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優化檢測系列)第三單元 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單元測試卷A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優化檢測系列)第三單元 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單元測試卷A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優化檢測系列)第三單元
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單元測試卷A
第I卷
客觀題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的諷刺性或幽默性的繪畫,畫家從政治事件或生活現象中取材,通過夸張、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現為幽默、詼諧的畫面,借以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下面漫畫中反映的局面是哪次國際會議造成的(???
)
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
2.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媒體都估計時任總統奧巴馬要步羅斯?!靶抡钡暮髩m,來一個“新‘新政”’。據此可以推斷奧巴馬推行的“新‘新政”’的最大特點是(???
)
A.大力整頓銀行,恢復銀行信用
B.縮減耕地,屠宰牲畜
C.建設公共工程,減少失業隊伍
D.國家干預經濟
3.“我們對未來并不失望,因為美國人民并沒有失敗……讓我明確地說,真正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绷_斯??偨y為克服“恐懼”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
A.整頓金融業,恢復銀行信用
B.壓縮農業生產,實行政府補償
C.加強公共工程建設,增加就業
D.實施《國家工業復興法》,對工業進行調整
4.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二戰回憶錄》中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劇本來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軟弱強化了邪惡的惡毒。”這表明了(??
)
A.?二戰的罪魁禍首是邪惡的德國法西斯??????????????????B.?英法的綏靖政策對二戰的爆發推波助瀾
C.?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直接導致了二戰的爆發??????????D.?捷克斯洛伐克的軟弱助長了希特勒的野心
5.結盟是戰爭的序幕,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五大國英、法、德、俄、日中,既是一戰前三國同盟成員,又是二戰前軸心國集團成員的兩個國家是(???

A.?英、法????????????????????????????????B.?英、俄????????????????????????????????C.?德、意????????????????????????????????D.?俄、法
6.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成為德意志共和國的總理。希特勒一上臺,就著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獨裁統治,標志著(???

A.??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B.?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專政國家建立
C.?世界大戰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D.?軍部法西斯專政建立
7.自安倍再次組閣以來,國際社會圍繞中日“釣魚島”爭端和安倍參拜靖國神社進行了深刻的大討論,逐漸形成一個共識:歷史真相不容掩蓋,軍國主義不得人心。下列歷史事件中標志著20世紀30年代,日本開始武裝侵略并占領中國的是(???
)
A.“盧溝橋事變”
B.甲午戰爭
C.南京大屠殺
D.“九一八”事變
8.位于日本東京九段坂的靖國神社供奉了包括松井石根在內的13名甲級戰犯。抗日戰爭中,松井石根曾擔任侵華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兼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有意縱容部隊施行種種暴行,負有不可推卸的戰爭罪責。松井石根有意縱容部隊屠殺30萬中國人的城市是(???
)
A.上海
B.南京
C.武漢
D.北平
9.抗戰期間八路軍某刊物報道:“八路軍在抗戰一年半中,在蔣委員長與戰區司令長官的領導之下,在朱彭總副司令及各部各級長官與共產黨員的領導之下,協同各部友軍,進行了英勇的抗戰?!迸c該報道相一致的“英勇的抗戰”是(???
)
A.百團大戰
B.平型關大捷
C.徐州會戰
D.淞滬會戰
10.日本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后,李宗仁對部下說:“我們在內戰中攪了80多年……是非不分,敗雖不足恥,勝亦不足武?,F在真是天如人愿,讓我們這些人這輩子有個抗日救國的機會。”這里的“救國機會“是指(
???)
A.?臺兒莊戰役???????????????????????B.?平型關大捷???????????????????????C.?“七七”事變???????????????????????D.?百團大戰
11.某年《新華日報》華北版頭條刊載了蔣介石的嘉獎電:“朱(德)副長官、彭(德懷)副總司令:迭電均悉,貴部窺破好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勉。仍希……勿予敵喘息機會,徹底斷絕其交通為要!”這份嘉獎電的背景是(?
)
A.紅軍長征勝利
B.正面戰場取得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
C.百團大戰取得階段性勝利
D.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
12.對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擺脫經濟危機??????????????????B.?緩和國內矛盾??????????????????C.?掠奪中國資源??????????????????D.?實現中日共榮
13.西安事變對時局發展產生的最重要的影響是(???
)
A.國共兩黨關系惡化
B.抗日救亡運動高漲
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D.國共第二次合作
14.下表為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頒布的歷史文件。對下列信息解讀符合材料的是(???

時間
名稱
主要內容
1931年9月20日
《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
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驅逐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陸??哲姡瑵L出中國!
1935年8月1日
《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937年2月10日
《中共中央給中國國民黨三中全會電》
停止一切內戰,集中國力,一致對外
A.?民族危機加劇,抗日反蔣成為全國各界共識????????B.?紅軍長征開始,中國革命進入斗爭的新局面
C.?社會矛盾變化,中國共產黨作出了政策的調整????D.?全面抗戰爆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15.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的“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于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該展覽館再現了(
???)
A.?鴉片戰爭中國被侵略的歷史
B.?中日甲午戰爭的歷史
C.?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血淚史
D.?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慘絕人寰的歷史
16.在軍事上,“它”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這里的“它”是指:(???

A.?諾曼底登陸???????????????????????B.?中途島戰役???????????????????????C.?阿拉曼戰役???????????????????????D.?珍珠港戰役
17.“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下列有關“兩次世界大戰”的表述中史實與結論相符合的是

??)
①1916

2
月凡爾登戰役中德法雙方傷亡慘重——戰爭給人類帶來災難
②莫斯科保衛戰——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③《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在山東攫取的權益轉讓給日本——一戰是列強的侵略與掠奪戰爭
④雅爾塔會議就戰后成立聯合國問題進行討論——對戰后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8.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說:“我恐怕我們將一個沉睡的巨人喚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羅斯福總統向國會緊急發表了歷史性的講演:1941年12月7日——一個永遠蒙受恥辱的日子。他們指的歷史事件是()
A.?珍珠港事件?????????????????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C.?諾曼底登陸?????????????????D.?中途島海戰
19.“蘇聯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這是二戰期間某戰役中的經典語錄。下列對該戰役的描述,說法正確的是:(???
)
A.?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B.?這場戰役成為二戰的轉折點
C.?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敗??????D.?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20.一段關于二戰前夕的記載這樣寫道:“西方領導人仍為先前張伯倫對蘇聯紅軍的戰斗力、蘇聯領導人的動機和蘇聯鄰國的反應所表露的懷疑和擔心所困擾。同樣,隨著軸心國在西班牙、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節節勝利,斯大林的疑慮也在不斷增長?!鄙鲜銮闆r(???

A.?導致達成《慕尼黑阱定》????????????????????????????????????B.?推動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C.?反映出英國的綏靖政策???????????????????????????????????????D.?推動三國軍事同盟的正式建立
21.羅斯福說:“德日把不幫助軸心國的國家的一切民族和國家當作全體軸心國共同的敵人,這就是他們簡單明確的總戰略,所以.只有類似的總戰略才能與之抗衡?!_斯福說的“類似的總戰略,,指的是(???
)
A.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幫助被軸心國侵略的國家
B.美英發表《大西洋憲章》,結成反對納粹暴行的聯盟
C.美國對日本和德國等軸心國家宣戰
D.所有對軸心國作戰的國家結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22.1944年6月,美英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取得諾曼底登陸的勝利,成功地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這實踐了(
???)
A.?開羅會議的決議????????B.?德黑蘭會議的決議????????C.?雅爾塔會議的決議??????????D.?波茨坦會議的決議
23.有一本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書,根據下邊文本框標注的第5-8章的標題判斷,該書的這些章節介紹的是(???
)
第5章兵臨城下
?大廈將傾
第6章甕中捉鱉
?直搗老巢
第7章四面楚歌
?元首自裁
第8章帝國末日?
無奈投降
A.莫斯科保衛戰
B.斯大林格勒戰役
C.諾曼底登陸
D.攻克柏林戰役
24.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某一重要國際法文件規定:“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占領的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蓖ㄟ^該文件的是(???
)
A.?雅爾塔會議????????????????????????B.?波茨坦會議????????????????????????C.?德黑蘭會議????????????????????????D.?開羅會議
25.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表數據說明(???

爆發時間
持續時間
傷亡人數
經濟損失
中國抗日戰爭
1931年9月18日
14年
3500多萬
6000多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9月1日
6年多
9000多萬
4萬億美元
①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②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
③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④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
?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第II卷
主觀題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50分)
(本大題滿分11分)26.閱讀材料并觀察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見下圖。
材料二:日本最新通過的教科書有這樣一段話:“戰爭難以分清善惡,它不是用哪一方正義、哪一方不正義可以說明的?!边€說南京大屠殺“因為是在戰爭期間,即使發生某種屠殺,也非‘大屠殺‘一類的行動”。
與材料一圖片內容相關的戰爭是什么戰爭?分別寫出三幅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名稱。(4分)
材料二反映了今天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對當年的日本侵華戰爭持什么態度?
(2分)
請用中華民族的血淚史來駁斥他們的謬論。(舉三例說明)(3分)
結合以上圖文材料,談談你的感想。
(2分)
(本大題滿分8分)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70多年前,蘇軍在這場戰役中,徹底擊碎了法西斯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成為德國東線走向滅亡的開始。
材料二:羅斯福高度贊揚蘇聯軍隊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的巨大貢獻,把發生在蘇聯的一次勝利的戰役稱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也曾盛贊美英兩國一起完成的一次計劃周密、規模宏大的登陸戰役。
材料三我們將永遠不會將勝利分為自己的勝利和別人的勝利,我們將永遠記住盟友——美國、英國、法國和其他反希特勒聯盟的國家,德國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者的援助。
——《普京紅場閱兵講話》
材料一中“這場戰役”指的是什么戰役?(2分)
材料二中被羅斯福贊揚為“二戰的轉折點“的是哪一次戰役?斯大林盛贊的“登陸戰役”指的是什么?
(2分)
材料三中普京認為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為了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發生,你認為國與國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2分)
(本大題滿分10分)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一戰前)溫斯頓·丘吉爾針對日益臨近的世界大戰說:“我們不可能袖手旁觀,眼睜睜地看到法國被德國吃掉……如果英法聯合一致行動,仍然無法抗擊德國,那就需要另找一個伙伴——俄國。為了挽救英格蘭,我們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丘吉爾的一生》
材料三: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前,有人問丘吉爾將對蘇德戰爭持什么態度。他說:“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獄,我至少也要在下院發表一篇同情魔王的聲明。”
——《丘吉爾的一生》
據上圖和所學知識,指出周期④經濟的衰退導致哪些國家走上甚西斯道路?(3分)
在材料二中,丘吉爾稱俄國為“魔王”,但是英國仍然和法、俄合作組成什么軍事集團?他們與哪一軍事集團形成對峙?
(2分)
結合所學知識。列舉蘇德戰爭爆發后英國與“魔王”打交道的史實。(至少寫兩點)(2分)
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丘吉爾在蘇德戰爭爆發前還稱俄國為“魔王”的原因是什么?
(3分)
(本大題滿分9分)29.20世紀以來,伴隨著戰爭的沖擊,人們對戰爭的認識也在逐步深入。
材料一:
20世紀初,歐洲統治者普遍奉現實主義戰爭觀為經典,認為戰爭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與道德無關,也無所謂正義與否?!幾粤赫架姟兜诙问澜绱髴鹎昂髧H戰爭觀的轉向與衍生》
材料二: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理想主義戰爭觀興起并風行一時,即強調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爭端并避免戰爭。甚至在法西斯上臺后,各國的和平主義者仍天真固執地信守著廢棄戰爭的承諾。但盲目的讓步沒有換來和平。1939年,理想主義戰爭觀徹底破滅。
——摘編自梁占軍《二戰與20世紀國際戰爭觀的演變》
材料三:二戰后,正義戰爭觀異軍突起,即把戰爭劃分為正義的和非正義的,強調“開戰正義”和“交戰正義”兩項原則。“開戰正義”指當一個獨立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受到侵略時,受害國的自衛戰爭以及受害國和國際社會成員國進行的執法戰爭都是正當的?!敖粦鹫x”適用于戰爭開始后,指戰爭僅發生于軍人之間,平民不能受到侵害。
——整理自[美]邁克爾·沃爾澤《正義與非正義的戰爭:通過歷史實例的道德論證》
根據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3分)
結合材料二,列舉相關史實說明理想主義戰爭觀受到的沖擊。(3分)
結合材料三,運用所學知識闡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的戰爭。(3分)
(本大題滿分12分)30.?
2020年是抗日戰爭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周年。彰顯正義,祈禱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依據所學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戰爭
開始
重要史實
勝利
抗日戰爭
1931年,①后,局部抗戰開始。1937年,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開始。
②,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④》,向盟軍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材料二:
▲1937年7月16日,蔣介石呼吁國際聯盟及九國公約的簽署國家介入調?!瓰楸苊饧廊毡?,美國國務卿赫爾甚至停止交運中國政府已購買的轟炸機。
▲1942年4月23日,蔣介石通過宋美齡在《紐約時報》上發表《如是我觀》一文,提出取消外國在華的種種特權。這得到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積極響應。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對正在北京郊外盧溝橋.上演習的日軍進行炮擊?!?月,在外國權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殺,中日兩國為此進入全面作戰。
——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編歷史教科書》
請準確寫出表格中①②③④的具體所指內容。(4分)
根據材料二,指出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種變化的時代背景?(4分)
(3)列舉兩例史實批駁材料三中日本對這場戰爭所持的態度。日本的態度對我們建設持久和平世界有什么警示?
(4分)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
C
解析:根據題干漫畫中的“捷克斯洛伐克”“
蘇臺德”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并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將的蘇臺德區等地割讓給德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慕尼黑陰謀直接損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ABD三項和題干漫畫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慕尼黑會議造成漫畫中反映的局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2.
D
解析:20世紀30年代,面對1929~1933年經濟危機造成的嚴重破壞,羅斯福實施了新政。新政最主要的特點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ABC三項都不是奧巴馬推行的“新‘新政”’的最大特點,不符合題意;D項國家干預經濟是奧巴馬推行的“新‘新政”’的最大特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3.
D
解析:為消除經濟危機的影響,1933年,羅斯福上臺宣布實施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對工業的調整,頒布了《全國工業復興法》,各工業企業規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從而加強了政府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與調節。ABC三項都不是羅斯??偨y為克服“恐懼”而采取的核心措施,不符合題意;D項實施《國家工業復興法》,對工業進行調整是羅斯??偨y為克服“恐懼”而采取的核心措施,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4.
B
解析:A二戰的罪魁禍首是邪惡的法西斯,除了德國還有意大利和日本等,故A說法錯誤;B根據題意可知,“善良的軟弱”指的是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活動,故B符合題意;C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D捷克的軟弱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故答案為:B
5.
C
解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尖銳,分別形成了由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由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的三國協約。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加劇世界局勢緊張,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20世紀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互相勾結起來,結成了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它的形成是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五大國英、法、德、俄、日中,既是一戰前三國同盟成員,又是二戰前軸心國集團成員的兩個國家是德、意。?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德、意既是一戰前三國同盟成員,又是二戰前軸心國集團成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6.
A
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為德意志共和國的總理。希特勒一上臺,就著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獨裁統治。這標志著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A項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標志是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恐怖獨裁統治,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7.
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日軍以中國軍隊炸毀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為借口而占領沈陽,制造了九一八事變,蔣介石命令張學良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令東北軍不準抵抗,全部退入關內,致使東三省全部淪陷,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因此“九一八”事變日本占領東三省標志著日本開始武裝侵略并占領中國。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九一八”事變標志著日本開始武裝侵略并占領中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8.
B
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國民政府首都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日軍占領南京后六周之內,屠殺中國軍民三十萬人以上。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南京是松井石根有意縱容部隊屠殺30萬中國人的城市,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9.
B
解析:平型關大捷是八年抗戰期間國共兩黨密切合作進行作戰的光輝典范,同時,平型關大捷也是八年抗戰期間中國的第一次大捷ACD三項百團大戰、徐州會戰、淞滬會戰都不是國共兩黨密切合作的戰役,不符合題意;B項平型關大捷是與題干報道相一致的“英勇的抗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10.
A
解析:根據題干中的“李宗仁”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38年春,在日軍進攻徐州時,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臺兒莊與日軍激戰,殲敵一萬多人,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取得的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重大勝利,打擊日軍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A項臺兒莊戰役是題干里的“救國機會”所指的事件,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11.
C
解析:根據題干中的“朱(德)副長官、彭(德懷)副總司令:迭電均悉,貴部窺破好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勉。仍?!鹩钄炒C會,徹底斷絕其交通為要!”可知,電令反映的是百團大戰取得階段性勝利情況下發布的。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等的指揮下,在華北2000多千米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史稱“百團大戰”它有利打擊了日軍侵略的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A項紅軍長征勝利,與日本無關,不符合題意;B項正面戰場取得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是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戰役,不符合題意;C項百團大戰取得階段性勝利是題干嘉獎電的背景,符合題意;D項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與題干無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12.
D
解析:20世紀30年代日本卷入了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緩和國內矛盾,日本統治集團發動了對外戰爭,把侵略矛頭指向了中國。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侵占中國富饒的土地,掠奪中國豐厚的資源,充足的勞動力和巨大的市場。ABC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實現中日共榮不是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13.
C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標志著十年內站的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預示了團結抗日新局面到來。ABD三項都不是西安事變對時局發展產生的最重要的影響,不符合題意;C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是西安事變對時局發展產生的最重要的影響,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14.
C
解析: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抗日救國”、“一致對外”可知隨著民族矛盾加深,中國共產黨作出了政策調整。A項民族危機加劇,抗日反蔣成為全國各界共識解讀不符合材料,根據材料“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說明反蔣政策的改變,不符合題意;B項紅軍長征開始,中國革命進入斗爭的新局面解讀不符合材料,紅軍長征結束于1936年10月,且材料中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C項社會矛盾變化,中國共產黨作出了政策的調整解讀符合材料,符合題意;D項全面抗戰爆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解讀不符合材料,全面抗戰爆發是1937年7月,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15.
D
解析:日本侵華期間,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東北成立專門研究細菌戰的部隊,稱為
“七三一部隊”,他們慘無人道地用中國活人作試驗。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慘絕人寰的歷史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16.
D
解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機群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軍事基地珍珠港,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涨皵U大。據“在軍事行動上,‘它’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及所學知識可知,這里的“它”是指珍珠港事件。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珍珠港戰役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17.
D
解析:莫斯科戰役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神話。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②表述中史實與結論不相符。D項①③④表述中史實與結論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18.
A
解析:根據題干中的“日本”“
羅斯??偨y”“
1941年12月7日”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虎!虎!虎!”是日軍偷襲成功的信號,日本偷襲珍珠港,揭開太平洋戰爭序幕。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A項珍珠港事件是他們指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19.
C
解析:蘇聯衛國戰爭中,在阻擋橫掃整個歐洲的德軍坦克部隊的時候,年輕的軍官克洛基科夫·季耶夫面對自己僅剩的28名紅軍戰士,喊出了那句偉大的:“俄國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A項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的是九一八事變,不符合題意;B項這場戰役成為二戰的轉折點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二戰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C項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敗說法正確,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符合題意;D項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不列顛之戰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故答案為C。
20.
B
解析:A項導致達成《慕尼黑阱定》錯誤,不符合題意,英、法兩國為避免戰爭爆發,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將蘇臺德區割讓給納粹德國,簽訂《慕尼黑協定》,與材料內容無關;B項推動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正確,符合題意,根據題干“隨著軸心國在西班牙、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節節勝利,斯大林的疑慮也在不斷增長”可知蘇聯擔心德國威脅蘇聯,在此背景下,蘇德簽署《互不侵犯條約》;C項反映出英國的綏靖政策錯誤,不符合題意,英國的綏靖政策與材料內容無關;D項推動三國軍事同盟的正式建立錯誤,不符合題意,三國軍事同盟正式建立于1940年,與材料內容無關;
故答案為B。
21.
D
解析:由題干可知,德日兩國將一切不幫助自己民族和國家的國家都當作敵人,因此羅斯福認為應該采取與之相同的總戰略,即聯合所有反抗軸心國的國家來與德日軸心國相抗衡。ABC三項均與題干主旨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所有對軸心國作戰的國家結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是羅斯福說的“類似的總戰略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22.
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舉行會議,決定1944年5月由英美軍隊在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A項開羅會議的決議錯誤,開羅會議主要商討反攻日本的戰略及戰后國際局勢的安排,制定盟軍合作反攻緬甸的戰略及援華方案,不符合題意;B項德黑蘭會議的決議正確,符合題意;C項雅爾塔會議的決議錯誤,雅爾塔會議是在1945年初,德國法西斯臨近滅亡,反法西斯戰爭接近最后勝利,為加強相互信賴,協調戰略計劃,盡快結束戰爭,安排戰后國際事務,維護戰后和平而召開,不符合題意;D項波茨坦會議的決議錯誤,波茨坦會議上通過了《波茨坦公告》,這篇公告的主要內容是聲明三國在戰勝納粹德國后一起致力于戰勝日本以及履行開羅宣言等對戰后日本的處理方式的決定,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23.
D
解析:根據題干標題中的關鍵信息“元首自裁”“無奈投降”,可知是1945年,蘇聯軍隊進攻柏林,希特勒自殺身亡,德國投降。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攻克柏林戰役是該書的這些章節介紹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24.
D
解析: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1943年11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曙光初露的時候,中、美、英三國首腦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會晤,召開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所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堕_羅宣言》維護了我國的領土主權,有利地駁斥了“臺獨”分子的言論,證明了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BC三項和題干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開羅會議通過的《開羅宣言》規定:“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占領的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25.
C
解析:題干表格說明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①④和題干材料符合。②③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C項①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二、材料分析題
26.
(1)日本侵華戰爭(或抗日戰爭)。圖一:“九一八”事變;圖二:“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圖三:南京大屠殺。
(2)否定態度,甚至肆意抵賴,否認自己的侵略行徑,企圖以戰爭的正義與不正義模糊他們發動戰爭的侵略性?!敖炭茣录币脖砻魅毡菊畬τ乙韯萘Φ闹С謶B度。
(3)示例: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1937年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殺。日軍七三一部隊進行細菌戰。對占領區的根據地進行反復的“大掃蕩”,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等。(符合要求即可)
(4)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表示憤怒,對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和日本政府不負責的態度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我們要勿忘國恥,銘記歷史,面向未來,珍愛和平。我們要時刻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抬頭,努力學習,強身健體,提高素質,熱愛祖國,為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才智,防止歷史悲劇重演等。
解析:(1)根據材料一圖片中的“沈陽”,“北平”,“百人斬”相關信息可知,對應的分別是“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顯然,與材料-圖片內容相關的戰爭是日本侵華戰爭(或抗日戰爭)。
(2)從材料二中文字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右翼勢力持否認的態度,那么根據相關信息解答即可。
(3)寫出相關日軍侵略我們的史實即可。
(4)本題談感想,屬于開放性問題,符合情景,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日本侵華戰爭(或抗日戰爭)。圖一:“九一八”事變;圖二:“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圖三:南京大屠殺。
(2)否定態度,甚至肆意抵賴,否認自己的侵略行徑,企圖以戰爭的正義與不正義模糊他們發動戰爭的侵略性?!敖炭茣录币脖砻魅毡菊畬τ乙韯萘Φ闹С謶B度。
(3)示例: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1937年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殺。日軍七三一部隊進行細菌戰。對占領區的根據地進行反復的“大掃蕩”,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等。(符合要求即可)
(4)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表示憤怒,對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和日本政府不負責的態度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我們要勿忘國恥,銘記歷史,面向未來,珍愛和平。我們要時刻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抬頭,努力學習,強身健體,提高素質,熱愛祖國,為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才智,防止歷史悲劇重演等。?
27.
(1)莫斯科戰役(2)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
(3)反法西斯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4)和平相處,以和平方式解決各國之間的爭端
解析:(1)本題考查莫斯科戰役的相關知識。由材料一“蘇軍在這場戰役中,徹底擊碎了法西斯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成為德國東線走向滅亡的開始”可知,這指的是莫斯科戰役,蘇聯軍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英勇抗擊侵略者,使德軍占領莫斯科的企圖沒有得逞,莫斯科戰役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2)本題考查斯大林格勒戰役和諾曼底登陸。據所學知,1942年7月開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以蘇聯的勝利而告終,極大地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1944年6月,美英等反法西斯盟軍進行了諾曼底登陸,在歐洲開辟了第二戰場,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3)本題考查普京認為戰爭勝利的原因。由材料三“我們將永遠不會將勝利分為自己的勝利和別人的勝利,我們將永遠記住盟友——美國、英國、法國和其他反希特勒聯盟的國家”可知,普京認為戰爭勝利的原因是反法西斯國家的共同努力的結果。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和平相處,以和平方式解決各國之間的爭端。
故答案為:(1)莫斯科戰役。
(2)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
(3)反法西斯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4)和平相處,以和平方式解決各國之間的爭端。
28.
(1)德國、日本、意大利
(2)三國協約(或協約國)。三國同盟(同盟國)
(3)對蘇聯提供一些援助;與蘇聯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參加雅爾塔會議,協調反法西斯行動;與美國共同開辟歐洲第二戰場,軍事上與蘇聯配合打敗法西斯。
(4)蘇聯是英國的重要競爭對手;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與英國的社會制度存在本質區別。
解析:(1)本題考查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經濟危機打擊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國家,重在對圖表的解讀,由圖表可知,周期④的經濟衰退發生在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這指的應是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在這場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國、日本、意大利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積極進行對外侵略擴張以轉稼危機,造成了世界局勢的緊張,并最終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2)本題考查三國協約的相關知識。據所學知,在一戰前,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為了應對來自德國的威脅,英、法、俄三國建立了三國協約,同德、意、奧建立的三國同盟形成了對峙局面,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3)本題考查二戰時期英國與蘇聯合作的相關史實。據所學知,蘇德戰爭爆發后,為了共同抗擊法西斯的侵略,英國開始與蘇聯進行合作,如英國對蘇聯提供一些援助;與蘇聯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參加雅爾塔會議,協調反法西斯行動;攻克柏林,軍事上與蘇聯配合打敗法西斯等。
(4)本題考查蘇德戰爭爆發前英國敵視蘇聯的原因。據所學知,蘇聯作為歐洲的大國,是英國的重要競爭對手,再加上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與英國的社會制度存在本質區別,所以兩國之間存在矛盾,英國一直采取敵視蘇聯的政策,稱蘇聯為“魔王”。
故答案為:(1)德國、日本、意大利。(2)三國協約(或協約國)。三國同盟(同盟國)。
(3)對蘇聯提供一些援助;與蘇聯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參加雅爾塔會議,協調反法西斯行動;與美國共同開辟歐洲第二戰場,軍事上與蘇聯配合打敗法西斯。
(4)蘇聯是英國的重要競爭對手;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與英國的社會制度存在本質區別。
29.
(1)在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的過程中,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受現實主義戰爭觀影響,歐洲列強相信戰爭是最后解決問題的辦法。
(2)面對德國的不斷擴張,英法采取容忍、退讓的綏靖政策,與德國簽訂《慕尼黑協定》。但協定沒有滿足德國的野心,1939
年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理想主義戰爭觀受到巨大沖擊。(或: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蔣介石對日本侵略實行不抵抗政策,日本進-步擴大侵略,占領東北三省。)
(3)二戰中,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殺,德國大肆迫害猶太人等法西斯暴行,使無辜平民變成了攻擊對象。面對法西斯的瘋狂侵略,中國爆發了抗擊外敵入侵的抗日戰爭,蘇、美、英、中等國成立反法西斯同盟,使戰爭進程發生根本轉變,最終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1)材料一圖1說明在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的過程中,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導致一戰的爆發;根據材料一“20世紀初,歐洲統治者普遍奉現實主義戰爭觀為經典,認為戰爭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可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是受現實主義戰爭觀影響,歐洲列強相信戰爭是最后解決問題的辦法。
(2)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蔣介石下令東北軍不抵抗,次日清晨日軍就占領了沈陽城,隨后日軍只有四個多月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二戰全面爆發前,英法等西方大國,對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姑息縱容的綏靖政策,它們企圖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滿足侵略者,換取自身的和平,并希望法西斯能夠入侵蘇聯,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并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將的蘇臺德區等地割讓給德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綏靖政策縱容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939
年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理想主義戰爭觀受到巨大沖擊。
(3)德意日法西斯對內實行恐怖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給人類和平帶來了嚴重的威脅,1942年在華盛頓召開的會議上,中、蘇、美、英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演變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極大鼓舞了反法西斯國家人民的斗志,徹底改變了戰爭雙方的力量對比,最終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故答案為:(1)在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的過程中,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受現實主義戰爭觀影響,歐洲列強相信戰爭是最后解決問題的辦法。
(2)面對德國的不斷擴張,英法采取容忍、退讓的綏靖政策,與德國簽訂《慕尼黑協定》。但協定沒有滿足德國的野心,1939
年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理想主義戰爭觀受到巨大沖擊。(或: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蔣介石對日本侵略實行不抵抗政策,日本進一步擴大侵略,占領東北三省。)
(3)二戰中,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殺,德國大肆迫害猶太人等法西斯暴行,使無辜平民變成了攻擊對象。面對法西斯的瘋狂侵略,中國爆發了抗擊外敵入侵的抗日戰爭,蘇、美、英、中等國成立反法西斯同盟,使戰爭進程發生根本轉變,最終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30.
(1)①九一八事變;②臺兒莊戰役;③斯大林格勒戰役;④《波茨坦公告》
(2)從不支持到支持;時代背景: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發展成為真正的世界大戰。1942年1月,簽署《聯合國家宜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期同盟正式形成。
(3)如南京大屠殺、實施三光政策等;警惕軍國主義的復活等。
解析:(1)本題考查中國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事件,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表格信息。結合表格信息及所學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局部抗戰開始;1938年春的臺兒莊戰役,成為中國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1943年2月結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在中國抗日力量的沉重打擊下,加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積極配合和支持,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軍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抗日戰爭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結束。
(2)本題考查太平洋戰爭前后美國對中國態度的變化及其時代背景,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據材料二中“1937年7月16日……為避免激惱日本,美國國務卿赫爾甚至停止交運中國政府已購買的轟炸機”“1942年4月23日,蔣介石……提出取消外國在華的種種特權。這得到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積極響應”,結合所學概括得出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由從不支持到支持的變化。根據上述材料中“1942年4月”及其具體信息的理解,結合相關所學從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影響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說明其時代背景。
(3)本題考查日本對待侵華戰爭的態度及其警示,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及解決具體問題。據材料三“有人對正在北京郊外盧溝橋上演習的日軍進行炮擊”“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殺,中日兩國為此進入全面作戰”,認識理解日本以受害者自居來否定侵略戰爭的性質;據此結合相關所學,從南京大屠殺等侵略戰爭的罪行對上述態度加以批駁。根據現實問題及相關所學,概括說明針對日本否定侵略的歷史、稱霸世界的企圖,應警惕軍國主義的復活等。
故答案為:(1)①九一八事變;②臺兒莊戰役;③斯大林格勒戰役;④《波茨坦公告》。
(2)從不支持到支持;時代背景: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發展成為真正的世界大戰。1942年1月,簽署《聯合國家宜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期同盟正式形成。
(3)如南京大屠殺、實施三光政策等;警惕軍國主義的復活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广水市| 巩义市| 镇原县| 中阳县| 荥经县| 英德市| 托里县| 深水埗区| 民乐县| 怀化市| 贵南县| 大竹县| 保定市| 霍林郭勒市| 大埔县| 黄平县| 咸阳市| 元江| 灵寿县| 蓝山县| 嘉鱼县| 康保县| 德江县| 永丰县| 鄯善县| 滕州市| 灵石县| 渭南市| 峨边| 扶沟县| 广安市| 元朗区| 桃园市| 金平| 剑阁县| 弋阳县| 迁西县| 平昌县| 集贤县|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