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培優訓練】第四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單元測試卷B第I卷客觀題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有關我國疆域、人口、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A.?我國疆域遼闊,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南部,北極圈穿過我國北部B.?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C.?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騰沖一線為界,呈西多東少的態勢D.?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在東部和中部2.我國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一線所在的省分別是(??)A.?甲省和乙省???????????????????????B.?乙省和丁省???????????????????????C.?丙省和丁省???????????????????????D.?丁省和甲省3.讀下圖,可知a時期(??)我國不同年齡段人口比例變化示意圖①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②人口出生率持續上升③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④人口總數量持續下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根據下列表格分析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是(??)A.?東南人口稀少,西北人口稠密B.?東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少C.?東部人口稀少,西部人口稠密D.?南部人口稀少,北部人口稠密5.中國人口分布很有特色,東部多西部少,大致有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分界線,是(??)A.?黑河—騰沖線????????B.?漠河—騰沖線????????C.?黑河—昆明線?????????D.?漠河—昆明線6.下列省區中,既是我國夏季最早迎來日出的省份,又是緯度最高的省份是(?)A.?吉林省?????????????????????????B.?黑龍江省?????????????????????????C.?海南省?????????????????????????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7.我國陸地領土面積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陸地面積是(?)A.?960多萬平方千米?????????B.?930多萬平方千米???????????C.?990多萬平方千米???????????D.?960多平方千米8.下列有關中國概況的描述,正確的有(???)①中國的陸地面積幾乎與整個大洋洲面積相等②中國行政區域劃分為省縣鄉三級,有23個省級行政區③中國位于歐亞大陸的東部,東面瀕臨太平洋④中國大陸瀕臨的海洋由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下列郵票中,人口在500萬以下的少數民族是(????)A.B.C.D.10.下列表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的是(??)A.?①?????????????????????????????????????????B.?②?????????????????????????????????????????C.?③?????????????????????????????????????????D.?④11.我們的家鄉溫州是一座宜居的城市,溫暖濕潤。下列符合溫州氣候類型的圖是(??)A.??????????B.??????????C.??????D.?12.觀察地圖,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①太行山、②黃河?????????????B.?①陰山、②黃河????????????C.?①秦嶺、②長江???????????D.?①陰山、②長江13.下列關于黃河、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A.?長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B.?黃河上游含沙量大,水土流失嚴重C.?長江下游水能資源豐富,階梯開發密集??????????????D.?黃河源遠流長,是我國第二長河14.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A.?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B.?河床清沙????????????????C.?建設大型水庫????????????????D.?加固黃河大堤15.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而海南風光,千里海灣,萬里海疆,望碧海藍天,陽光普照,排浪拍沙,潮汐滔滔。上述現象在同一季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經度差異???????????????????????????B.?緯度差異???????????????????????????C.?海陸差異???????????????????????????D.?海拔差異16.黃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差別很大,下列符合實際情況的是(???)。A.?A???????????????????????????????????????????B.?B???????????????????????????????????????????C.?C???????????????????????????????????????????D.?D17.長江和黃河中、下游分界點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分別是(???)。A.?鄂、贛???????????????????????????B.?鄂、內蒙古???????????????????????????C.?贛、內蒙古???????????????????????????D.?贛、豫18.家住上海的東東一家計劃在明年春節期間坐高速鐵路去北京玩,沿途將能夠觀賞到(???)A.?塞上江南的美景???????????B.?晾房內的串串葡萄???????????C.?林海雪原黑土地???????????D.?華北平原的落葉樹19.我國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最大的限制條件是(??)A.?熱量不足???????????????????????B.?水資源不足???????????????????????C.?土地資源不足???????????????????????D.?勞動力不足20.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是為了解決我國(???)A.?制造業水平提高問題???????????????????????????????????????????B.?人口、資源、環境問題C.?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D.?海洋權益爭議問題21.“五一”期間,小明從廣州乘火車到北京沿途可能看到的是(???)A.?沿途的糧食作物都是水稻B.?傳統民居屋頂的坡度越來越小C.?南方地區是旱田,北方地區是水田D.?北京郊區農民正在收獲西瓜、香蕉22.四大地理區域中,跨經度最廣的是(???)A.?西北地區???????????????????????????B.?北方地區???????????????????????????C.?南方地區???????????????????????????D.?青藏地區23.臺灣省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臺灣島的說法正確的有(???)①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北回歸線穿過該島②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③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地理位置獨特④動植物資源豐富,觀光景點眾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4.在高雄的六合夜市,小濤一家盡情享受了用當地食材制作的美味小吃。小濤一家一般不太可能吃到的是(??)A.?鹽蒸蝦???????????????????????????????B.?海鮮粥???????????????????????????????C.?青稞餅???????????????????????????????D.?筒仔米糕25..臺灣島物產富饒,是我國的“寶島”。下列從下圖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有(???)?①地勢東高西低②臺北1月均溫在0℃以下③緯度低??????④平原地區適合種植水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II卷主觀題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50分)(本大題滿分10分)26.情系武漢,大愛無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武漢市一直堅持“開放先導”戰略,投入大批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市內擁有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52所普通高校,70萬在校大學生。截至2019年末,武漢地區共有科技研究機構10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2個……臺州的民營企業占全市企業的99.5%,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強市,擁有汽車及零部件、模具塑料、泵與電機、醫藥化工、智能馬桶等主導產業。近年來,金融、房地產、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目前,在武漢的臺州籍商人共計6萬余人。材料三?由于疫情的影響,解封后的武漢企業特別是制造業營收大幅下滑,企業面臨銷售市場下滑,招商引資困難等問題。據圖1,說出武漢所在省份的簡稱,并指出武漢市與杭州市的相對位置。(3分)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衢:四通八達的道路)之地,根據材料一,請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其成因。(3分)綜合材料一、二,說說武漢吸引臺州商人前往投資的人文優勢。(3分)聯系材料二、三,從臺州產業優勢的角度,為臺州支援武漢提一條合理化建議。(1分)(本大題滿分14分)27.(案例分析)案例名稱:長江流域問題案例資料:資料一長江流域示意圖。資料二長江流域湖泊面積、在森林覆蓋率、水土流失面積年代變化圖。案例思考:寫出資料一圖中①、②、③、④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4分)(2)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3分)根據資料二分析,20世紀90年代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湖泊面積、水土流失面積的變化特點,并分析原因及造成的影響。(4分)近年來,有些專家警告說,長江流域不治理,將變成中國的第二條黃河,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分析原因。(3分)(本大題滿分8分)28..讀影響我國季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圖所示影響我國的季風為???1????(填“冬”或“夏”)季風,該季風的氣流特點是???2????(填“溫暖濕潤”或“寒冷干燥”)。(2分)(2).①為???1????(填“西南”或“東南”)季風,來自???2?????洋。(2分)(3).圖中季風活動不穩定,會導致???1????災害。(1分)(4).受該氣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進入雨季南方比北方???1????(填“早”或“晚”),河流汛期南方比北方???2????(填“長”或“短”)。(2分)(5).濟南地區冬季主導風向為???1????風。(1分)(本大題滿分10分)29.暑期,陜西女孩丫Y跟隨爸爸從成都出發,沿川藏公路318國道,歷時26天到達拉薩,完成“追尋陽光、倡導環保”的騎行夢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丫丫騎行出發地所在省區的輪廓是________(甲或乙)輪廓圖,該省區簡稱是________。(2分)(2)川藏線道路艱險,沿途自然環境復雜多變。請從地形角度推斷丫丫在騎行途中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條件。(2分)騎行出發前丫丫和爸爸都準備了“沖鋒衣和短袖衫”“防曬霜和防曬衣”等物品,請從氣候的角度解析他們攜帶這些物品的理由。(2分)丫丫到西藏后還進入牧區游玩,發現當地牧民以牛糞當燃料,請從自然環境和牧業生產兩個方面分析其原因。(4分)(本大題滿分8分)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摘自臺灣愛國詩人余光中《鄉愁》材料二:如下圖。《鄉愁》詩中“一灣淺淺的海峽”指的是________海峽。“那頭”中離臺灣最近的省級行政區是________。(2分)(2)臺灣種植的水稻、甘蔗主要分布在________。臺灣島的地勢特征是________。(2分)(3)臺灣旅游資源豐富,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請舉兩例。(2分)(4)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分析臺灣島成為“天然植物園”的自然原因。(2分)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疆域遼闊,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南部,北極圈沒有穿過我國北部;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騰沖一線為界,呈東多西少的態勢;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D解析:根據給出的各個省的輪廓看,甲是云南省,乙是廣東省,丙是山東省,丁是黑龍江省。我國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線“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一線。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A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a時期15-64歲人口的曲線處于一個較高位置上,①正確;65歲以上人口在該時期呈逐漸上升趨勢,③正確;15歲以下人口在該時期呈下降趨勢,②錯誤;人口總數應該是不斷增加,但增長速度變緩,④錯誤。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4.B解析: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知,我國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地區人口稀少。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5.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人口分布極不均勻。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以騰沖-黑河一線為分界線,我國人口的空間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6.B解析:根據我國行政區劃圖可知,我國夏季最早迎來日出的省份是我國最東部的省區——黑龍江省;我國緯度最高的省份也是黑龍江省。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7.A解析:我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居第三位的國家,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幾乎與歐洲面積相當,故答案為:A。8.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中國的陸地面積幾乎與整個大洋洲面積相等,錯誤。中國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大洋洲的面積是897萬平方公里;②中國行政區域劃分為省縣鄉三級,有23個省級行政區,錯誤,應該是34個省級行政區;③中國位于歐亞大陸的東部,東面瀕臨太平洋,正確;④中國大陸瀕臨的海洋由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正確;③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9.D解析:根據郵票中的民族看,只有最后一個朝鮮族的人口沒有超過500萬,其他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10.D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結合所學,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為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A、B、C錯,D對。故答案為:D。11.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判斷,A是熱帶草原氣候,B是熱帶季風氣候,C是亞熱帶季風氣候,D是溫帶季風氣候.材料從信息可知,浙江溫州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12.A解析:據圖可知,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①太行山、②黃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13.D解析:黃河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長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防洪,故A錯誤;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含沙量大,水土流失嚴重,故B錯誤;長江上游水能資源豐富,梯級開發密集,故C錯誤;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故D正確。故答案為:D。14.A解析:“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壩,加固黃河大堤。這樣,對確保黃河下游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故答案為:A。15.B解析:這個季節為冬季,“北國”指的是我國北方,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小,獲得的熱量少。海南位于我國南方,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大,獲得的熱量多,所以,緯度差異是主要原因。經度差異對氣溫影響小,B選項錯誤.海陸差異和地形差異對我國南北方的溫度影響小.C、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B。16.C解析: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以上為上游,河流長度較長,流域面積廣,水流清澈,含沙量小;黃河從河口到河南的度舊孟津為中游河段,其長度較小,該河段流經了土質疏松問、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答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大;黃河從舊孟津以下為下游,其長度最小,黃河從上游攜帶的大量泥內沙,在下游沉積,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容積狹小.從圖中看出,C圖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17.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中、下游分界點所在省級行政區是江西省,簡稱是贛。黃河中、下游分界點所在省級行政區是河南省,簡稱是豫。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18.D解析:東東一家從上海坐高鐵去北京玩,應乘坐京滬高鐵,該高鐵沿途會經過我國的南方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北方地區的華北平原,北方地區的植被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因此會看到華北平原的落葉樹,而不會看到西北地區中的塞上江南的美景、新疆晾房內的串串葡萄,以及東北地區林海雪原黑土地.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19.B解析:西北地區地處內陸,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新疆的東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魯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遜年降水量僅5.9毫米,是全國降水最少的地方。總的來說,干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水資源不足成為西北農業生產的限制條件。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0.C解析:我國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基礎等差異,區域發展很不平衡。西部大開發和城鄉一體化可逐步縮小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1.B解析:“五一”期間,小明從廣州乘火車到北京沿途可能看到的是沿途的糧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麥;傳統民居屋頂的坡度越來越小;南方地區是水田、北方地區是旱地;北京郊區農民不可能收獲香蕉。故答案為:B。22.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結合地圖了解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西北地區東起我國大興安嶺,西至我國西北邊疆,是我國跨經度最廣的地理區域。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3.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關于臺灣的說法,①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北回歸線穿過該島,③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地理位置獨特,④動植物資源豐富,觀光景點眾多,①③④,正確。②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錯誤,是西邊。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4.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稞主要產自我國的青藏高原,屬于高寒作物,不可能產自臺灣,更不可能吃到用當地生產的青稞制作的青稞餅。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5.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臺灣島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位于我國南方地區,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中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臺北1月均溫在0℃以上,所以②錯誤。故選擇C。二、材料分析題26.(1)鄂,武漢市在杭州市的西方或杭州市在武漢市的東方。(2)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河流交匯處,水陸交通便利。(3)交通便利;人才優勢;市場廣闊;政府政策支持;科技發達。(4)利用臺州制造業優勢對武漢進行產業扶持;鼓勵臺州商人去武漢投資;為武漢企業提供銷售市場等。解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的簡稱、一般定向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武漢所在的省是湖北省,簡稱是鄂。據圖分析可知,武漢市在杭州市的西方或杭州市在武漢市的東方。(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武漢的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河流交匯處,水陸交通便利。(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綜合材料一、二,說說武漢吸引臺州商人前往投資的人文優勢:交通便利;人才優勢;市場廣闊;政府政策支持;科技發達。(4)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利用臺州制造業優勢對武漢進行產業扶持;鼓勵臺州商人去武漢投資;為武漢企業提供銷售市場等。27.(1)①是各拉丹冬峰,②是洞庭湖,③是贛江,④是上海。(2)長江上、中游的分界點是湖北宜昌,中、下游的分界點是江西湖口(3)20世紀90年代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湖泊面積比50年代減小,而水土流失面積在增大;造成這種現象的人為原因主要是上游亂砍濫伐,中游圍湖造田,生態環境被破壞等;給下游河段帶來的影響主要有泥沙淤積,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澇災害頻發(4)同意,是原因是長江流域的植被近年來破壞嚴重,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長江的含沙量增加,泥沙沉積,河床抬升,如不及時治理將會變成中國的第二條黃河?解析:讀圖分析可知:(1)圖中數字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為:①是各拉丹冬峰、②是洞庭湖、③是贛江、④是上海。(2)長江上、中游的分界點是湖北省宜昌,中、下游的分界點是江西省湖口。(3)20世紀90年代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湖泊面積比50年代減小,而水土流失面積在增大;造成這種現象的人為原因主要是上游亂砍濫伐,中游圍湖造田,生態環境被破壞等;給下游河段帶來的影響主要有泥沙淤積,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澇災害頻發。(4)近年來,有些專家警告說,長江流域不治理,將變成中國第二條黃河,我同意這種觀點;是原因是長江流域的植被近年來破壞嚴重,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長江的含沙量增加,泥沙沉積,河床抬升,如不及時治理將會變成中國的第二條黃河。28.(1)夏;溫暖濕潤(2)東南;太平(3)旱澇(4)早;長(5)西北解析:此題考查季風氣候的相關知識。該圖所示影響我國的季風為夏季風,該季風的氣流特點是溫暖濕潤;①為東南季風,來自于太平洋;圖中季風活動不穩定,會導致旱澇災害(季風來得早,退得遲導致澇災,反之就是旱災);受該氣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進入雨季南方比北方早,河流汛期南方比北方長。濟南地區冬季主導風向為西北風。故答案依次是夏、溫暖濕潤、東南、太平、旱澇、早、長、西北。29.(1)乙;川或蜀(2)海拔高,地形崎嶇,地勢起伏大。(3)因高海拔,氣候寒冷,早晚溫差大;光照充足。(4)受高寒自然環境的影響,青藏高原上用作柴薪的樹木很少;當地以畜牧業為主,主要畜種為牦牛,藏綿羊、藏山羊,燃點低且容易檢拾。解析:(1)、根據題中信息可知,丫丫騎行從成都出發,出發地所在省是四川。該省區的輪廓是乙輪廓圖,該省區簡稱是川或蜀。(2)、根據題意,從地形角度推斷丫丫在騎行途中需要克服不利的自然條件有海拔高,地形崎嶇,地勢起伏大。(3)、根據題意,從氣候的角度解析他們攜帶這些物品的理由是沿線地區高海拔,氣候寒冷,早晚溫差大;光照充足。(4)、根據題意,當地人用牛糞當燃料的原因是當地受高寒自然環境的影響,青藏高原上用作柴薪的樹木很少;當地以畜牧業為主,主要畜種為牦牛,藏綿羊、藏山羊,燃點低且容易檢拾。30.(1)臺灣;福建省(2)西部平原;中間高四周低(3)日月潭,阿里山,太魯閣等;(4)緯度低,熱量充足,大部分是亞熱帶、熱帶氣候,降水豐富;臺灣山脈海拔高,山地垂直自然帶變化明顯,所以物種豐富。解析:本題考查了臺灣島的自然環境特征。(1)讀左圖可知,詩中“一灣淺淺的海峽”指的是臺灣海峽。臺灣島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隔海相望。(2)讀右圖可知,臺灣種植的水稻、甘蔗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臺灣島中部是山脈,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圖中河流的流向大部分由中部向四周注入海洋,依據河流流向判斷臺灣島的地勢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3)臺灣旅游資源豐富,日月潭,阿里山,太魯閣等都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4)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臺灣島緯度低,熱量充足,大部分是亞熱帶、熱帶氣候,降水豐富;臺灣山脈海拔高,山地垂直自然帶變化明顯,生物物種豐富,被譽為“天然植物園”。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