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二 第二單元 遺傳的物質基礎第3講 基因的表達一、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2020·河北衡水中學五調)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人們把結合在同一條mRNA鏈上的核糖體稱為多聚核糖體。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 )A.組成多聚核糖體的化學元素有C、H、O、N、P等B.多聚核糖體使每條肽鏈合成的時間明顯縮短C.多聚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的過程中有水的生成D.多聚核糖體合成蛋白質時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解析] 多聚核糖體可以在短時間內合成大量的肽鏈,但每條肽鏈合成的時間是相同的。2.(2021·安徽合肥高三調研)圖中①、②、③分別表示相應的結構或物質,Asn、Ser、Gly為三種氨基酸,分別是天冬酰胺(C4H8O3N2)、絲氨酸(C3H7O3N)、甘氨酸(C2H5O2N),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C )A.結構①中發生氨基酸的脫水縮合B.決定圖中天冬酰胺的密碼子是AACC.結構②沿著結構③移動,讀取密碼子D.天冬酰胺R基C、H、O個數比為2∶4∶1[解析] 結構①是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在核糖體中會發生氨基酸的脫水縮合,A正確;密碼子是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天冬酰胺的密碼子是AAC,B正確;結構②③分別是tRNA和mRNA,翻譯時核糖體沿著mRNA移動讀取密碼子,C錯誤;氨基酸的分子式為C2H4O2NR,天冬酰胺的分子式為C4H8O3N2,則R基團中C、H、O三種元素的比為2∶4∶1,D正確。3.(2021·江蘇徐州一中月考)如圖甲、乙表示某生物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A.甲、乙所示過程可在細胞同一場所發生B.甲過程需要4種核糖核苷酸、酶、能量等條件C.圖乙所示兩過程堿基配對情況相同D.圖乙過程合成的肽鏈長度不同[解析] 圖甲表示DNA的復制,圖乙表示同時進行的轉錄和翻譯,則該生物為原核生物,原核細胞中甲、乙所示過程可以在同一場所發生,A正確;DNA的復制需要的原料是4種脫氧核苷酸,B錯誤;轉錄過程中的堿基配對為T—A、A—U、C—G、G—C,翻譯過程中的堿基配對為U—A、A—U、C—G、G—C,二者不完全相同,C錯誤;圖乙合成的各條肽鏈是以同一條mRNA為模板合成的,長度相等,D錯誤。4.(2020·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上學期期中)核糖體RNA(rRNA)在核仁中通過轉錄形成,與核糖核蛋白組裝成核糖體前體,再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中進一步成熟,成為翻譯的場所。翻譯時rRNA催化肽鍵的連接。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C )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B.rRNA的合成及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有關C.翻譯時,rRNA的堿基與tRNA上的反密碼子互補配對D.rRNA可降低氨基酸間脫水縮合所需的活化能[解析] 核糖體RNA(rRNA)在核仁中以DNA為模板通過轉錄形成,A項、B項正確;翻譯時,mRNA的密碼子與tRNA上的反密碼子互補配對,C項錯誤;翻譯時rRNA可降低氨基酸間脫水縮合所需的活化能,催化肽鍵的連接,D項正確。5.(2020·山東德州期中)如圖為大腸桿菌細胞中進行的某生理過程,其中A、B、C表示物質,D表示結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 )A.大腸桿菌的物質A需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修飾才具有活性B.細胞中物質B有多種,每種B只能識別并轉運一種氨基酸C.物質C上可以結合多個D,同時合成多個不同的物質AD.結構D含有RNA和蛋白質,其形成與核仁有關[解析] 大腸桿菌無內質網和高爾基體;B為tRNA,細胞中tRNA有多種,每種tRNA識別并轉運一種氨基酸;物質C上可以結合多個D,同時合成多個相同的物質A;大腸桿菌沒有核仁。6.(2020·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三模)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為有包膜病毒,其遺傳物質是一種單股正鏈RNA,以ss(+)RNA表示。ss(+)RNA可直接作為mRNA翻譯成蛋白質,下圖是病毒的增殖過程示意圖。有關該病毒說法正確的是( C )A.該病毒的遺傳物質徹底水解會得到四種核糖核苷酸B.(+)RNA的嘧啶堿基數與(-)RNA的嘧啶堿基數相等C.RNA復制酶在宿主細胞內可催化磷酸二酯鍵的形成D.由于沒有核糖體,所以病毒包膜上不存在蛋白質[解析] 該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若初步水解會得到四種核糖核苷酸,A錯誤;圖中的(+)RNA與(-)RNA之間為互補關系,因此二者中的嘧啶堿基數與嘌呤堿基數是相等,B錯誤。RNA復制酶在宿主細胞內可催化RNA的合成,顯然RNA復制酶能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間磷酸二酯鍵的形成,C正確;病毒是非細胞生物沒有核糖體,但病毒包膜上依然存在在宿主細胞中合成的蛋白質,D錯誤。故選C。7.(2020·山東省淄博市高三三模)研究人員在分離大腸桿菌的多聚核糖體時,發現核糖體與DNA及一些蛋白質復合物耦連在一起,形成復合結構,其組成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D )A.核糖體通過mRNA與質粒DNA發生耦連B.大腸桿菌的轉錄過程和翻譯過程同時進行C.在mRNA上,核糖體的移動方向為a→bD.啟動子和終止子決定了翻譯的開始和終止[解析] 由圖可知:核糖體通過mRNA與質粒DNA發生耦連,A正確;圖中轉錄形成的mRNA沒有與質粒DNA的模板鏈分離,就有多個核糖體與mRNA結合,說明大腸桿菌的轉錄過程和翻譯過程同時進行,B正確;一個m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且先結合的核糖體中合成的肽鏈最長,據此分析圖示可知:在mRNA上,核糖體的移動方向為a→b,C正確;啟動子的作用是驅動基因轉錄出mRNA,終止子起到終止轉錄的作用,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決定了翻譯的開始和終止,D錯誤。故選D。8.(2021·湖南長郡中學測試)如圖為某六肽化合物合成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 )A.與①→②相比,③→⑤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U—AB.根據圖中多肽的氨基酸數可以判斷出終止密碼子是UCUC.①→②中會產生圖中④代表的物質,且④中含有氫鍵D.若該多肽是一種DNA聚合酶,則它會催化物質①的復制[解析] ①為DNA,②③均是mRNA,⑤是多肽。①→②過程表示轉錄,其堿基配對方式是A—U、T—A、G—C、C—G,③→⑤過程表示翻譯,其堿基配對方式是A—U、U—A、G—C、C—G,可見,與①→②相比,③→⑤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U—A;由題意“為某六肽化合物合成”,再根據圖中多肽的氨基酸數可以判斷出終止密碼子是UAA;①→②所示的轉錄過程會產生圖中④代表的tRNA,tRNA中含有氫鍵;若該多肽是一種DNA聚合酶,則它會催化物質①所示的DNA的復制。9.(2020·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上學期期中)用3H標記尿嘧啶后合成的核糖核苷酸,若注入真核細胞,不可用于研究( A )A.DNA復制的場所B.mRNA與核糖體的結合C.DNA轉錄的場所D.mRNA合成由核孔進入細胞質[解析] DNA復制需要DNA模板、原料脫氧核苷酸、能量ATP和DNA聚合酶,不需要尿嘧啶核糖核苷酸,A正確;mRNA中含有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可以將其用3H標記后研究mRNA與核糖體的結合和mRNA合成由核孔進入細胞質過程,B、D錯誤;DNA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需要核糖核苷酸為原料,所以可以用3H標記尿嘧啶后合成的核糖核苷酸作為原料研究該過程,C錯誤。故選A。10.(2020·山東日照一模)研究發現,當細胞中缺乏氨基酸時,負載tRNA(攜帶氨基酸的tRNA)會轉化為空載tRNA(沒有攜帶氨基酸的tRNA)參與基因表達的調控。如圖是缺乏氨基酸時,tRNA調控基因表達的相關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 )A.過程①可以產生tRNA、rRNA、mRNA三種RNAB.終止密碼子與a距離最近,d結合過的tRNA最多C.細胞缺乏氨基酸時,空載tRNA既抑制轉錄也抑制翻譯D.細胞缺乏氨基酸時,該調控機制有利于氨基酸的調配利用[解析] 根據肽鏈的長短,判斷核糖體是從mRNA右端向左端移動,因此,終止密碼子與a距離最近,a結合過的tRNA最多。11.(2020·天津高考模擬)若基因轉錄所合成的RNA鏈不能與模板分開,會形成R環(由一條RNA鏈與雙鏈DNA中的一條鏈雜交而組成的三鏈核酸結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D )A.R環的產生不會影響DNA的復制B.R環中未配對的DNA單鏈可以進行轉錄因而不會影響該基因的表達C.雜合鏈中A-U/T堿基對的比例不會影響R環的穩定性D.RNA鏈未被快速轉運到細胞質中可導致R環形成[解析] 由于形成的R環會阻礙解旋酶的移動,所以R環的產生會影響DNA的復制,A錯誤;R環中未配對的DNA單鏈是非模板鏈,不進行轉錄,B錯誤;雜合鏈中A-U/T堿基對的比例會影響兩條鏈之間氫鍵的含量,A-U/T堿基對的比例越少,氫鍵就越多,R環越穩定,因而會影響R環的穩定性,C錯誤;新生RNA分子未被及時加工成熟或未被快速轉運到細胞質等均會催生R環的產生,D正確。故選D。12.(2020·黑龍江大慶四中高三月考)下列有關遺傳信息傳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C )A.DNA復制和轉錄的場所相同B.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很大程度上保證了DNA復制的準確性C.基因的改變僅引起生物體單一性狀的改變D.轉錄時并非整個DNA分子都解旋[解析] DNA復制的主要場所是細胞核,轉錄的主要場所是細胞核,A正確;DNA準確復制的原因是親代DNA提供模板,復制過程嚴格遵循堿基互補配對,B正確;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并不都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基因的改變可能引起生物體多個性狀的改變,C錯誤;轉錄是以基因為單位進行的,因此轉錄時將DNA片段解旋,D正確。13.(2021·天津高考模擬)如圖為生物體內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D )(注:利福平與紅霉素都是抗生素類藥物,利福平能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紅霉素能與核糖體結合以阻止其發揮作用。)A.在人體神經元的細胞核中發生的過程是①,細胞質中發生的過程是③B.利福平抑菌是通過影響圖中②過程實現的,紅霉素抑菌是通過影響圖中⑤過程實現的C.圖中能發生堿基A與T配對的過程有①②③,能發生堿基A與U配對的過程有②③④⑤D.細胞生物的遺傳信息傳到蛋白質的途徑為②③,病毒的遺傳信息傳到蛋白質的途徑為④②③或③[解析] 人體神經元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其細胞核中可發生②轉錄不可發生①DNA復制,其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含有少量DNA,可發生①DNA復制、②轉錄和③翻譯過程,A錯誤;據題干信息,利福平能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說明能夠影響RNA的合成,而細菌不能發生⑤RNA復制過程,因此利福平抑菌是通過影響②轉錄過程實現的。核糖體是翻譯的場所,紅霉素能與核糖體結合阻止其發揮作用,因此紅霉素抑菌是通過影響③翻譯過程實現的,B錯誤;DNA和DNA之間或者DNA和RNA之間能發生堿基A與T的配對,因此①DNA復制、②轉錄和④逆轉錄過程均可發生堿基A與T的配對;DNA與RNA之間或者RNA與RNA之間能發生堿基A與U的配對,因此②轉錄、③翻譯、④逆轉錄和⑤RNA復制過程均可發生堿基A與U的配對,C錯誤;細胞生物的遺傳信息可由②轉錄和③翻譯傳到蛋白質。病毒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DNA病毒的遺傳信息可通過②轉錄和③翻譯傳到蛋白質,RNA病毒的遺傳信息可通過④逆轉錄、②轉錄、③翻譯或直接通過③翻譯傳到蛋白質,D正確。二、非選擇題14.(2021·南通模擬)當某些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分子難與模板鏈分離時,會形成RNA-DNA雜交體,這時非模板鏈、RNA-DNA雜交體共同構成R環結構。研究表明R環結構會影響DNA復制、轉錄和基因的穩定性等。如圖是原核細胞DNA復制及轉錄相關過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酶C是RNA聚合酶。與酶A相比,酶C除能催化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外,還能催化氫鍵斷裂。(2)R環結構通常出現在DNA非轉錄模板鏈上含較多堿基G的片段,R環中含有堿基G的核苷酸有鳥嘌呤脫氧核苷酸和鳥嘌呤核糖核苷酸,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環的原因是模板鏈與mRNA之間形成的氫鍵比例高,mRNA不易脫離模板鏈。對這些基因而言,R環是否出現可作為基因是否轉錄(或表達)的判斷依據。(3)研究發現原核細胞DNA復制速率和轉錄速率相差很大。當DNA復制和基因轉錄同向進行時,如果轉錄形成R環,則DNA復制會被迫停止,這是由于R環阻礙解旋酶(酶B)的移動。R環的形成會降低DNA的穩定性,如非模板鏈上胞嘧啶轉化為尿嘧啶,經2次DNA復制后開始產生堿基對C—G替換為T—A的突變基因。[解析] (1)酶C是RNA聚合酶。酶C催化氫鍵斷裂的同時,也能催化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2)R環包括DNA鏈和RNA鏈,含有堿基G的核苷酸有鳥嘌呤脫氧核苷酸和鳥嘌呤核糖核苷酸,富含G的片段模板鏈與mRNA之間形成的氫鍵比例高,mRNA不易脫離模板鏈,容易形成R環。R環是否出現可作為基因是否轉錄(或表達)的判斷依據。(3)轉錄形成R環,R環會阻礙解旋酶(酶B)的移動,使DNA復制被迫停止。DNA的復制為半保留復制,如果非模板鏈上胞嘧啶轉化為尿嘧啶,經第1次復制該位點堿基對變為U—A,經第2次復制該位點堿基對變為T—A。15.(2021·山東模擬)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在低氧感應方面做出貢獻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合成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的細胞持續表達低氧誘導因子(HIF-1α)。在氧氣供應正常時,HIF-1α合成后很快被降解;在氧氣供應不足時,HIF-1α不被降解,細胞內積累的HIF-1α可促進EPO的合成,使紅細胞增多以適應低氧環境,相關機理如下圖所示。此外,該研究可為癌癥等諸多疾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1)如果氧氣供應不足,HIF-1α進入細胞核,與其他因子(ARNT)一起與EPO基因上游的調控序列結合,增強該基因的表達水平(轉錄),使EPO合成和分泌增加。EPO刺激骨髓造血干細胞,使其增殖和分化,生成大量紅細胞,從而提高氧氣的運輸能力。(2)正常條件下,氧氣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入細胞,細胞內的HIF-1α在脯氨酰羥化酶的作用下被羥基化,最終被降解。如果將細胞中的脯氨酰羥化酶基因敲除,EPO基因的表達水平會升高(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該基因被敲除后,缺少脯氨酸酰羥化酶,HIF-1α不能被降解,其進入細胞核與ARNT一起與EPO基因上游的調控序列結合,增強EPO基因的表達。(3)一些實體腫瘤(如肝癌)中的毛細血管生成滯后,限制了腫瘤的快速發展。研究發現,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和毛細血管的生成。假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合成與EPO合成的調節途徑類似,且途徑有兩個:途徑①相當于圖中HIF-1α的降解過程,途徑②相當于HIF-1α對EPO合成的調控過程。為了限制腫瘤快速生長,可以通過調節途徑①和途徑②來實現,進行調節的思路是促進途徑①,抑制途徑②。[解析] (1)若氧氣供應不足,HIF-1α進入細胞核,與ARNT一起與EPO基因上游的調控序列結合,增強該基因的表達水平,使EPO合成和分泌增加。EPO(促紅細胞生成素)可刺激骨髓造血干細胞增殖和分化,生成大量紅細胞,從而提高氧氣的運輸能力。(2)氧氣進入細胞的方式為自由擴散;若脯氨酰羥化酶基因被敲除,細胞中缺少脯氨酸酰羥化酶,則HIF-1α不能被降解,其積累后,可進入細胞核與ARNT一起增強EPO基因的表達。(3)由題意可知,毛細血管生成滯后可限制腫瘤的快速生長,而毛細血管生成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調控。結合圖解可知,途徑①會降低細胞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含量,進而抑制毛細血管的生成,可限制腫瘤的快速生長,途徑②則會增加細胞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含量,因此為限制腫瘤快速生長,應促進途徑①、抑制途徑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