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物體的內能課時安排:一課時內容學習注解學習目標:知識:了解內能、熱量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熱量的關系,知道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技能:知道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加;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內能減少。會解釋相關現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合作精神。重點:知道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會解釋相關現象。難點:知道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和減少。學習過程:知識提要:內能的定義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熱運動,運動的分子具有分子動能。由于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間還具有勢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單位是焦耳。影響內能大小的因素——溫度同一物體,在相同物態下,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內能越大。3.改變物體內能的兩個途徑(1)熱傳遞溫度不同的物體互相接觸,低溫物體溫度升高,高溫物體溫度降低。這個過程,叫做熱傳遞。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做熱量。單位是焦耳。(2)做功一、創設情境前面我們學過機械能,機械能是能的下屬之一,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種能的下屬——內能。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匯報:1.內能(1)想想議議:裝著開水的暖水瓶有時會把瓶蓋彈起來,推動瓶蓋的能量來自哪里?(2)小結:①分子在不停地做著無規則的熱運動,同一切運動的物體一樣,運動的分子也具有。②由于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間還具有。③,叫做物體的內能。④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鐵水具有,冰塊也具有。同一個物體,在相同物態下,越高,分子熱運動,內能。物體溫度降低時,內能會。物體內能的改變(1)思考:物體的溫度變化,它的內能就發生了變化。要改變物體的內能,有哪些辦法?如找一根鐵絲,想辦法使它的溫度升高從而內能增加。看看誰的辦法多。內容學習注解(2)叫做熱傳遞。發生熱傳遞時,高溫物體內能,低溫物體內能。叫做熱量。能量的單位是,所以熱量的單位也是。(3)思考:除了熱傳遞外,還有什么途徑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嗎?小結:甲:外界對物體,物體的內能;乙:物體對外,物體的內能。除了熱傳遞,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三、當堂檢測(100分)(請勿提前做)(一)想一想,填一填(3分×19=57分)1.物體的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_______與_______的總和。2.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_______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單位是_______;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物體吸收熱量,_______能增加。3.在高空飛行的子彈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時還具有_______能,子彈落地后,這三種能不為零的是_______能。4.物體內大量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關,當物體的溫度升高時,它的內能_______;溫度降低時,內能_______。5.當物體對外做功時,它的內能_______,溫度_______;當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_______,溫度_______。給自行車打氣,筒壁會發熱,這是壓縮筒內的空氣_______,使空氣的_______增加,溫度升高的緣故。(二)聰明的選擇(5分×5=25分)6.物體的內能是指()A.物體中個別分子所具有的能B.物體做機械運動所具有的能C.物體內部大量分子做無規則運動所具有的能D.物體做機械運動和熱運動的能的總和7.甲物體的溫度比乙物體的溫度高,則()A.甲的內能比乙大B.甲物體中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比乙劇烈C.甲物體的機械能比乙物體的大D.甲物體的分子動能的總和比乙大8.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熾熱的鐵水有內能B.拋在空中的籃球具有內能C.物體的溫度升高時,內能增加D.水結成冰后,就不再有內能9.下列現象中,利用做功使物體內能增加的是()A.鐵塊放在爐火中燒紅了B.燒開水時,壺蓋被水蒸氣頂起來C.木工用鋸鋸木條時,鋸條發燙D.冬天,人們在太陽光下取暖10.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當熱傳遞停止時()A.兩個物體內能相等B.兩個物體溫度相等C.兩個物體熱量相等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三)簡答題(18分)11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們的溫度相同,它們的內能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一個內能大?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寫在反思橫線上)12.為什么說,同一物體,溫度越高,它的內能就越大?13.用物理學的術語解釋“摩擦生熱”和“鉆木取火”。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