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教學設計一、教學思路二、教材分析《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細胞的基本結構》的第三節內容。本節課之前,細胞是新陳代謝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及生命的生理、行為特點都是建立在細胞這一特殊結構基礎上的。除此之外,細胞膜的各項功能,細胞器在系統中的分工合作等各項調控都需要有調控機制,細胞系統的調控機制主要是由細胞核來實施的;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的學習也與細胞分裂、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等重要的章節有必然的聯系。三、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學生已經學習過真核細胞的細胞膜及細胞質的結構和功能相關知識,對細胞的基本結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細胞這個微觀世界并不熟悉,也不易理解,但是從系統的角度去認識,系統有邊界、系統包括不同的組分和各自的分工,系統需要調控,學生容易理解細胞核如何作為細胞的控制中心。順著這個角度,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完善生命的系統觀。四、教學目標1、通過分析科學家的實驗過程,能夠提高設計試驗、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和科學探究能力。2、通過學習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能夠說出細胞核結構特點,認同細胞核是細胞生命系統的控制中心,進一步理解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關系。3、通過學習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能夠繪制出以“細胞核”為中心的思維導圖,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發散思維,增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五、教學重點1、理解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2、說出細胞核的結構特點及并能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關系。六、教學難點1、理解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2、掌握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方法。七、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我們前幾節課已經學過了真核細胞的哪些結構呢?除了這兩個結構還有什么結構呢?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明顯的區別細胞膜和細胞質復習導入,回顧總結知識,引出細胞核。探究細胞核的功能今天我們就沿著科學家走過的足跡,去探討和學習如何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一】分析資料探究細胞核的功能資料1:美西螈核移植實驗[問題]:①科學家用什么材料做實驗的?②他是怎么做的?③大家預測一下發育長大的美西螈的膚色是什么顏色?④如果是黑色的可能與什么有關系?如果是白色的可能與什么有關?[講解]:大家有兩種猜測,科學家做了這個實驗,通過細胞核移植,最終得到的是黑色美西螈,說明美西螈皮膚的顏色不是由細胞質控制的,而是由細胞核控制的。[小結]:體色是生物的一個性狀,由細胞核來控制,我們可以知道細胞核控制生物的體色。其實生物體內的很多性狀都是由細胞核來控制,所以可以說細胞核控制生物體的遺傳。學生回答:①美西螈;②將黑色美西螈的胚胎細胞核取出來,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中。③黑色的;白色的④若美西螈是黑色的,則與細胞核有關;若美西螈是白色的,則與細胞質有關。培養學生思考、歸納、遷移等綜合性能力資料2: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展示圖片,大家看圖,這是一個蠑螈受精卵,這是頭發絲。[問題]:①為什么不用繩子呢?[講解]:真聰明,正是因為實驗材料很小,而頭發絲又細又韌,很合適。接著用這頭發絲把受精卵橫縊成有核和無核的兩半,[問題]:②我們看這一半有核的怎么了,無核的怎么了?③這說明了什么?[講解]:無核的一半是有核一半的對照,有細胞核的一半進行分裂,說明細胞核控制細胞分裂。我們可以進一步做實驗,我們把這邊有核的擠過來看看這一半是不是真的分裂了呢。果然,兩邊都開始分裂了,最后兩半都發育成了胚胎,只是原來無核的慢一些,有核的一半快一些。[問題]:④從資料2可以看出細胞核和細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關系?[講解]:很好,從實驗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分裂和分化。①實驗材料很小,繩子太粗了;②有核的進行分裂,無核的不進行分裂③說明了有細胞核能進行細胞分裂④沒有細胞核,細胞就不能分裂分化設計一系列的問題串,引導學生思考蠑螈實驗的設計過程。資料3:變形蟲去核及核移植實驗涉及到了變形蟲,它又有什么特性呢?展示變形蟲的圖片,變形蟲是一種單細胞動物,它能進行一系列的生命活動,可以變形,攝食等等。[問題]:①如果你是科學家,想利用變形蟲探究細胞核的功能,會如何設計實驗?[講解]:沒錯,科學家的設計和你們的一樣,具體是這樣的:將變形蟲切成兩半,一半有核,一半無核。無核的一半不能攝取食物;對外界刺激也不再發生反應;高爾基體、內質網等細胞器逐漸退化。有核的一半,情況則大不相同,照樣攝食,對刺激仍有反應,還能生長和分裂。[問題]:②這說明了什么?③為了使實驗更嚴謹,還應如何設計實驗呢?[講解]:是的,就是用顯微鉤針將有核一半的細胞核鉤出,這一半的行為就會像上述的無核的一半一樣。但如果及時地植入同種變形蟲的另一個核,各種生命活動又會恢復。[問題]:④那么這個實驗又說明了什么問題呢?[講解]:回答得非常正確,從上面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到,將變形蟲切成兩半,沒有細胞核的一半不能攝取食物、不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很多生命活動都停止了,而有核的一半則能夠正常的進行各種生命活動。一旦把核去除,生命活動又不能正常進行,重新植入細胞核又可以恢復各種生命活動。這充分說明了變形蟲的各種代謝活動是由細胞核控制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控制著細胞代謝。①小組討論,回答:分割變形蟲,一半有核,一半無核,觀察其生命活動。②細胞核能控制細胞的代謝和生長等生命活動③把有核的一半去掉核,無核的一半移入核④細胞核控制著變形蟲的各種生命活動,沒有細胞核,生命活動就不能進行訓練學生思維的思辨性,滲透“單一變量”的思想。使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總結概括的良好習慣和能力,實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角色轉變。資料4: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展示傘藻的結構圖,介紹:傘藻是海生的單細胞藻類,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構成,細胞核在基部。傘藻再生性很強,即傘帽切除之后,很短時間內能夠生出新的傘帽,而且傘藻種間容易嫁接。傘藻的帽有兩種,一種是傘形,一種是菊花形。”科學家用傘藻做了兩個實驗,我們先來看下嫁接實驗,[問題]:①請同學們觀察討論實驗步驟,并思考:切去帽后長出來的新帽的形狀是由誰控制的?[講解]:大家再思考一下,回答細胞核準不準確。②這是由哪一部分決定的傘藻帽的性狀?[問題]:③正是如此,那要證明“傘藻帽的形狀由細胞核控制”需再怎樣設計實驗?[講解]:是的,具體步驟呢請一位同學照著PPT上的圖描述一下吧![問題]:④根據傘藻嫁接實驗和傘藻核移植實驗結果,得出什么結論?[講解]:傘藻帽的形狀也就是生物體形態結構,而帽的再生也就是生物體形態結構的建成了,所以我們從資料4得到的結論就是:生物體形態結構的建成主要與細胞核有關,也就是說細胞核控制生物體的遺傳表現。[總結歸納]:除了這四個實驗,科學家們還做了大量的實驗,最終把細胞核的功能歸納為: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遺傳和代謝,即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看書本55頁。①細胞核②不準確,因為假根除了有細胞核,還有細胞質③移植細胞核:把菊花形帽傘藻的細胞核取出來,而把傘形帽傘藻的帽子切除,并且去掉細胞核,把菊花形帽傘藻的細胞核移植到去除細胞核的傘形帽傘藻中,最后長出來的就不是是傘形傘藻,而是菊花形傘藻了。④傘藻帽的形狀由細胞核控制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互動和學生的參與,增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求知欲望,也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學生在新知識與原有的相關概念之間建立起實質性的聯系,理解并掌握細胞核各部分結構的功能。二、細胞核的結構我們都知道,有什么樣的功能,生物體內就會有相應的結構與之相適應。下面我們來看看細胞核有哪些結構。核膜:①核膜由雙層膜構成的,它跟細胞膜是類似的,你猜它有怎么樣的功能?在核膜上有許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種化學反應的進行。它與細胞膜有不同之處在于它有核孔。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如:細胞質中的蛋白質進入細胞核和細胞核中的RNA到細胞質中去。核孔則主要是大分子進出的通道。②大家來歸納一下核孔的功能是什么?代謝越旺盛需要交換的物質和信息越多,核孔也就越多。核孔和核膜都具有選擇性,核孔允許大分子如蛋白質、RNA等分子通過,但是DNA不能,小分子主要也是通過核孔。核仁:細胞核里可以看到球形小體,這些球形小體的折光性很強,很容易被區分。它參與RNA的合成,是形成核糖體的主要成分的部位。③細胞核中的細胞形態、大小、數目都一樣嗎?在不同的細胞這,核仁的形態、大小和數目都各不相同。比如在一些生長比較迅速、具有分裂能力或分泌酶類物質的細胞中核仁較大,而在一些蛋白質合成不活躍的細胞中則較小。(比如胰島細胞)染色質特性:細胞核中易被堿性染料(龍膽紫和醋酸洋紅)染成深色的物質。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兩種不同形態結構:這張圖,這就是組蛋白,這個雙螺旋結構是DNA,它們結合成絲狀的染色質。染色質經過高度的螺旋,縮短變粗,變成這圓柱狀或桿狀,也就是染色體啦!因此,染色質和染色體實際上是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細胞分裂期時是染色體,細胞分裂結束時是染色質。它們之間的形態變化是通過解螺旋和螺旋化縮短變粗來實現的。就好像我們平常吃的泡面,平時呢都是高度卷曲、螺旋在一起的一塊東西,當我們要吃的時候呢,泡了水就散開來,成為一條條的。形態不一樣但都是泡面,因此,要記住啊——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前期: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DNA+蛋白質染色質染色體 末期:解螺旋變細變長①將核內物質和核外物質分隔開;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核。②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③一樣;不一樣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核嗎?[講解]:原核細胞中沒有真正的細胞核;有的真核細胞中也沒有細胞核,如哺乳動物中成熟的紅細胞。(最初的紅細胞是有細胞核的,但是紅細胞在成熟的過程中細胞核就慢慢消失了。而且紅細胞本身不會分裂成更多紅細胞所以紅細胞不需要細胞核。問有什么作用?除去細胞核,紅細胞可以有更多空間運輸血紅蛋白和氧。紅細胞之所以呈雙凹圓盤形是因為這不但可以增加表面積,有利于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結合和釋放,還更有利于紅細胞在血管中的流動。)圖示:人體成熟的紅細胞和高等植物的篩管細胞圖(無核)以及骨骼肌細胞和草履蟲細胞(多核)。[問題]:數目:一般一個:大多數生物體細胞中都是一個;有的沒有: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有的多個:草履蟲有兩個細胞核;人的骨胳肌細胞中的細胞核可達數百個!形態:球形或者卵形大小:一般7微米左右不是通過特例,使學生思維發生碰撞,從而進一步明確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課堂小結總結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DNA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代代相傳,保證了親代和子代細胞在遺傳性狀上的一致性。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而遺傳信息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進行物質合成、能量轉化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長、發育、衰老和死亡。所以細胞核是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也是遺傳的基本單位。大家都知道克隆羊吧,現在還有克隆豬、克隆牛。從母牛乙的體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注入母牛甲去核的卵細胞中,移植后的細胞經細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將胚胎移植入母牛丙的子宮內。出生的小牛幾乎與母牛乙的性狀一模一樣,這是為什么呢?歸納總結因為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而且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所以小牛與母牛性狀一樣。進一步鞏固本課所學,應用于生活知識。作業繪制本章《細胞的基本結構》的思維導圖八、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