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微課八上2.1大氣層(2)學案一、知識點1._________是大氣的最底層。離地8~17千米,它聚集地球3/4的______質量和幾乎全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______________。赤道對流層最_____,厚度為17~18千米;兩極對流層最_________,厚度約為8千米。3.對流層顯著的對流運動和______________,使對流層的___________復雜多變,云、雨、雪、雷電等都發生在這一層。4.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氣_______,冷空氣_______;在水平方向上,空氣從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 5.對流層的氣溫隨高度的上升而下降。海拔每升高1000米下降攝氏____________。二、學一學例1:對流層在兩極地區的厚度約為8千米,到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現有一架在12千米高空飛行的飛機,從赤道上空飛往北極上空。若飛行高度不變,則該飛機飛行的大氣層是---()A.一直飛行在對流層內B.一直飛行在平流層內C.從對流層飛至平流層D.從平流層飛至對流層解析:從對流層和平流層距離地面的高度切入解答。A.12千米在南北兩極已經在平流層,A不符合題意;B.赤道地區對流層的厚度可到17~18千米,12千米高空飛行的飛機赤道地區還在對流層內,B不符合題意;C.從對流層飛至平流層內,赤道處是對流層北極處是平流層,C符合題意;D.從平流層飛至對流層內,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例2:為探究空氣的對流運動是怎樣形成的,甲同學進行了圖甲所示的實驗,乙同學進行了圖乙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關于甲同學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有_____(可多選)。A.管內的水將按順時針流動B.管內的水將按逆時針流動C.該實驗能證明空氣的對流D.該實驗能類比空氣的對流(2)乙同學實驗時將觀察到線香的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甲,乙同學的實驗結果,請在圖丙中用箭頭表示出空氣對流運動的方向。解析:(1)對流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是指液體(或氣體)吸熱時溫度升高,密度減小而上升,溫度低的液體(或氣體)由于密度大而下降過來補充,以實現熱量的傳遞。該實驗中管內的水按逆時針流動;空氣看不見,該實驗可類比空氣的對流,但不能證明空氣對流。(2)離線香近的地方比較熱,離它越遠溫度越低,所以燒杯中空氣受熱不均,受熱的空氣膨脹上升,而受冷的空氣下沉而形成的這種對流的現象,由于燒杯扣上煙氣不能跑出,因此燒杯頂的煙氣會先上升,然后沿杯壁下沉。故答案為:(1)B,D(2)先上升,然后沿杯壁下沉三、練一練1.關于對流層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飛機主要在這一層飛行B.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下降C.集中了地球上約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D.雷電等主要的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2.下列空氣的對流圖中,表示正確的是---()3.如圖所示,一個封閉的三角形玻璃管內裝滿水,水中懸浮著一些固體小顆粒,當在某處加熱時,發現小顆粒運動方向是Q→H→P→Q,則加熱的部位一定是---()A.QB.pC.HD.無法確定4.麗水機場是浙江省內唯一新增的機場,規劃在2020年前建成。如果“勝哥”從金華到麗水坐飛往北京的客機,根據飛行路線依次經過的大氣層是---()A.對流層→平流層→對流層B.對流層→暖層→對流層C.對流層→外層→對流層D.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平流層→對流層5.大氣的對流層中,若暖空氣覆蓋在較冷的空氣上面,就形成逆溫現象,會使大氣污染物不能擴散,而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這種現象在山谷或盆地地形,且無風時較易發生。下列哪一圖線可描述此現象---()6.馬上就要國慶了,國慶以后天氣轉涼,如果有強寒潮侵襲時,金華的氣溫會低至零下。為應對極端低溫天氣,若采用集中供暖氣的方法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設計安裝暖氣片。為了通過對流加熱空氣,暖氣片應該安裝在---()A.房間的中央B.任何地方都可以C.靠近天花板的墻上D.靠近地面的墻上7.如圖為豎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內裝有酒精,若是使管中的酒精發生對流且沿順時針方向流動,最好將冰塊放在---()A.A處B.B處C.C處D.D處8.對流層高度隨緯度增加而降低,這是因為---()A.近地面:高緯度氣壓高,低緯度氣壓低B.近地面:高緯度氣溫低,低緯度氣溫高C.水汽含量:低緯度多,高緯度少D.高空氣溫:低緯度低,高緯度高9.在夏天,如果用冰塊來保存新鮮牛奶,冰塊放在牛奶盒上面和下面,哪種效果更好?理由是什么?10.“勝哥”請你說一說夏天開空調與冬天開空調時出風口如果是固定的,其朝向應該怎么樣?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21世紀教育“勝哥課程”工作室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