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元素(第1課時)1.元素:原子核中具有相同________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2.元素符號的書寫:(1)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________,如:H、O、S、C、P等。(2)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________,第二個字母要________(即“一大二小”),如:Ca、Na。3.元素的分類:元素分為________元素與________元素。4.元素的分布:太陽中________最多,其次是________;地殼中________最豐富,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則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地核中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空氣中________最多,其次是________。第2節 元素(第2課時)1.相對原子質量(1)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________原子質量的________。(2)表達式:其他原子的質量/(碳-12的原子質量×1/12)。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________,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沒有單位。(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對原子質量≈________+________。2.元素周期表(1)1869年,俄國化學家________把元素的________性質和________性質呈現周期性的變化規律叫做化學元素周期律,并且編制了第一張體現化學元素________的元素周期表。(2)(3)周期表中每個橫行稱為一個________,每個縱列稱為一個________。(4)氫元素有三種氫原子,它們的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不同,由于在周期表中處于同一位置,這三種氫原子互為________。(第1課時)參考答案1.(1)碳-12 1/12 (2)比值 (3)質子數 中子數2.(1)門捷列夫 物理 化學 周期律 (2)原子序數 相對原子質量 (3)周期 族 (4)同位素(第2課時)參考答案1.質子數 2.(1)大寫 (2)大寫 小寫 3.金屬 非金屬4.氫 氦 氧 硅 鋁 鐵 鎳 氮 氧第3節 物質的分類(第1課時)一、單質和化合物1.由________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稱為單質。由________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稱為化合物。所以兩者都屬于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單質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兩大類。常溫下的金屬除汞(Hg)是________態外都是固態。非金屬中除了溴為________態外,一般都為固態或氣態。二、純凈物與混合物純凈物是由同種________或________組成的物質,有固定的組成,有確定的性質。混合物是由________(填“同種”或“不同種”)純凈物組成,沒有固定的組成,沒有確定的性質。第3節 物質的分類(第2課時)1.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過濾的操作要點:一貼:________緊貼________內壁。二低:(1)________低于漏斗邊緣;(2)濾液液面低于________。三靠:(1)引流的________緊靠三層濾紙的一邊;(2)傾倒液體的燒杯口緊靠________;(3)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________。3.蒸發過程中玻璃棒需不停攪拌使之________,等到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4.利用物質物理性質的差異,可用熔化、沸騰、________、溶解、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對混合物進行分離。5.紙上層析是一種用于分離________的方法。濾紙多孔易滲水,水或其他溶劑能沿著濾紙中的細孔往上移動,稱為________。由于濾紙對被分離物中各組分的________不同,易被濾紙吸附的成分移動得________,難被濾紙吸附的成分移動得________。(第1課時)參考答案1.溶解 過濾 蒸發 2.濾紙 漏斗 濾紙 濾紙邊緣玻璃棒 玻璃棒 燒杯內壁 3.受熱均勻 4.蒸餾 過濾結晶 5.色素 毛細管現象 吸附能力 慢 快(第2課時)參考答案一、單質和化合物1.一種 兩種或兩種以上 純凈物 2.金屬 非金屬 液液二、純凈物與混合物單質 化合物 不同種第1節 構成物質的微粒(第1課時)萬物——無論是生物還是非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等微粒構成。1.分子(1)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解成________。電解水實驗表明一個水分子由________個氫原子和________個氧原子構成。(2)大部分物質由________聚集而成,分子都由原子構成。例如霓虹燈燈管中充填的氖氣分子僅由________個氖原子構成;一個氮分子則由________個氮原子構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________個碳原子和________個氧原子構成。2.原子(1)________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如鐵直接由________構成,銅直接由________構成等。(2)原子的內部結構:原子原子核的電荷數即為________數。質子和中子的質量相近,都比電子的質量________,約為電子質量的1836倍。原子核中的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是________的,因此,整個原子不帶電。3.離子在一定條件下,原子可以失去或得到電子,成為帶電荷的________。除氯化鈉外,還有很多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因此________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第1節 構成物質的微粒(第2課時)物質的微粒模型1.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原子、離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運動,微粒之間有一定的________,且相互之間存在著________。2.冰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這是因為冰中水分子相互作用力較________,排列________。隨著溫度的升高,固態冰中的水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________,運動________;熔化成液態水后,水分子間空隙變________,相互作用力變________。液態水有一定的________,但沒有固定的________。由于溫度升高,液態水中的水分子運動更加劇烈,分子間的空隙變得________,分子間的作用力更________,液態水就成為水蒸氣。水蒸氣既________一定的體積,也________固定的形狀。3.物體受熱膨脹體積變大,不是構成該物質的微粒變大,而且微粒間的________變大。(第1課時)參考答案物質的微粒模型1.無規則 空隙 作用力 2.強 整齊(緊密) 減弱 加劇 大 弱 體積 形狀 更大 弱 沒有 沒有 3.空隙(第2課時)參考答案分子 原子 離子 1.(1)原子 2 1 (2)分子 1 2 12 2.(1)原子 鐵原子 銅原子 (2)質子 正 中子核外電子 質子大得多 相等 3.離子 離子第5節 固態物質1.物質的狀態:物質主要有三種聚集狀態: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晶體與非晶體: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之一是________,晶體熔化時有確定的________,非晶體熔化時________。3.金剛石與石墨:自然界里存在的碳單質有________和________,化學式為C。在天然物質里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金剛石和石墨在氧氣里充分燃燒后,生成的產物都是________,說明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但它們的物理性質有很大的不同,這是由于它們的晶體中碳原子的________而造成的。參考答案1.氣態 液態 固態 2.有沒有確定的熔點 熔點沒有確定的熔點 3.石墨 金剛石 金剛石 二氧化碳排列方式不同第4節 化學式(第1課時)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的式子稱為________。2.化學式意義:用化學式可以表示:(1)一種________;(2)該物質的________組成;(3)物質中組成元素的________或原子個數比;(4)一種物質的________。第4節 化學式(第2課時)1.化合價有________價和________價兩種。2.化合價標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的________方,必須同時標明化合價的________和化合價的數目。3.氫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________價,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________價,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________價,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規定為________。4.________作為一個整體,在化合物中也有一定的化合價。在化合物中原子團的化合價和其他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________。第4節 化學式(第3課時)1.化學式的書寫:知道物質的________和各元素在該物質中的________,然后根據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等于________的原則,寫出該物質的化學式。2.化學式的書寫步驟(1)寫出組成物質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把正價元素寫在________邊,負價元素寫在________邊。(2)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________的原則,確定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或原子個數比)。(3)把原子數寫在各元素符號(原子團)________,即得化學式。(4)檢查________。3.化學式的式量等于各原子的________的總和。(第1課時)參考答案1.正 負 2.正上 正負 3.+1 -2 正 零 4.原子團 零(第2課時)參考答案1.化學式 2.物質 元素 原子個數 一個分子(第3課時)參考答案1.元素組成 化合價 零 2.(1)左 右 (2)零 (3)右下角 (4)化學式 3.相對原子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節 構成物質的微粒.docx 第2節 元素.docx 第3節 物質的分類.docx 第4節 化學式.docx 第5節 固態物質.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