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社九上 凡爾賽體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社九上 凡爾賽體系

資源簡介

歷社九上 凡爾賽體系
一、單選題
1.(2021九上·)觀察下圖,下列主題最適合 ▲ 處的是(  )
A.凡爾賽體系的出現 B.華盛頓體系的確立
C.一戰后國際新秩序的形成 D.二戰后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據題干圖示并結合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召開巴黎和會,同戰敗國簽訂《凡爾賽條約》一系列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國召開華盛頓會議,會議簽署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形成了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一戰后世界的新秩序。 C 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和認識。
2.(2021九上·)繪制示意圖梳理知識結構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以下示意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據題干示意圖和所學知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列強先后召開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形成了戰后的國際關系新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B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出現了化學工業,但是計算機網絡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A排除;
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無關,C排除;
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對蘇聯發動冷戰的標志,多極化趨勢出現也是在冷戰時期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與“冷戰”后的世界不符,D排除。
故答案選B。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難度不大,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后的世界的內容及影響即可作答。
3.(2021九上·)斯大林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戰勝國,主要是英國、法國和美國建立了一種新的國際關系制度,即戰后和平制度。”材料中所說的“戰后和平制度”(  )
A.具有濃厚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
B.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新秩序
C.導致了席卷世界的經濟大危機
D.解決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中“主要是英國、法國和美國建立了一種新的國際關系制度”等內容,結合所學可知: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體系,具有濃厚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故A選項正確;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并不是以美國為主導,故B選項錯誤;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確立并沒有直接導致經濟大危機的爆發,故C選項錯誤;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確立只是緩解了帝國主乂國家之間的矛盾,并沒有徹底解決,故D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 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建立在戰勝國對戰敗國掠奪的基礎之上的。
4.(2021九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在這兩個會議的基礎上,國際秩序得以重建,這一秩序通常被稱為(  )
A.凡爾賽體系 B.華盛頓體系
C.兩極格局 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戰勝的協約國集團于1919年召開了巴黎和會,確立了凡爾賽體系,此后在美國的主持下又于1921-1922年間召開了華盛頓會議,確立了華盛頓體系,因此在這兩個會議的基礎上重建了戰后的國際秩序,即凡爾賽—華盛頓體系,D正確;
AB只是這一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排除;
兩極格局形成于二戰之后,C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知識。難度較大,掌握一戰后的世界格局即可作答。
5.(2021九上·)列寧曾指出:“靠凡爾賽和約來維系的整個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戰后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 B.一戰后的國際關系矛盾尖銳
C.戰爭引起社會革命 D.戰爭加劇國際動蕩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 戰后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 ,不符合題意;
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建立了凡爾賽體系,在這個體系之下蘊含著諸多的矛盾,如戰勝國和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之間的矛盾等,這些矛盾發展必然會導致凡爾賽體系崩潰,正如列寧所說的該體系是建立在在火山口上的,故選項B符合題意;
C.戰爭引起社會革命,不符合題意;
D.戰爭加劇國際動蕩,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6.(2021九上·)1919年6月,某報紙發文說:“600萬人躺在墳墓中,3個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這次“瓜分地球”的結果,導致(  )
A.一戰后日本的實力被嚴重削弱
B.形成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C.加劇多方矛盾,埋下戰爭隱患
D.確立了新世界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1919年,巴黎”“3個老人”可知,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和會上英法美三國操縱瓜分世界的史料,巴黎和會簽訂的《凡爾賽和約》,由于分贓不均,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它們之間的矛盾,形成新的隱患,所以C項符合題意;
A項一戰后日本的實力沒有被削弱,排除;
B項形成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是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九國公約》導致的,排除;
D項確立了新世界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排除。
故答案為: C。
【點評】 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一戰后,戰勝的協約國通過召開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后新秩序。
7.(2021九上·)20世紀以來,世界格局經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的演進。前兩次格局和多極化趨勢相比,不同點在于(  )
A.體現合作與對抗并存
B.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表現
C.都在世界大戰后形成
D.格局的發言權取決于各國的實力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一戰后,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但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二戰后,美蘇由戰時同盟走向分裂,美國實行冷戰政策,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蘇聯解體,東西方冷戰結束,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終結,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前兩次格局和多極化趨勢的不同點是在世界大戰后形成,選項C符合題意;
ABD 是前兩次格局和多極化趨勢相同點,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C 。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和認識。
8.(2021九上·)《火山口上的分贓》一書中寫道:“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正如列寧所指出的,‘不管是一個帝國主義聯盟去反對另一個帝國主義聯盟,還是一切帝國主義強國結成一個總聯盟,都不可避免地只會是前后兩次戰爭之間的暫時休戰’。”材料反映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A.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有利于維護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
C.限制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盟
D.有利于形成戰后的和平穩定局面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依據題干信息,可以看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是前后兩次戰爭之間的暫時休戰,這說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故選項A符合題意;
B. 有利于維護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不符合題意;
C. 限制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盟,不符合題意;
D. 有利于形成戰后的和平穩定局面,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緊貼題干信息進行理解回答,這類題目,就是要緊貼題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9.(2021九上·)英國作家勞倫斯認為: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西方文明已經瀕臨毀滅;經過毀滅,世界才會像鳳凰一樣重生。世界“像鳳凰一樣重生”的表現是(  )
A.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C.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 D.冷戰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不符合題意;
B.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經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該體系重新調整了世界秩序,世界因此進入了暫時的和平時期,故選項B符合題意;
C.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不符合題意;
D. 冷戰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10.(2021九上·)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下列有關這個“體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根據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而建立
B.無法根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顧及到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D.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 根據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而建立,不符合題意;
B. 無法根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不符合題意;
C.依據所學知識可知, 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處罰,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因此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受到損害,比如中國,故選項C符合題意;
D.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理解和識記來分析備選項回答,注意題干中的“不正確”字樣,細心分析辨別備選項。
11.(2021九上·)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兇暴的行為之一。”是因為這個體系(  )
A.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B.根除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戰后國際穩定新秩序
D.維護了中國等弱小戰勝國的利益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一華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體系。故A正確;
凡爾賽一華頓體系井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予盾,反而加了德法、美日等之間的盾。B錯誤;
凡爾賽華頓體系因為內部矛盾重重,所以這一秩序井不穩定。C錯誤;
華盛頓會議上的《九國公約》將中國重新置于列強的共同割之下,井沒有維護中國的利益。D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了解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和影響,緊扣材料“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分析。
12.(2021九上·)歷史結論的提出,必須言之有理、論之有據.下列歷史結論,不正確的是(  )
A.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意味著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矛盾的徹底消除
C.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終結
D.納米比亞的獨立,宣告歐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幾百年的歷史結束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只是暫時緩解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并不能徹底消除,B項符合題意;
ACD選項的歷史結論與歷史事實都是相對應正確的,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選項;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獨立宣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納米比亞獨立的相關史實。
13.(2021九上·)戰后,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對戰后世界做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國際關系體系,這個國際關系體系被稱為(  )
A.維也納體系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C.雅爾塔體系 D.布雷頓森林體系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召開巴黎和會。同戰敗國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1919~1920年,協約國分別同德國的盟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國召開華盛頓會議,華盛頓會議是凡爾賽會議的繼續,會議簽署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一戰后世界的新秩序。 B符合題意;
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 本題以一戰后,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對戰后世界作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國際關系體系為依托,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4.(2021九上·)某歷史公眾號準備推送一期專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列各項可以放進專題資源包的是(  )
①論文:《德國為什么被排除在巴黎和會之外》
②視頻:《聯合國的成立》
③圖片:《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參加雅爾塔會議》
④文件:《九國公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巴黎和會、《九國公約》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聯合國、雅爾塔會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關。因此:①④符合題意;②③與題意無關;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難度不大,掌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即可作答。
15.(2021九上·)《火山口上的分贓》一書寫道:“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材料反映了該體系(  )
A.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有利于形成戰后的和平穩定局面
C.限制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盟
D.建立了戰后國家關系的新秩序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可知,材料一中“上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下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說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A 項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是題干材料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 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理解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和影響。
16.(2021九上·)一戰后某國際會議簽訂的條約中有如下條款:(三)施用各國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四)不得因中國狀況趁機營謀特別權利,而減友邦人民之權利,并不得允許有害友邦安全之舉動。此內容反映的實質是(  )
A.反對一國獨霸中國,列強要共同侵華
B.協調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矛盾
C.列強聯手制止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
D.開始形成美國控制中國的局面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友邦人民”指的是帝國主義列強,條約要求各國在華權利均等,實際上使中國回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即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的獨占,實質是帝國主義列強反對一國獨霸中國,列強要共同侵華,故 A 項正確;
BCD 三項不符合史實,應排除。
故答案為: A 。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華盛頓會議的內容,要求學生結合九國公約的內容和影響來分析材料。
17.(2021九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為了平息國際糾紛、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以及促進國際合作和國際貿易。1920年建立了國際聯盟,下列國家屬于國際聯盟成員的是(  )
A.美國 B.英國 C.德國 D.蘇維埃俄國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0年,建立了國際聯盟,英法成為成員國,B符合題意;
美國因為自己的利益在巴黎和會上沒有得到滿足,拒絕加入國際聯盟,A不符合題意;
德國是戰敗國沒有資格加入,C不符合題意;
蘇維埃俄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被排斥在外,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1920年1月10日成立的國際聯盟的成員等知識點的識記能力。 國際聯盟以保障國際和平與促進國際合作為宗旨。國聯盟約規定通過集體安全、裁軍、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等措施,以保障會員國的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并規定對違背者實行經濟制裁。
18.(2021九上·)《火山口上的分贓》一書寫道:“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正如列寧所指出的,‘不管是一個帝國主義聯盟,還是一切帝國主義強國結成一個總聯盟,都不可避免地只會是前后兩次戰爭之間的暫時休戰’。”材料反映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A.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有利于形成戰后的和平穩定局面
C.限制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盟
D.建立了戰后國家關系的新秩序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可知,材料一中“上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下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說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A項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是題干材料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理解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和影響。
19.(2021九上·)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兇暴的行為之一。”是因為這個體系(  )
A.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B.根除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戰后國際穩定新秩序
D.維護了中國等弱小戰勝國的利益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可知,A.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 A正確;
B.這一體系不可能徹底根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B錯誤;
C.這一體系并不穩定, C錯誤;
D.這一體系并沒有維護中國等弱小戰勝國的利益,如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 D錯誤。
故答案為: 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和認識。
20.(2021九上·)構建知識結構是學生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知識結構圖中①處應該是(  )
A.十月革命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C.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D.冷戰政策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經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維護了和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完全崩潰,故B符合題意;
十月革命發生在1917年,故A不符合題意;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之一,故C不符合題意;
冷戰政策在1947年開始,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有關知識。理解和識記一戰后、二戰后、蘇聯解體后世界政治格局演變的相關史實是答題的關鍵。
21.(2021九上·)下列描述屬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共同點的是(  )
A.都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矛盾
B.都形成了大國主導下新的世界體系
C.都對美日進行不同程度的制裁
D.都實現了列強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以處置戰敗國德國為中心的巴黎和會,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同時還分別同奧、匈、土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它們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一戰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戰勝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格局。巴黎和會主要是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西方的關系,而它們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銳,尤其是美日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在美國的倡議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國在華盛頓召開舉行會議。華盛頓會議實質上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和補充,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新秩序——華盛頓體系。綜上所述,兩次會議都形成了大國主導下新的世界體系。因此B正確,ACD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對比掌握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異同點。
22.(2021九上·)有位西方學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形勢描述為“從和平走向戰爭”。下列能反映這一特點的是(  )
A.經濟危機的爆發、持續
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權
C.成立國際聯盟
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和瓦解
【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 經濟危機的爆發、持續,不符合題意;
B. 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權,不符合題意;
C. 成立國際聯盟,不符合題意;
D.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后世界新秩序,暫時維護了世界和平,但是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瓦解,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對一戰后世界格局的理解識記來回答;最好的辦法是拿四個備選項來分析理解回答,這樣就簡單有效。
23.(2021九上·)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么他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其中“1919年的和約”是指(  )
A.《凡爾賽條約》 B.《九國公約》
C.《慕尼黑協定》 D.《聯合國家宣言》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919年1月到6月,戰勝的協約國集團為了締結和約,對戰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開了會議,這就是巴黎和會。參加會議的有27個國家。會議被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 喬治和美國的威爾遜操縱。會議簽訂了對德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題做出了規定,對德國加以限制。1919--1920年,協約國還分別同德國的盟國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亞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定了一戰后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新秩序。題干中的“1919年的和約”是指《凡爾賽條約》。
A項《凡爾賽條約》是題干中“1919年的和約”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條約》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凡爾賽條約》的相關史實。掌握一戰形成的世界格局。
24.(2021九上·)凡爾賽體系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的新秩序不包括(  )
A.歐洲 B.西亞 C.太平洋地區 D.非洲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召開巴黎和會。同戰敗國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1919﹣1920年,協約國分別同德國的盟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國召開華盛頓會議,華盛頓會議是凡爾賽會議的繼續,會議簽署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凡爾賽體系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的新秩序不包括太平洋地區。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體系的相關史實。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由英法美三國操縱,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等一系列條約,形成了凡爾賽體系。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的新秩序.
25.(2020九上·諸暨月考)《火山口上的分贓》一書寫道:“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正如列寧所指出的,“不管是一個帝國主義聯盟,還是一切帝國主義強國結成一個總聯盟,都不可避免地只會是前后兩戰爭之間的暫時休戰',”材料反映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A.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有利于形成戰后的和平穩定局面
C.限制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盟
D.建立了戰后國家關系的新秩序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可知,材料一中“上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下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說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A項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理解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和影響。
26.(2021九上·)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短暫的經濟繁榮,其主要原因是(  )
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關系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C.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從根本上消除了
D.各國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分割世界,分別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關系 ,這為之后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故選項A符合題意;
B.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不符合題意;
C.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從根本上消除了 ,不符合史實;
D. 各國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 ,不符合史實;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來分析備選項,注意細心辨別,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27.(2021九上·)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下列有關這個“體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根據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而建立
B.無法根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
D.顧及到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是“選非題”,根據題意并結合所學知識,一戰后,戰勝國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最終形成了一戰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實質上是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為前提的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只是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A.結合所學知識,一戰后,戰勝國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最終形成了一戰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史實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A項錯誤;
B.結合所學知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只是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矛盾,史實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B項錯誤;
C.結合所學知識,一戰后召開的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因此形成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實質上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史實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C項錯誤;
D.結合所學知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實質上是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為前提的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表述錯誤但符合題意,故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只要學生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即可。
28.(2021九上·)有位西方學者把一戰后的國際形勢描述為“從和平走向戰爭”,能反映這一特點的是(  )
A.經濟危機的爆發、持續
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權
C.成立國聯
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和瓦解
【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但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為新的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患。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掌握情況。學生要掌握20世紀世界格局的幾次變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多極化方向發展。
29.(2021九上·)《一戰后的美日海權角逐與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一書中寫到:華盛頓會議的結果對日本的安全以及在中國的利益構成了威脅,從而激起了日本對美國的極端仇視,為日美爭奪太平洋霸權埋下了種子。這段話說明了華盛頓會議(  )
A.中美兩國形成與日本對抗的同盟
B.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太平洋地區建立了穩定的國際秩序
D.顧及到了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西方的關系。而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銳,尤其是美日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在美國的倡議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國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在華盛頓會議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表面上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實際上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又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宰割的局面,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一戰后的美日海權角逐與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一書中寫到:華盛頓會議的結果對日本的安全以及在中國的利益構成了威脅,從而激起了日本對美國的極端仇視,為日美爭奪太平洋霸權埋下了種子。這段話說明了華盛頓會議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華盛頓會議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華盛頓會議召開的時間、背景、內容和作用。
30.(2021九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后,法國元帥福熙曾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這主要是因為(  )
A.資本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B.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將激化
C.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卻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
D.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對外擴張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后,只是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體系的分贓不均,加深了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這個體系所依據的帝國主義之間的實力對比勢被打破,潛伏的種種矛盾必日益尖銳,新的爭奪不可避免,這就決定了這個體系不可能持久。因此“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卻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有關知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戰勝國妥協分贓的產物,不僅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反而引發了許多新矛盾,并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即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敗國與戰勝國的矛盾,依靠它所建立的世界和平秩序極不穩固 。
31.(2021九上·)某網站討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正確的是(  )
A.重新確立一戰后歐洲統治秩序的體系
B.維護世界主權獨立的體系
C.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D.維護世界和平的體系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和平體系,該體系基本上完成了戰勝國協約集團對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關系的調整,是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該體系表面上是“和平”體系,實質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C符合題意;
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C。
【點評】 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和平體系。
32.(2021九上·)下列關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它確立了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
B.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統治秩序
C.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
D.它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和平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的統治秩序,它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來源,選項BCD與題意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為: A。
【點評】 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格局,考核學生對歷史問題的知記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影響。
33.(2021九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為重新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秩序,美國倡議召開了(  )
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表面上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實際上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又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宰割的局面,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重新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秩序,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華盛頓會議的有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華盛頓會議的內容和影響。
34.(2021九上·)法國元帥福煦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時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這說明該體系:(  )
A.沒有確立帝國主義在歐洲的新秩序
B.確立起了一個公平、合理的戰后世界新秩序
C.矛盾重重,為二戰埋下禍根
D.充分考慮到戰后各國的利益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緩解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各國之間的矛盾,還因為分贓不均導致各國之間矛盾重重,所以不能長久的存在下去,為二戰埋下禍根,C符合題意;ABD說法均是錯誤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帝國主義在全球范圍內對一戰后列強關系的調整和對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構成了帝國主義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二、判斷題
35.(2021九上·)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消除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為世界贏得了二十年和平時間。(  )
【答案】(1)錯誤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一戰后,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暫時協調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不可能消除矛盾,所以題干說法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有關知識。此體系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建立了戰后帝國主義世界的和平秩序,但它不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三、材料分析題
36.(2021九上·)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后果是歐洲霸權地位的衰落以及美國和俄國影響的加強。戰后,英法等傳統大國希望以勝利者的姿態主導新的國際秩序,于是,全球性的大國協調開始了……《凡爾賽和約》及隨后簽訂的各項條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締結和約“與其說是協商解決,倒不如說更像法庭上的判決”,因此,凡爾賽體系帶來的將不會是永久的和平,而將是新的、更大的危機和沖突。
——摘編自曹勝強《現代國際關系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標志著這一潛在秩序的瓦解。……兩大國家集團的對抗和冷戰主導了戰后國際關系。這是一種非戰非和的狀態。我們或許可以爭辯,兩極格局究竟導致了全球的動蕩和不安,抑或發展起一種穩定機制。畢竟世界出現了某種穩定狀態——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會爆發。
——(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20 世紀全球史》
材料三:在20世紀40—50年代,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經常被蘇聯一票否決,而在今天“新的世界秩序”中,倒是美國經常使用它們的否決權。從不需要否決權到依賴否決權,說明美國地位不提反降。
——張世鵬編譯《全球化與美國霸權》
(1)材料一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后果是什么?在這次全球性大國協調會上,中國的外交失敗引發了國內的哪一愛國運動?結合《凡爾賽和約》內容,概述凡爾賽體系為什么不能帶來永久的和平?
(2)材料二中的“非戰非和的狀態”是對哪一政策的描述?兩極格局使世界出現了某種穩定狀態,中國利用這一契機,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根據材料三分析,美國地位不提反降的情況下“新的世界秩序”會如何發展?
【答案】(1)歐洲霸權地位的衰落和美俄影響的加強;五四運動。
英法等國以勝利者姿態,通過《凡爾賽和約》從政治、經濟、軍事及海外殖民地等方面削弱德國等戰敗國的實力,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必將引起他們的不滿
(2)冷戰; 1971 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3)多極化趨勢加強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1)材料一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后果是歐洲霸權地位的衰落以及美國和俄國影響的加強。在這次球性大國協調會上,中國的外交失敗引發了國內的五四運動;結合《凡爾賽和約》內容可知,凡爾賽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因為它是建立在戰勝國瓜分戰敗國,強國瓜分弱國基礎上的,不僅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力量對比的消長和矛盾的加劇,必然導致一場新的帝國主義戰爭。 (2)材料二中的“非戰非和的狀態”是對冷戰政策的描述;兩極格局使世界出現了某種穩定狀態,中國利用這一契機,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1971 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 (3)根據材料三可知,美國地位不提反降的情況下“新的世界秩序”會向多極化方向發展。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認為自己“最有能力領導這個世界”,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但是,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五四運動、冷戰政策等相關史實。
1 / 1歷社九上 凡爾賽體系
一、單選題
1.(2021九上·)觀察下圖,下列主題最適合 ▲ 處的是(  )
A.凡爾賽體系的出現 B.華盛頓體系的確立
C.一戰后國際新秩序的形成 D.二戰后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2.(2021九上·)繪制示意圖梳理知識結構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以下示意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3.(2021九上·)斯大林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戰勝國,主要是英國、法國和美國建立了一種新的國際關系制度,即戰后和平制度。”材料中所說的“戰后和平制度”(  )
A.具有濃厚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
B.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新秩序
C.導致了席卷世界的經濟大危機
D.解決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4.(2021九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在這兩個會議的基礎上,國際秩序得以重建,這一秩序通常被稱為(  )
A.凡爾賽體系 B.華盛頓體系
C.兩極格局 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5.(2021九上·)列寧曾指出:“靠凡爾賽和約來維系的整個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戰后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 B.一戰后的國際關系矛盾尖銳
C.戰爭引起社會革命 D.戰爭加劇國際動蕩
6.(2021九上·)1919年6月,某報紙發文說:“600萬人躺在墳墓中,3個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這次“瓜分地球”的結果,導致(  )
A.一戰后日本的實力被嚴重削弱
B.形成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C.加劇多方矛盾,埋下戰爭隱患
D.確立了新世界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7.(2021九上·)20世紀以來,世界格局經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的演進。前兩次格局和多極化趨勢相比,不同點在于(  )
A.體現合作與對抗并存
B.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表現
C.都在世界大戰后形成
D.格局的發言權取決于各國的實力
8.(2021九上·)《火山口上的分贓》一書中寫道:“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正如列寧所指出的,‘不管是一個帝國主義聯盟去反對另一個帝國主義聯盟,還是一切帝國主義強國結成一個總聯盟,都不可避免地只會是前后兩次戰爭之間的暫時休戰’。”材料反映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A.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有利于維護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
C.限制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盟
D.有利于形成戰后的和平穩定局面
9.(2021九上·)英國作家勞倫斯認為: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西方文明已經瀕臨毀滅;經過毀滅,世界才會像鳳凰一樣重生。世界“像鳳凰一樣重生”的表現是(  )
A.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C.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 D.冷戰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
10.(2021九上·)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下列有關這個“體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根據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而建立
B.無法根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顧及到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D.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
11.(2021九上·)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兇暴的行為之一。”是因為這個體系(  )
A.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B.根除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戰后國際穩定新秩序
D.維護了中國等弱小戰勝國的利益
12.(2021九上·)歷史結論的提出,必須言之有理、論之有據.下列歷史結論,不正確的是(  )
A.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意味著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矛盾的徹底消除
C.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終結
D.納米比亞的獨立,宣告歐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幾百年的歷史結束
13.(2021九上·)戰后,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對戰后世界做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國際關系體系,這個國際關系體系被稱為(  )
A.維也納體系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C.雅爾塔體系 D.布雷頓森林體系
14.(2021九上·)某歷史公眾號準備推送一期專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列各項可以放進專題資源包的是(  )
①論文:《德國為什么被排除在巴黎和會之外》
②視頻:《聯合國的成立》
③圖片:《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參加雅爾塔會議》
④文件:《九國公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5.(2021九上·)《火山口上的分贓》一書寫道:“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材料反映了該體系(  )
A.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有利于形成戰后的和平穩定局面
C.限制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盟
D.建立了戰后國家關系的新秩序
16.(2021九上·)一戰后某國際會議簽訂的條約中有如下條款:(三)施用各國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四)不得因中國狀況趁機營謀特別權利,而減友邦人民之權利,并不得允許有害友邦安全之舉動。此內容反映的實質是(  )
A.反對一國獨霸中國,列強要共同侵華
B.協調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矛盾
C.列強聯手制止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
D.開始形成美國控制中國的局面
17.(2021九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為了平息國際糾紛、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以及促進國際合作和國際貿易。1920年建立了國際聯盟,下列國家屬于國際聯盟成員的是(  )
A.美國 B.英國 C.德國 D.蘇維埃俄國
18.(2021九上·)《火山口上的分贓》一書寫道:“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正如列寧所指出的,‘不管是一個帝國主義聯盟,還是一切帝國主義強國結成一個總聯盟,都不可避免地只會是前后兩次戰爭之間的暫時休戰’。”材料反映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A.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有利于形成戰后的和平穩定局面
C.限制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盟
D.建立了戰后國家關系的新秩序
19.(2021九上·)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兇暴的行為之一。”是因為這個體系(  )
A.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B.根除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戰后國際穩定新秩序
D.維護了中國等弱小戰勝國的利益
20.(2021九上·)構建知識結構是學生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知識結構圖中①處應該是(  )
A.十月革命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C.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D.冷戰政策
21.(2021九上·)下列描述屬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共同點的是(  )
A.都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矛盾
B.都形成了大國主導下新的世界體系
C.都對美日進行不同程度的制裁
D.都實現了列強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22.(2021九上·)有位西方學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形勢描述為“從和平走向戰爭”。下列能反映這一特點的是(  )
A.經濟危機的爆發、持續
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權
C.成立國際聯盟
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和瓦解
23.(2021九上·)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么他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其中“1919年的和約”是指(  )
A.《凡爾賽條約》 B.《九國公約》
C.《慕尼黑協定》 D.《聯合國家宣言》
24.(2021九上·)凡爾賽體系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的新秩序不包括(  )
A.歐洲 B.西亞 C.太平洋地區 D.非洲
25.(2020九上·諸暨月考)《火山口上的分贓》一書寫道:“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正如列寧所指出的,“不管是一個帝國主義聯盟,還是一切帝國主義強國結成一個總聯盟,都不可避免地只會是前后兩戰爭之間的暫時休戰',”材料反映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A.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有利于形成戰后的和平穩定局面
C.限制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盟
D.建立了戰后國家關系的新秩序
26.(2021九上·)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短暫的經濟繁榮,其主要原因是(  )
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關系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C.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從根本上消除了
D.各國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
27.(2021九上·)凱恩斯在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時說:“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下列有關這個“體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根據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而建立
B.無法根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
D.顧及到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28.(2021九上·)有位西方學者把一戰后的國際形勢描述為“從和平走向戰爭”,能反映這一特點的是(  )
A.經濟危機的爆發、持續
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權
C.成立國聯
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和瓦解
29.(2021九上·)《一戰后的美日海權角逐與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一書中寫到:華盛頓會議的結果對日本的安全以及在中國的利益構成了威脅,從而激起了日本對美國的極端仇視,為日美爭奪太平洋霸權埋下了種子。這段話說明了華盛頓會議(  )
A.中美兩國形成與日本對抗的同盟
B.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C.太平洋地區建立了穩定的國際秩序
D.顧及到了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30.(2021九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后,法國元帥福熙曾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這主要是因為(  )
A.資本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B.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將激化
C.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卻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
D.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對外擴張
31.(2021九上·)某網站討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正確的是(  )
A.重新確立一戰后歐洲統治秩序的體系
B.維護世界主權獨立的體系
C.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D.維護世界和平的體系
32.(2021九上·)下列關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它確立了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
B.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統治秩序
C.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
D.它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33.(2021九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為重新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秩序,美國倡議召開了(  )
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
34.(2021九上·)法國元帥福煦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時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這說明該體系:(  )
A.沒有確立帝國主義在歐洲的新秩序
B.確立起了一個公平、合理的戰后世界新秩序
C.矛盾重重,為二戰埋下禍根
D.充分考慮到戰后各國的利益
二、判斷題
35.(2021九上·)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消除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為世界贏得了二十年和平時間。(  )
三、材料分析題
36.(2021九上·)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后果是歐洲霸權地位的衰落以及美國和俄國影響的加強。戰后,英法等傳統大國希望以勝利者的姿態主導新的國際秩序,于是,全球性的大國協調開始了……《凡爾賽和約》及隨后簽訂的各項條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締結和約“與其說是協商解決,倒不如說更像法庭上的判決”,因此,凡爾賽體系帶來的將不會是永久的和平,而將是新的、更大的危機和沖突。
——摘編自曹勝強《現代國際關系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標志著這一潛在秩序的瓦解。……兩大國家集團的對抗和冷戰主導了戰后國際關系。這是一種非戰非和的狀態。我們或許可以爭辯,兩極格局究竟導致了全球的動蕩和不安,抑或發展起一種穩定機制。畢竟世界出現了某種穩定狀態——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會爆發。
——(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20 世紀全球史》
材料三:在20世紀40—50年代,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經常被蘇聯一票否決,而在今天“新的世界秩序”中,倒是美國經常使用它們的否決權。從不需要否決權到依賴否決權,說明美國地位不提反降。
——張世鵬編譯《全球化與美國霸權》
(1)材料一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后果是什么?在這次全球性大國協調會上,中國的外交失敗引發了國內的哪一愛國運動?結合《凡爾賽和約》內容,概述凡爾賽體系為什么不能帶來永久的和平?
(2)材料二中的“非戰非和的狀態”是對哪一政策的描述?兩極格局使世界出現了某種穩定狀態,中國利用這一契機,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根據材料三分析,美國地位不提反降的情況下“新的世界秩序”會如何發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據題干圖示并結合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召開巴黎和會,同戰敗國簽訂《凡爾賽條約》一系列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國召開華盛頓會議,會議簽署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形成了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一戰后世界的新秩序。 C 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和認識。
2.【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據題干示意圖和所學知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列強先后召開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形成了戰后的國際關系新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B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出現了化學工業,但是計算機網絡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A排除;
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無關,C排除;
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對蘇聯發動冷戰的標志,多極化趨勢出現也是在冷戰時期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與“冷戰”后的世界不符,D排除。
故答案選B。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難度不大,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后的世界的內容及影響即可作答。
3.【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中“主要是英國、法國和美國建立了一種新的國際關系制度”等內容,結合所學可知: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體系,具有濃厚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故A選項正確;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并不是以美國為主導,故B選項錯誤;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確立并沒有直接導致經濟大危機的爆發,故C選項錯誤;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確立只是緩解了帝國主乂國家之間的矛盾,并沒有徹底解決,故D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 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建立在戰勝國對戰敗國掠奪的基礎之上的。
4.【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戰勝的協約國集團于1919年召開了巴黎和會,確立了凡爾賽體系,此后在美國的主持下又于1921-1922年間召開了華盛頓會議,確立了華盛頓體系,因此在這兩個會議的基礎上重建了戰后的國際秩序,即凡爾賽—華盛頓體系,D正確;
AB只是這一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排除;
兩極格局形成于二戰之后,C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知識。難度較大,掌握一戰后的世界格局即可作答。
5.【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 戰后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 ,不符合題意;
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建立了凡爾賽體系,在這個體系之下蘊含著諸多的矛盾,如戰勝國和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之間的矛盾等,這些矛盾發展必然會導致凡爾賽體系崩潰,正如列寧所說的該體系是建立在在火山口上的,故選項B符合題意;
C.戰爭引起社會革命,不符合題意;
D.戰爭加劇國際動蕩,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6.【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1919年,巴黎”“3個老人”可知,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和會上英法美三國操縱瓜分世界的史料,巴黎和會簽訂的《凡爾賽和約》,由于分贓不均,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它們之間的矛盾,形成新的隱患,所以C項符合題意;
A項一戰后日本的實力沒有被削弱,排除;
B項形成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是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九國公約》導致的,排除;
D項確立了新世界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排除。
故答案為: C。
【點評】 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一戰后,戰勝的協約國通過召開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后新秩序。
7.【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一戰后,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但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二戰后,美蘇由戰時同盟走向分裂,美國實行冷戰政策,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蘇聯解體,東西方冷戰結束,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終結,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前兩次格局和多極化趨勢的不同點是在世界大戰后形成,選項C符合題意;
ABD 是前兩次格局和多極化趨勢相同點,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C 。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和認識。
8.【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依據題干信息,可以看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是前后兩次戰爭之間的暫時休戰,這說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故選項A符合題意;
B. 有利于維護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不符合題意;
C. 限制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盟,不符合題意;
D. 有利于形成戰后的和平穩定局面,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緊貼題干信息進行理解回答,這類題目,就是要緊貼題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9.【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不符合題意;
B.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經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該體系重新調整了世界秩序,世界因此進入了暫時的和平時期,故選項B符合題意;
C.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不符合題意;
D. 冷戰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10.【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 根據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而建立,不符合題意;
B. 無法根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不符合題意;
C.依據所學知識可知, 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處罰,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因此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受到損害,比如中國,故選項C符合題意;
D.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理解和識記來分析備選項回答,注意題干中的“不正確”字樣,細心分析辨別備選項。
11.【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一華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體系。故A正確;
凡爾賽一華頓體系井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予盾,反而加了德法、美日等之間的盾。B錯誤;
凡爾賽華頓體系因為內部矛盾重重,所以這一秩序井不穩定。C錯誤;
華盛頓會議上的《九國公約》將中國重新置于列強的共同割之下,井沒有維護中國的利益。D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了解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和影響,緊扣材料“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分析。
12.【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只是暫時緩解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并不能徹底消除,B項符合題意;
ACD選項的歷史結論與歷史事實都是相對應正確的,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選項;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獨立宣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納米比亞獨立的相關史實。
13.【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召開巴黎和會。同戰敗國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1919~1920年,協約國分別同德國的盟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國召開華盛頓會議,華盛頓會議是凡爾賽會議的繼續,會議簽署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一戰后世界的新秩序。 B符合題意;
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 本題以一戰后,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對戰后世界作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國際關系體系為依托,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4.【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巴黎和會、《九國公約》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聯合國、雅爾塔會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關。因此:①④符合題意;②③與題意無關;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難度不大,掌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即可作答。
15.【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可知,材料一中“上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下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說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A 項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是題干材料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 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理解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和影響。
16.【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友邦人民”指的是帝國主義列強,條約要求各國在華權利均等,實際上使中國回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即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的獨占,實質是帝國主義列強反對一國獨霸中國,列強要共同侵華,故 A 項正確;
BCD 三項不符合史實,應排除。
故答案為: A 。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華盛頓會議的內容,要求學生結合九國公約的內容和影響來分析材料。
17.【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0年,建立了國際聯盟,英法成為成員國,B符合題意;
美國因為自己的利益在巴黎和會上沒有得到滿足,拒絕加入國際聯盟,A不符合題意;
德國是戰敗國沒有資格加入,C不符合題意;
蘇維埃俄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被排斥在外,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1920年1月10日成立的國際聯盟的成員等知識點的識記能力。 國際聯盟以保障國際和平與促進國際合作為宗旨。國聯盟約規定通過集體安全、裁軍、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等措施,以保障會員國的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并規定對違背者實行經濟制裁。
18.【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可知,材料一中“上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下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說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A項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是題干材料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理解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和影響。
19.【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可知,A.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 A正確;
B.這一體系不可能徹底根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B錯誤;
C.這一體系并不穩定, C錯誤;
D.這一體系并沒有維護中國等弱小戰勝國的利益,如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 D錯誤。
故答案為: 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和認識。
20.【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經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維護了和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完全崩潰,故B符合題意;
十月革命發生在1917年,故A不符合題意;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之一,故C不符合題意;
冷戰政策在1947年開始,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有關知識。理解和識記一戰后、二戰后、蘇聯解體后世界政治格局演變的相關史實是答題的關鍵。
21.【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以處置戰敗國德國為中心的巴黎和會,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同時還分別同奧、匈、土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它們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一戰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戰勝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格局。巴黎和會主要是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西方的關系,而它們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銳,尤其是美日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在美國的倡議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國在華盛頓召開舉行會議。華盛頓會議實質上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和補充,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新秩序——華盛頓體系。綜上所述,兩次會議都形成了大國主導下新的世界體系。因此B正確,ACD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對比掌握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異同點。
22.【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 經濟危機的爆發、持續,不符合題意;
B. 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權,不符合題意;
C. 成立國際聯盟,不符合題意;
D.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后世界新秩序,暫時維護了世界和平,但是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瓦解,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對一戰后世界格局的理解識記來回答;最好的辦法是拿四個備選項來分析理解回答,這樣就簡單有效。
23.【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919年1月到6月,戰勝的協約國集團為了締結和約,對戰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開了會議,這就是巴黎和會。參加會議的有27個國家。會議被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 喬治和美國的威爾遜操縱。會議簽訂了對德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題做出了規定,對德國加以限制。1919--1920年,協約國還分別同德國的盟國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亞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定了一戰后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新秩序。題干中的“1919年的和約”是指《凡爾賽條約》。
A項《凡爾賽條約》是題干中“1919年的和約”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條約》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凡爾賽條約》的相關史實。掌握一戰形成的世界格局。
24.【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召開巴黎和會。同戰敗國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1919﹣1920年,協約國分別同德國的盟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國召開華盛頓會議,華盛頓會議是凡爾賽會議的繼續,會議簽署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凡爾賽體系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的新秩序不包括太平洋地區。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體系的相關史實。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由英法美三國操縱,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等一系列條約,形成了凡爾賽體系。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的新秩序.
25.【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過是帝國主義上一輪爭奪的總結,下一輪爭奪的開始”可知,材料一中“上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下一輪爭奪”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說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A項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理解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和影響。
26.【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A.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分割世界,分別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關系 ,這為之后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故選項A符合題意;
B.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不符合題意;
C.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從根本上消除了 ,不符合史實;
D. 各國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 ,不符合史實;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來分析備選項,注意細心辨別,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27.【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是“選非題”,根據題意并結合所學知識,一戰后,戰勝國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最終形成了一戰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實質上是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為前提的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只是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A.結合所學知識,一戰后,戰勝國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最終形成了一戰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史實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A項錯誤;
B.結合所學知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只是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矛盾,史實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B項錯誤;
C.結合所學知識,一戰后召開的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因此形成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實質上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史實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C項錯誤;
D.結合所學知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實質上是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為前提的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表述錯誤但符合題意,故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只要學生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即可。
28.【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但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為新的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患。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掌握情況。學生要掌握20世紀世界格局的幾次變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多極化方向發展。
29.【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西方的關系。而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銳,尤其是美日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在美國的倡議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國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在華盛頓會議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表面上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實際上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又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宰割的局面,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一戰后的美日海權角逐與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一書中寫到:華盛頓會議的結果對日本的安全以及在中國的利益構成了威脅,從而激起了日本對美國的極端仇視,為日美爭奪太平洋霸權埋下了種子。這段話說明了華盛頓會議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華盛頓會議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華盛頓會議召開的時間、背景、內容和作用。
30.【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后,只是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體系的分贓不均,加深了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這個體系所依據的帝國主義之間的實力對比勢被打破,潛伏的種種矛盾必日益尖銳,新的爭奪不可避免,這就決定了這個體系不可能持久。因此“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卻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有關知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戰勝國妥協分贓的產物,不僅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反而引發了許多新矛盾,并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即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敗國與戰勝國的矛盾,依靠它所建立的世界和平秩序極不穩固 。
31.【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和平體系,該體系基本上完成了戰勝國協約集團對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關系的調整,是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該體系表面上是“和平”體系,實質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C符合題意;
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C。
【點評】 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和平體系。
32.【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和平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的統治秩序,它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來源,選項BCD與題意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為: A。
【點評】 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格局,考核學生對歷史問題的知記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影響。
33.【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表面上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實際上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又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宰割的局面,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重新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秩序,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華盛頓會議的有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華盛頓會議的內容和影響。
34.【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緩解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各國之間的矛盾,還因為分贓不均導致各國之間矛盾重重,所以不能長久的存在下去,為二戰埋下禍根,C符合題意;ABD說法均是錯誤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帝國主義在全球范圍內對一戰后列強關系的調整和對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構成了帝國主義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35.【答案】(1)錯誤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一戰后,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暫時協調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不可能消除矛盾,所以題干說法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有關知識。此體系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建立了戰后帝國主義世界的和平秩序,但它不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36.【答案】(1)歐洲霸權地位的衰落和美俄影響的加強;五四運動。
英法等國以勝利者姿態,通過《凡爾賽和約》從政治、經濟、軍事及海外殖民地等方面削弱德國等戰敗國的實力,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必將引起他們的不滿
(2)冷戰; 1971 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3)多極化趨勢加強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 (1)材料一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后果是歐洲霸權地位的衰落以及美國和俄國影響的加強。在這次球性大國協調會上,中國的外交失敗引發了國內的五四運動;結合《凡爾賽和約》內容可知,凡爾賽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因為它是建立在戰勝國瓜分戰敗國,強國瓜分弱國基礎上的,不僅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力量對比的消長和矛盾的加劇,必然導致一場新的帝國主義戰爭。 (2)材料二中的“非戰非和的狀態”是對冷戰政策的描述;兩極格局使世界出現了某種穩定狀態,中國利用這一契機,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1971 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 (3)根據材料三可知,美國地位不提反降的情況下“新的世界秩序”會向多極化方向發展。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認為自己“最有能力領導這個世界”,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但是,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五四運動、冷戰政策等相關史實。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康市| 樟树市| 洛隆县| 临澧县| 石楼县| 新疆| 务川| 加查县| 托克托县| 昌都县| 宁陕县| 扎鲁特旗| 乐清市| 田东县| 尉氏县| 龙里县| 章丘市| 宁陵县| 北京市| 蚌埠市| 拜城县| 宁晋县| 蚌埠市| 武川县| 新沂市| 天台县| 崇明县| 清涧县| 晋中市| 秀山| 东乡族自治县| 彭州市| 大化| 榆中县| 双辽市| 长顺县| 盱眙县| 台前县| 织金县| 即墨市|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