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節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學習目標】1、通過分組實驗能區分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的異同,并能概述它們的主要特征。(重點)2、關注無脊椎動物的生活環境,列舉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核心素養目標通過認識軟體動物與節肢動物,鍛煉觀察與分析的能力,陶冶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操,培養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教學設計思路學情分析河蚌生活在淡水中,蝸牛生活在陸地上,而烏賊則生活于海洋中,它們的生活環境截然不同,這是同學們已有的知識。雖然它們的生活環境截然不同,但它們都具有共同的結構,這一點同學們并不清楚。第三節軟體動物,揭示軟體動物類群的共同特征。蝗蟲是同學們比較熟悉的動物,《節肢動物》通過對蝗蟲、沼蝦形態結構的觀察,歸納總結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這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之一。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蝗蟲為什么對人類有這么大的危害,以及防治蝗災的最佳時機和方法。本節最后,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節肢動物的作用,也是要求學生必須認識的。教材分析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是無脊椎動物中進化程度最高的兩大類,且都是動物界中比較大的兩個類群,并且軟體動物的貝殼和節肢動物的外骨骼都具有保護身體的作用,教材將這兩大類群放在同一節介紹。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想(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寓言故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動畫視頻,并提出問題: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么故事中的蚌是什么動物 它有什么特征 與人類的關系怎樣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就會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下面我們先一起學習軟體動物。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二)進一步利用多媒體提供石鱉、蝸牛、烏賊等三種動物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思考以下問題:(1)石鱉貝殼是什么形狀 它靠什么運動 (2)蝸牛生活在什么環境中 貝殼是什么形狀的 它靠什么運動 (3)烏賊生活在什么環境中 貝殼有什么特點 它是如何捕食和運動的 觀察圖片,思考以下問題引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習線形動物作引領和鋪墊。(三)總結軟體動物的特征1.請生物小組同學講述觀察圖片過程。2.展示問題:河蚌有哪些特點,?3.引導學生說出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1.生物小組學生講述觀察圖片過程。2.小組討論,填寫學案、討論交流學案上的問題(見學案)。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能夠獲知河蚌的生活環境以及習性,對軟體動物建立感性的認識。(四)觀察蝗蟲圖片概括現昆蟲動物的主要特征(需要時間10分鐘)1、觀察蝗蟲的身體通過觀察完成下列問題:(1)蝗蟲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 這幾部分各有什么主要功能 (2)說出1至9的名稱。(3)輕輕捏一捏蝗蟲的身體,體會一下有什么感覺 (4)教師進一步提問:堅韌的外骨骼對蝗蟲有什么作用呢 認真觀察蝗蟲圖片思考問題總結昆蟲的特征1.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2.從具體對一種昆蟲動物―蝗蟲的特征的分析初步認識線昆蟲特征。(五)總結出節肢動物的特征頻小組合作,總結歸納出節肢動物的特征1.總結歸納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2.判斷并說明理由。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六)關注軟體動物及節肢動物與人類關系(需要時間10分鐘)播放視頻1.思考、交流,說出寄生生活的動物共同的特點是什么。2.學生小組討論交流。1.使學生能夠更廣泛地了解:不同的動物都有其特殊的適應環境的本領,是符合“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規律的。2.進一步理解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六)課堂小結(需要時間3分鐘)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試著談談蛔蟲合蚯蚓哪一個結構更為復雜嗎?說得具體一些。各抒己見,總結歸納所學。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梳理所學內容,構建知識框架。【學生達標·教師測評】1.蚯蚓、沙蠶、水蛭都屬于()A環節動物B軟體動物C節肢動物D線形動物2生物圈中,種類和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類動物類群是()A環節動物B節肢動物C魚類D鳥類3.節肢動物與軟體動物的相同之處是()A體表有外骨骼,B身體分部,C足和觸角分節D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4.區別蚯蚓前后端的依據是()A肛門的位置B體節的多少C口的位置D環帶的位置5.河蚌、蝸牛和烏賊共同具有的特點是()A.都有貝殼 B.都有外套膜C.都用腹足運動D.都用腕足捕食【板書設計】【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