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神奇的筆筒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給我了很大啟發,通過我的引導,使讓學生經歷獲得新信息;轉換信息,使其適合于新的任務;(3)評價、檢查加工處理信息完整過程,達成筆筒的設計制作。?《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指出:設計制作是指學生運用各種工具、工藝(包括信息技術)進行設計動手操作,將自己的創意、方案付諸現實,轉化為物品或作品的過程。通過引導學生利用3D建模軟件中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親歷多功能筆筒的設計過程,從而提高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創新的意識。?2.內容分析?本課開始,學生的設計過程逐漸過渡到由123D建模軟件的輔助來完成,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借助簡單的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便利。?本課教學活動安排很豐富,鑒于課堂時間有限,并且3D打印時間較長,因此將最后一個活動:成品打印環節調整到課后來完成。?這樣的設計思路符合當下綜合實踐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責任擔當、創意物化部分內容,著重體現學生問題解決與技術應用的過程。?3.學習者分析?著眼于本課的教學活動安排,我對任教的五年級160多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術水平進行了學情前測。以下是前測題:?1你認為筆筒除了能裝各種筆類,還可以放置哪些物品??2你能用哪些工具完成右圖的3D模型搭建??前測數據表明:?學生普遍認為筆筒不僅可以放筆,還可以放置剪刀、曲別針、U盤等雜物。?(2)80.5%學生選擇使用移動、抽殼、復制、旋轉等工具可以完成建模;13.5%?學生只選擇復制、粘貼工具,僅5.9%的同學知道陣列和組合工具可以更簡便的完成建模。?經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具備用在123D建模軟件中使用簡單工具進行建模的能力,也可以將清晰的將設計思路用草圖的方法進行呈現。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側重筆筒的功能需求的解決,鼓勵學生創造性的使用建模工具,完成筆筒3D模型的搭建。?4.教學目標(含重、難點)?知識與技能:綜合運用3D建模軟件中的常用工具,更好的完成筆筒模型的搭建。?過程與方法:根據本組需求,對筆筒進行設計、建模。?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養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熱愛生活的態度。?教學重點:學會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并制作有一定創意的多功能筆筒作品。?教學難點:綜合運用3D建模軟件中的常用工具,完成多功能筆筒的3D建模。?5.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一)創情激趣?1、談話導入:?(出示一同學家中的桌面照片,物品擺放非常凌亂)?師:看到這樣的桌面,大家有什么感覺??生:特別凌亂,需要好好整理。?師:沒錯,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文具進行分類整理和歸納,筆筒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整理工具。今天我們就借助3D打印技術來設計制作一個。??2、板書:神奇的筆筒?設計意圖?:?以學生的真實情景作為本課教學的切入點,引導學生意識到改變筆筒的造型,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從而聚焦本課中心問題,把學生帶入到研究活動中來。??啟發探究?1、方案構思?1)出示各種各樣的筆筒:?2)教師引導:?①筆筒的造型與它的功能有什么聯系??②如果你是設計師,還可以讓筆筒具備哪些功能????3)學生討論:?筆筒的形狀可以有很多種,有圓形、方形、多邊形……根據收納物品的不同,?大小也會不一樣。?除了收納筆類之外,筆筒還可以:?①收納小件工具,如剪刀、刀子、等;?②放便利貼紙、硬幣、藥品;?③放置手機及充電器;?④可以種植多肉植物……??4)教師板書:造型?????功能??2、草圖繪制?1)出示要求:?①各小組根據需要設計一個多功能筆筒;?②注意造型與功能相結合,;?③將設計草圖繪制到實踐報告中;??2)學生展示,教師對各組設計草圖進行評價:?①功能與尺寸之間的關系,如:筆的高度在14CM左右,筆筒的深度不能低于5CM,不然會影響其拿取及支撐。?②安裝攝像頭讓父母監督我們的學習:科技確實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但老師希望大家能夠養成自覺自律的好習慣。?③建模的搭建要考慮實體打印的效果,可適當簡化我們的設計,如:圖中小兔子的脖子過于纖細,容易折斷,可適當加粗并降低高度,這樣更便于在軟件中完成3D建模。??③各小組取回設計草圖進行修改、完善。??設計意圖?:“設計”不是單純的擬定方案、繪制圖紙的過程,而是基于一定設想進行的創造性活動。通過研究討論,學生明確了筆筒設計的基本要求,并圍繞造型、功能等要素進行創造性活動,擬定具有自己特點的設計方案。在展示交流及教師評價后又可以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改進自己的設計思路,不斷修改及完善設計。?(三)合作實踐?模型制作?1、提煉方法:很多小組都創造性的完成了筆筒的草圖設計,依據圖紙在3D軟件中進行建模,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生:移動、放樣、抽殼、復制、旋轉......??2、講解3D建模軟件中工具的使用:?1)我們已經掌握了移動、旋轉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有同學設計了五邊形的花朵狀筆筒,在制作時除了使用復制、移動工具,還有沒有更快速的方法進行建模??2)教師講解:陣列、群組工具的使用。(教師示范操作)??????????運用這些工具,可以幫我們更快速地完成模型的制作。?3)設計制作?提示制作要求:以小組合作形式,用3D軟件進行建模。?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已有建模工具的使用,教師針對學生在操作中的問題,將設計與技術相的結合,更好的電腦中完成虛擬3D模型的搭建,為后面實體打印做準備。????????(四)拓展延伸??1、?展示交流?教師收集各小組的設計模型進行展示,小組代表對本組設計進行匯報。??教師總結,結束本課。?2、打印成品????????????????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評價,明確本組設計的優勢和劣勢,取長補短,培養學生正確規范的操作能力。通過欣賞其他作品,開創思路,鼓勵創新。因3D打印機打印模型的時間較長,因此展示交流環節教師選擇切換至學生用軟件設計的虛擬模型,將打印環節安排至課后。??板書設計?神奇的筆筒?造型????功能???教學設計特色說明與教學反思(300-500字)?設計特色:?1、本課由生活中常見的文具收納問題入手,引入3D打印技術進行模型的設計與制作,將學生的想象從平面的圖像轉換成立體的模型,提升學生技術能力的同時,助力我們的設計更好的變成現實,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解決真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2、將美術學科中的造型、裝飾藝術、數學學科的測量計算與信息學科的3D建模工具使用完美融合,強調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認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提升綜合素質,著力發展綜合實踐學科核心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