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7.1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過關測試(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7.1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過關測試(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七單元
跨世紀的中國與世界
第一課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過關測試
一、選擇題
1.1992年被人們稱為中國改革開放進程標志性的分水嶺。“如果說此前中國一真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應該說人們終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A.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性決策
B.確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C.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D.確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2.鄧小平說:“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這段話主要反映的是(

A.經濟建設可以急于求成
B.設立沿海經濟開放區
C.社會主義也可以有市場
D.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3.1985年起,我國開始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國有企業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型企業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邁進。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
4.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源安全關系國家安全。我國主要農作物中,水稻、小麥種子基本國產,大豆種了國產化率也較高。但是,玉米、馬鈴薯等種子部分依賴進口,不少蔬菜品種也依賴“洋種子”。為保障種源安全,需要
①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②推動農產品消費結構升級
③加強科研與市場的對接④強化種業國際分工與合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全體委員深入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和其他報告,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展現了人民政協的優勢作用。這彰顯了人民政協
①代表廣大人民行使國家權力②積極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職能
③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下列舉措體現共享發展理念的是(

①實施九年義務教育②實施脫貧攻堅工程
③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④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如下圖所示,對圖中內涵解讀正確的是…(

A.消除城鄉差異,維護社會正義
B.加快區域發展,實現同步富裕
C.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D.全面建成小康,主導世界事務
8.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國夢”,我們青年學生要(  )
①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不空談重行動④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黨的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下列關于“新時代”說法正確的有(

①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
②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公民共同富裕的時代
③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的時代
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1978年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相同點是
A.極大地解放人們的思想
B.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集體
C.開始了改革開放的進程
D.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  )
A.鄧小平理論
B.毛澤東思想
C.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D.“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12.影像資料是記錄歷史的重要載體。下列影像資料展示的內容與哪一歷史事件相關?(  )
圖示:鄧小平在深圳
A.提出改革開放偉大決策
B.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C.論述科學發展觀
D.提出三個有利于
13.20世紀末,改革開放新階段面臨的國內外考驗有(  )
①東歐劇變、蘇聯解體②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
③計劃調控與市場手段的爭論④政治上被孤立,經濟上被封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是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B.把教育和科技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C.堅持共同富裕
D.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1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這一判斷(

①是改革開放發展的必然結果
②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③改變了我國發展的根本方向
④賦予我國發展新的時代內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
16.讀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1所示戰爭對中國社會性質和歷史發展階段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
(2)指出圖2中空白部分A、B所指經濟特區的名稱。
(3)指出圖1、圖2所示開放地區地理位置的共同點,分析中國近代和現代對外開放直接原因的不同點。
17.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確立過程
材料二在黨投入革命洪流的最初10多年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就是在同這種錯誤傾向(馬克思主義教條化)作斗爭的過程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雞相結合,……20世紀70年代,我們黨是繼續走僵化的老路,或是走改旗易幟、全面西化的歧路?鄧小平莊嚴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石仲泉《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性飛躍)
(1)寫出A會議的名稱,以及B思想與黨的其他指導思想之間的關系。
(2)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黨的指導思想的兩次歷史性飛躍。請任選其中一個指導見想,運用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加以說明。
(3)綜合上述材料,歸納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特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七單元
跨世紀的中國與世界
第一課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過關測試
一、選擇題
1.1992年被人們稱為中國改革開放進程標志性的分水嶺。“如果說此前中國一真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應該說人們終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A.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性決策
B.確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C.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D.確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關鍵詞“l992年應該說人們終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確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B項正確;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性決策,排除A項;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是浦東開發與開放后,排除C項;十二屆三中全會確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排除D項;故選B項。
2.鄧小平說:“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這段話主要反映的是(

A.經濟建設可以急于求成
B.設立沿海經濟開放區
C.社會主義也可以有市場
D.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答案】C
【解析】鄧小平的話反映了在對待“證券、股市”這些資本主義早已存在的事物上要大膽試驗,說明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C項正確;材料中論述的是經濟模式變化,并不是經濟建設可以急于求成,排除A項;材料中論述的是對內經濟體制改革,并不是對外開放,排除B項;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屬于思想層面,與經濟建設模式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C項。
3.1985年起,我國開始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國有企業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型企業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邁進。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
【答案】C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1992年后國有企業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業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邁進。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C項正確;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屬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具體內容,而不是原因,排除B項;題干反映的是國有企業改革,而非不是公有制經濟,排除D項。故選C。
4.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源安全關系國家安全。我國主要農作物中,水稻、小麥種子基本國產,大豆種了國產化率也較高。但是,玉米、馬鈴薯等種子部分依賴進口,不少蔬菜品種也依賴“洋種子”。為保障種源安全,需要
①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②推動農產品消費結構升級
③加強科研與市場的對接④強化種業國際分工與合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產業結構調整。①③:分析我國部分種子依賴盡快,這需要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加強科研與市場的對接,故①③說法符合題意;②:保障種源安全與推動農產品消費結構升級沒有直接關系,故②說法錯誤;④:材料強調是強化種子國產化,未強化種業國際分工與合作,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5.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全體委員深入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和其他報告,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展現了人民政協的優勢作用。這彰顯了人民政協
①代表廣大人民行使國家權力②積極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職能
③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人民政協。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故①說法錯誤;②③:全國政協委員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表明人民政協積極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的職能,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故②③說法正確;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6.下列舉措體現共享發展理念的是(

①實施九年義務教育②實施脫貧攻堅工程
③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④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②④:共享指的是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實施脫貧攻堅工程,使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減輕人民看病的費用,這些都體現了共享的發展理念,①②④說法正確;③: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體現的是國家在創新方面的做法,與共享的理念無關,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7.如下圖所示,對圖中內涵解讀正確的是…(

A.消除城鄉差異,維護社會正義
B.加快區域發展,實現同步富裕
C.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D.全面建成小康,主導世界事務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實現共同富裕。C:漫畫表述了城鄉整合發展,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共同富裕,C說法正確;A:城鄉存在差異很正常,無法消除,A說法錯誤;B: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更不是同等富裕,B說法錯誤;D:中國為世界的發展貢獻力量,但不會主導世界事務,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8.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國夢”,我們青年學生要(  )
①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不空談重行動④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課標要求總結歷史與社會探究的收獲,把握新的起點,思考自己成長之路的選擇,本題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因此根據所學,實現“中國夢”,我們青年學生要①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④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故①②④B項正確,③錯誤,排除ACD。
9.黨的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下列關于“新時代”說法正確的有(

①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
②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公民共同富裕的時代
③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的時代
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①③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①③④說法正確;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全體公民的說法錯誤,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10.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1978年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相同點是
A.極大地解放人們的思想
B.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集體
C.開始了改革開放的進程
D.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發了真理標準大討論,打破了傳統思想禁錮。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談話,明確指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以來的思想束縛,奠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因而兩者的相同點是極大地解放人們的思想,故A符合題意;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集體,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與題干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與題干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僅是1978年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內容,與1992年鄧小平的南方談話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  )
A.鄧小平理論
B.毛澤東思想
C.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D.“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答案】C
【解析】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十九大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C正確;ABD:鄧小平理論
、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與題干不符,排除ABD。故選C。
12.影像資料是記錄歷史的重要載體。下列影像資料展示的內容與哪一歷史事件相關?(  )
圖示:鄧小平在深圳
A.提出改革開放偉大決策
B.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C.論述科學發展觀
D.提出三個有利于
【答案】D
【解析】圖片顯示鄧小平在深圳可知是1992年鄧小平的南方談話。依據所學可知,南方談話鄧小平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論和三個有利于等主張。故D符合題意;改革開放是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排除A;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中共十八大,排除B;科學發展觀提出是2003年,排除C。故選D。
13.20世紀末,改革開放新階段面臨的國內外考驗有(  )
①東歐劇變、蘇聯解體②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
③計劃調控與市場手段的爭論④政治上被孤立,經濟上被封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20世紀末,國際風云變幻,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國內改革開放進入到關鍵時期,存在計劃調控與市場手段的爭論,故①②③符合題意;新中國成立初期,兩大陣營尖銳對立,我國面臨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的政治上的孤立和經濟上的封鎖,排除④。故選①②③組合,排除BCD,A符合題意。故選A。
14.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是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B.把教育和科技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C.堅持共同富裕
D.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認識解決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D: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是解決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D說法正確;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A說法與題不符;B:我們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B說法錯誤;C:堅持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C說法與題不符;故本題選D。
1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這一判斷(

①是改革開放發展的必然結果
②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③改變了我國發展的根本方向
④賦予我國發展新的時代內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②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時期賦予我國發展新的時代內涵,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結果;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故①②④正確;③:改變了我國發展的根本方向說法錯誤,我國發展的根本方向沒有改變,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點睛】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內涵和意義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進入新時代,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二、非選擇題
16.讀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1所示戰爭對中國社會性質和歷史發展階段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
(2)指出圖2中空白部分A、B所指經濟特區的名稱。
(3)指出圖1、圖2所示開放地區地理位置的共同點,分析中國近代和現代對外開放直接原因的不同點。
【答案】(1)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A:汕頭

B:廈門。
(3)共同點:都處于東南沿海城市;不同點:近代的對外開放式西方列強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現代的對外開放是中國為了吸收外資僑資、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而主動實施。
【解析】第(1)問,由材料中的圖解可知,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影響的準確識記,鴉片戰爭之后,由于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領土主權、關稅主權遭到破壞,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中國歷史發展階段來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2)問,考查中國改革開放的相關史實,1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建立四個經濟特區來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現代化建設,根據圖2所示A處應是汕頭,B處為廈門。
第(3)問,圖1中是中英《南京條約》中開放的城市為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圖2中則是改革開時開放的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觀察可知兩者的地理位置都屬于我國的沿海地區。中國近代史上的對外開放是清政府被迫的,有利于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市場,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而中國改革開放時的對外開放的原因則是,我們主動的吸收外國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17.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確立過程
材料二在黨投入革命洪流的最初10多年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就是在同這種錯誤傾向(馬克思主義教條化)作斗爭的過程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雞相結合,……20世紀70年代,我們黨是繼續走僵化的老路,或是走改旗易幟、全面西化的歧路?鄧小平莊嚴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石仲泉《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性飛躍)
(1)寫出A會議的名稱,以及B思想與黨的其他指導思想之間的關系。
(2)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黨的指導思想的兩次歷史性飛躍。請任選其中一個指導見想,運用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加以說明。
(3)綜合上述材料,歸納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特征。
【答案】(1)1921年,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共一大召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其他指導思想是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2)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度學習蘇俄道路,走城市包圍農村的革命路線。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從中國國情出發,開辟了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提出了適合中國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所以是指導思想的歷史性飛躍。
(3)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解析】(1)1921年,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共一大召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其他指導思想是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2)以毛澤東思想為例。中共成立,作為共產國際的支部,戰國革命一度照搬蘇聯的城市中心論,走城市包圍農村的革命路線。結合所學,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創造性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因此,毛澤東思想是我黨指導思想的歷史性飛躍。
(3)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都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或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相結合,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特征體現為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阿合奇县| 铁岭市| 福清市| 财经| 长丰县| 舒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定远县| 建平县| 九龙坡区| 呼玛县| 股票| 中牟县| 孟连| 修水县| 金平| 阜宁县| 浦县| 南江县| 洛南县| 巩留县| 长宁县| 衡南县| 潮安县| 邛崃市| 甘德县| 剑川县| 博白县| 梅河口市| 始兴县| 法库县| 奉节县| 黎城县| 普宁市| 绥德县| 西乌| 玛纳斯县| 崇礼县| 南投县|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