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4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發展 過關測試(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4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發展 過關測試(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六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與改革開放的起步
第四課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發展
過關測試
一、選擇題
1.新中國建立后,實現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愿望,保證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改變了少數民族地區的落后面貌,促進了少數民族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
B.“一國兩制”的實踐
C.土地改革的進行
D.對外開放的實行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有利于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和地區發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A項正確;“一國兩制”的實踐針對的是港澳臺地區,排除B項;土地改革的進行不是針對少數民族地區,排除C項;對外開放的實行不是針對少數民族地區,排除D項。故選A項。
2.下列關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允許各民族地區完全獨立
B.不利于國內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C.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D.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基礎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國家統一、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基礎,故D說法符合題意;A:民族是中國一部分,是不允許獨立的,要服從中央領導,故A說法錯誤;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利于國內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故B說法錯誤;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
3.根據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我國建立了五個民族自治區。如圖②處是
A.內蒙古自治區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西藏白治區
D.寧夏回族自治區
【答案】B
【解析】我國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管理。1947年,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隨后建立新疆、廣西、寧夏、西藏5個民族自治區,30個自治州,100多個自治縣。圖中②是新疆自治區,故B項正確;內蒙古自治區位于圖中①處,排除A項;西藏自治區位于圖中⑤,排除C項;寧夏回族自治區位于圖中④,排除D項。故選B。
4.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廣泛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②少數民族的發展問題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決
③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④最早設置的民族自治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少數民族地區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為了實現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愿望,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①③正確。C項正確;少數民族的其發展問題并不是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決,國家也將按照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幫助少數民族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故②不對。
最早設置的民族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故④不對。排除ABD項。故選C項。
5.2020年寧波市援疆工作成果顯著。通過“陽明文化宣傳月”、“仁漢大講壇”等活動深入推進文化潤疆工程。下列對這一活動評價最貼切的是
A.堅持了民族平等原則
B.推動民族團結與發展
C.實現統一大業的完成
D.完善了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和理解。B:依據題文描述,各地市開展對口援疆政策,這旨在進一步推動民族地區的發展,促進各民族團結,故B符合題意;ACD:這與題文的主旨內容不符,故應排除;故本題選B。
6.2020年4月26日,浙江省對口援疆項目集中開工,其中援疆資金18.72億元,項目聚焦聚力貧困人口生活改善、產業就業、脫貧增收、教育健康水平提升等方面。浙江省這一系列對口援疆舉措(

A.為各民族同步富裕創造了物質條件
B.有助于鞏固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C.為各民族共同繁榮奠定了政治基礎
D.有助于各民族消除民族差異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民族地區發展。A: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故A說法錯誤;B:依據題文描述,浙江省采取措施對口援疆的舉措,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故B說法正確;C:援疆為各民族共同繁榮奠定了物質基礎,不是政治基礎,故C說法錯誤;D:民族差異不會消除,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
7.這是一項意在實現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的戰略措施。自實施以來,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這項戰略措施是指(

A.東部大開發戰略
B.科教興國戰略
C.人才興國戰略
D.西部大開發戰略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這是一項意在實現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的戰略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實現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的戰略措施。要求選出使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的戰略措施的歷史事件,根據所學知識,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故D符合題意;東部大開發與題目不符,故排除A項;科教興國和人才興國屬于教育角度,故排除BC項。故選D。
8.從1984年到2013年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38倍;農民人均收入增長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數民族地區
A.實行了徹底的民主改革
B.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進行了農村和城市的經濟改革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進行分析,從1984年到2013年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38倍;農民人均收入增長了21倍,材料主要涉及少數民族的人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它可以直接反映出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C說法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9.2016年3月3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409名少數民族代表和2578名各界代表一起共商國是,少數民族代表的參會體現了(

A.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B.國家對少數民族精準扶貧的政策
C.我國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的原則
D.少數民族享有比漢族更多的權利
【答案】C
【解析】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材料反映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全國人民代表,體現了民族平等的原則,故C符合題意;材料無法體現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精準扶貧的政策和少數民族享有比漢族更多的權利,排除ABD。故選C。
10.“自1965年以來,西藏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遷,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溫飽問題基本解決、高樓逐漸增多,升學率漸漸提高,鐵路(公路)開通……”西藏發生巨變的制度保障是
A.郡縣制
B.中央集權制
C.一國兩制
D.民族區域自治
【答案】D
【解析】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據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互助的原則,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西藏發生了巨變;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進一步高度重視西藏工作,西藏經濟社會發生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D項符合題意;郡縣制是秦朝實行的制度,排除A;中央集權制是秦朝到清朝實行的制度,排除B;一國兩制是我國在香港、澳門和臺灣實行的制度,排除C。故選D。
11.2019年7月,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全面部署了新時代對口援疆工作,強調突出抓好干部人才援疆、產業援疆。這體現了(

①國家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
②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
③各少數民族平等享有政治權利?????
④國家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體現了國家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和國家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故①④符合題意;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和各少數民族平等享有政治權利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②③。故選①④組合,排除ABD,C符合題意。故選C。
12.下列對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共同綱領》是最早規定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文件②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
③體現了民族平等團結的原則④內蒙古自治區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省級自治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①項在1949年,中國人民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上,頒布的《共同綱領》是最早規定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文件,符合題意;②項在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建立的自治區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省級自治區,符合題意;③項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體現了民族平等團結的原則,符合題意;④項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于1947年,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早兩年多,不符合題意。所以C符合題意,ABD排除。故選C。
13.在《西藏發展進步的光輝道路——紀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文中列舉的數據顯示:“2010年生產總值達到507.4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59年的83.3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7萬元,是1959年的34倍?!蔽鞑厝〉眠@些成就的原因有(

①保留了農奴制度
②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實行了“一國兩制”
④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以后,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各民族、各行各業迅速發展,②④符合題意;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廢除了農奴制度,①排除;我國只在港澳臺地區實行一國兩制,③排除。所以C符合題意,ABD排除。故選擇C。
14.江澤民指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對這句話的理解錯誤的是
A.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大團結是我國統--、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
C.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唯一政策
D.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是每個公民的職責和義務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它真正實現了少數民族的當家做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選項C的表述是錯誤的,符合題意;選項ABD的理解是正確的,但是不符合題意。故選C。
15.201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迎來自治區政府成立60周年。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下列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
A.實施的前提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
B.它與特區政府享有同樣的權力
C.在所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
D.由當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外部事務
【答案】A
【解析】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A符合題意;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力低于特區政府,它只適用于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由當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內部事務,BCD均錯誤;故選A。
二、非選擇題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這一制度的實行,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
材料二:1990年9月.江澤民在新疆視察時提出“三個離不開”的思想,他說:“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多個民族構成的。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里,各個民族的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br/>材料三:2006年7月,青藏鐵路全線開通,長期制約西藏發展的交通“瓶頸”得以解決。如今,西藏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一體化的立體交通網絡。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國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據材料回答這一制度實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是怎樣的?
(3)2015年是西藏自治區政府成立50周年,習近平親題匾額“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結合實際,說一說新中國成立后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的有利條件。
【答案】
(1)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
(2)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3)有利條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度;在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一五”計劃期間,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實行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戰略。
【解析】(1)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可知,此內容反映出新中國重要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的政治前提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
(2)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第二問依據材料信息:各個民族的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可知,我國新型民族關系是民族平等、團結、互助。
(3)依據所學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度;在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一五”計劃期間,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實行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等這些都有利于中國成立后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
17.2016年是孫中山誕辰150周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習近平主席深切緬懷了孫中山先生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光輝一生,高度評價了孫中山先生領導近代中國民族革命的不朽功勛,回顧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繼承孫中山先生遺志,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英勇奮斗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
材料二: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之中,正是這種意識才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
(1)請舉兩例說明孫中山領導近代中國民族革命的不朽功勛,并說明中國共產黨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主要指什么?
(2)明清時期為了更好的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統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3)我們青少年能為國家統一做些什么?
【答案】
(1)領導辛亥革命;促進國共第一次合作;黃埔軍校的建立等。成立新中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2)明朝戚繼光俞大猷抗擊倭寇;清朝平定準格爾部叛亂和大小和卓叛亂;設立駐藏大臣;打擊沙俄入侵等。
(3)要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理解、支持和宣傳民族區域自
治政策;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獨特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和歷史傳統;反對民族分裂主義,敢于與分裂勢力和分裂行徑做斗爭。
【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領導近代中國民族革命的不朽功勛有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在國民黨一大中促進國共第一次合作;在1924年建立黃埔軍校等。根據“回顧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繼承孫中山先生遺志,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英勇奮斗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主要指成立新中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嚴重,明政府派遣戚繼光等抗倭。戚繼光組建了一支作戰勇敢,紀律嚴明的“戚家軍”,1561年在臺州地區九戰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的倭寇;此后又率軍開赴福建和廣東,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康乾時期,清政府在平定準噶爾部叛亂和大小和卓的叛亂以后,于1759年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府,管轄整個天山南北地區,1884年,又改設新疆省,進一步加強了對新疆地區的管理。清朝時期設駐藏大臣管理西藏地區,加強對西藏的管理。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中國的領土上,燒殺搶掠。1685和1686年,康熙帝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打退俄國的進攻,最終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3)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如:要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理解、支持和宣傳民族區域自
治政策;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獨特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和歷史傳統;反對民族分裂主義,敢于與分裂勢力和分裂行徑做斗爭。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六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與改革開放的起步
第四課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發展
過關測試
一、選擇題
1.新中國建立后,實現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愿望,保證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改變了少數民族地區的落后面貌,促進了少數民族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
B.“一國兩制”的實踐
C.土地改革的進行
D.對外開放的實行
2.下列關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允許各民族地區完全獨立
B.不利于國內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C.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D.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基礎
3.根據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我國建立了五個民族自治區。如圖②處是
A.內蒙古自治區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西藏白治區
D.寧夏回族自治區
4.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廣泛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②少數民族的發展問題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決
③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④最早設置的民族自治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5.2020年寧波市援疆工作成果顯著。通過“陽明文化宣傳月”、“仁漢大講壇”等活動深入推進文化潤疆工程。下列對這一活動評價最貼切的是
A.堅持了民族平等原則
B.推動民族團結與發展
C.實現統一大業的完成
D.完善了基本政治制度
6.2020年4月26日,浙江省對口援疆項目集中開工,其中援疆資金18.72億元,項目聚焦聚力貧困人口生活改善、產業就業、脫貧增收、教育健康水平提升等方面。浙江省這一系列對口援疆舉措(

A.為各民族同步富裕創造了物質條件
B.有助于鞏固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C.為各民族共同繁榮奠定了政治基礎
D.有助于各民族消除民族差異
7.這是一項意在實現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的戰略措施。自實施以來,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這項戰略措施是指(

A.東部大開發戰略
B.科教興國戰略
C.人才興國戰略
D.西部大開發戰略
8.從1984年到2013年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38倍;農民人均收入增長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數民族地區
A.實行了徹底的民主改革
B.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進行了農村和城市的經濟改革
9.2016年3月3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409名少數民族代表和2578名各界代表一起共商國是,少數民族代表的參會體現了(

A.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B.國家對少數民族精準扶貧的政策
C.我國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的原則
D.少數民族享有比漢族更多的權利
10.“自1965年以來,西藏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遷,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溫飽問題基本解決、高樓逐漸增多,升學率漸漸提高,鐵路(公路)開通……”西藏發生巨變的制度保障是
A.郡縣制
B.中央集權制
C.一國兩制
D.民族區域自治
11.2019年7月,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全面部署了新時代對口援疆工作,強調突出抓好干部人才援疆、產業援疆。這體現了(

①國家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
②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
③各少數民族平等享有政治權利?????
④國家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下列對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共同綱領》是最早規定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文件②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
③體現了民族平等團結的原則④內蒙古自治區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省級自治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在《西藏發展進步的光輝道路——紀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文中列舉的數據顯示:“2010年生產總值達到507.4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59年的83.3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7萬元,是1959年的34倍?!蔽鞑厝〉眠@些成就的原因有(

①保留了農奴制度
②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實行了“一國兩制”
④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江澤民指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對這句話的理解錯誤的是
A.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大團結是我國統--、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
C.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唯一政策
D.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是每個公民的職責和義務
15.201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迎來自治區政府成立60周年。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下列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
A.實施的前提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
B.它與特區政府享有同樣的權力
C.在所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
D.由當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外部事務
二、非選擇題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這一制度的實行,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
材料二:1990年9月.江澤民在新疆視察時提出“三個離不開”的思想,他說:“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多個民族構成的。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里,各個民族的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材料三:2006年7月,青藏鐵路全線開通,長期制約西藏發展的交通“瓶頸”得以解決。如今,西藏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一體化的立體交通網絡。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國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據材料回答這一制度實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是怎樣的?
(3)2015年是西藏自治區政府成立50周年,習近平親題匾額“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結合實際,說一說新中國成立后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的有利條件。
17.2016年是孫中山誕辰150周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習近平主席深切緬懷了孫中山先生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光輝一生,高度評價了孫中山先生領導近代中國民族革命的不朽功勛,回顧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繼承孫中山先生遺志,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英勇奮斗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
材料二: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之中,正是這種意識才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
(1)請舉兩例說明孫中山領導近代中國民族革命的不朽功勛,并說明中國共產黨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主要指什么?
(2)明清時期為了更好的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統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3)我們青少年能為國家統一做些什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武汉市| 兴安盟| 东莞市| 鄄城县| 金坛市| 民权县| 望都县| 渑池县| 宁陕县| 南开区| 巫山县| 海晏县| 虹口区| 海安县| 江西省| 开原市| 台东县| 宝鸡市| 怀柔区| 千阳县| 南安市| 搜索| 张家口市| 赣榆县| 洪江市| 永济市| 中西区| 怀宁县| 阳谷县| 鲁甸县| 同仁县| 彰化县| 务川| 井陉县| 吉林省| 呼伦贝尔市| 册亨县| 泸西县| 松阳县|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