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力的存在(第1課時)課型:新授 主備:何燕 審核:陸源班級 姓名 學號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1)能從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概括出力作用的兩種效果,即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能根據力的作用效果來確認力的存在。(3)能根據實驗現象和生活事實,確認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釋有關現象。2.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根據事物所產生的效果,來確認該事物存在的科學方法。3.情感、態度、價值觀:(1)懂得關注身邊的科學現象。(2)利用科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提高對科學價值的認識。教學重難點:重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難點:力的概念的建立的過程及運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釋有關現象。一、預習導學1、用力擠壓礦泉水瓶壁,礦泉水瓶會發生什么變化? ,說明力能 。2、請另舉一例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3、在科學上,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了 的改變和 的改變。4、請另舉一例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5、下列幾種情況中,物體的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的是( )A、降落傘在空中勻速直線降落 B、被投擲出去的標槍C、小朋友正在蕩秋千 D、地球同步衛星繞地球轉6、分別寫出下列現象各屬于力的哪種作用效果:①汽車在牽引力的作用下在車站上起動了: 。②手拉弓,使弓變形了: 。7、把下面力的現象分成兩類,并寫出各類的特征。A、腳踢足球飛出去;B、人坐沙發,沙發凹陷;C、人用力蹬自行車速度加快;D、運動員拉開弓;E 小石塊自由下落第一類: ,特征 ;第二類: ,特征 。8、手拍桌子時,手會感覺到痛嗎? 。你說說看這是為什么 。二、合作探究活動1:感受“力”1、2、3組:站起來,用手提椅子,使椅子離地,堅持一分鐘以上。4、5、6組:將雙手相對放于胸前,并相互擠壓,堅持一分鐘以上。你活動后手的感受是:一):力的作用效果活動2:體驗“力”利用桌上的實驗器材:氣球、橡皮筋、乒乓球、塑料尺、條形磁鐵、回形針等,你給他們施加力的作用,觀察他們有什么現象?有什么力存在?(請記錄在下面)二):力存在于兩個物體之間(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活動3:認識“力”討論: 力的作用是否一定要通過物體之間的相互接觸而產生?(實驗證明)實驗器材:條形磁鐵、回形針你的結論是: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動4:探究“力”書本P52頁活動:用紅色的氣球壓黃色的氣球,觀察紅色氣球和黃色氣球的形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三、課堂練習1、下列事例中:①用手拉彈簧,彈簧被拉長;②關閉發動機的汽車,速度越來越小,最后停下來;③用力壓氣球,氣球被壓扁;④石塊由高處落下,速度越來越快;其中屬于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的是 。2、下列現象能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A、用力推車,車由靜止變為運動 B、船工用撐桿推岸,船隨之離岸而去C、用力拉弓,弓發生形變 D、成熟的蘋果從樹上落下來3、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之間只有直接接觸才能發生力的作用 B、單獨一個物體也會產生力的作用C、力只能是人對物體的作用 D、地球對物體有吸引力,物體對地球也有吸引力4、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不接觸的物體間也能產生力的作用( )(2)人推墻,同時墻對人也有推力( )(3)鐵塊放在桌面上,發生形變的只有桌面( )(4)足球在草地上越滾越慢,足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5)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小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 )★5、下列事實中,最能說明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A、用力提箱子,手也感到箱子對手有一個向下的拉力B、用力壓氣球,氣球會變扁C、關閉油門汽車會慢慢停下來D、跳傘運動員在空中沿豎直方向勻速下落★6、在湖水中劃船時,使船前進的動力是( )A、槳對水的推力 B、水直接對船的推力 C、人對船的推力 D、水對槳的推力◆學習反思:2.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