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十歲啦》開題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通過全程參與活動,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主張,并初步規劃自己的十歲生日活動。以團隊的形式開展討論,并合理地計劃自己的十歲生日活動,明確分工。以小組合作形式,增強團隊協作的精神,體會與同學交流合作的樂趣和收獲。活動準備設計并下發《“我們十歲啦”活動方案設計》表學情分析喬司本地一直就有為小孩子過“十歲生日”的習俗。老底子的時候生日那天,外婆家的親戚帶著大擔小擔的東西,來給外甥或外甥囡過十歲生日,家里殺豬宰牛、鞭炮鑼鼓齊鳴,請來各處親朋好友隆重地為孩子慶生,“小壽星”穿新衣、拿紅包,好不快樂。隨著時代的進步,“十歲生日”的傳統儀式逐漸少了,但對它的重視程度一點都沒減少,請客、辦酒、收禮物、切蛋糕……大多數甚至還要準備全班同學的禮物拿到學校分給其他同學。我們都知道10歲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意味著很多,更是他成長的一個重要節點。但這種吃吃喝喝的傳統生日儀式是否具有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呢?值得探討!我希望孩子的“十歲生日”是快樂而有收獲的,他們可以從中體會生命的意義,變得更有擔當,懂得感恩,并為弟弟妹妹們樹立榜樣,因從而真正體會“長大”的含義。教學重難點:通過全程參與活動,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主張,并初步規劃自己的十歲生日活動。以團隊的形式開展討論,并合理地計劃自己的十歲生日活動,明確分工。教學過程談話導入猜人游戲(觀看同學生日視頻)你看他們在干什么?你的生日一般是怎么度過的?學生自由交流今年我們讀三年級了,很多同學也10歲了,我們當地的風俗又是怎么樣來過10歲生日的呢?我們看看大人們是怎么說的?觀看視頻(幾位家長對于十歲生日的原本設想)你們知道10歲的生日有什么特別嗎?學生討論但我們能不能用一些特別的方式來記住這個特別的生日呢?揭題:“我們十歲啦”設計意圖:綜合實踐活動課有別于其他知識傳授類的課程,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消除緊張感。從身邊同學的童年照片猜人入手直指主題——“十歲生日”,讓學生通過討論理解十歲生日的重要性,不是傳統的師授,而是自己討論感悟從而引出本課的主要任務——討論活動方案。二、討論交流活動方案學生討論,舉手發言,老師相機板書師: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來討論一下,我們可以做一些什么事讓這個特別的生日更難忘、更有意義呢?預設:A生日都要許愿,我們可以制作一棵“許愿樹”B給爸爸媽媽的一封感謝信C準備一次節目表演D制作自己的十年成長手冊E做一個蛋糕F制作兩張生日賀卡,一張給自己,一張給媽媽G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放進時間膠囊······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討論,教師適時巡視引導。三、動手制定方案教師舉例說明怎么制定活動方案我們先來看看如果選擇做一個蛋糕,我們要做哪些事?預設:(1)準備材料(2)做蛋糕(3)做奶油(4)裝飾蛋糕2、接下來就請大家照著剛才我們討論做蛋糕的方法來設計你們組的活動以及活動方案,并且填好組長手里的表格。在開始討論之前,老師這里有三點建議,請同學先看一看。3、學生動手制定方案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環節,前面環節的鋪設都是為了這個環節的順利進行。學生的想象力豐富,點子是不會缺的,但是把這些想法變為實際行動的過程以及步驟才是學生設計上的盲點,所以筆者特意設計了《“我們十歲啦”活動方案設計》幫助學生把一個想法分解成幾個具體可行的分步并予以各自的分工。學生第一次不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這個方案設計,分步分工可以降低難度,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方案,樹立自信。四、交流互動1、小組展示,其他小組認真聽,哪些地方值得你肯定學習,哪些地方需要你的意見。交流要求:(1)認真傾聽,匯報的小組有值得你肯定學習的地方,請不要吝嗇你的贊揚。(2)仔細思考,匯報小組有不足之處請你幫他們提提意見。2、看了兩個小組的展示,也聽了這么多同學的意見和建議,相信每個同學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啟發。(引導:這份活動方案有趣嗎?|看了這個小組的活動方案你有什么要說的嗎?|看來這份活動方案很好啊,迎來了一大片的表揚,那有誰可以提提意見呢?|)3、現在請帶著自己的啟發,小組內再次合作修改、完善。4、再次展示。設計意圖:課堂時間有限,部分能干的小組完成了方案設計,討論交流環節的實踐,有助于各小組之間交流學習,也給其他小組啟發,以便完成或改進自己的方案。五、教師小結經過大家的努力,個個活動方案誕生了,請各位同學課后繼續精細完善,最后老師建議大家能夠把你們設計的活動方案給其他同學、甚至你的爸爸媽媽看一看,說不定他們也會給你們組提出更寶貴的意見呢!設計意圖:把活動實踐延伸到課外,由其他同學和家長一起改進活動方案,以便更實際地完成活動實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