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簡單機械(2)三、滑輪:周邊有槽,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輪子。1、定滑輪:使用時滑輪的位置固定不變;定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桿;使用定滑輪時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2、動滑輪:使用時滑輪隨重物一起移動;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兩倍的杠桿;使用動滑輪可以少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3、滑輪組:定滑輪和滑輪組的組合,使用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4、使用滑輪組時,重物和動滑輪的總重由幾段繩子承擔,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重要提示:1、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2、使用定滑輪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與重物上升的距離相等,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與物體移動的速度相等;使用動滑輪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兩倍,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物體移動速度的兩倍。四、機械效率:1、有用功:利用機械時,需要做的這部分功,叫有用功,常用W有表示。2、額外功:使用機械時,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叫額外功,常用W額外表示。3、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的總和,叫總功。常用W總表示。即W有+W額外=W總。4、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常用η表示。5、機械效率的公式:重要提示:1、機械效率反映了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大小,它沒有單位。2、提高機械效率的力法:減少機械自身重(動滑輪重);減少機械的摩擦等來減小額外功。3、由于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機械效率總小于1。【專題十:滑輪——豎直方向上提升問題】如下左圖所示,物體A重20N,滑輪重1N,繩重不計,彈簧秤示數為25N,則物體B的重為_________N。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______N.2、如下右圖所示,已知物重為G,則各圖中的拉力F各為多少?(滑輪組及摩擦不計)3、用定滑輪勻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下左圖所示,不計摩擦,比較拉力F1、F2、F3的大?。?br/>)A、F1>F2>F3B、F1=F2=F3C、F1<F2<F3D、F2>F3>F1如上中圖所示,人對繩的自由端拉力F都相等,且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不計滑輪重和摩擦,比較四個物體重力,最大的是()A、G1B、G2C、G3D、G4如圖9-2-11所示,人的體重為600牛頓,物重l00牛頓,不計桿重,CO=BO,則人肩頭所受壓力為牛頓,人對地面壓力為__________牛頓。重400牛的人站在重200牛的木板上,如圖9-2-12所示,木板原停在地面上,要想使木板對地無壓力,則人拉繩的力是_____________牛頓。利用如圖9-3-9所示的裝置將重為G的物體勻速拉上長為L、高為h的斜面,忽略一切摩擦和滑輪重,則需要用的力為()A.F=B.C.D.8、如圖9-3-10所示,滑輪本身質量和摩擦阻力不計,整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重物G1、G2之間的關系是()A.G2=G1B.G2=G1C.G2=2G1D.G2=G1【專題十一:滑輪——水平方向上拉動物體】在下左圖中,物體A的重力為G,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f,則人對繩的拉力F的大小等于()A、0.5GB.2GC.0.5fD.2f如上右圖所示,若拉力F=900牛頓,物體A重1500牛頓,不計滑輪重和繩與滑輪間摩擦。當繩子自由端移動3米,則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物體A前進時,物體A與地面間摩擦力是______牛頓,物體A移動______米。如下左圖所示,在水平面桌面上放一個200N重的物體,物體與桌面的摩擦力為40N,勻速拉動物體時,水平拉力F應為。如上中圖所示的裝置中,已知重物G1=500N,重物G2=1200N,在不考慮摩擦和其他阻力情況下,使重物G1保持平衡的拉力F應等于。5、如上右圖所示,當F=100N時,物體勻速運動,則物體所受的摩擦力()A.100NB.200NC.50ND.150N質量是10kg的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圖10所示的裝置使物體a以1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始終保持水平,不計繩重、繩子的伸長和滑輪組內部的摩擦,則拉力F的功率為W.【專題十二:滑輪-----比較力的大小】如下左圖所示,把重20N的物體勻速向上拉起,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2N,若不計摩擦,則拉力F和動滑輪的重力分別是()A10N、4NB12N、24NC12N、4ND24N、12N2、A.B兩物體的重力分別為60N和140N,如下中圖所示,當A.B物體都靜止時,它們所受的合力分別為()A.60N,140NB.0,140NC.60N,0D.0,0如上右圖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計摩擦,勻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為22牛,則動滑輪的重力是____牛,鉤子1受到繩子的拉力為____牛,鉤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為____牛。【專題十二:滑輪-----滑輪的計算】1、如圖所示,重500N的人站在重100N的吊籃內使吊籃和他一起勻速上升.不計滑輪重及摩擦,求:(1)人拉繩子的力是多大?(2)人對吊籃的壓力是多大?2、小文的體重為600N,當他使用如圖24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水中的體積為0.01m3的重物A時(重物始終未出水面),他對地面的壓強為8.75×103Pa。已知小文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400。當他用此滑輪組在空氣中勻速提升重物B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已知重物A重物B所受重力之比GA︰GB=5︰12,若不計繩重和摩擦,g=10N/kg。求:(1)提升重物A時小文對地面的壓力。(2)物體A的密度。(3)在水中提升重物A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4)重物A完全出水面后,以0.2m/s的速度勻速上升,小文拉繩的功率P。圖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