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園 課件(34張PPT+視頻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2 共筑生命家園 課件(34張PPT+視頻素材)

資源簡介

(共34張PPT)
人教版
九年級上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園
道德與法治
合作探究
導入新課
生態平衡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
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靠人的努力而無法彌補的。人
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如果我
們對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合作探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理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因;
2
、知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措施;
3
、懂得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
4
、明白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措施;
5
、知道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藍圖;
能力目標
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理念;
情感態度
樹立正確的自然觀,養成低碳環保、綠色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教學重點
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辯證關系;
教學難點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合作探究
自學導航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
P81-88
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
記。時間:
5
分鐘
1
、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
、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3
、為什么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4
、如何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5
、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
合作探究
運用經驗
飲酒
·
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天星橋(節選)
梁衡
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有機的結合。你
看石臨水巧妝,極盡其態,因水而靈;
水繞石弄影,曲盡其媚,因石而秀;而
這樹呢,抱堅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
綠云,幻化出一團濃烈的生命。這種生
命的力量和美感充盈在這條不大的山谷
之中,令你流連忘返,回腸蕩氣。
你認為上述兩幅圖景蘊含著怎樣的共同意境?
兩幅圖最都蘊含著人和自然的統一與和諧之美
合作探究
視頻問題探究
視頻給告訴我們什么?

人類生存的地球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人類怎樣對待大自然,大自然就會怎樣對待我們,大自然用它自己的方式是
在懲罰著人類。
給我們什么啟示?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求我們要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不要人為破壞大自然,不要過度使用大自然的資源,不要濫砍濫伐,不要過度捕撈等等破壞大自然的行為。
合作探究
來自大自然的懲罰
倫敦“殺人霧事件”是人類文明的悲劇。
請你分析造成這場災難的原因。
對我們有何啟示?
合作探究
閱讀感悟
地球的整個體系由一個巨大的能量來賦予活力。這種能量通過最精密的調節
而供給給了人類。盡管地球是不易控制的、捉摸不定的,也是難以預測的,但是
它最大限度地滋養著、激發著和豐富著萬物。這個地球難道不是我們人世間的寶
貴家園嗎?難道它不值得我們熱愛嗎?難道人類的全部才智、勇氣和寬容不應當
都傾注給它,使它免于退化和破壞嗎?我們難道不明白,只有這樣,人類自身才
能繼續生存下去嗎?
——
節選自《只有一個地球——對一個小小行星的關懷和維護》
你有什么感悟?
合作探究
新知講解
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人與自然的關系
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認識
這是一種動態的平衡
發展中的協調
進取中的有度
多元中的一致
“紛亂”中的有序
合作探究
新知講解
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原因)
⑴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⑵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⑶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82
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合作探究
相關鏈接
人類的努力
◇1972年6月,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這是各國政府共探討環境問題、探討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的第一次國際性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達成了“只有一個地球”以及人類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的共識。這是人類環境保護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1982年5月,人類環境特別會議在肯尼亞內羅畢召開,通過了《內羅畢宣言》。
◇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會議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21世紀議程》。
◇1994年3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生效,莫定了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基礎2002年8-9月,可持續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會議通過了《約翰內斯堡可持續發展承諾》和《執行計劃》。
◇2002年8——9月,可持續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會議通過了《約翰內斯堡可持續發展承諾》和《執行計劃》。
◇2005年2月,《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標志著國際社會進入一個實質性減排溫室氣體的階段。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屆締約方會議在法國巴黎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指明了方向。
◇2016年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巴黎協定》批準文書。
合作探究
課本正文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習近平
合作探究
知識歸納
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3.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⑴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83
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⑶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84
結論:建設生態文明,是人類的共識,時代的選擇。
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合作探究
新知講解
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1.為什么要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我國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已經取得非常明顯的進步。
合作探究
知識拓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森林面積和蓄積分別增加到了31.2億畝和151億立方米,這些森林資源的年生態服務價值12.68萬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呈現加速發展新局面,我國經濟發展動能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且后發優勢和潛力無限。中國綠色發展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方案。
合作探究
知識拓展
2016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經驗,正在為全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借鑒。一個充滿希望、信心滿懷的美麗中國新畫卷,正在全面鋪設。
合作探究
知識提升
新能源
合作探究
課本正文
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的中國路徑和中國方案。
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處理好經濟與環保的關系
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堅持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必須加強法治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合作探究
知識歸納
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2.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措施
⑴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⑵走藍綠色發展道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
⑶走綠色發展道路,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⑷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⑸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兩型”社會)
合作探究
知識提升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合作探究
新知講解
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3.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
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外在的表征
內在的含義
美麗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美麗中國,不僅包含著個人情感的歸屬與寄托,還體現著一個大國的形象和擔當,寄托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夢想。
合作探究
探究與分享
今天,“綠色化”已悄無聲息地滲透到我們生活
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從我做起!
低碳微行動
?
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行為。
?
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
?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
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
?
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多騎自行車。
綠色發展理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1
)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經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

2
)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3
)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
動。
合作探究
知識拓展
作為一名消費者,你打算如何行動?
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行為。
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
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④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
⑤綠色出行,多乘公交車,少開私家車,多騎自行車。
……
合作探究
相關鏈接
2014

4

24
日,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經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于
2015

1

1
日起施
行。此次對環境保護法的修訂,凸顯保護優先原則,建立公共預警機制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擴大公益訴訟主體,明確政府監管職責,加大對
環境違法行為的追責處罰力度,是我國環境保護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修訂給我們什么啟示?

1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
線。(
2
)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

合作探究
拓展空間
歷史上的塞罕壩曾是一片綠洲。后來,由于過度開是伐木,塞罕壩在百年間由“美麗高嶺”退化為茫茫荒原,黃沙謾漫。到了20世紀50年代,塞罕壩已是“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半個多世紀以來,三代林場人發揚“忠于使命、艱苦塞罕壩風光奮斗、科學求實、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種下一棵棵落葉松、子松云杉,建成一道道綠色屏障,創逵了荒原變林海、沙地成綠洲的人間奇跡。
塞罕壩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生勃多樣性也得到恢復。據中國林科院評估,塞罕壩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超過120億無的生態服務價值。如今的塞罕壩被譽為“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華北綠寶石017年,塞罕壩國有機械林場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行動與激勵獎”。
◇塞罕壩為什么會從“美麗高嶺”變成“黃沙漫漫”,又為什么會從“荒原沙地變回“林海綠洲”?你從這兩次生態變遷中得到哪些啟發?
◇你還知道哪些環保人物?與同學一起分享他們的環保故事。
◇起草一份環保倡議書,傳播你的環保理念
合作探究
拓展空間
⑴塞罕壩為什么會從“美麗高嶺”變成“黃沙漫漫”?
又為什么會從”荒原沙地”變回“林海綠洲”?
你從這兩次生態變遷中得到哪些啟發?
第一問:
過度開墾伐木,破壞生態環境,導致塞罕壩從”美麗高嶺”變成“黃沙漫漫”。
第二問:
塞罕壩三代林場人堅持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道路,使塞罕壩從“荒原沙地”變回了“林海綠洲”。
第三問:
啟示我們要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追求綠色發展。
合作探究
拓展空間
⑵你還知道哪些環保人物?與同學起分享他們的環保故事。
例如:感動中國人物張正祥,30
多年來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護上。最多一周,他就會繞滇池一圈,檢查滇池的污染情況。繞滇池圈的長度是126千米,至今,張正祥已經繞滇池走了1000多圈,這12萬多千米的行走都是為廠阻止對滇池的污染和破壞,換來了滇池自然保護區內33個大中型礦、采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封停。
合作探究
拓展空間
???????????????????????????????
環保倡議書
??xxx學校的同學們:
??????
在新的世紀里,我們渴望美麗的地球、綠色的家園,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為了地球、為了人類的將來,也為了讓我們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我真誠地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
?
1.共同建設“節約型社會”,節約一滴水,節約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用水,用完水后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大開水龍頭,提倡用臉盆洗臉
.洗手;節約用電,電器不使用時應關閉電源;節約用紙,多用手絹抹布,盡量兩面使用紙張
??
2.為減少空氣污染,節約能源,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多騎自行車或步行。
??
3.為保護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盡量購買和使用再生材料制成的、可多次使用的商品: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木筷和餐盒等。
??
4.減少使用塑料袋,它是白色污染的元兇。
??
5.發展經濟,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要把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
6.加強環保的宣傳教育,從小培養環保意識,積極投入到保護環境的活動當中。
??
7.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積極參與綠化美化活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x學校團支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年x月x日
?(3)起草一份環保倡議書,傳播你的環保理念。
合作探究
金句歸納
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是人類的共識,時代的選擇。√√
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走綠色發展道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
走綠色發展之路,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
美麗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合作探究
課堂小結
共筑生命家園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建設生態文明
人與自然關系
互相依存,共生共榮
自然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條件
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
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
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合作探究
課堂訓練
1.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持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下列舉措有利于實現這一千年大計的是( 
 )
①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④堅定不移地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合作探究
堂訓練
2.“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但美國的經濟學專家羅森對此不以為然。“這只貓必須是綠色的,不然還沒捉到老鼠就死了。”他以此說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這警示我們( 
 )
A.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必須緊緊抓住環境保護這個中心工作
B.因為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必須謹慎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C.自然環境的惡化都是人類活動引起的,因此人類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
D.人類活動必須尊重自然、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生
D
合作探究
堂訓練
3.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這表明(
B

A.經濟發展了,環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B.要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C.先抓好經濟建設,再治理環境
D.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是當前工作重中之重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生態平衡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
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靠人的努力而無法彌補的。人
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如果我
們對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知識目標
1 、理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因;
2 、知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措施;
3 、懂得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
4 、明白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措施;
5 、知道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藍圖;
能力目標
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理念;
情感態度
樹立正確的自然觀,養成低碳環保、綠色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教學重點 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辯證關系;
教學難點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 P81-88 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
記。時間: 5 分鐘
1 、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 、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3 、為什么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4 、如何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5 、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
飲酒 · 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天星橋(節選)
梁衡
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有機的結合。你
看石臨水巧妝,極盡其態,因水而靈;
水繞石弄影,曲盡其媚,因石而秀;而
這樹呢,抱堅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
綠云,幻化出一團濃烈的生命。這種生
命的力量和美感充盈在這條不大的山谷
之中,令你流連忘返,回腸蕩氣。
你認為上述兩幅圖景蘊含著怎樣的共同意境?
兩幅圖最都蘊含著人和自然的統一與和諧之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腾冲县| 汉寿县| 北宁市| 珲春市| 南部县| 屏边| 紫云| 永善县| 利津县| 阿拉善盟| 湛江市| 荆州市| 米泉市| 枣阳市| 新乐市| 镇远县| 伊吾县| 泌阳县| 田林县| 任丘市| 体育| 阿坝| 介休市| 瓦房店市| 墨江| 文水县| 呼图壁县| 托里县| 黄石市| 临泉县| 临汾市| 芒康县| 山东省| 沾化县| 琼结县| 高雄市| 渭源县| 罗城| 贵南县|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