
)???????????
A.?海南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設立??????????????????B.?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D.?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二、非選擇題
16.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一:建國初期,農民在分地之前,丈量地主的土地。
圖二:“農民積極報名參加“生產合作社。”
料二:農民的“憂”和“喜”,見證了我國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的發展變遷。
“憂”:“一進食堂門兒,稀粥兩大盆兒;遠看起浪頭,近看照進人兒?!薄?960
年順口溜
“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眾都想搞,只要準搞三五年,吃陳糧,燒陳草”
(1)材料中的圖一和圖二分別反映了哪兩大歷史事件?并指出圖一到圖二的做法在所有制方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材
(2)農民的“憂”與當時哪一政策的實施有關?你認為“憂”出現有哪些原因?
(3)農民的“喜”與當時哪一政策的實施有關?這一政策為什么能解
“憂”?
17.共產黨人一直在逐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一位病入膏育的病人一中國起死回生。
材料二:我國1978年以來經濟發展情況
項目
1978年
2001年
2017年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3645
95933
827122
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87
421
3
25974
材料三: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
——習近平
(1)1949年我國實現了哪一夢想?如何理解該夢想的實現“使一位病入膏育的病人一一中國起死回生”?
(2)材料二中,為什么把數據變化的起始時間定位于1978年?
(3)請運用兩例史實說明“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广宁县| 霍山县| 察雅县| 沈丘县| 泰和县| 万年县| 布尔津县| 鹰潭市| 张家口市| 临沧市| 邳州市| 布拖县| 和田县| 含山县| 桂平市| 华容县| 奎屯市| 东源县| 临颍县| 大悟县| 电白县| 上饶市| 白城市| 鄂托克旗| 靖江市| 广平县| 驻马店市| 巴彦淖尔市| 凭祥市| 香河县| 永嘉县| 恩平市| 红河县| 石嘴山市| 鞍山市| 卢龙县| 旬邑县| 田林县| 固始县|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