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章和第2章筆記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章和第2章筆記

資源簡介

初三《科學》第二章筆記大全
§2-1物質的分類和利用
物質分類的方法:
根據純凈物的物理性質不同,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二)根據純凈物的化學性質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等,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根據已知物質和未知物質的特性,如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可燃性等可運用實驗方法,通過對比也可以對物質進行分門別類。
(一)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根據元素組成的不同,可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兩大類。
(1)單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O2、N2、Fe、S等
A.特征:①同種元素組成②是純凈物
B.判別依據:①先確定是不是純凈物②是否由一種元素組成
C.分類:按性質不同 金屬Cu Fe Mg等
非金屬O2 C S等
D.注意點: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O2和O3
(2)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H2O、P2O5、、燒堿、純堿等
A.特征:①不同種元素組成②是純凈物
B.判別依據:①先確定是不是純凈物②是否由不同種元素組成
C.分類:
按元素組成 金屬氧化物CuO Fe2O3 CaO MgO等
非金屬氧化物CO2 CO H2O SO2等
酸堿鹽是化合物(鹽酸是混合物,酸堿鹽的的溶液是混合物)
(3)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H2O、P2O5、Fe2O3、CuO等
A.特征: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②必含氧元素
B.判別依據:①先確定是不是屬于化合物
②是否由“二元一氧”組成
堿性氧化物: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化合物
如:CuO Fe2O3 CaO MgO等
C.分類:按元素組成 酸性氧化物: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化合物。
如CO2 SO2 SO3 等
注意:CO、 H2O是非金屬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MnO2是金屬氧化物但不是堿性氧化物
(二)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
化合物根據其組成中是否含碳元素,可分為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
(1)無機化合物
A.定義:由碳以外的其它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B.組成特征:一般不含碳元素(除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鹽外)
C.注意事項:少數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H2CO3、碳酸鹽屬于無機化合物。
(2)有機化合物
A.定義:含碳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鹽外)

B.組成特征:一定含有碳元素
C.化學性質:
①具可燃性,燃燒時生成CO2和H2O。指甲、頭發、羊毛(蛋白質)燃燒有焦羽毛味
②加熱時易炭化:加熱或不完全燃燒時有黑色的炭生成。
區別金屬與非金屬
名稱 外觀 名稱 外觀
鋁 銀白色的固體 汞 銀白色的液體
金 金黃色的固體 溴 紅棕色的液體
鐵 銀白色的固體 硫 淡黃色的固體
碳 黑色固體 磷 白色或紅色的固體
注意點:(1)金屬一定能導電、導熱,但能導電導熱的單質不一定是金屬。如非金屬石墨也能導電,也能導熱。
(2)金屬在常溫下,除汞是液態外, 一般都是固態。非金屬在常溫,除溴是液態外,一般都是氣態或固態 。
【討論】現有一種單質,要分辨它是金屬還是非金屬,應用什么方法
(1)放在光照處,根據顏色可分辨,具有特殊金屬光澤的是金屬單質,反之是非金屬單質。
(2)手拿單質在火邊烤,根據導熱性可分辯,手感到單質發燙的,具有導熱性是金屬,反之是非金屬。
(3)用硬物單擊單質,可根據可鍛性來分辨,可鍛的是金屬,重擊后碎裂的是非金屬。
(4)用力拉單質,可根據延展性來分辨,伸長的是金屬,發生折斷的是非金屬。
【討論】1、銀是最佳的導熱體,為什么銀不宜用來制造煮食器皿 試舉出二種原因。
①銀器煮食會產生Ag+,Ag+會對人體有害,②銀太貴,銀太軟。
2、為什么裝食品的罐頭一般用鍍錫的鐵制造,而不用錫制造
錫太軟不能制造罐頭殼,而鍍錫的鐵片卻能防止鐵生銹。
§2-2物質轉化的規律
一、非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
【實驗一】:1.取一藥匙硫黃,觀察其外觀: 淡黃色固體。
2.將硫黃放到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點燃硫黃,觀察現象: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熱,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3.把燃燒著的硫黃放進盛的氧氣的集氣瓶內,觀察現象: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點燃
用化學方程式: S +O2 = SO2。
【實驗二】:取2杯蒸餾水,向其中1杯蒸餾水中吹氣或通二氧化碳。然后,分別向2只燒杯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比較2只燒杯中液體出現的現象并說明原因。
通入二氧化碳燒杯中,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原因:CO2溶于水生成碳酸。
化學方程式:CO2 + H2O = H2CO3
分別取少量液體放入試管中,加熱,你又發現了什么?
現象:加熱后,紅色變成紫色。原因:碳酸不穩定,易分解。
化學方程式:H2CO3 = CO2 ↑+ H2O
【討論】:怎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質的轉化? C→CO2→H2CO3→Na2CO3
1)C + O2 = CO2 2)CO2 + H2O = H2CO3 3)H2CO3 + 2NaOH = Na2CO3 + H2O
非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
非金屬單質 → 非金屬氧化物 → 酸 → 鹽+水
二、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
【實驗一】:鐵粉和硫磺的實驗
1.用磁鐵接近混合物,你看到什么現象:鐵粉被吸引。
2.將混合物放進試管內,用酒精燈加熱,有什么現象:生成黑色固體
3.生成物外觀如何?黑色固體 磁鐵能否吸引生成物?不能吸引
4.用化學方程式: S + Fe = FeS。
【實驗二】:在蒸發皿中放1小塊生石灰,加水,攪拌,有什么現象?
變成白色粉末,放出大量熱。用化學方程式表示:CaO + H2O = Ca(OH)2 。
【討論】:怎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質的轉化? Ca→CaO→Ca(OH)2→CaCO3
1)2Ca + O2 = 2CaO 2)CaO + H2O = Ca(OH)2 3)Ca(OH)2 + CO2 = CaCO3↓+ H2O
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
金屬氧化物 + 水→ 堿 (只有4種:CaO Na2O K2O BaO )
自然界中少量金屬以單質(游離態)形式存在;大多數以化合物(化合態)形式存在。金屬冶煉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從金屬氧化物中奪取氧元素。常用的還原劑有C、H2 、CO
【實驗一】:木炭和氧化銅的反應加熱后發現試管黑色粉末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木炭和氧化銅反應,生成了銅和二氧化碳
化學方程式:C + 2CuO = 2Cu + CO2↑
熾熱的碳還可以與二氧化碳反應;: C + CO2 = 2CO
【實驗二】:氫氣還原氧化銅
現象:黑色粉末變成紅色,試管口有小水珠 化學方程式:CuO + H2 = H2O + Cu
【討論】:
1、由氧化銅制取銅還有什么方法?
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 CO+ CuO = Cu + CO2↑
氧化銅和鹽酸反應制得氯化銅,再用鐵置換氯化銅:
CuO+2HCl=CuCl2+ H2O,Fe+ CuCl2= FeCl2+ Cu
2、為什么在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開始時,要先通氫氣,再加熱氧化銅?
排出試管內的空氣,防止氫氣和空氣混合加熱,發生爆炸
3、銅在空氣中加熱容易氧化變成氧化銅,你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反應結束后要先停止加熱,繼續通氫氣至試管冷卻,防止生成的銅高溫下再次被氧化。
【實驗三】: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
現象:紅色的鐵銹變成黑色,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化學方程式:3CO+Fe2O3 = 2Fe + 3CO2
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實驗】:雞蛋的變化
將一只雞蛋放到盛的稀鹽酸的容器中,觀察現象是:雞蛋不斷地上浮和下沉。
兩分鐘后,將生雞蛋從酸中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蛋殼發生什么變化?蛋殼凹凸不平。
將雞蛋繼續放置鹽酸中,10分鐘后,用水沖洗干凈,雞蛋發生什么變化?變成軟殼蛋。
4.解釋變化的原因: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探究一】:根據課本52頁圖,討論各類物質間的互相轉化規律:
A.兩條縱線:
1. 金屬 → 金屬氧化物 → 堿 → 鹽
2. 非金屬 → 非金屬氧化物 → 酸 → 鹽
B.四條橫線:
3.金屬 + 非金屬 → 無氧酸鹽 2Fe + 3Cl2 = 2FeCl3
4.金屬氧化物 + 非金屬氧化物 → 含氧酸鹽 CaO + SiO2 = CaSiO3
5.酸 + 堿 → 鹽 + H2O HCl + NaOH = NaCl + H2O
6.鹽 + 鹽→ 新鹽 + 新鹽 AgNO3 + NaCl = NaNO3 + AgCl↓
C.兩條交叉線:
7.金屬氧化物 + 酸 → 鹽 + H2O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8. 非金屬氧化物 + 堿 → 鹽 + H2O SO2+ 2NaOH= 2Na2SO3 + H2O
D.兩條彎線:
9. 金屬 + 鹽 → 新金屬 + 鹽 Fe + CuSO4= Cu + FeSO4,Cu + 2AgNO3= Cu(NO3)2+2Ag
10. 金屬 + 酸 → 鹽 + H2 Zn + H2SO4= ZnSO4 + H2↑ ,Fe + H2SO4= FeSO4+H2↑
【探究二】:根據課本52頁物質轉化規律圖,查找各類物質主要的化學性質:
如:酸的性質
交叉線:酸 + 金屬氧化物 → 鹽 + H2O
橫線:酸 + 堿 → 鹽 + H2O
彎線:酸 + 金屬 → 鹽 + H2
豎線:酸 + 鹽 → 新酸 + 新鹽
【探究三】:根據課本52頁物質轉化規律圖,查找制取各類物質的可能途徑:
如:制取鹽的可能途徑:(8條)
1.金屬 + 非金屬 → 無氧酸鹽
2.金屬氧化物 + 非金屬氧化物→ 含氧酸鹽
3.酸 + 堿 → 鹽 + H2O
4.鹽 + 鹽→ 新鹽 + 新鹽
5.金屬氧化物 + 酸 → 鹽 + H2O
6.非金屬氧化物 + 堿 → 鹽 + H2O
7.金屬 + 鹽 → 新金屬 + 鹽
8.金屬 + 酸 → 鹽 + H2
九年級科學第一章知識歸納
一、概念:
1、 酸的組成——氫離子+酸根離子
2、 堿的組成——金屬離子+氫氧根離子
3、 鹽的組成——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酸根離子
4、 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AB+CD=AD+CB
5、 中和反應——酸跟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6、置換反應—— 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7、 稀釋濃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斷攪動,使產生的熱量迅速地擴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濃硫酸里。
二、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口訣:
(正價)一氫鉀鈉銀,二鈣鎂鋇鋅,三鋁、四硅、五氮磷。
(負價)負一價:氟、氯、溴、碘; 負二價:氧和硫。
原子團的化合價
負一價:氫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錳酸根(MnO4);
負二價: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亞硫酸根(SO3),錳酸根(MnO4);
負三價:磷酸根(PO4);  正一價:銨根(NH4+)。
三、熟記下列反應方程式:
(一)酸的性質
(1)與指示劑反應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遇酸不變色。
(2)酸 + 堿 = 鹽 + 水。
(3)酸 + 某些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4)酸 + 活潑金屬 = 鹽 + 氫氣。
(5)酸 + 鹽 = 新鹽 + 新酸。
1、 鋅跟稀鹽酸反應: 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氣泡產生,鋅粒逐漸減少。
2、 鋅跟稀硫酸反應: Zn + H2SO4 = ZnSO4 + H2 ↑
3、 鐵跟稀鹽酸反應: 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氣泡產生,鐵逐漸減少,
4、 鐵跟稀硫酸反應: 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變成淺綠色。
5、 鐵銹跟稀鹽酸反應: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紅色鐵銹逐漸消失,
6、 鐵銹跟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變成黃色
7、 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銅逐漸消失,
8、 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變成藍色。
(二)堿的性質:(1)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堿 + 多數非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3)堿 + 酸 = 鹽 + 水
        (4)堿+某些鹽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堿
1、 氫氧化鈉跟二氧化碳反應: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 氫氧化鈉跟二氧化硫反應: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 氫氧化鈉跟三氧化硫反應: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 氫氧化鈣跟二氧化碳反應: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5、 氫氧化鈉跟稀硫酸反應: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6、 氫氧化鈉跟稀鹽酸反應:NaOH + HCl = NaCl + H2O
7、 生石灰跟水反應:CaO + H2O =Ca(OH)2 放出大量熱
(三)鹽的性質:(1)鹽 + 某些金屬=另一種鹽 + 另一種金屬。
(2)鹽 + 某些酸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酸。
(3)鹽 + 某些堿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堿
(4)鹽 + 某些鹽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鹽
1、 硫酸銅溶液跟鐵反應:CuSO4 + Fe = ZnSO4 +Fe 鐵表面覆蓋紅色物質,溶液變淺綠色
2、 碳酸鈉跟鹽酸反應: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3、 碳酸氫鈉跟鹽酸反應: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4、 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5、 硝酸銀跟稀鹽酸反應: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不溶于水和酸白色沉淀產生
6、 氯化鋇跟稀硫酸反應: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不溶于水和酸白色沉淀產生
7、 氫氧化鈣跟碳酸鈉溶液反應: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有白色沉淀產生
8、 硝酸銀溶液跟氯化鈉溶液反應: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9、 氯化鋇溶液跟硫酸鈉溶液反應: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產生
四、金屬活動性順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五、溶解性表:
(1) 大多數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揮發性、濃H2SO4有吸水性。)
(2) 堿的溶解性:鉀、鈉、鋇、銨溶、鈣微溶,其余堿 全不溶。
(3) 鹽的溶解性:鉀、鈉、銨、硝四鹽溶。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鹽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全溶。
碳酸鹽除鉀、鈉、銨鹽全溶,其余全不溶。
六、反應條件:
1、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
堿和鹽、鹽和鹽反應,反應物必須都可溶
2、 金屬跟酸反應的條件——
(1)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屬要排在氫前。
(2) 濃硫酸、硝酸跟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
(3) 鐵發生置換反應時,生成+2價的鐵的化合物。
3、 金屬跟鹽反應的條件——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單質的金屬要比鹽中金屬活潑。
(2)反應物中的鹽要可溶。
(3)K、Ca、Na、Ba等金屬跟鹽反應不能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金屬。不用于置換反應。
4、 鹽跟鹽反應的條件——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
5、 鹽跟堿反應的條件——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
七、熟記常見物質的俗稱和化學式:
生石灰—— 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食鹽——NaCl
工業用鹽——NaNO2   
火堿、燒堿、苛性鈉—— NaOH  
 純堿、蘇打——Na2CO3 
小蘇打—— NaHCO3 
 干冰——CO2 冰—— H2O  
鐵銹、赤鐵礦——Fe2O3    
磁鐵礦—— Fe3O4
金剛石、石墨—— C
天然氣(甲烷)——CH4     
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
膽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羊毛(動物毛)---蛋白質---羽毛燒焦味
棉布------ 纖維素---紙的燒焦味
八、熟記常見物質的顏色:
紅色的固體——Cu、Fe2O3 、P(紅磷) 黑色的固體——C、CuO、Fe3O4、FeO、MnO2
白色的固體——KClO3、P2O5、P(白磷)、CuSO4(無水硫酸銅)、KCl、NaCl等
紫黑色的固體——KMnO4          黃色的固體—— S
藍色的固體——CuSO4·5H2O 藍色絮狀沉淀——Cu(OH)2
紅褐色絮狀沉淀——Fe(OH)3 常見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鹽
溶于酸但不產生氣體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 等不溶性堿的沉淀
藍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 等含Cu2+溶液
淺綠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
黃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九、物質的檢驗和鑒別:
1、 檢驗稀鹽酸(或Cl-)——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2、 檢驗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3、 檢驗CO32-——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
4、 檢驗NH4+——取少量待檢物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適量NaOH溶液并加熱,有使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的氣體產生。
5、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各滴入幾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無現象產生的原溶液是稀鹽酸。
6、 鑒別Ca(OH)2和NaOH溶液——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分別通入CO2氣體(或各滴入幾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Ca(OH)2,無現象產生的原溶液是NaOH。
◎補充下列反應方程式:
1、 氫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藍色沉淀消失
2、 氫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變成藍色溶液
3、 氫氧化鈉跟硫酸銅溶液反應: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 有藍色沉淀產生
4、 氫氧化鈉跟氯化鐵溶液反應: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 有紅褐色沉淀產生
◎判斷溶液的酸堿性——用指示劑,溶液的酸堿度——用pH來表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性
← 酸性增強 堿性增強 →
紫色石蕊 (酸紅堿藍) 無色酚酞(酸無堿紅)
pH<7為酸性 顯紅色 顯無色
pH=7為中性 顯紫色 顯無色
pH>7為堿性 顯藍色 顯紅色
◎干燥劑的選擇:
1、濃硫酸可干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氣體(如:H2、O2、N2、CO) 
※不能干燥堿性氣體(如:NH3)
2、氫氧化鈉固體、生石灰、堿石灰可干燥:堿性氣體(如:NH3)
中性氣體(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
3、無水硫酸銅固體遇水由白色變藍色,可檢驗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氣。
H2O

O2
Δ
高溫
高溫
Δ
Δ
Δ
+ 酸
+ H2O
+ O2
+ 堿
+ H2O
+ O2
點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博| 牟定县| 邯郸县| 肇东市| 阜新市| 兴海县| 都兰县| 手游| 巴里| 民权县| 金沙县| 西充县| 上思县| 吴江市| 金昌市| 天峻县| 阿拉善盟| 石楼县| 合川市| 通州区| 渝中区| 南京市| 分宜县| 黄梅县| 宜昌市| 获嘉县| 海阳市| 灵璧县| 阿拉善右旗| 山丹县| 安龙县| 横峰县| 宁蒗| 剑阁县| 辽宁省| 始兴县| 建水县| 长阳| 涿鹿县| 额尔古纳市|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