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崗村的故事第一幕時間:1978年11月23日,下午地點: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一間破敗的茅草屋人物:嚴俊昌(生產隊隊長)、嚴宏昌(生產隊副隊長)、村民若干(隊長長坐在屋子中間,村民有的蹲在墻邊抽煙,有的坐在床邊,滿臉愁容,一言不發)嚴俊昌:準備出去要飯的暫時別走村民1:不走?不走咋辦 沒飯吃啊!村民2:是啊!公社的糧食產量本來就低,今年就大旱,每戶分的那點糧食早就吃光了!不出去討飯就得餓死!嚴俊昌:昨天我們幾個干部商量了,咱們打破公社的“大鍋飯”,包干到戶,把土地和耕牛都平分到每戶,不再由隊里統一安排,勞動所得也不再由隊里統一分配,該給國家的給國家,該給集體的給集體,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村民們相互對視,眼睛里流露出幾絲希望,但無人應答)嚴宏昌:大家不要怕擔風險,要殺頭要坐牢有我們干部扛著,不會讓大家吃虧!我們分田可能死,不分田肯定死。做餓死鬼不如做飽死鬼!大家回去和家里商量商量,明天晚上舉手表決!(退場)第二幕時間:1978年11月24日,晚上地點: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一間破敗的茅草屋人物:嚴俊昌(生產隊隊長)、嚴宏昌(生產隊副隊長)、村民若干(村民圍坐在一起討論大包干,等待隊長到來。)(隊長上場)嚴俊昌:大家伙都來啦!商量好啦不?!村民們:好啦(紛紛點頭)嚴俊昌:那咱們舉手表決,同意分田的舉手!(全體舉手,干部臉上露出笑容)嚴俊昌:太好了,大家都同意了,但是有兩個條件一定要明確。第一,夏秋兩季打的頭茬糧食,要先把國家和集體的公糧交齊,誰也不能裝孬種;第二,我們是明組暗戶,瞞上不瞞下,不準對上級和隊外任何人講,誰將誰就與全村人為敵。這兩點大家同意嗎?村民們:行!隊長放心吧!(邊點頭邊應和)年長村民:我提議再加一條。如果隊長因為讓我們包干到戶而犯法坐班房,他家的農活由我們全隊包下來,小孩由全隊撫養到18歲。大家伙有意見不?!村民們:沒意見!(異口同聲)嚴宏昌:那好,大家伙等我把這幾點寫下來!(取紙筆寫契約) 好了!咱們在上面按上手印吧!(村民上前,圍著一圈,按下自己的手印)旁白:1979年年底,經過村民們的辛勤勞作,小崗全隊全民糧食總產量達到萬斤,是1978年的4倍。正是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20戶農民代表聯名簽訂了分田和包產到戶的契約,由此揭開了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