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西省上饒市橫峰中學高二政治必修四一、【教學目標】:◇識記 :(1)唯物主義及其表現形式(2)唯心主義及其表現形式◇理解:(1)解釋哲學的基本問題(2)正確認識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3)區分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二、【重點、難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三、 【輔助教學】:ppt四.【教學過程】:第二框題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一、唯物主義◇課堂探究:你同意這位學者對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理解嗎 談談你的看法。◇探究提示:不同意。唯物主義承認存在決定思維,唯心主義承認思維決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質滿足看成是唯物主義,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滿足看成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者也追求精神的滿足,唯心主義者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只能在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意義上使用,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就會造成混亂。1.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分歧。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課堂探究:(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還是唯心主義的 (2)簡要辨析上述觀點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觀點屬于唯物主義。(2)上述觀點屬于樸素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2.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火、氣、土等,這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二、唯心主義◇課堂探究:(1)人的靈明和天地萬物是什么關系 沒有人的靈咀就沒有世界嗎 (2)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但從中引出了錯誤的結論,為什么 ◇課堂提示:(1)先有天地萬物,后有人的靈明,因為物質決定意識。人的靈明是后天形成的,意識源于物質,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沒有人的靈明就沒有世界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是不科學的。(2)雖然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但是他看世界是站在唯心主義立場上,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認為人的意識決定客觀物質,因而導致了錯誤的結論。1.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1)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第一性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課堂探究:(1)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觀點 (2)你認為理和天地萬物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探究提示:(1)這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觀點,把上帝、理念等看作世界的本原。(2)理依賴于天地萬物,天地萬物是理的源泉,決定理,理是天地萬物的反映,有些是虛幻、歪曲的反映。(2)客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2.哲學史上還存在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縱觀哲學發展的歷史,我們除了看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外,還可以看到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但是,相對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來說,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具有從屬的意義。這主要因為各種辯證法或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附屬于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本課小結:本課從哲學的基本問題人手,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進而分析唯物主義及其三種基本形態,并對其全面看待,然后分析唯心主義及其兩種基本形式,最后揭示在哲學發展史上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是從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大派別的。四、【本課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