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簡單機械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在調節平衡后的杠桿兩側,分別掛上相同規格的鉤碼,杠桿處于平衡狀態.如果兩側各去掉一個鉤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無法判斷2.下列四種情形中所使用的杠桿屬千省力杠桿的是 3.圖3所示的簡單機械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4.在生產生活中常使用如圖所示的簡單機械,其中一定不能省力的做法是( ) A.B.C.D.5.人體內的杠桿大多是由肌肉和骨骼組成的。圖1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6.園藝師傅使用如圖所示的剪刀修剪樹枝時,常把樹枝盡量往剪刀軸O靠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A.增大阻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B.減小動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C.增大動力臂,省力D.減小阻力臂,省力7.小明在東湖邊看到以下四個畫面,其中哪一組用到省力的機械( )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8.騎自行車上一個陡坡時,有經驗的同學會沿S型路線騎行,他這樣做是為了( ) A.縮短上坡過程中所走的路程B.減少上坡過程中所做的功 C.減小上坡過程中所施加的力D.縮短上坡過程中所用的時間9.下列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A.機械效率不可能達到100%B.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械效率可能會大于100%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定大于動滑輪的機械效率D.杠桿的機械效率一定大于動滑輪的機械效率10.甲吊車比乙吊車的機械效率高,當它們分別把相同質量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時,則( )A.甲吊車的電動機做的有用功較多??B.乙吊車的電動機做的額外功較多?C.甲吊車的電動機做的總功較多??D.甲、乙兩吊車的電動機做的總功相同11.如上圖所示,物體G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勻速上升0.2m。已知G=18N,F=ION。這一過程中,不能得到的結論是A.繩子自由端上升0.4mB.拉力F做功4JC.動滑輪重為2ND.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90%12.如圖,A物體在大小為10N的拉力F作用下,以0.3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不計滑輪與細繩的摩擦及重力),若A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1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WB.B物體的質量是2.7KgC.B物體上升的速度是0.1m/sD.A物體運動1s則B物體克服重力做3J功13.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個滑輪重相同)勻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省力,機械效率甲圖大B.甲圖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 C.乙圖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D.乙圖省力,機械效率乙圖大14.如圖所示,用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鉤碼上,手執另一端,分別用力F1、F2、F3勻速拉起鉤碼。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F1較小B.F2較大C.F1、F2、F3的大小不能確定D.如果將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1、F2、F3做的功相等15.如圖所示,小麗用滑輪組勻速提升一個重為600N的物體,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1m/s,人拉繩的力F為250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A.人拉繩做功的功率為75W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3m/sD.動滑輪重為100N16.如圖所示,用手沿豎直方向勻速拉一個動滑輪,使掛在下面重為G的物體緩緩上升,動滑輪的重力不可忽略。現改變物體的重力G,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η與物體重力G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圖中的17.甲乙兩個滑輪組如圖4所示,其中的每一個滑輪都相同,用它們分別將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計滑輪組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G1=G2,拉力做的額外功相同B.若G1=G2,拉力做的總功相同C.若G1=G2,甲的機械效率大于乙的機械效率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個滑輪組提起不同的重物,機械效率不變18.如圖所示,一根粗細均勻的鐵棒AB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現用力F將鐵棒從水平地面拉至豎直立起。在這個過程中,力F作用在A端且始終與鐵棒垂直,則用力F將()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保持不變 D.先變小后變大19.將一定滑輪改為動滑輪使用,則它的機械效率在不計繩重和摩擦時()A.一定提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變D.無法判斷20.重為G的均勻木棒豎直懸于O點,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讓棒緩慢轉到圖中虛線所示位置。在轉動的過程中:A.動力臂逐漸變大?????B.阻力臂逐漸變小C.動力F逐漸變大????????D.動力F逐漸減小21.如圖所示,不計摩擦,把重G=16N的物體勻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N,則關于該動滑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動滑輪重4NB.使該用動滑輪要費距離C.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D.提升物體的速度越快,機械效率越高22.小明用如圖9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1.5N的物體勻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過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實際應該是A.小于0.75NB.等于0.75NC.大于0.75ND.等于0.5N23.如圖所示,利用輕質滑輪組勻速拉動水平地面上重為300N的物體,拉力F的大小為30N。若物體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45N,則A處的拉力大小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別為A.45N、50%B.45N、75%C.60N、50%D.60N、75%24.工人們為了搬運一個笨重的機器進入廠房,他們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四種方案(機器下方的小圓表示并排放置的圓形鋼管的橫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25.如圖,輕質杠桿AB可以繞O點轉動,在A點用細線懸掛一重物,在B點施加一豎直向下的動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若將動力的方向改為沿虛線方向,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A.動力臂增大,動力增大B.動力臂增大,動力減小C.動力臂減小,動力減小D.動力臂減小,動力增大26.小明小組利用如圖4所示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個數的鉤碼,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三次實驗后得出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下列能幫助他得出正確結論的操作是(?)A.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B.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下拉???C.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D.增加鉤碼個數,再多次實驗使結論更具普遍性27.如圖是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B處應掛與A處同樣大小的鉤碼個數為()A.6個B.4個C.3個D.2個28.如圖甲,物體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秤示數如圖乙所示。若不計滑輪、彈簧秤和繩的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拉力F為2牛B.此滑輪是定滑輪C.拉力F的功率為0.4瓦D.以物體A為參照物,彈簧秤是靜止的29.如圖所示,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操作能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的是()A.減少鉤碼的個數B.將鉤碼懸掛點的位置向右移C.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彈簧測力計向右移D.保持彈簧測力計懸掛點的位置不變,使其向右傾斜30.下冽關于簡單機械的理解,正確的是A.吃飯用的筷子是個省力杠桿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重力有關C.使用杠桿,就是為了省力D.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省距離31.如圖5所示,小華用蘋果和桔子來玩蹺蹺板。她將蘋果、桔子分別放在輕桿的左、右兩端,放手后,桿馬上轉動起來。使桿逆時針轉動的力是()A.蘋果的重力B.桔子的重力C.桿對桔子的支持力D.蘋果對桿的壓力二、填空題1.使用動滑輪能省(選填“力”、“功”或“距離”).用重為2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一個重物時,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75%,若改用重為1.5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同一重物,此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不計繩重和摩擦).2.如圖所示,分別用定滑輪、動滑輪把重力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在相同時間內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則所用拉力F甲F乙(選填“>”、“<”或“=”),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 P乙(選填“>”、“<”或“=”).3.如圖所示,斜面長1m,高0.4m,用大小為5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將重10N的鐵塊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斜面的機械效率為;若僅使傾角θ逐漸增大,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將逐漸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此斜面的機械效率將逐漸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4.如圖所示,輕質杠桿ABO能繞O點自由轉動,若在杠桿末端A點施加一個力提起重物G,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此杠桿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省力杠桿;若在A點施加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力的方向是 .5.如圖,用一個動滑輪組把重90N的沙袋從地面提到9m高的腳手架上,繩端向上移動的距離是 m,若所用的拉力是60N,這個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 .6.如圖是一種起重機的簡圖,用它把重為4×103N的貨物勻速提起,若O為支點,且OA=12m,OB=4m,起重機本身重力不計,吊起貨物時為使起重機不翻倒,其右邊至少要配重為 N的物體.7.圖13所示的鋼絲鉗是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剪鐵絲時動力臂長為10cm,阻力臂長為2cm,若鐵絲被剪斷需要800N的力,小明至少用N的力才能將鐵絲剪斷.8.小欣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提升重量G=9N的物體,當用豎直向上F=5N的拉力拉繩的自由端勻速上升0.8m,用時4s,小欣所做的總功是J,機械效率是,拉力的功率是W。9.如圖所示,輕質水平木桿AB可以繞O點轉動,在桿的B端用細線懸掛了盛滿水的正方體容器,使該容器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該容器的邊長為10cm,質量為0.2kg,已知AO長度是OB長度的3倍,在A點用F=4N的力豎直向下拉木桿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N,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N,(不計容器的厚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10.用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運送貨物上樓,每件貨物重100N,每次運送的量不定,圖乙記錄了在整個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貨物重力增加而變化的圖象,由圖可知動滑輪重為N,當某次運送4件貨物時,繩子的拉力F是 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不考慮繩重和摩擦)11.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掛鉤處有由兩個動滑輪組成滑輪級(如圖所示),兩個動滑輪和掛鉤的總質量為50kg。設塔吊由電動機牽引把總質量為0.15t的重物勻速提升。忽略一切摩擦和繩重,,則電動機牽引力為N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g取10N/kg)。12.圖中AOB可繞O點無摩擦轉動的輕桿,A端掛重300N的物塊,AO與OB長度之比為5:4.人始終沿豎直方向拉掛在B端的輕環.要使輕桿水平平衡,人應施加拉力為N,人要不被拉起,則人重至少為N.與水平平衡相比,當輕桿在圖中虛線位置平衡時,人的拉力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3.如圖5所示,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中,動滑輪重0.6N,物重2.4N,不計繩重和各處摩擦,當物體勻速提升時,繩的自由端在豎直方向上的拉力F為,此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14.如圖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s的時間內,將重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6m高的樓頂上,繩子自由端移動了m,拉力做的功是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W。15.如圖所示,小明正在做俯臥撐,把他的身體看作一個杠桿,O為支點,A為重心,他的體重為550N。地面對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________m,大小為________N。16.如圖所示,一根粗細均勻的杠桿,等距標注了刻度,可繞A端轉動,當在B處施加30N豎直向上的拉力F時,杠桿剛好平衡,則杠桿自重為______N17.某同學利用身邊的塑料直尺和硬幣若干來驗證杠桿平衡的條件,如圖所示,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他測出從支點O到硬幣邊緣的距離作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測力臂的方法是_________的(選填“正確”或“錯誤”)。如果將兩邊的硬幣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同時做遠離支點的勻速移動,則杠桿_________(選填“仍平衡”、“向左傾斜”、“向右傾斜”)18.在物理綜合實踐活動中,小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機械模型。推動硬棒CD或EF,使它們在水平面內繞軸O轉動,即可將繩逐漸繞到軸O上,提升重物G,硬棒CD是杠桿,滑輪B(能/不能)改變力的大小。在重物上升的過程中,軸O上增加的繩長重物上升的高度。19.如圖是農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結構示意圖。桿AB可繞O點轉動,桿右端均勻柱形物體的長度與桿右側的OB相等,桿AB的重力不計,柱形物體較重。(1)制作舂米工具時,為了使作用在A點的力F更小,在其它條件相同時,只改變支點O的位置,應將O點更靠近端。(2)若作用在A點的動力F方向始終與桿垂直,則桿從水平位置緩慢轉動45°角的過程中,動力F大小的變化是。20.如圖所示,小華同學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應豎直向上_________拉動繩子的自由端。若鉤碼G重為3N,小華所用拉力F為1.2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若換成重為5N的鉤碼G′再進行實驗,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分)三、作圖、實驗探究題1.如圖所示杠桿OBA處于平衡狀態,請分別畫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2.如上右圖所示,水平地面上一質地均勻的方形木板在力F1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若把它看作一個以O點為支點的杠桿,請你畫出阻力F2及動力F1的力臂l1.3.如圖13所示是一個簡易壓水機,其中AOB是杠桿,作出動力F1的力臂L1。阻力F2及其力臂L2世紀教4.如圖所示,請畫出杠桿AB在圖示位置靜止時作用在B點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5如下左圖,小明在做俯臥撐時可將他視為一個以腳為支點O的杠桿,如果他的重心在A點,請在圖中畫出重力G和支撐力F及支撐力的力臂l。6.圖6是使用釣魚竿的示意圖,D為支點,Fl是手對竿的作用力,F2是魚線對竿的作用力,請在圖中畫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7.如圖16所示,課桌的重心在O點,若在課桌的C點用力F把桌腿B抬離地面,在抬起時另一桌腿A沒有滑動,請在圖中畫出F相對于A點的力臂l1和重力G的示意圖。三.實驗題1.某同學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1)實驗時,為了方便對力臂的測量,該同學先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位置平衡;通過多次實驗,該同學得到了杠桿的平衡條件.(2)實驗中,在杠桿上的A點掛四個重均為0.5N的鉤碼,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上的B點,使杠桿水平平衡,如圖所示,測力計的示數是N;如果將測力計沿圖中虛線方向拉,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大/不變/變小).2.如圖所示,曉月利用鐵架臺、帶有刻度的杠桿,細線、若干砝碼等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在掛鉤碼前,曉月發現杠桿左端低,右端高,她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接著曉月在杠桿的兩端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3)改變鉤碼數量與位置,獲取三組測量數據(如下表),可以減少實驗的,根據表中的數據你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并完成下表中的空格。實驗測量數據記錄表:實驗次序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2.05.001.010.0022.010.002.010.0032.010.002.03.小聰估測書包重量,現有細繩、重量可忽略的長硬棒、刻度尺、一瓶600mL的水,空瓶的質量忽略不計。(1)這瓶水的質量m=________,重量G=________。(1mL=1cm3,水的密度是1g/cm3,g=10N/kg)(2)手提細繩,如圖21,若硬棒水平靜止。在圖中標示需要測量的長度。(3)書包的重量約為________(用上述求得及所測得的物理量符號標示)(4)若測量中硬棒掛書包一端下沉,你有什么辦法讓硬棒恢復水平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如圖所示器材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⑴在圖上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線方式。⑵安裝好實驗器材后,記下鉤碼和拴住彈簧測力計的線端原先的位置,⑶某同學正確測得鉤碼上升的高度為0.2m,鉤碼重1.5N,其他被測和計算的數據如下表:拉力F/N拉彈簧測力計的線端通過距離S/m有用功W有用/J總功W總/J0.60.40.30.24上表中肯定錯誤的數據是。⑷若用上述裝置提起重1.5N的鉤碼,機械效率為?1;提起重3N的鉤碼,機械效率為?2,則?1?2(填“>”、“<”或“=”)5.某實驗小組進行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先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所受的重力G(如圖甲),再按圖乙所示的連接方式組裝好滑輪組,并分別記下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起始位置。(1)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N.(2)圖乙中,為了測量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A同學認為應該在彈簧測力計靜止時讀數,B同學認為應該在緩慢勻速提升時讀數,正確的是(選填“A”或“B”)同學的方法。(3)按照正確的測量方法,測出的拉力F與鉤碼所受重力G的大小關系為F(選填“>”“<”或“=”)1G/3。(4)實驗中要分別記下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起始位置,是為了6.某小組同學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組將對猜想進行驗證.(1)如果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有多個,要研究機械效率與某個因素的關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這種方法在科學探究中被稱作.(2)下列A、B是同學提出的兩個猜想:猜想A:兩個相同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其機械效率與滑輪組細線的繞法有關;猜想B:兩個相同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其機械效率與滑輪組提升的物重有關.(3)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同學們準備分別按圖1、圖2、圖3和圖4的滑輪組進行實驗.(a)按圖滑輪組準備做的兩個實驗是用來驗證猜想A的,若實驗測得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小(相等/不相等),則可初步判斷猜想A是錯誤的;(b)按圖滑輪組準備做的兩個實驗是用來驗證猜想B的,若實驗測得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則可初步判斷猜想B是(正確/錯誤)的.(4)接著,小組進行了實驗驗證.7.如圖所示,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中,若物體重6N。(1)實驗時沿方向拉繩子自由端最省力,且應拉動彈簧測力計。若物體上升高度為10cm,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中所示,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2)若僅增加物體的重量,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不計摩擦)。8.在“測定動滑輪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提升鉤碼,改變鉤碼的數量,正確操作,實驗數據如下:(1)實驗時,用手???????????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持在動滑輪下的鉤碼緩緩上升.(2)第①次實驗時測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3)第③次實驗時,鉤碼上升的速度為0.05m/s,則拉力的功率為??????????W.(4)由表中實驗數據分析可知,同一動滑輪,所提升物重增大,機械效率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8.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小明利用兩組滑輪組進行了5次測量,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測定前4組數據,用二個動滑輪和二個定滑輪得第5組數據,測得數據如表:實驗次數動滑輪重G動/N物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動力F/N動力作用點移動距離s/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510.10.70.347.620.510.20.70.647.630.520.11.10.360.640.540.120.3①5140.1②0.5(1)請根據前四組數據,在圖甲中畫出實驗中滑輪組的繞繩方法.(2)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 拉動彈簧測力計.(3)表格中變化①處數據應為 ;根據圖乙中彈簧測力計可知編號②數據應為 N.(4)由表中第1、2組數據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無關.(5)由表中第3、4組數據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摩擦和 有關.(6)有的同學認為:“機械越省力,它的機械效率越高”.你認為這句話是 的(填“正確”或“錯誤”).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數據中 兩組數據對比分析來判斷的.四.計算題1.如圖所示(滑輪組的繞繩未畫出),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動繞在滑輪組的繩子一端10秒,使繩端向下移動了1.5m,重物勻速上升了0.5m,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0%(g=10N/kg).(1)按題意畫出滑輪組的繞繩.(2)人所做功的功率多大?(3)被吊起的重物質量多大?2.有一質量為20kg的正方體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的體積為8×10-3m3,某人想通過如圖20所示的滑輪來豎直提起這個物體。(g=10N/kg)(1)該物體的密度是多大?(2)當人用250N的力向下拉繩子時,物體恰好能勻速上升,物體上升3m后恰好到達目標位置,求此過程中人所做的功?(3)該定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多大?3.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機提升大理石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升降機貨箱的重力是400N,g取10N/kg。不計滑輪和鋼絲繩的重力,不計摩擦。試求:(1)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3,每塊大理石的體積是1.0×10-2m3?,則每塊大理石的重力是多少?(2)如果每根鋼絲繩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00N,則該升降機一次最多能勻速提升多少塊大理石?(3)某次提升中,升降機在1min內將貨物勻速提升了15m,鋼絲繩的拉力是2000N。則鋼絲繩的拉力的功率是多少?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小區都配備了健身房。小明每個周末回家都會到健身房鍛煉,如圖所示是小明最喜愛的用于鍛煉臂力的健身拉力器結構示意圖。如果小明每次向下拉動拉桿時,拉力為F=250N,在0.4s內使質量為m=20kg的配重塊勻速升高到h=40cm后放手讓其自由落下。不計拉桿和繩的重力,g取10N/kg。求:(1)小明拉動拉力器的功率P;(2)小明拉動拉力器過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3)在小明鍛煉過程中拉力器的機械效率η。5.某物體在豎直方向受到90N的拉力,以0.2m/s的速度勻速向上運動.(空氣阻力不計)求:(1)物體在10s內上升的距離.(2)物體受到的重力.(3)如圖所示,若改用機械效率為80%的滑輪組,用10N的拉力使物體仍以0.2m/s的速度勻速向右移動,求10s內人對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率.6.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貨物,已知動滑輪重30N,貨物重360N、上升速度是0.3m/s,拉力F的功率是180W(不計繩重)。求:⑴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⑵貨物上升3m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7.如圖16所示,重為1140N的物體,它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5×103cm2。工人師傅用600?N的力勻速提升物體,物體的速度為0.2?m/s。(不計摩擦及繩重)求:(1)工人師傅拉繩的功率;(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體重為450?N的小明用此滑輪組提升物體,但物體沒有被拉動,物體對地面的最小壓強為多大。8.如右圖所示,工人師傅用三種方法把重170N的砂子提到三樓去。請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計算(繩與滑輪的摩擦不計,不考慮滑輪和桶、滑輪和口袋的間距):(1)三種方法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第②種情況下所做的額外功是多少?(3)第②種情況下的機械效率是多少?9.如圖15所示,輕質杠桿OP長1m,能繞O點轉動,P端用細繩懸于N點。現有一質量為1kg的物體A通過滑環掛在M點(滑環和繩子的質量可忽略),OM的長度為0.1m,由于桿OP與水平方向成300角傾斜,滑環剛好能由M向P端勻速滑動,滑動速度為0.02m/s,細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9N。(g取10N/kg)求:⑴滑環從M點開始滑動,經過多長時間后細繩會斷裂;⑵從滑環自M點滑動到細繩PN斷裂時,A所受重力做的功;⑶上述過程中,A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10如右圖所示,已各斜面長5m,高3m,繩端拉力為50N。利用這個滑輪裝置將重為100N的物體在5s內從斜面的底端勻速拉到頂端。在此過程中:(1)物體沿斜面向上運動的速度為多少?(2)繩端移動的距離是多少?(3)拉力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4)拉力的機械效率是多少?]圖4甲乙F第30題圖圖16APAGE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