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公交墜江誰之過?遵守規則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第3課第2框第一課時1.理解社會規則與自由的辯證統一關系。了解形成遵守規則的良好環境,需要自覺遵守規則,堅定維護規則,積極改進規則。2.正確認識自由與規則、自律與他律等關系,發展辯證思維能力。鍛煉自己從他律向自律轉變的能力,做到自我約束、自我主宰,自覺遵守規則。3.體會認識不同社會成員都有自己生存發展的正當需要,有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之心,認同要通過制定和遵守合理規則妥善處理好彼此間的利益關系。在正確思想認識的基礎上,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習目標今天看演出的氛圍很好,大家都很安靜,演出結束后我們向表演者鼓掌致意。今年,我們小區召開了業主大會,商討并制定了《文明停車公約》,業主都自覺遵守。我的爸爸在工廠上班,他總是嚴格遵守崗位操作規程,按崗位要求完成任務。運用你的經驗:結合上述材料,談一談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規則。我們無論是在工作崗位上,還是在社區生活中,還是在公共場所,都要熟悉相應的規則,明確規則的內容,做到自覺遵守規則。說一說你見過的遵守規則的例子,分享你對這些事情的感受。規則使我們的社會井然有序,是規則使我們的國家和諧穩定。你如何看待這位男士打手機的“自由”?為什么這兩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權利,最后卻受到處罰?探究與分享①這位男士有打手機的自由,但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②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一、自由與規則不可分社會規則和自由的關系吸煙是他的自由嗎?為什么他受到了處罰呢?沈陽鐵西,一外國人不配合防疫?,F場執勤工作人員進行勸阻時,該男子不但滿口臟話,還擺出侮辱性手勢。防疫人人有責,應遵守法律法規,配合防疫。(1)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應遵循哪些規則?(2)這些規則是否是“限制”了我們的自由,為什么?“疫情防控”與“我要自由”1.自由與規則的關系是什么?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紀律……道德法律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警方通報2021年7月29日,揚州市公安部門已對毛某寧(女,64歲)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立案偵查。據通報,毛某寧居住地為南京江寧區祿口街道。經初步調查,7月21日上午,毛某寧擅自離開已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南京居住地來揚州,未主動向社區報告南京旅居史,并頻繁活動于揚州市區多處人員高度密集的飯店、商店、診所、棋牌室、農貿市場等,致使新冠肺炎疫情在揚州市區擴散蔓延,造成極其嚴重后果。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之規定,揚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對毛某寧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抗擊疫情人人有責1、自由與社會規則的關系是什么?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條規定,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新冠肺炎正屬于此類)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2、建立規則的目的:跑步女因疫情期間不遵守規定被驅逐出境1.社會規則與自由的關系?p27-p28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小結二、自覺遵守規則探究與分享材料1:魏征死后,唐太宗曾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逝,遂亡一鏡矣?!?br/>材料2:梨雖無主,我心有主——(元)許衡你如何看待這兩句話?你認為如何做到“我心有主”?隱瞞境外出行史遵守疫情期間的要求配合社區防疫人員檢查用過的口罩隨手亂扔√√××疫情防控期間,絕大部分人能夠遵守規則,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你覺得遵守規則要依靠什么?2.如何遵守規則?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元史·許衡傳》里有這樣一段記載:許衡未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天熱口渴難忍。剛好道旁有課梨樹,眾人爭相摘梨解渴,唯獨許衡不為之所動。有人問他為何不摘?他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勸解說:“亂世之時,這梨是沒有主人的?!痹S衡正色道:“梨無主人,難道我心中也無‘主’嗎?”終不摘梨。觀點一:闖紅燈不對,但大家都在闖,我也就跟著走。觀點二:只要沒有人看到,沒有人管,就可以闖紅燈。觀點三:我覺得車輛多的時候不能闖紅燈,車輛少或者沒有車的時候可以闖紅燈。你怎樣看待以上觀點?認真思考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遵守規則,都應該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探究與分享②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自覺遵守規則2、如何做到自覺遵守社會規則?(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會規則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也需要嚴于律己,不斷反思,克服不良行為,自覺遵守。(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敬畏規則,以規則為行動的準繩。三、維護和改進規則面對這些不文明的現象,我們應該怎么做?3.如何維護規則?①要從自身做起,自覺遵守規則;②應該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勸導的技巧p30有禮(以示尊重)勸導他人時最好先稱呼對方,語言文明,態度和善有理(以理服人)勸導時要曉之以理。最好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告訴他:不能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以及為什么要這么做。有節(以保護自己)勸導時要注意適可而止。勸導無效時,可以向公共場所的管理機構或管理人員反映情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兒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長。根據這種情況,2010年,全國鐵路兒童票的身高限制從原來的1.1米~1.4米調整為1.2米~1.5米,即隨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1.5米的兒童,享受半價客票優惠。4、為什么要積極改進規則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②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相關部門出臺了酒駕處罰標準和醉駕處罰新規定:飲酒駕駛屬于違法行為,醉酒駕駛屬于犯罪行為。新增的“網絡保護”專章旨在從立法角度保護未成年人的網絡生活。原因是根據數據中國未成年人網民數量與占比持續攀升。廢除勞動教養制度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農業稅條例》廢止。已延續了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走進了歷史。③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廢除。我國計劃生育政策變化只生一個全面二孩開放三孩④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4、為什么要積極地改進規則?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②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③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廢除。④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遵守規則5、維護與改進規則?怎么做: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做法)課堂小結遵守規則自由與規則不可分維護與改進規則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2.要積極改進規則1.要堅定維護規則自覺遵守規則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的行動準繩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2)自律:自我約束(1)他律: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2)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1)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2)做法: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1)原因(為什么)B課堂小測1.《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被大家譽為“史上最嚴交法”,駕駛機動車違反道路交通信號通行的,由記3分提高為記6分。此規定()A.極大地限制了司機的自由。B.即約束司機的行為,又保障司機的自由。C.徹底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D.會限制司機的自由,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2.2019年12月30日,記者從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檢察機關全面正確適用刑事訴訟法和有關法律的重要司法解釋——《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完成第3次修訂。最高檢修訂《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強化人權司法保障,這一規則的調整表明()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一直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而改變 ②改變規則才能促進社會發展 ③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廢除原先的規則 ④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調整和完善與實際生活不相適應的規則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B一D3.酒駕治理依靠嚴查,更靠駕駛人的嚴格自律。下列關于自律和他律的說法正確的是()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②自律就是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③自律就是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④他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可有可無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4.情境一:星期日,小杰和爸爸準備乘公交車去圖書館。公交站牌處等著乘車的人很多,大家正在依次上車時,忽然跑來一個小伙子,直往車里擠,還差一點將一位老大爺撞倒。這時,有人說道:“擠什么?按順序上!”小伙子聽后,臉一紅,低下頭到后面排隊去了,上車秩序又恢復了正常。情境二:明陽同學每次進入圖書館借閱書籍的時候,都是輕聲細語,盡量保持安靜,以免影響其他同學閱讀。情境三:陳先生駕車到八達嶺野生動物園游玩,并不顧管理人員提醒開車窗喂食。一頭熊試圖將頭伸進車內,陳先生的手被熊咬傷。園方負責人稱,園內提示明顯,此事是由游客沒遵守規則而造成的。(1)情境一和情境二分別體現了遵守社會規則的哪兩種方式?(2)請用第一問的結論,對情境三進行簡要分析。情境一體現了他律,情境二體現了自律。 答案: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會規則,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約束,即自律;管理人員的提醒屬于他律,陳先生不能自我約束和嚴于律己,缺乏自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_3.2 遵守規則 課件 2021-2022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36張).pptx 吸煙.mp4 規則與秩序的漠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