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電磁鐵的應用2》小組合作單一:小組分工組長:;發言人:;記錄人:;實驗操作:。二:探究1:制作一個簡易揚聲器(1)制作步驟:1.把紙繞在手指上成筒狀(口徑大于磁鐵),用雙面膠固定。2.在紙筒上繞漆包線20—25圈,形成線圈。3.線圈兩端連接耳麥連接線。4.將磁鐵放入線圈中接通電源。(2)匯報內容:我們小組按照步驟制作了一個簡易揚聲器,并且(填“能”或者“不能”)聽到聲音,在聽的過程中,我們還摸到(填“磁鐵”或“線圈”)在振動。因此我們認為,簡易揚聲器能夠發出聲音是因為。探究3:根據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填空匯報內容:(1)磁懸浮列車的類型有和兩種懸浮系統,它們的制造原理分別是和。(2)磁懸浮列車在、和三方面利用了電磁鐵。(3)磁懸浮列車如何控制車身與導軌間的距離?練習1、你知道下列用電器中沒有用到電磁鐵的是()A.電鈴B.微波爐.C.電磁起重機D.電磁繼電器2、很多帶磁性的物品在強磁場中易被磁化而不能使用,下列各物品能在強磁場中保存不會損壞的是()A.VCD的光碟.B.公用電話的磁卡.C.電腦中保存數據的硬盤D.攝象機中的錄像帶作業:學習方法指導叢書P61課本P114,練習2和3提出問題:電磁鐵的磁性除了是否帶鐵芯之外,還跟哪些因素有關呢?提出假設(猜想):實驗檢驗:1.教師演示電路的連接及實際操作。2.學生分組實驗:(分析學生都猜想后,逐一驗證,按如下步驟進行)(1)研究電磁鐵的磁性的強弱和電流大小的關系。把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流表和電磁鐵匝數較少的線圈連接成圖4—36實驗電路圖,讓線圈匝數、線圈橫截面積不變,調整變阻器滑片,使電流變小,觀察電磁鐵吸引鉤碼的數目:再移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流增大,觀察電磁鐵吸引鉤碼的數目。(2)研究外形相同的螺線管,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線圈匝數的關系。讓線圈橫截面積不變,改變接入電路中螺線管的匝數,同時調整變阻器滑片,保持電流大小不變,觀察電磁鐵吸引鉤碼的數目是否變化。(3)研究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線圈橫截面積的關系。讓線圈匝數不變,改變線圈的橫截面積,同時調整變阻器滑片,保持電流大小不變,觀察電磁鐵吸引鉤碼的數目是否變化。(4)將實驗結果填入下面的空白處:①電磁鐵通電時________磁性,斷電時_______磁性。②通入電磁鐵的電流大,它的磁性越_________。③在電流一定時,外形相同的螺線管,線圈的匝數越多,它的磁性越________。④在電流一定、線圈匝數一定時,線圈橫截面積越大,線圈磁性_________。交流與討論:學生討論,小結實驗情況,歸納實驗結論。結論:電磁鐵線圈的匝數越多、線圈的橫截面積越大、通過線圈的電流越強,線圈的磁場就越強;線圈中間插入鐵芯后,磁場會大大增強。3.整理實驗器材,各物品歸位。自1825年世界上第一條標準軌鐵路出現以來,輪軌火車一直是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然而,隨著火車速度的提高,輪子和鋼軌之間產生的猛烈沖擊引起列車的強烈震動,發出很強的噪音,從而使乘客感到不舒服.由于列車行駛速度愈高,阻力就愈大.所以,當火車行駛速度超過每小時300公里時,就很難再提速了.如果能夠使火車從鐵軌上浮起來,消除了火車車輪與鐵軌之間的摩擦,就能大幅度地提高火車的速度.但如何使火車從鐵軌上浮起來呢科學家想到了兩種解決方法:一種是氣浮法,即使火車向鐵軌地面大量噴氣而利用其反作用力把火車浮起;另一種是磁浮法,即利用兩個同名磁極之間的磁斥力或兩個異名磁極之間磁吸力使火車從鐵軌上浮起來.在陸地上使用氣浮法不但會激揚起大量塵土,而且會產生很大的噪音,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而不宜采用.這就使磁懸浮火車成為研究和試驗的的主要方法.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采用無接觸的電磁懸浮、導向和驅動系統的磁懸浮高速列車系統。應用準確的定義來說,磁懸浮列車實際上是依靠電磁吸力或電動斥力將列車懸浮于空中并進行導向,實現列車與地面軌道間的無機械接觸,再利用線性電機驅動列車運行。根據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基本原理,國際上磁懸浮列車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常規磁鐵吸引式懸浮系統--EMS系統,利用常規的電磁鐵與一般鐵性物質相吸引的基本原理,把列車吸引上來,懸空運行,懸浮的氣隙較小,一般為10毫米左右。常導型高速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可達每小時400-500公里,適合于城市間的長距離快速運輸;另一個是以日本的為代表的排斥式懸浮系統--EDS系統,它使用超導的磁懸浮原理,使車輪和鋼軌之間產生排斥力,使列車懸空運行,這種磁懸浮列車的懸浮氣隙較大,一般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達每小時500公里以上。這兩個國家都堅定地認為自己國家的系統是最好的,都在把各自的技術推向實用化階段。估計到下一個世紀,這兩種技術路線將依然并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