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題目《愛護我們的眼睛》一、學習內容分析1.學習目標描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情況,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欲。學生能遴選有研究價值的問題,能將問題轉為為研究小課題。過程與方法:學生能學習著,制定初步的活動方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小組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規劃能力與合作能力,培養善于傾聽、勇于質疑的良好習慣。2.學習內容與重難點分析由于學生是首次開展探究活動,因而教學的重點是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并知道怎樣開展活動。難點則是。項目內容應對措施教學重點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并知道怎樣開展活動創設闖關的情景,一步步引導學生了解活動開展的方法。教學難點小組合作,制定活動計劃,尤其是活動過程的設計提供樣板,讓學生有模仿的樣例。二、學習者特征分析(說明學生的一般特征、入門技能、學習風格等)一般特征:比較靦腆,而且學生才接觸綜合實踐活動課,積極主動發表自己意見的意識還不是很強,需要老師事先做好鼓勵工作。入門技能:學生們學習態度較端正,對綜合實踐活動課充滿著熱情和希望,3.學習風格:具備了自覺運用媒體進行資料搜索的能力三、學習環境選擇與學習資源應用1.學習環境選擇(打√,如)(1)簡易多媒體教室(2)交互式電子白板□(3)網絡教室□(4)移動學習環境□2.學習資源應用知識點媒體類型媒體內容要點及來源教學作用使用方式激趣導入簡易多媒體介紹《都市快報》中的一則關于近視的報道創設情境,引發動機播放——討論游戲闖關簡易多媒體通過智慧對對碰、妙手回春、齊心協力等三個闖關環節的設置,讓學生步步深入掌握知識要點舉例驗證,建立概念提問——講解課堂小結簡易多媒體引導課外探究的興趣設難置疑,引起思辨講解—播放—概括3.板書設計愛護我們的眼睛問題研究小課題有研究價值四、教學活動設計1.教學活動設計一、導入1.猜謎語引出眼睛,簡介眼睛的重要性2.介紹《都市快報》中的一則關于近視的報道,引起學生保護視力的緊迫感2.了解本班學生的視力情況,隨機采訪戴眼鏡的同學,加深保護視力的緊迫感3、引出活動主題【設計意圖】綜合實踐活動確定活動主題的階段,老師的任務是針對實際情況,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在這一部分,我以謎語導入,再插入2015年4月7日《都市快報》中關于“近視一代”的報道,然后現場采訪眼鏡的同學,三個環節緊緊相扣,短小精悍,卻讓學生深刻領會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從而激發起探究的欲望。白板這一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老師從電腦屏幕中解放了出來,輕點大屏幕即可,使得師生無縫對接。二、游戲闖關第一關:智慧對對碰1.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出示事先采集的學生問題2.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問題沒有探究的價值,隨機劃去3.總結規律,4.再次出示問題,進行判斷5.過關統計6.將剩余的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合并、歸類【設計意圖】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闖關形式,將幾個知識點分層推開,即時鼓勵,享受成功,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考慮到學生第一次進行探究活動,將問題征集環節放在課前,使學生有了充分的思考時間,也讓老師心中有底。大屏幕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出部分問題,不僅直觀、清楚,而且加快了節奏,更為學生的發散思維做了隱形的鋪墊。在研究問題有沒有價值的環節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隨機講解、劃去成為了可能,對于知識點的掌握非常有益。而后的追加問題,讓學生對判斷問題是否有價值進行了鞏固。第二關:妙手回春1.明確要求:要將問題轉化為研究的小課題2.教師以錦囊妙計的形式告知學生研究小課題的表述形式及轉化方法,并舉例轉化。3.學生試著轉化,即時進行分析。4.過關統計【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相對較容易。借助多媒體技術出示要點,左邊問題,右邊小課題的方式,使轉化水到渠成。第三關:同心協力1.明確本關的要求:齊心協力,制定活動計劃表2.出示樣例,教師進行填寫格式的講解,明確課堂中只填寫活動計劃部分3.出示其他學生的活動計劃表,師生共同進行分析4.請學生選擇喜歡的主題,并口頭講解打算怎樣進行活動5.分組制定活動計劃表,教師巡回指導6.交流(機動)7.過關統計【設計意圖】這是教學的難點,教師的有效指導非常重要,要以生為本,循序漸進。由于是首次填寫,要對活動計劃表的整體指導非常細致,將每一個空格填什么做了具體說明。在樣表分析時講明為什么這樣設計,有什么值得肯定之處。而后集體分析學生的計劃表,師生共同討論要修改的地方。考慮到時間,只要求學生填寫活動計劃部分,為當堂分析留出了可能。從扶到放,降低難度,將指導落到了實處。三、課堂小結:1.小結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2.布置下節課的任務2.評價形式與工具(打√,如)(1)課堂提問(2)書面練習(3)制作作品(4)測驗(5)其他3.評價量表內容(測試題、作業描述等)小組活動計劃表五、教學反思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在三年級開展教學還是第一次。一直以來就牢記:綜合實踐活動不是老師“教”的,而是創設學生發現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從問題情景中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課題,與學生共同開展活動。回首整堂課,我覺得引導到位,預設的目標基本達到,在以下幾方面做得較好:1.以生為本,課堂教學密度設置合理根據學生的實際,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圍繞主題展開發散思維的環節我放在了課前,課中思維導圖的出現,保留了發散思維的精華。這一設計既讓老師教學的時候心中有底,也為后面的教學節約了很多的時間。在學生活動計劃表的當堂生成上,我抓重點---活動的設計,使得后面還有一點時間進行了一個組的交流。縱觀整堂課,四個知識點,教學的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課堂的每一分鐘都有質量。2.學生的興趣被調動,研究的熱情高漲“愛護我們的眼睛”是學生第一次開展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是我關注的重點,從課堂的教學情況來看,這一點已經成功地做到了。在導入環節通過報道的呈現,對戴眼鏡同學的現場采訪,讓我看到了學生震驚的表情和急迫的研究之心。在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設置的闖關游戲中,學生享受著過關后成功的喜悅,一個個的知識點在闖關中扎實落實,而學生始終顯得興味盎然。3.梯度設置,難點攻克水到渠成活動計劃表的設置,是每一個探究活動的基礎,為了幫助學生設置好第一張活動計劃表,我設計的表格適當降低了難度,并增設了顧問一欄,讓學生明白團隊的重要。在教學中,通過細致講解,樣表分析兩個環節,使學生明白了怎么做。從學生現場生成的一些計劃表看,框架沒有問題,只要在細節上作一下修改,可以說,難點攻克非常順利。4.多媒體設備應用,讓教學如虎添翼多媒體白板技術的應用,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尤其重要。它解放了老師的雙手,從在電腦旁邊打轉變成了和學生直面交流。它豐富多彩的畫面,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注意力集中在了教學內容上。它的演示過程,讓教學內容直觀易懂,簡潔明了,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有一點我一直在糾結,那就是學生的分組。按照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學生根據選擇的研究小課題在課堂上隨機分組,但考慮到學生第一次活動,能力差異較大,因而采用的是事先根據學生的能力而進行的分組。怎么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