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學習目標1、熟記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2、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教學過程一、板書課題同學們,生物在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適應環境,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章第五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板書課題)二、出示目標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出示“學習目標”投影)。學習目標1、熟記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2、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三、出示自學指導怎樣達標呢?請看自學指導(出示“自學指導”投影)。自學指導請認真默讀課本P26-31內容,結合看圖,要求如下:(1)用橫線在課文中畫出下列1-4題答案,力爭自學后書面檢測全對。①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什么?②生物圈的范圍包括什么?③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2)思考并能解釋1-4題的關鍵詞語,思考第5題,準備口答。④生態系統之間的聯系表現在哪些方面?7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思考題,做對書面檢測題。注意:如有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請小聲問同學或舉手問老師。四、先學(一)學生進行緊張地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做適當點撥,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二)檢測過渡語:找到答案能準確記憶的請舉手!1.提問。在舉手的學生中找后進生來回答,答錯了,請尖子生進行更正。第1題過渡語: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什么?答題要點: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叫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第2題過渡語:生物圈的范圍包括什么?答題要點: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如果以海平面來劃分,上下各10千米,厚度為20千米。第3題過渡語: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答題要點: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有綠色水庫和地球之肺之禰。濕地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沼澤是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最強的是熱帶雨林。第4題過渡語:生態系統之間也有聯系,生態系統之間的聯系表現在哪些方面?答題要點:1.非生物因素2.地域關系3.生態系統中的生物2.書面檢測:給學生發檢測題檢測題一、基礎知識:1、_____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2、生物圈的范圍包括:①_____: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②_____: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③_____:是一切陸生生物的“_____”。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3、生態系統的類型:_____(綠色水庫、地球之肺)、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_____(地球之腎)、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4、森林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_____;_____是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農田生態系統是_____的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_____,消費者主要是______。二、能力提升1.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層的生物是()A.哺乳類動物B.人類C.魚類D.細菌類1.人類的活動可以達到生物圈的各個圈層,但是人類的“立足點”是()A.水圈B.大氣圈C.巖石圈的表面D.生物圈的任何地方2.收看“新聞聯播”時,首先看到轉動的地球呈現綠、白、藍三種色彩,它們分別是生物圈的()A.巖石圈、大氣圈、水圈B.大氣圈、巖石圈、水圈C.巖石圈、水圈、大氣圈D.水圈、大氣圈、巖石圈3.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A.陸地生態系統B.濕地生態系統C.海洋生態系統D.生物圈4.昆崳山地處沿海,以赤松為主要樹種,還有櫟樹、刺槐、椴樹、水榆花楸等多種闊葉樹種。據此可知昆崳山生態系統屬于()A.濕地生態系統B.農田生態系統C.草原生態系統D.森林生態系統5.在各種生態系統中素有“綠色水庫”之稱的是_____生態系統,具有凈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的是_____生態系統(2)學生練習時,教師注意觀察學生默寫的答案,進行二次備課。五、后教。(一)糾錯1.公布答案,學生自評。2.表揚全對同學。過渡語:“全對的請舉手 ”統計全對人數并提出表揚。3.討論糾錯。過渡語:“選擇題沒有全對的請舉手!”統計、公布未全對的人數。過渡語:“還有部分的同學沒有全對。預設當錯誤人數較多時,給學生兩分鐘的時候同桌之間互相討論,討論之后仍有疑問的舉手,指名讓做錯的學生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應當怎么辦?”不會的其他同學糾正、補充。預設當錯誤人數較少時,請錯誤的同學起來回答錯誤的題號,指名讓做錯的學生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應當怎么辦?”不會的其他同學糾正、補充。預計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不理解為什么農田生態系統是人工的生態系統。因為農田生態系統是以人為主的,當人的作用消失后,這個生態系統將不存在,所以自動調節能力最差。(二)拓展農田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差的原因?答:農田生態系統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簡單,所以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越弱,生態系統越易遭到破壞。六、當堂訓練同學們做《基礎訓練》必做題:選做題七、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