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杠桿學案1.杠桿(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杠桿.(2)杠桿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支點:杠杜繞著轉(zhuǎn)動的固定點叫做杠桿的支點。(找支點是第一步,也是關鍵,告訴學生可讓杠桿轉(zhuǎn)一下)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在實際確定動力時,要看我們使用杠桿工作時為了達到預期目的,需要杠桿向哪個方向轉(zhuǎn)動,能使杠桿向需要方向轉(zhuǎn)動的力,不論是哪個物體施加的力,就是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和確定動力時的方法相同,由力的轉(zhuǎn)動效果來決定,阻礙杠桿向需要方向轉(zhuǎn)動的力就是阻力。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動力臂。動力作用線就是通過動力作用點,沿動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動力臂就是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所畫的垂線長,也就是幾何學中的點到線的距離。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阻力臂。(3)杠桿平衡條件: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寫成公式就是:F1·l1=F2·l2或?qū)懗杀壤?=(4)杠桿的應用及分類杠桿的實際應用中,可分為三類省力杠桿:其動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時動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較小的動力就可以克服較大的阻力.但是實際工作時動力移動的距離卻比阻力移動的距離大,即要費距離.如撬起重物的撬棒,開啟瓶蓋的起子、鍘草用的鍘刀等,都屬于這一類杠桿.費力杠桿:這類杠桿的特點是動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時動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較大的動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優(yōu)點是杠桿工作時,動力移動較小的距離就能使阻力移動較大的距離.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離.如縫紉機踏板、挖土的鐵锨、大掃帚、夾煤塊的火鉗,這些杠桿都是費力杠桿.等臂杠桿:這類杠桿的動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時動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定滑輪就是等臂杠桿。桿桿解題思路只要是杠桿問題,不外乎尋找:支點、力、力臂、平衡方程這四個條件中的一個或幾個。按下面四步進行解答,所有問題都可迎刃而解:1.支點:找支點的方法是——支點一定是固定不動的,并且整個杠桿繞著它轉(zhuǎn)動。兩個條件缺一不可。2.力:找“力”的方法是兩步走——第一步,確定是否要考慮杠桿本身重力(這一步很關鍵,題目往往在這里設陷阱?。话阒亓Φ淖饔命c(重心)選在物體的對稱中心;第二步,確定與杠桿接觸的物體施加在杠桿上的力。注意:不要有遺漏。3.力臂:找力臂的方法是——從支點出發(fā),向力的作用線(經(jīng)常要延長成直線)作垂線段,垂線段的長度就是力臂的長度。4.平衡方程:列平衡方程的方法是——(1)如果動力、阻力各一個: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2)如果動力、阻力不止一個:動力1×動力臂1+動力2×動力臂2+……=阻力1×阻力臂1+阻力2×阻力臂2+……。剩下的工作,當然就是把這個方程解出來!中考杠桿試題歸類點撥題型一:會確認并畫出杠桿的力臂例1如圖1甲所示的鋼絲鉗,其中A為剪鋼絲處,B為手的用力點,O為轉(zhuǎn)動軸(支點),圖乙為單側(cè)鉗柄及相連部分示意圖,請在圖乙中畫出剪鋼絲時的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點撥:畫力臂時必須注意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而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力的作用線是通過力的作用點并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答案:如圖丙所示。例2如圖2所示杠桿中,動力臂用L表示,圖中所畫力臂正確的是()點撥:動力臂是“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畫動力臂時應從支點向動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四個圖中只有D是正確的。題型二:判斷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例3下列工具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A.夾郵票用的鑷子B.理發(fā)師修剪頭發(fā)用的剪刀C.剪鐵絲用的鋼絲鉗D.釣魚用的魚竿點撥: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我們把杠桿分為三類: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如果動力臂比阻力臂長,就是省力杠桿;如果動力臂比阻力臂短,就是費力杠桿;如果動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就是等臂杠桿。上面例子的實質(zhì)都是考查的杠桿的分類。A、B、D三種杠桿均是阻力臂大于動力臂,所以它們都是費力杠桿。例4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相當復雜,但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動力作用下繞關節(jié)轉(zhuǎn)動。如圖3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當于杠桿,肱二頭肌收縮提供動力。由圖3可以看出,這是一個( )A.費力、省距離的杠桿B.省力、費距離的杠桿C.既費力,也費距離的杠桿D.既省力,也省距離的杠桿點撥:本題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由于人的前臂相當于杠桿,動力臂和阻力臂已經(jīng)固定,且阻力臂大于動力臂,是一個費力杠桿。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動力臂和阻力臂確定的情況下,手托起的物體越重,肌肉提供的動力越大,感覺越累。答案:A例5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使用的吊橋就是一個杠桿,由圖4可知它的支點是______點(填“A”、B”或“C”),在勻速拉起時,它屬于一個______杠桿(填“省力”或“費力”),并在圖中畫動力臂L1。點撥:杠桿的動力和阻力指的都是杠桿吊橋受到的力,所以動力是繩對吊橋的作用力,阻力是吊橋的自身的重力。確定吊橋這個杠桿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關系,需要找到支點,如圖支點在C點,動力臂L1大于阻力臂CO,吊橋是一個省力杠桿。動力臂L1如圖5所示。題型三:有關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題及應用題例6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1.小軍將杠桿放在水平桌面上,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下傾。那么他應將杠桿右端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一些,使杠桿在______位置平衡。2.實驗時只有8個相同的鉤碼,杠桿上畫有均勻的格子,當在A點掛4個鉤碼如圖6所示,則怎樣掛鉤碼可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請設計兩種方案)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點撥:解題的關鍵是依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看左、右兩邊的力和力臂的乘積是否相等。若乘積相等,則杠桿平衡;若乘積不等,那么杠桿將向乘積大的一邊下傾。答案:1.(1)右;(2)水平。2.①2個鉤碼掛在“6”處;②3個鉤碼掛在“4”處等。例8一根長1m左右、粗細均勻的細木棒,一個已知質(zhì)量為m的鉤碼,一把刻度尺,還有一些細繩和一只鉛筆。只用這些器材如何測出這根細棒的質(zhì)量?寫出實驗步驟及導出計算木棒質(zhì)量的公式。點撥:細木棒可看作杠桿,利用杠桿平衡條件來求解,關鍵是找到一個合適的支點,使掛有鉤碼的細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測出力臂,即可求出木棒的質(zhì)量。實驗步驟:(1)用刻度尺找出木棒重心,用鉛筆在重心處做出標記C;如圖7所示;(2)用細線系住木棒上的某一點作為杠桿上的支點;(3)把質(zhì)量為m的鉤碼用細線系好后套在木棒上;(4)左、右調(diào)節(jié)鉤碼或支點的位置使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5)用刻度尺分別量出支點到木棒重心及支點到系鉤碼細線的距離L1和L2。計算:設木棒質(zhì)量為M,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出MgL1=mgL2即ML1=mL2所以木棒的質(zhì)量為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