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4.2以禮待人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以禮待人的含義以禮待人的意義以禮待人的方法學習目標1.禮的含義和表現?(是什么)2.文明有禮的重要性?(為什么)3.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怎么樣)請同學們在3分鐘之內閱讀完教材P37-40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并將答案在課本上劃出。自主學習待人禮為先壹一、待人禮為先含義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表現語言文明舉止文明1.文明有禮的含義、表現儀表端莊環節二合作探究學習任務一:待人禮為先(指向學習目標1)探究(一)禮的含義及主要表現董卿跪地采訪此舉動獲得網友們大贊:最美主持人2017年9月1日,《開學第一課》播出。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而最值得我們驕傲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依然在我們血液流淌著的的傳統美德和文明。董卿在采訪96歲的翻譯家許淵沖先生時,以跪地的身姿,附耳提問,專注傾聽。思考:網友們為什么稱她為最美主持人?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2.禮的作用\意義(P37)①個人層面: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暖心車輛禮讓孩子鞠躬致謝誠懇、謙遜、平等、友善、傾聽的態度,能夠給對方親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2)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P38)周恩來會見尼克松鄧小平會見撒切爾首相江澤民會見普京毛澤東會見基辛格習近平會見普京胡錦濤會見樸槿惠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這是我們的飛機,這是我們的總統!”“Thisisourcountry,thisisourairport!”不卑不亢落落大方(3)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P39①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禮的重要性01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的前提02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03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歸納小結做文明有禮的人02PartTwo小故事,大道理:為何同一個人的兩次問路會有不同的效果?說明什么?兩次的態度和用語不同。說明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具體要求:①以禮相待,要態度謙恭,說話和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②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③與人交談時,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自以為是,不盛氣凌人。友情提示:考考你,禮貌稱呼知多少?舉例:探望別人要說;起身作別要說“告辭”搶答:中途先走,要說;請人別送,要說;請人幫助,要說;托人辦事,要說;祝人健康,要說;向人祝賀,要說;初次見面,要說;請人指點,要說;麻煩別人,要說;求人諒解,要說“拜訪”“失陪”“留步”“勞駕”“拜托”“保重”“恭喜”“久仰”“賜教”“打擾”“包涵”(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做法:良好的舉止反映我們高雅的氣質。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做到著裝得體、舉止穩重、彬彬有禮、落落大方。探究:4、怎樣做文明有禮的人?從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媽媽過人行道,司機看到了,就主動停車避讓。一般人看來“司機禮讓行人”是應該的,但是這個小男孩卻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向停車讓路的司機鞠躬致謝。在小孩子的眼里他認為,由于他和自己的親人耽擱了別人的事件,這樣是不禮貌地行為,鞠躬以表自己的感謝。思考:小男孩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提示: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同時,我們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做文明有禮的人01態度謙和,用語文明02儀表整潔,舉止端莊03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歸納小結03課堂總結待人禮為先禮的含義及表現為什么要以禮待人以禮待人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促進社會和諧做文明有禮的人態度謙和,用語文明儀表整潔,舉止端莊體現國家形象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04課堂鞏固1.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電視、互聯網理財……帶有強烈互聯網思維的產品不斷涌現。微信、移動支付、移動訂餐等功能性服務也不斷誕生。這告訴我們()B.網絡世界很精彩,網絡世界很無奈C.網絡交往很誘人,網絡內容都精彩D.網絡內容真精彩,無所顧忌任我游A.網絡生活很豐富,網絡溝通無極限《以禮待人》PPT精品課件《以禮待人》PPT精品課件《以禮待人》PPT精品課件《以禮待人》PPT精品課件A2、講究文明禮貌要求我們做到語言文明。下列屬于文明用語的是( ) ①“對不起,打擾一下!” ②“你耳朵聾了,我叫你幾聲你都聽不見!” ③“聽你的還是聽我的,叫你怎么弄,你就怎么弄!” ④“再見,歡迎下次再來!”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①④D3、(2021江蘇泰州)2020年,泰州市政府拆除了城市道路沿線部分機關事業單位的圍墻,而向市民開放公共活動空間,打造沒有圍墻的“花園城市”。這一舉措( )①給城市安全帶來極大威脅②有利于提升泰州的文明形象③能夠美化泰州的市容市貌④符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4.斑馬線前機動車禮讓行人蔚然成風;一米線見證著對他人合法權益的尊重;自覺排隊安靜有序漸成風景…這樣的文明舉止,正是我們社會的亮麗底色,但生活中,少數人規則意識“跟不上趟”:高鐵“霸座”,景區泡腳,廢物順手拋…為了強化規則意識、提升文明素養,茂名市某中學準備舉行一次以“守規則,講文明”為主題的教育活動。(1)請你列舉兩個校園內外的不文明行為。(2)結合本次活動主題,就如何做一個守規則、講文明的中學生向同學們發出倡議。(至少三個方面)(1)示例:亂扔拉圾污染環境、制造噪聲擾民、鄰里糾紛。(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守禮、明禮的人。《荀子·修身》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愿大家常懷感恩,面帶微笑,將禮內化于心、外化與行,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教師寄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4.2 以禮待人(31張).pptx 孟晚舟:祖國,我回來了.mp4 待人禮為先.mp4 斑馬線上的和諧風景.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