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泥碗教學目標:??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與技巧,學會手捏簡單的泥制品。??使學生初步具有技術的感知、思維、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技術活動的習慣。?教學重難點:??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與技巧,學會手捏簡單的泥制品。??培養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技術活動的習慣。?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自然泥、刀、成品碗一個。?2、學生準備:?組成4-6人一組,準備塑料一次性臺布、水。?教學過程:???一?激趣巧導入?展示自制泥碗:同學們,看,這是什么?觀察一下,這個碗和我們平常用的碗有什么不同??是呀,它是用紫砂泥捏制而成的泥碗,老師還在碗壁上刻上了畫和字,將它陰干放在窯里燒制一下它就能盛放食物啦!那你們想不想來做個紫砂泥碗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手捏泥碗。(板書:泥碗)?(設計意圖:用簡潔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互動談話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二?慧眼辨結構?誰能來告訴大家,這個泥碗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學生交流,教師貼板書?1.?示意:碗身,碗底(底圈)板書?(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觀察,說出泥碗的構造、部件,不難,同時讓學生明確了下一步制作泥碗需要的部件。)?三?巧手捏泥碗?1.?這個泥碗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翻到17頁,看看泥碗的制作步驟。?2.?誰來說說泥碗制作的步驟。?學生復述過程:?1.搓泥團,ppt出示圖片,相機板書:搓泥團。?2.壓扁,捏凹成碗形。Ppt出示圖片,相機板書:捏碗身?3.修齊邊口;ppt出示圖片,!?相機板書:修碗口??4.用有齒刀刮光碗的內外壁;ppt出示圖片,相機板書:刮碗壁?5.把碗底圈處刮麻并涂上泥漿;出示圖片?提問:為什么要在底圈處刮麻出花紋?碗底和碗身粘合得更好。?做底圈、裝底圈;出示圖片,相機板書:裝碗底?7.用手蘸水抹光抹碗表面,完成制作。?(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導學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下一步操作實踐奠定基礎)?看來同學們看得都非常仔細,那么在制作泥碗的過程中,你覺得在制作過程當中哪一步還不大明白??(預設):?①捏碗身,那我們一起看看視頻里老師是怎么捏碗身?出示視頻。?同學們看清楚視頻老師做時的動作了嗎?(ppt上出示動作)?其實老師根據視頻里老師的動作,編制了3句口訣,下面請大家一起跟著老師邊做動作邊念口訣。?雙手成心形,(讀)。拇指要靠緊。(念)轉動微塑型。(齊)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做動作。?為了讓同學們做得更好,我們再來大聲地齊讀一遍。相信同學們根據老師的口訣來捏碗身一定能捏得厚薄均勻。(板書:厚薄均勻)?(設計意圖:教師根據制作要點,編制了實用的口訣,突破了教學難點,學生操作起來也得心應手,制作出來的泥碗形狀也很精致、美觀。)?②還有什么要注意的步驟嗎??外壁、內壁都要光滑;借助什么工具使碗壁光滑?(有齒刀)?刮麻時不能太用力,容易刮破碗底;?還要朝著一個方向刮。?③還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誰學會了,請上臺來演示給大家看一下。師生共同示范。(實物投影)?學生邊演示邊口述制作過程:?把小泥球搓成長條狀——把碗倒扣在桌上——將泥條圍在裝碗底的地方——移開泥條在裝碗底的地方刻麻、也可以涂上泥漿——把碗底裝在涂泥漿的地方——輕輕按壓,調整碗底。?裝碗底——同學們考慮的真周到!但是還有一點老師要提醒大家,那就是在搓泥團之前要切下做碗底的泥條。?泥條不要搓得太薄,老師建議大家泥條厚度不小于1cm(板書~1CM),(和我們的小拇指那么粗)要比碗壁厚一點,搓成長條形,用尺稍微壓扁,根據碗底圓周長度截下一段繞成圓圈形。?這樣做出來的碗底不僅美觀,而且牢固。(板書:美觀牢固)?(設計意圖:讓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上臺講解,一樣能達到教師示范操作的要求和效果。學生學習起來更有親和力。)?④泥碗制作完成后,我們又可以對碗進行怎樣的創意修飾呢???雕刻花紋,裝飾品點綴,彩繪?,碗口進行創意變形。?我看到好多同學都迫不及待想動手制作了,但老師要提醒大家:出示溫馨叮嚀(齊讀),放輕音樂,配上無聲制作過程。??安靜有序?美觀勻稱?桌面整潔?(4)裝飾簡潔?5.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并表揚制作有特色的作品。?同時讓泥碗捏的漂亮的學生來當當小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制作的經驗和技巧。?預設:?(1)?老師發現這位同學的碗壁捏得厚薄均勻?我們看看她是怎么操作的??學生演示(用力均勻,邊捏邊把碗壁轉動起來。)?(2)老師發現這一組同學制作時工具擺放井井有條……?(3)這位同學在刮碗壁的時候動作輕柔,我們來看看她是如何操作的??學生演示刮碗壁。她總是朝著一個方向刮的。?(4)老師發現這一組孩子制作的時候很安靜,真棒!?(5)老師發現,這個同學自己的作品制作完了,在幫助同桌進行制作。?…………?(設計意圖:“叮嚀”一樣起到提示的作用,更加體現出親和力。課堂生成是隨機的,有靈動性,也有真實性。)?四?作品展示會??各組的優秀作品已經展示在上面,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評價呢?出示評價標準。?師:最后,我們要給這些泥碗進行點贊投票。每組派出兩名同學將糖果投給你們覺得最優秀的泥碗里,要有理有據、實事求是!?生:上臺觀摩,并給泥碗投票。?師:恭喜第小組的同學獲得了今天“泥塑小能手”的稱號。那么究竟是哪些同學給它投票了?你們為什么投給它?或者其他同學來說說看這樣的投票結果合理嗎?為什么??生:說出投票的理由。?(預設:如顏色好看、外型圓滑、碗壁厚薄均勻、底圈大小合適……)?老師還發現組的碗身特別光滑對稱,我想采訪這位小朋友是如何制作出來的。?老師還發現,這個泥碗里一顆糖果都沒有,為什么?誰能給他點建議嗎??這位小作者能接受嗎?相信接下來你的作品會越做越美!?(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評、互評、師評,認識到自己作品的優缺點,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更高端正了學校態度。)?五?拓展延伸妙?師:除了用手捏泥碗外,還可以用模具做泥碗。??課件展示圖片:?泥丸貼碗法(在碗內貼滿泥丸,壓緊抹平再取出)?泥條貼碗法(在碗內貼滿泥條,壓緊抹平再取出)?泥片貼碗法(將整個泥片貼在碗內,使它緊貼碗內壁,壓緊修好碗口再取出)?師: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說——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相信: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六?作業設計??師:在今天的課堂上同學們學習了手捏泥碗法,那么課后,老師請大家試著做一做吧!然后拿來和其他同學交流一下制作心得。??七?板書設計?泥碗????????????搓泥團?捏碗身??????????厚薄均勻???雙手成心形?碗身??碗底????修碗口???輕柔??????????????拇指要靠緊?刮碗壁???同向??????????????轉動微塑型?裝碗底??????????美觀牢固?教學反思:????新課程標準下,小學勞技教師該怎么教、學生該怎么學,如何打造精彩的小學勞技高效課堂,如何讓課堂成為學生成功的舞臺,健康成長的地方......我一直在思索、在探究。在實踐中我深深領悟到:一節成功的勞技課堂應該是學生興趣盎然的、有自己獨特體驗的?、有收獲的、高效的課堂。下面就《泥碗》這一課談談我的收獲:?范作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你的課堂感興趣時往往能調動出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學生愛你的課堂首先應對你有興趣。如果作為一名勞技教師有生動逼真的范作給予學生感官的刺激,加上形象生動的語言表述,那么學生一定會喜歡你,也就一定會喜歡你的課堂。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也就是這個道理。???學生是課堂的主角,課前師生談話交流,既創造了民主平等的課堂學習氛圍,又實現師生間平等對話,從而實現“我喜歡學”,“我對課堂有興趣”。?????口訣破難點???為了圖破難點,在課前我根據捏碗身的操作要領,編制了3句口訣“雙手呈心形,拇指要靠緊,轉動微塑型。”大部分學生根據口訣制作出來的作品都能做到厚薄均勻、美觀勻稱。?用“口訣法”教學不僅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是勞技教學中的一個行之有效、操作性很強的方法,目的是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操作要點。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把口訣運用到操作中去,反之,在操作時,運用口訣中的要領,制作出來的作品才會美觀勻稱。因此在勞技教學中充分發揮“口訣”的魅力,從而提高勞技課教學效率。??????三、生成有促進?課堂上,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實踐制作時的好方法、巧技能,就讓孩子上臺在實物展臺上進行現場操作,學生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清晰明了,讓其他孩子鞏固了已有技能,也讓學有困難的孩子進一步掌握技巧,并在實踐操作中熟練運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