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杠桿》導學案學習重點和難點:1、力臂的定義及畫法2、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3、會區分省力與費力杠桿。一、預習展示1.叫杠桿。2.支點:;用字母表示。3.動力:;用字母表示。4.阻力:;用字母表示。5.動力臂:從到作用線的;用字母表示。6.阻力臂:從到作用線的;用字母表示練習:作出下列杠桿的力臂,并標出來二、合作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閱讀教材,利用身邊的實驗器材來探究2、將實驗數據填入表格中次數動力F1(N)動力臂L1(cm)動力X動力臂阻力F2(N)阻力臂L2(cm)阻力X阻力臂1233、小組討論通過實驗得出什么結論:4、實驗分享三、認識生說中的杠桿ABCDEF在使用以上這些杠桿時有什么特點:名稱結構特征特點應用舉例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即)撬棒、起子、鍘刀、動滑輪、輪軸、羊角錘、鋼絲鉗、手推車、花枝剪刀費力杠桿鑷子、筷子、縫紉機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發剪刀、釣魚桿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即)天平、定滑輪四、達標測試: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小明發現杠桿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調節。小明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2)如圖甲所示,在杠桿左邊A處掛四個相同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杠桿右邊B處掛同樣鉤碼個。(3)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大/變小/不變),其原因是。(4)在如右下圖所示的裝置中,每個鉤碼重1N(杠桿上每格等距,杠桿自重不計),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張在A處應掛個1N重的鉤碼,而鄰組的小強在B處施加一個豎直方向的力,也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這個力的方向應,大小為N。(5)張強同學的實驗記錄如下表格所示,楊明同學對其進行了評估:這三組數據中,實驗序號為_____的一組數據肯定是錯誤的。經檢查后,發現是測量動力臂時讀錯了數,動力臂應該是________m.改正錯誤后,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多次實驗的目的:探究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