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課題與課時】課題: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框《尊重他人》課時:1課時【課標要求】1.學會自尊、自愛,不做有損人格的事。?2.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與寬容,尊重、幫助他人,與人為善。【學習目標】1.通過探究尊重是交往的起點,知道尊重的含義,懂得尊重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和意義,感受尊重帶來的良好心理體驗,尊重每一個人。2.通過列舉尊重他人的事例和尊重他人的故事分享,知道在社會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學會換位思考,欣賞他人,平等對待他人,初步養成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的良好品質。【評價任務】1.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2.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學習過程】環節一自主感悟環節二合作探究學習任務一:尊重是交往的起點(指向學習目標1)探究1:尊重的含義及表現尊重的基本意思是尊敬、重視。在古語中,尊重是指將對方視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須重視的心態及其言行。宋歐陽修在其《皇從侄博平侯墓志銘》中說:“尊重師友,執經問道無倦色。”以下行為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嗎?1.尊重他人的含義(是什么)P32尊重的基本意思是尊敬、重視.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表現)探究2:受人尊重和不受人尊重的心理影響是不一樣的友情提示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夠增強自尊、自信,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如滿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與認可,往往會產生自卑感、失敗感等2.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②探究3: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使足球更偉大!2分鐘回顧今日歐洲杯感人細節友情提示③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特征。尊重可以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說: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尊敬他學習任務二:尊重從我做起(指向學習目標2)探究4:學會關注、重視他人思考:國家關注貧困人口說明了什么?3.怎樣尊重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們考慮他人的感受,認真對待他人,給予他人應有的、適當的關注,而不冷落、忽視他人。我們應該重視他人,對他人的疑惑給予細致耐心的解答,對他人的請求給予熱情的幫助。①積極關注、重視他人。探究5:平等對待他人故事一:世界著名的文學家蕭伯納一次到蘇聯訪問,在街頭遇見一位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離別時對小姑娘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蕭伯納。”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學著蕭伯納的語氣說:“你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你玩的是蘇聯小姑娘卡嘉。”這件事給蕭伯納很大的震動,他感慨地說:“一個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故事二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給我一點食物吧。”屠格涅夫尋遍全身無一點可充饑之物。只好說:“兄弟啊!對不起!我沒帶吃的!”這時,那乞丐站起身,臉上掛著淚花,緊握作家的手說:“謝謝你!我本已走投無路,打算討點吃的后就離開這個世界。您的一聲‘兄弟’讓我感到這世間還有真情在,它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閱讀以上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示?我們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們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社會生活中,我們不能以家境、身體、智能、性別等方面的原因而輕視、歧視他人。②平等對待他人探究6:學會換位思考請你思考:視頻告訴了我們什么?③學會換位思考友情提示:怎樣學會換位思考?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應該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他人。探究7:學會欣賞他人④學會欣賞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要善于發現他人的潛質和特長,真誠地欣賞和贊美他人的優點和閃光點,給予他人積極的評價。讓我們學會彼此欣賞,共同進步。知識總結三:怎樣尊重他人1、積極關注、重視他人2、平等對待他人3、學會換位思考4、學會欣賞他人環節三走進生活遇到下列情況時,自己應該怎樣做?當你準備去打球時,同學拿著數學試卷向你請教問題時:。當朋友興致勃勃地談前一天晚上看過的電影,而你卻不感興趣時:。當被好朋友誤解時:環節四學后反思1.在尊重他人方面,我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還存在哪些問題?2.對面存在的問題,我打算這樣改進:【當堂達標】1.(檢測目標1)我們的自尊經常受到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我們有責任()A.贊美他人B.創造成功C.關注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D.發現他人的優點,掩蓋他人的缺點C2.(檢測目標2)古人說:“敬人者,人恒敬之。”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應該()A.尊重他人人格B.尊重他人勞動C.對他人有禮貌D.欣賞他人,善待他人,事事遷就自己D3.(檢測目標1、2)一位著名作家在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后,收到了一位讀者的來信。信中說:“你原來是我非常敬重的作家,但是,你這篇文章中用的“殘疾”一詞深深刺痛了我。我是一個殘疾人,但我并不是一個廢人,我還開著書店,并在賣著你寫的書。我有殘疾是事實,可我是否就廢了呢?”這位作家讀信后十分慚愧,立即公開向這位讀者道歉,并向公眾承認“殘廢”一詞用錯了,還提醒大家慎用這個詞。(1)請你談一談作家向這位殘疾人道歉的原因是什么?(2)尊重他人,我們應該怎樣做?參考答案:(1)①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③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特征。尊重可以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2)①積極關注、重視他人。②平等對待他人。③學會換位思考。④學會欣賞他人。【實踐作業】八年級(1)班的幾位同學就尊重的話題進行交流,請大家各抒己見。同學甲:愛護動物也是尊重生命的表現。同學乙:我們應該尊重大自然。同學丙:我們應該尊重民族的歷史與文化。請參與他們的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觀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部編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4.1尊重他人.pptx 兒童故事啟蒙-心懷平等,尊重他人.mp4 尊重使足球更偉大!2分鐘回顧今日歐洲杯感人細節.mp4 山東對197_9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兜底保障.mp4 欣賞別人,是一種氣度.mp4 要學會換位思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