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三 第二單元 生物與環境第4講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信息傳遞及其穩定性和生態保護一、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如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部分過程,其中甲、乙、丙、丁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A.④增多是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B.圖中箭頭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環方向C.甲、乙種間關系的調節還需要信息傳遞的作用D.無機環境中的CO2可以來自細胞呼吸[解析] 由圖中的箭頭可知,甲是生產者,丁是分解者,乙、丙是消費者,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過量地燃燒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過多,而不是分解者的呼吸增加造成的;物質是循環的,因此圖示中的箭頭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環方向;信息傳遞可以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無機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來自生物細胞的呼吸,也可以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2.低碳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的共同選擇,甲圖是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乙圖為碳循環示意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乙圖中過程③的場所主要在細胞的線粒體中B.甲圖中沼氣池中的微生物是該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C.甲圖是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多途徑利用農作物,使能量能夠循環利用,提高了該系統的能量利用率D.要減少溫室效應,應調整圖中的過程①⑤[解析] 乙圖中過程③表示生產者的呼吸作用,其場所主要在細胞的線粒體中,A正確;甲圖中沼氣池中的微生物能夠利用農作物秸稈中有機物儲存的能量,沼氣池中的微生物如甲烷桿菌能將人畜糞便、農作物秸稈中的有機物分解產生甲烷(沼氣的成分之一),此時的微生物是分解者,B正確;甲圖是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多途徑利用農作物,提高了該系統的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不能夠循環利用,C錯誤;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壞和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因此要減少溫室效應,應調整圖中的過程①⑤,D正確。3.下列關于幾幅曲線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C )A.甲圖中光作為物理信息,對同一植物的萌發作用具有兩重性B.乙圖中若c為生產者,則b可代表該生態系統中的次級消費者C.丙圖中因工業污染,改變了黑化蛾與地衣之間的競爭關系D.丁圖中若A為草本植物的種類數量,B可能為整個植被的生物量[解析] 光是物理信息,甲圖顯示,光對種子萌發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乙圖中若c為生產者,則可能a以c為食,b以a為食,因此,b可為次級消費者;丙圖顯示了大氣中SO2含量對地衣和黑化蛾種群數量的影響,并沒有顯示地衣和黑化蛾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在初生演替過程中,起初以草本植物為主,草本植物的種類數量逐漸增加,后來由于出現了灌木和喬木,草本植物因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其種類數量逐漸減少,但隨著演替的進行,整個植被的生物量會逐漸增加。4.下列各選項與所給模型不相符的是( C )①,F②A.若X表示種群數量,則①代表出生率或遷入率B.若X表示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則①可能代表物種豐富度C.若X表示捕食鏈中第二營養級的總能量,則②代表第一營養級的總能量D.若X表示環境中的碳元素,則②表示光合作用[解析] 出生率或遷入率的增加均能使種群數量增加,故A正確;物種豐富度提高,即生物的種類越多,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越復雜,則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越高,故B正確;能量流動時第二營養級的生物將獲得第一營養級能量的10%~20%,一般來說,第一營養級能量越多,第二營養級獲得的能量越多,故C錯誤;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得環境中的二氧化碳減少,故D正確。5.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蘊含著生物學知識的語句。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 )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生物之間的互利共生關系B.“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體現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了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D.“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解析]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A錯誤;“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體現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錯誤;“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D錯誤。6.(2020·江西上饒中學開學檢測)農場中種植著糧食作物、果樹,飼養著家禽、家畜等。運用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農畜產品的產量。下列措施不屬于此項原理的是( A )A.圈養家畜,散養家禽B.施放過量的性引誘劑,干擾害蟲的正常交尾C.延長家禽的光照時間,提高產蛋率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達到早熟、高產的目的[解析] 生態系統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圈養家畜、散養家禽是為了減少能量的消耗,A符合題意;為干擾害蟲的正常交尾施放的性引誘劑為化學信息,B不符合題意;延長家禽的光照時間和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都是利用的物理信息,C、D不符合題意。7.(2021·黔南州期末)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 D )A.雄鳥的“求偶炫耀”屬于物理信息B.生態系統的物理信息都來源于無機環境C.信息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傳遞D.施放性引誘劑控制害蟲,屬于化學信息在生產中的應用[解析] 雄鳥的“求偶炫耀”屬于行為信息,A錯誤;生態系統的物理信息有的來自無機環境,有的來自生物,B錯誤;信息傳遞往往是雙向的,既可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傳遞,也可從高營養級向低營養級傳遞,C錯誤;施放性引誘劑控制害蟲,屬于化學信息在生產中的應用,D正確。8.(2020·山東省威海市高三一模)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錯誤的是( C )A.信息傳遞具有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的作用B.生態系統的反饋調節必須依賴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C.生態系統中用于傳遞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產生的D.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是通過信息傳遞實現的[解析] 信息傳遞可以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A正確;生態系統的反饋調節必須依賴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B正確;生態系統中用于傳遞的信息不一定是由生物成分產生的,C錯誤;具有捕食關系的生物可以根據氣味或顏色等信息進行捕食或躲避獵捕,D正確。故選C。9.(2020·鯉城區模擬)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恢復原狀”屬于抵抗力穩定性B.“桑基魚塘”農業生態系統可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C.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D.引入外來物種可以增加生態系統的組分,是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最好措施[解析] 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恢復原狀”屬于恢復力穩定性,A錯誤;“?;~塘”農業生態系統可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B錯誤;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有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C正確;引入外來物種有可能成為入侵物種,導致生態系統穩定性受到破壞,D錯誤。10.(2021·長沙模擬)某小組的同學準備制作一個生態瓶,為使它較長時間保持穩定,一位同學提出了如下幾點建議,你認為不合適的是( C )A.所用瓶子應是透明的,以便使瓶內生物得到充足光照B.瓶內生物應包含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C.瓶內綠色植物越多越好D.瓶內各生物之間應存在營養上的聯系[解析] 瓶子應是透明的,以便使瓶內生物得到充足光照,且應該放在散射光的地方,為生產者光合作用提供光能,A正確;瓶內應包括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成分,包含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B正確;生態瓶綠色植物過多,缺少消費者和分解者,也會使得生態瓶內物質循環不能順利進行,C錯誤;瓶內各生物之間應存在營養上的聯系,即構成食物鏈關系,D正確。11.(2020·廣州期中)運用生態學原理可以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D )A.在“?;~塘”生態系統中將蠶糞喂魚,提高了生態系統能量的傳遞效率B.引進外地物種一定能增加本地的生物多樣性,并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雄蟲的目的,是通過提高害蟲死亡率來降低其種群密度D.建立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是就地保護措施,有利于提高中華白海豚種群的K值[解析] “?;~塘”生態系統中將蠶糞喂魚,實現了生態系統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無法提高生態系統能量的傳遞效率,A錯誤;引進物種不當會導致生態入侵,使生物多樣性降低,進而降低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B錯誤;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雄蟲的目的是通過改變性別比例,降低害蟲的出生率來降低其種群密度,C錯誤;建立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的目的是提高中華白海豚種群的環境容納量,屬于就地保護,D正確。12.(2020·江蘇常州市高三期末)歐亞苔原生態系統的旅鼠以苔草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時,可產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內蛋白質的水解,減少旅鼠小腸上皮細胞對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學防御”。下圖為某一時期旅鼠種群密度與苔草化學防御水平的研究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C )A.苔草屬于生產者,其種群增長受其自身密度制約B.可推測此前一段時間樣地一中旅鼠種群密度過高C.可預測樣地三中的苔草化學防御水平此后將會降低D.苔草化學防御水平的變化有助于維持苔原生態系統的穩態[解析] 苔草是植物,屬于生產者,其種群增長受光照、溫度和自身密度等因素制約,A正確;據題干可知,樣地一中苔草的化學防御水平最高,可推測此前一段時間中旅鼠種群密度過高,B正確;據題圖樣地三中旅鼠種群密度較高可預測,樣地三中的苔草化學防御水平此后將會提高,C錯誤;苔草化學防御水平的變化有利于調節種間關系,有助于維持苔原生態系統的穩態,D正確。13.(2020·山東省濟南市高三二模)為了全面禁止和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有效防范重大公共衛生風險,我國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下列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敘述錯誤的是( D )A.很多具有價值的野生動物滅絕或瀕危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掠奪式開發利用野生生物資源,濫捕亂獵以及人類活動所導致的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B.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必須持有狩獵證,并實行年度獵捕量限額管理,一般是在種群數量超過K值或對人和社會存在危害隱患時才會允許獵捕C.國家禁止私自引入外來物種原因是外來物種可能會引起當地生物多樣性銳減和生物種群基因庫的破壞D.瀕危野生動物華南虎種群在南非的老虎谷自然保護區得到了良好的保護和發展,所以保護野生動物最有效的保護措施是就地保護[解析] 很多具有價值的野生動物滅絕或瀕危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掠奪式開發利用野生生物資源,濫捕亂獵以及人類活動所導致的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A正確;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必須持有狩獵證,并實行年度獵捕量限額管理,一般是在種群數量超過K值或對人和社會存在危害隱患時才會允許獵捕,B正確;引入外來物種可能會造成生物入侵,使生物多樣性降低,生物種群的基因庫被破壞,所以國家禁止私自引入外來物種,C正確;瀕危野生動物華南虎種群在南非的老虎谷自然保護區得到了良好的保護和發展屬于易地保護,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D錯誤。故選D。14.(2021·北鎮市月考)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穩態與保護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B )A.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物種數量較少,營養結構簡單,抵抗力穩定性弱,恢復力穩定性強B.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C.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D.因為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所以其穩定性與外界環境無關[解析] 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簡單,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都較低,A錯誤;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B正確;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從這三個方面進行,不僅僅是保護物種的多樣性,C錯誤;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但其穩定性與外界環境密切相關,當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劇烈時可能會使生態系統喪失自我調節能力,D錯誤。15.(2020·山東省濱州市高三三模)生物多樣性是衡量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群落中各種群的分布以及演變情況與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維持B.物種豐富度大的森林不易爆發病蟲害C.影響群落中動物分層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棲息環境D.群落演替中優勢植物種群的更替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解析] “收割理論”指出:捕食者往往捕食數量多的物種,這樣就會避免出現一種或少數幾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占絕對優勢的局面,為其他物種的形成騰出空間,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的多樣性,即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樣性,A錯誤;物種豐富度大的森林生態系統中營養結構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強,不易爆發病蟲害,B正確;影響群落中動物垂直結構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棲息場所,C正確;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群落演替中優勢植物種群的更替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正確。故選A。16.(2021·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三期末)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的敘述,錯誤的是( A )A.物質循環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進行的B.碳元素主要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進入生物群落中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D.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同時進行的,彼此相互依存[解析] 物質循環應是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進行的,A錯誤;碳元素主要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進入生物群落中,B正確;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短時間內二氧化碳大量釋放,導致溫室效應,C正確;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同時進行的,彼此相互依存,D正確。17.(2021·仙游縣私立第一中學高三)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及其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動物的行為信息只能在同種動物之間雙向傳遞B.生態系統的信息一般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傳遞C.利用黑光燈誘捕法來調查昆蟲的種群密度,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應用D.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果樹進行保花保果,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應用[解析] 動物的行為信息可以在同種生物之間傳遞,如求偶行為,也可在異種生物之間傳遞,如捕食者的捕食行為向被捕食者的傳遞,A錯誤;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往往是雙向的,有從低營養級到高營養級的信息傳遞,也有從高營養級到低營養級的信息傳遞,B錯誤;利用黑光燈誘捕法來調查昆蟲的種群密度,利用了物理信息的傳遞,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應用,C正確;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植物進行保花保果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不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應用,D錯誤。18.(2021·河北省唐山市生物二模)高密度水養殖常會引起池塘水體富營養化,影響養殖。如圖為利用稻田生態系統凈化魚塘尾水的示意圖,箭頭所指為水流方向。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C )A.魚塘富營養化水為水稻生長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B.藻類與稻田生態系統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競爭的關系C.魚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主要是被稻田中的生產者利用D.稻田生態系統凈化魚塘尾水的過程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解析] 出現富營養化的水體流經稻田時,為水稻生長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營養,A正確;藻類與稻田生態系統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競爭的關系,B正確;魚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主要是被稻田中的分解者利用,C錯誤;稻田生態系統凈化魚塘尾水的過程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D正確。故選C。19.(2020·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三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治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將是時代的主旋律。根據這一思想和生態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生物圈是一個在物質和能量上都能自給自足的系統B.應對溫室效應加劇問題主要通過各國節能減排來解決C.南方的?;~塘生態農業,可以提高能量傳遞效率,提高生產力D.“綠水青山、鳥語花香”的美景,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解析] 生物圈是一個在物質上能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但需不斷補充能量,A錯誤;面對溫室效應加劇問題,主要通過各國節能減排來解決,B正確;南方的?;~塘生態農業,可以提高能量多級利用,提高生產力,能量的傳遞效率不能提高,C錯誤;“綠水青山、鳥語花香”的美景,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D錯誤。故選B。20.(2021·黑龍江大慶一中高考模擬)運用生態學原理可以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引進物種一定能增加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并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B.“桑基魚塘”生態系統中將蠶糞喂魚,實現了生態系統能量的反復循環利用C.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殺雄蟲降低出生率屬于化學防治D.建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目的是提高大熊貓種群的環境容納量[解析] 引進物種不當會導致生物入侵,外來入侵物種通過競爭或占據本地物種的生態位,排擠本地物種,成為優勢種群,使本地物種的生存受到影響甚至導致本地物種滅絕,使生物多樣性降低,進而降低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A錯誤;“?;~塘”生態系統中將蠶糞喂魚,實現了生態系統物質的反復循環利用,能量單向流動,不可循環利用,B錯誤;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殺雄蟲降低出生率屬于生物防治,C錯誤;建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目的是提高大熊貓種群的環境容納量,D正確。故選D。二、非選擇題21.(2020·甘肅高考模擬)我省甘南地區生活著一種像鼠又像兔的動物——鼠兔。鼠兔屬于兔目鼠兔科,對草原生態系統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1)可以采用標志重捕法來調查鼠兔種群密度。鼠兔通過打洞給草原松土,使更多水分和營養物質可以被草原植被吸收,這體現了鼠兔的間接價值。(2)有些鳥類會利用鼠兔的洞穴來躲避惡劣天氣,作為回報,小鳥們若發現附近有鷹、雕等猛禽時,會通過鳴叫為鼠兔示警。這種傳遞信息的類型為物理信息,這體現了信息傳遞具有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的作用。(3)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鼠兔攝食的青草中的能量一部分流向腸道微生物或隨糞便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鼠兔同化,其中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流向下一營養級。(4)鼠兔盲腸中的多種微生物對難消化的植物多糖的發酵提供了有利條件,并確保了鼠兔對攝食的大量草的消化和降解,這些微生物與鼠兔的關系是互利共生。鼠兔腸道微生物的物種組成因鼠兔的種類、食物、生活環境等不同而存在差異,這是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的結果。[解析] (1)鼠兔的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用標志重捕法來調查種群密度;鼠兔通過打洞給草原松土,使更多水分和營養物質可以被草原植被吸收,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體現了鼠兔的間接使用價值。(2)鳥的鳴叫的聲音屬于物理信息。鼠兔和鳥類不同種生物之間的信息傳遞體現了信息傳遞具有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的作用。(3)能量傳遞中,攝食量=糞便量+同化量,同化量中大部分通過呼吸消耗以熱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其中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流向下一營養級。(4)微生物和鼠兔之間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屬于互利共生關系。鼠兔腸道微生物的物種組成因鼠兔的種類、食物、生活環境等不同而存在差異,這是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的結果,也就是共同進化的結果。22.如圖所示為自然界中碳循環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自然界中,除了綠色植物外,生產者還有藍藻、硝化細菌(其他合理答案亦可)(至少寫出兩種生物)。(2)若圖中①、②分別表示動物、植物部分同化能量的流向,則動物(兔子)糞便中的能量屬于②(填“①”或“②”)。(3)圖中③、④分別表示兩種重要的生理反應,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4)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前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著食物鏈(網)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返(或能量流動是物質循環的動力、物質循環是能量流動的載體)。(5)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不僅會導致溫室效應,還會導致霧霾,而霧霾可在一定時間內自行散去,這反映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緩解溫室效應和霧霾的重要措施,除該措施之外還可以大力植樹造林、開發并使用潔凈能源等(一條即可)。23.(2020·山東高考模擬)白紋伊蚊分布廣泛,可傳播登革病毒,雌蚊吸血,雄蚊不吸血而吸植物汁液。某科研團隊培育了攜帶新型共生菌的白紋伊蚊,其中的雄蚊與野生雌蚊交配,產生的受精卵不能發育。該團隊在試點小島上大量釋放攜帶新型共生菌的雄蚊,降低了野生白紋伊蚊的種群數量。該實驗探索出的防治白紋伊蚊的新途徑,有助于控制登革病毒的傳播。(1)研究人員釋放雄蚊后連續監測白紋伊蚊種群數量的變化,以檢驗實驗效果。該實驗選擇封閉性較好的小島而不是更開放的環境作為試點,從影響種群數量變動的直接因素考慮,其原因是小島封閉性好,遷入率和遷出率低,對該實驗結果影響小。(2)有人擔憂降低白紋伊蚊數量后,會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產生影響。而多年的實驗結果表明該舉措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較小,這主要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其基礎為負反饋調節。(3)雄蚊可通過感知雌蚊扇動翅膀發出的聲波來辨別雌蚊的方位,該過程體現了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請據此原理設計一個降低白紋伊蚊種群數量的方案通過模擬雌蚊發出的聲波誘殺雄性個體。24.(2020·湖南懷化二模)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某地因地制宜將廢棄采礦區改造成濕地生態公園,預期若干年后,隨著一些生物的陸續遷入,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地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是指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2)采用抽樣檢測法(調查方法)調查大腸桿菌等微生物數量來評估水質情況,而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鯉魚種群數量。鯉魚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另一部分通過細胞呼吸(以熱能的形式)散失。(3)該生態系統中某些生物也會遭受有害動物的破壞,對有害動物進行防控的技術有多種。利用性引誘劑誘殺某種害蟲的雄性個體,破壞害蟲種群正常的性別比例,降低了種群密度,這種防治方法屬于生物防治,這是利用了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進行防治。[解析] (1)生態系統穩定性是指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2)調查大腸桿菌等微生物數量,通常采用抽樣檢測的方法。鯉魚屬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調查其種群數量可采用標志重捕法。鯉魚同化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另一部分通過細胞呼吸以熱能的形式散失。(3)利用性引誘劑誘殺某種害蟲的雄性個體,破壞了該害蟲種群正常的性別比例,會使許多雌性個體不能完成交配,從而降低種群密度,這種防治方法屬于生物防治。性引誘劑屬于化學信息,所以該種防治方法是利用了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進行防治。25.(2021·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鳳城高中高三)近年來,煙臺地區蘋果種植戶開始發展生態果園模式,如下圖:(1)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果樹、雜草)固定的太陽能,從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來看,食用菌屬于分解者。(2)果樹開花期,果農利用一種小型蜜蜂傳粉,蜜蜂傳粉時相互通過跳擺尾舞或震動翅膀發出嗡嗡聲來進行交流,從信息類型來看,上述信息分別屬于行為信息和物理信息?;ㄌ炫R怨麡涞幕ê腿~為食,腫腿蜂可以將卵產在天牛幼蟲的體表,吸取幼蟲的營養,腫腿蜂和花天牛的種間關系是寄生。利用腫腿蜂控制花天牛數量屬于生物防治。(3)該生態系統中,雞鴨等家禽的存在既有助于消除雜草,控制蟲害,又可以為果樹提供糞肥,假設家禽的能量4/5來自雜草,1/5來自害蟲,那么家禽每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生產者9kg。(4)從生態系統的功能角度分析,果農建立生態果園的主要目的是實現生態系統內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利用,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減少環境污染。(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提高能量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解析] (1)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其中食用菌的作用是分解果樹、雜草的枯枝敗葉,屬于分解者。(2)蜜蜂的舞蹈及嗡嗡聲分別屬于生態系統中行為信息和物理信息的傳遞;腫腿蜂可以將卵產在天牛幼蟲的體表,屬于體表寄生,這種防治害蟲的方法屬于生物防治。(3)家禽質量增加的1kg中,4/5來自雜草,1/5來自害蟲,計算最少消耗應用傳遞效率20%計算,所以最少消耗雜草質量=4/5×5+1/5×5×5=4+5=9kg。(4)生態果園的目的是實現生態系統內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利用,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減少環境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