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吃飯有講究統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材分析1.立足全套五下我們一家人四上為父母分擔三上家是最溫暖的地方二上我們的節假日一下我愛我家一上家中的安全與健康家庭生活教材分析1.立足全套2.統觀本冊去上學-在學校-回到家家庭生活教材分析1.立足全套2.統觀本冊3.剖析單元去上學-在學校-回到家家庭生活教材分析1.立足全套2.統觀本冊3.剖析單元去上學-在學校-回到家家庭生活4.著眼本課干干凈凈吃飯好衛生我在餐桌上禮儀食物的訴說營養安全這樣吃好嗎健康學情分析1.研究年齡特點,正確研判學情。2.做足課前調查,精準把握學情。教學目標1.知道飯前洗手的重要性,學會正確的“七步洗手法”,養成飯前洗手的衛生習慣。(重點)2.了解吃飯前、吃飯時、吃飯后的文明禮儀,樂于在生活中實踐餐桌禮儀,感受家人共餐時的溫暖。養成文明就餐的好習慣。(難點)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第二課時1.了解食物各有營養價值,知道挑食、暴飲暴食的壞處,知道要少吃零食,養成均衡飲食、適量飲食的好習慣。(重點)2.不吃不認識、變質的食物,樹立安全飲食的意識(重點)3.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調整和提升自己的飲食生活。(難點)第一課時吃飯有講究統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吃飯有講究》第一課時【教材分析】1.立足全套教材家庭生活作為兒童生活的主要內容,必然是教育要領導的領域??v觀整套教材,圍繞家庭生活這個主題的有:一年級上冊“家中的安全與健康”,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愛我家”,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節假日”,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父母分擔”,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們一家人”,安排螺旋上升,逐層遞進。本課所在單元的教育內容,是公共教育對學生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引導。2.統觀本冊教材本冊共四個單元,前三單元按照“去上學-在學校-回到家”這個邏輯展開,課堂內容從學校生活拓展到家庭生活。本單元的教學意圖,在于提升學生家庭生活的品質,使家庭生活在學生“上學后”發展為一種積極向上、講究文明與自治、注重安全與健康、與學校生活相協調的狀態。3.剖析單元教材本單元由《玩得真開心》《吃飯有講究》《別傷著自己》《早睡早起》四課組成,分別圍繞家庭生活中的游戲、飲食、安全與作息這四個主題開展,它們是并列的四個內容,其邏輯結構如下圖所示。4.著眼本課教材本課根據課程標準“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二條“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習慣”而編寫。《吃飯有講究》這一課的四個板塊緊緊圍繞“吃飯”這一主題,通過衛生、禮儀、營養、安全、健康這五個層面來詮釋“講究”。【學情分析】1.研究年齡特點,正確研判學情。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一年級上冊的學生,他們年齡尚小,缺乏健康飲食知識,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2.做足課前調查,精準把握學情。為了解學生在家中“吃飯”方面的真實情況,我精心設計了問卷調查,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在“衛生習慣”方面:大部分學生有飯前洗手的意識,但都只是簡單洗洗,讓“七步洗手法”走進他們的日常生活,是這堂課需要做的事。絕大多數學生都能遵守基本的“餐桌禮儀”,但是只有少數學生“吃飯前讓長輩先入座”,說明一年級的學生在“孝親敬長”方面的意識還不夠。幾乎所有學生都存在挑食、愛吃零食的現象,所以,要讓學生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知道哪些食物要多吃,哪些食物要少吃。大部分孩子存在飯前大量喝水、暴飲暴食等現象,“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任務重大。基于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將這一課分成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是第一二板塊,第二課時是第三四板塊。【教學目標】第一課時:1.知道飯前洗手的重要性,學會正確的“七步洗手法”,養成飯前洗手的衛生習慣。(重點)2.了解吃飯前、吃飯時、吃飯后的文明禮儀,樂于在生活中實踐餐桌禮儀,感受家人共餐時的溫暖。養成文明就餐的好習慣。(難點)【教學過程】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1.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片(出示美食的圖片)看了這些圖片,你現在最想干什么?(預設:想吃飯了)2.揭題:“吃飯”其實是一件很“講究”的事,讓我們一起走進《吃飯有講究》!(板貼:吃飯有講究)二、學會洗手,講究衛生板塊一:明白洗手的重要性過渡:吃飯前要講究什么呢?我們先來看看明明的故事。1.(出示視頻)視頻內容:吃飯前,明明去洗手臺上用清水隨意沖了一下手。餐桌上有他最愛吃的蝦,他直接用手抓蝦吃。(字幕:一個小時后)明明躺在沙發上,雙手捂著肚子,很難受的樣子。媽媽問他:“你怎么啦?”明明說:“我肚子疼。”2.想一想:明明為什么會肚子疼?預設1:他沒有好好洗手預設2:用清水沖一下,根本洗不干凈既然你們都覺得他沒洗干凈,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顯微鏡下的小手??戳酥?,你有什么想說?預設1:手上有很多細菌預設2:細菌跑到肚子里,就會肚子疼4.師小結:所以,吃飯前把手洗干凈很重要(板貼:干干凈凈吃飯好)5.有一首兒歌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洗手:(配樂錄音)板塊二:學習七步洗手法1.過渡:那么,你平時是怎樣洗手的?哪位小朋友來給我們現場展示一下2.他的洗手方法怎么樣?預設1:這樣洗得不干凈預設2:光搓手心是不夠的,手背也要搓預設3:我知道,要用“七步洗手法”3.哦,你們已經知道了,可是,你們真的會用“七步洗手法”嗎?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4.學習“七步洗手法”①ppt出示書本上的七張示意圖,老師邊念口訣邊示范,學生跟做:一搓手掌,二洗手背,三擦指縫,四扭指背,五轉大彎,六揉指尖,七轉手腕②活動:四人小組練習一下,同學之間要相互學習呦③展示:現在哪組小朋友愿意來展示一下“七步洗手法”?(請你們來)他們洗得怎么樣?④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七步洗手法”,以后,每天都要用這種方法將自己的小手洗得干干凈凈呦。吃飯有講究,首先要“衛生”(板貼:衛生)5.課中操:我們一起來做個操,活動一下身體吧(播放視頻)鼓鼓掌,拍拍手,講衛生呀勤洗手,大家一起來唱歌,互相提醒小朋友,提醒小朋友板塊三:其他衛生好習慣1.過渡:除了注意飯前洗手,吃飯時還要注意哪些衛生習慣呢?2.交流:小組討論后交流預設1:要用洗干凈了的碗筷吃飯預設2:飯前飯后都要把桌子擦干凈預設2:掉在桌子上或者地上的東西不能再吃了3.小結:同學們知道的衛生好習慣可真多!三、辨析行為,講究禮儀過渡:手洗干凈了,我們就可以吃飯了,在餐桌上還要講究些什么呢?(板貼:我在餐桌上)板塊一:餐桌禮儀我會辯1.看看這兩幅圖,(出示書本41頁上的2幅圖)同桌之間討論一下: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課前老師發了“大拇指”貼紙,你們認為好的就貼上大拇指,你們認為不好就不用貼。2.情境圖一①老師要采訪你一下,為什么給這幅圖貼上“大拇指”?預設1:我看到她正幫著媽媽擺碗筷預設2:她會幫忙,很懂事②師小結:餐桌上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個好習慣3.情境圖二①你為什么在這幅圖邊上貼了“大拇指”?預設1:爺爺拄著拐杖不方便,她扶著爺爺慢慢走預設2:她讓爺爺先坐,是個有禮貌的孩子,②師小結:尊敬老人也是個好習慣。吃飯有講究,要講“禮儀”(板貼:禮儀)4.其他“孝親敬長”做法(1)與家人共餐時,還有哪些孝敬父母、長輩的做法呢?預設1:可以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盛飯預設2:可以幫媽媽端菜(2)我們來看看班里同學的做法:(出示女孩洗碗的圖片)①這是我們班的小楊同學,我們來聽聽看小楊怎么說(錄音:媽媽做飯已經很辛苦了,我就幫忙洗碗)②聽了小楊的話,你想說什么?預設1:我回去我也想試一試洗碗預設2:我覺得小楊太棒了,我想表揚她③被表揚了,小楊,你怎么想的?(預設:很開心,以后也要堅持洗碗)(出示哥哥給弟弟夾菜圖片)①這是誰呀?(是我們班的小錢同學)②我們來聽聽小錢媽媽怎么說(出示錄音:我們家吃飯時,哥哥會給弟弟夾菜,大人就能安心吃飯了。)③老師知道班里很多小朋友也是家里的哥哥姐姐,你們說說看,吃飯時,你們有沒有幫助大人照顧弟弟妹妹?預設1:我會拿紙巾幫妹妹擦嘴預設2:我吃完飯就會陪弟弟玩一會兒,這樣奶奶就能去吃飯了(3)師小結:同學們不僅是父母長輩的小助手,還是講究餐桌禮儀的好孩子。板塊二:餐桌行為我會演1.情境圖三過渡:全家人在餐桌前坐好了,開始吃飯了,突然……(播放聲音“阿嚏”)在餐桌上,當你想打噴嚏時,你會怎么做?你來演演看預設1:轉過頭再打噴嚏預設2: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②(出示情境圖三)師補充: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部衣物遮掩口鼻。我們一起來用手肘遮一遮。③小結:這是一種禮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2.情境圖四①你遇到過家人給你夾菜的情況嗎?我們來演一演,假設我現在是你的媽媽,我給你夾菜,你會怎么說?怎么做?②(出示情境圖四)那我們看看圖中的女孩③她是怎么說的?(PPT出示:謝謝媽媽!我自己來吧。)“謝謝媽媽”是表示感謝“我自己來吧”說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④她是怎么做的?雙手捧著碗,去接媽媽夾的菜(這是對媽媽的尊重)⑤小結:我們都要做講文明、懂禮儀的小學生。3.公筷公勺①(用紅圈圈起來)看,媽媽夾菜的這雙筷子跟其他筷子不一樣,這是——公筷。除了公筷,還有公勺②你見過公筷公勺嗎?在哪里見過?(預設:學校食堂、飯店桌上、公交車站臺的宣傳欄)③師小結: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公筷公勺,我們要用起來。4.除了剛才講到的這些,吃飯時我們還有哪些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做法吶?預設1:不能站起來或者爬到凳子上去夾比較遠的菜預設2:吃飯不能吧唧嘴,也不能把筷子豎直插在米飯上預設3:如果自己吃好了想離開餐桌,可以告訴大家:我吃好了,大家慢慢吃。5.小結: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講究餐桌禮儀的好孩子。四、兒歌小結,實踐運用過渡:這堂課,同學們學得真認真,老師有一首兒歌要送給大家:1.兒歌小結:(拍手朗讀)飯前要洗手,洗手有七步。幫忙擺碗筷,長輩先入座。咳嗽偏轉頭,紙巾遮口鼻。家人給夾菜,及時說謝謝。吃飯有講究,衛生和禮儀。2.回家請同學們把這堂課學到的用餐好習慣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讓這些好習慣出現在你家的餐桌上。五、板書設計附件一:第一課時課前調查1.你知道“七步洗手法“嗎?(單選)①知道②不知道2.你平時經常采用哪種洗手方式?(單選)①用清水簡單沖洗②用洗手液簡單揉搓,再用清水沖洗③每次都用“七步洗手法“洗手3.你在吃東西前會洗手嗎?(單選)①每次吃東西前都洗手②有時候洗,有時候不洗③基本上不洗4.你在餐桌上有哪些孝敬長輩的做法?(最多選兩個)①吃飯前讓長輩先入座②幫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分筷子)③當家人給孩子夾菜時,孩子會表示感謝④打噴嚏或咳嗽時,朝向餐桌外側,并用手捂住⑤以上都沒有2(共30張PPT)吃飯有講究統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材分析1.立足全套五下我們一家人四上為父母分擔三上家是最溫暖的地方二上我們的節假日一下我愛我家一上家中的安全與健康家庭生活教材分析1.立足全套2.統觀本冊去上學-在學校-回到家家庭生活教材分析1.立足全套2.統觀本冊3.剖析單元去上學-在學校-回到家家庭生活教材分析1.立足全套2.統觀本冊3.剖析單元去上學-在學校-回到家家庭生活4.著眼本課干干凈凈吃飯好衛生我在餐桌上禮儀食物的訴說營養安全這樣吃好嗎健康學情分析1.研究年齡特點,正確研判學情。2.做足課前調查,精準把握學情。教學目標1.知道飯前洗手的重要性,學會正確的“七步洗手法”,養成飯前洗手的衛生習慣。(重點)2.了解吃飯前、吃飯時、吃飯后的文明禮儀,樂于在生活中實踐餐桌禮儀,感受家人共餐時的溫暖。養成文明就餐的好習慣。(難點)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第二課時1.了解食物各有營養價值,知道挑食、暴飲暴食的壞處,知道要少吃零食,養成均衡飲食、適量飲食的好習慣。(重點)2.不吃不認識、變質的食物,樹立安全飲食的意識(重點)3.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調整和提升自己的飲食生活。(難點)吃飯有講究第二課時統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食物的訴說牛奶大豆都是寶,常吃結實又健康。蔬菜水果不能少,抵抗力強身體好。五谷雜糧要吃飽,提供能量精神好。魚、肉、蛋本領強,能為頭腦來幫忙。怎樣才能不挑食?課間操:《我不挑食》零食不多吃零食不多吃安全地吃安全地吃這樣吃好嗎?這樣吃好嗎?這樣吃好嗎?這樣吃好嗎?這樣吃好嗎?吃飯時,我要怎么做?吃飯應注意,健康和禮儀挑食暴食不可取,浪費糧食更不宜吃飯有講究呀,吃飯有講究講究在食物們的營養里這里有蔬菜呀,這里有魚蝦還有那香噴噴的白米飯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講究在吃飯時的健康里還有那好習慣的小朋友《吃飯有講究》第二課時【教材分析】1.立足全套教材家庭生活作為兒童生活的主要內容,必然是教育要領導的領域。縱觀整套教材,圍繞家庭生活這個主題的有:一年級上冊“家中的安全與健康”,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愛我家”,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節假日”,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父母分擔”,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們一家人”,安排螺旋上升,逐層遞進。本課所在單元的教育內容,是公共教育對學生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引導。2.統觀本冊教材本冊共四個單元,前三單元按照“去上學-在學校-回到家”這個邏輯展開,課堂內容從學校生活拓展到家庭生活。本單元的教學意圖,在于提升學生家庭生活的品質,使家庭生活在學生“上學后”發展為一種積極向上、講究文明與自治、注重安全與健康、與學校生活相協調的狀態。3.剖析單元教材本單元由《玩得真開心》《吃飯有講究》《別傷著自己》《早睡早起》四課組成,分別圍繞家庭生活中的游戲、飲食、安全與作息這四個主題開展,它們是并列的四個內容,其邏輯結構如下圖所示。4.著眼本課教材本課根據課程標準“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二條“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習慣”而編寫。《吃飯有講究》這一課的四個板塊緊緊圍繞“吃飯”這一主題,通過衛生、禮儀、營養、安全、健康這五個層面來詮釋“講究”。【學情分析】1.研究年齡特點,正確研判學情。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一年級上冊的學生,他們年齡尚小,缺乏健康飲食知識,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2.做足課前調查,精準把握學情。為了解學生在家中“吃飯”方面的真實情況,我精心設計了問卷調查,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在“衛生習慣”方面:大部分學生有飯前洗手的意識,但都只是簡單洗洗,讓“七步洗手法”走進他們的日常生活,是這堂課需要做的事。絕大多數學生都能遵守基本的“餐桌禮儀”,但是只有少數學生“吃飯前讓長輩先入座”,說明一年級的學生在“孝親敬長”方面的意識還不夠。幾乎所有學生都存在挑食、愛吃零食的現象,所以,要讓學生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知道哪些食物要多吃,哪些食物要少吃。大部分孩子存在飯前大量喝水、暴飲暴食等現象,“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任務重大。基于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將這一課分成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是第一二板塊,第二課時是第三四板塊。【教學目標】第二課時:1.了解食物各有營養價值,知道挑食、暴飲暴食的壞處,知道要少吃零食,養成均衡飲食、適量飲食的好習慣。(重點)2.不吃有毒、變質和容易引起自己過敏的食物,樹立安全飲食的意識和習慣。(重點)3.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調整和提升自己的飲食生活。(難點)【教學過程】一、圖片導入,鞏固習慣1.引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聊了吃飯的哪些講究?(“衛生”和“禮儀”)2.這是你們在家洗手的照片(課件播放照片)這是你們在餐桌上的照片(課件播放照片)3.小結:一張張動人的照片,都說明了你們是講究“衛生”和“禮儀”的好孩子。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走進《吃飯有講究》(板貼:吃飯有講究)二、了解食物營養,培養均衡飲食意識板塊一:食物各有營養(出示收集到的同學家中餐桌食物圖片)同學們,看看,有你愛吃的嗎?有你不愛吃的嗎?(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出示錄音)預設1:我愛吃紅燒肉你為什么愛吃肉?預設:媽媽說吃肉有力氣;奶奶說吃肉才能長高……(我們來聽聽食物是怎么說的?板貼:食物的訴說)出示錄音:我們肉類主要提供蛋白質和脂肪。魚、蝦、蛋、奶都能提供優質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高,易吸收。預設2:我喜歡吃米飯,每次都要吃一大碗為什么喜歡吃米飯?出示錄音:“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我們谷物類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預設3:我特別喜歡吃水果,水果真好吃出示錄音:水果是對我們身體很有益的一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維生素種類繁多,維生素A能夠護眼明目,維生素B能夠促進智力發展,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維生素D幫助孩子骨骼鈣化,維生素E促進孩子骨骼發育,每一種維生素都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預設4:我不愛吃大白菜,可是媽媽說蔬菜也很有營養有同樣不愛吃大白菜的嗎?(學生舉手)有喜歡吃大白菜的嗎?那你為什么喜歡吃呢?(生回答)播放錄音:我是百菜之王——大白菜。我們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交流:聽了“食物的訴說”,你有什么想說的?預設1:每種食物都有各自的營養預設2:每種食物都要吃3.兒歌小結:3.師小結:是啊,要想健康成長,每種食物都需要吃。吃飯有講究,講究“營養”(板貼:營養)板塊二:怎樣吃才營養(出示同學家里一日三餐的照片)這樣吃營養嗎?討論、交流出示“健康飲食金字塔”——這才是合理的飲食結構。3.那么怎樣吃才能保證我們每天的營養?(不挑食)4.怎樣才能不挑食呢?同桌討論一下預設1:告訴自己這些食物有營養,自己監督自己吃預設2:可以讓家長監督我們吃拓展:你們看(出示圖片:胡蘿卜肉丸子)還可以讓家長把愛吃的食物和不愛吃的食物燒在一起吃5.我們來做個課中操吧。課中操視頻:《我不挑食》板塊三零食不多吃1.(播放圖片:孩子放學一回家就吃大量的零食)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有這樣的情況嗎?2.我們來聽一聽健康醫生是怎樣看待吃零食這件事情的。(微課:健康醫生的話:多吃零食的危害)3.交流:聽了健康醫生的話,你有什么感受?預設1:零食吃多了會影響身體健康。預設2:多吃零食會導致肥胖4.小結:吃零食要適量,多吃有營養的食物,才能茁壯成長。三、結合生活場景,樹立安全飲食意識1.過渡:那么,是不是所有食物都能吃?2.不認識的不吃①(出示野果子圖)我們來聽聽野果子怎么說。(播放錄音:“我很漂亮,但是我有毒,不能吃”)②除了野果子還有什么?(預設:野外的蘑菇。)③播放吃了野蘑菇中毒的新聞④師小結:遇到不認識、不了解的食物,在沒有大人的指導時,是不可以吃的。3.變質的食物不吃①出示發芽土豆圖(播放錄音“我發芽了,不能吃了”)②師補充:有些食物變質了就不能吃了,你還知道哪些變質的食物?腐爛的水果、發霉的面包、過期的牛奶4.自己過敏的食物不吃①拓展:除了不認識和變質的,你還有哪些食物不能吃?預設1:我不能吃蝦,因為吃了蝦全身都癢預設2:我不能喝牛奶,喝了會拉肚子②師小結:是啊,你們對這些食物過敏,能讓你過敏的食物也不能吃5.小結:吃飯有講究,講究“安全”(板貼:安全)四、辨析餐桌行為,反思飲食習慣1.過渡:吃飯還要講究“健康”和“科學”?,F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這樣吃好嗎?(板貼:這樣吃好嗎)老師會播放視頻,當你覺得這樣吃不好的時候,請你喊“停”,并做出打叉的手勢。2.播放視頻:①視頻一:(鏡頭對著女孩)女孩說:“好渴呀,我要喝水!”于是拿起桌上的水壺大口喝水。你喊停了,為什么?出示情境圖一預設1:吃飯前喝那么多水,飯就吃不下了預設2:爸爸說飯前喝水對消化不好②視頻二:(鏡頭對著男孩)男孩說:“我們邊吃邊看電視吧”。于是端著飯碗去看動畫片你也喊停了,為什么?出示情境圖二預設1: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不專心預設2:吃飯就會很慢③視頻三:(鏡頭對著女孩)女孩看著桌上的菜,東看看,西看看,說:沒我愛吃的,我不吃!你,為什喊停?出示情境圖三預設1:這也不要吃,那也不要吃,這可不行預設2:挑食的話,我們就沒法長得又高又壯了④視頻四:(鏡頭對著男孩)男孩吃得狼吞虎咽,米飯掉得餐桌上到處都是你來說說為什么喊停?出示情境圖四預設1:吃得這么快不好,可能會噎住預設2:吃得到處都是,浪費糧食4.(出示四幅情境圖)吃飯時,我要怎么做?預設:飯前不能喝太多水、不能做其他事、不挑食、不暴飲暴食……師小結:吃飯有講究,要講“健康”。(板貼:健康)5.一起來讀讀這首兒歌吧四、課堂小結,總結拓展1.過渡:這節課小朋友們表現都很棒,老師有一首歌要送給你們。你們聽2.歌曲小結(播放錄音)吃飯有講究呀,吃飯有講究講究在那食物們的營養里這里有蔬菜呀,這里有魚蝦還有那香噴噴的白米飯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哩哩講究在吃飯時的健康里還有那好習慣的小朋友2.回家后,請把“吃飯有講究”唱給爸爸媽媽聽。【板書設計】吃飯有講究食物的訴說這樣吃好嗎營養安全健康附件:第二課時課前調查1.你最喜歡吃的兩種食物是什么?(最多選兩種)①蔬菜②五谷雜糧③水果類③肉類、蛋類④魚、蝦、蟹⑤奶制品2.你最喜歡吃的兩種零食是什么?(最多選兩種)①糖果②薯片、膨化③餅干、面包、蛋糕④巧克力制品③話梅等蜜餞④肉類零食(鴨舌、牛肉干等)⑤瓜子、花生、堅果⑥棒冰、冰淇淋⑦辣條、豆干類⑧海苔、海帶類、⑨飲料類⑩果凍、布丁類3.你在吃飯時有沒有以下情況(最多選兩種)①飯前大量喝水或吃零食②邊吃飯,邊看電視等電子產品③挑食,沒有愛吃的就不吃④暴飲暴食,有愛吃的食物就吃到撐⑤浪費糧食,把米飯掉在桌子上或者剩飯⑥以上都沒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時方案.docx 第二課時方案.docx 吃飯有講究(第一課時).pptx 1兒歌:小手是個寶.m4a 1明明肚子痛.mp4 2課中操《洗手歌》.mp4 2阿嚏.m4a 3洗碗錄音.wav 4哥哥給弟弟夾菜.m4a 吃飯有講究第二課時.pptx 1大白菜的話.m4a 2米飯的話.m4a 3肉類的話.m4a 4水果的話.m4a 5野果子的話.m4a 6土豆的話.m4a 多吃零食的危害.mp4 結尾唱歌:吃飯有講究.m4a 視頻1.mp4 視頻2.mp4 視頻3.mp4 視頻4.mp4 課中操:我不挑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