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學習目標】1.說出細菌和真菌分布的特點。2.嘗試采用細菌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3.積極參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實驗的過程式中及時相互交流經驗,體驗與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動。核心素養目標:通過學習細菌和真菌的分布,了解生命是結構和功能的統一體,無貴賤之分。形成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生命觀點。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展示:變質的米飯、牛奶、長“毛”的饅頭,提出“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問題,從而導入新課。 【觀察實物】:木耳、蘑菇、發霉的桔子、長毛的饅頭、發餿的牛奶、腐敗變質的食物等。 討論:它們都是哪些生物? 問題引導,自主探究1、什么是菌落? 2、根據展示的不同形態的菌落圖片及出示的菌落實物比較: 3、培養細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有哪幾個步驟,怎樣配制培養基?什么是接種?展示交流,釋疑解惑1、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2、借助掛圖、實物,師生之間共同分析、總結。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認真閱讀課本p68頁中探究《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 探究的一般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1、引導學生進入探究活動 2讓學生設計“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方案 參考計劃: (1)提出問題:不同環境中都有細菌和真菌嗎? (2)材料:每組兩套裝有牛奶培養基的培養皿(已經高溫滅菌)、無菌棉棒、標簽紙、透明膠帶、放大鏡等。(3)實驗步驟: ①.配制好培養基。②.按要求在各種環境中采集細菌和真菌。 ③.把對照組和實驗組都放在恒溫箱中或室內溫暖的地方培養3~4天。視野拓展,感悟提升請你解釋:1、新買的豆腐放上一兩天就會變質發黏,買來后如果用食鹽腌制,則可以放置的時間長一些。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你還能想出那些可以防止變質的方法? 2、菌類有好壞之分:在菌類家族中,壞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絕大多數菌類卻是人類的朋友。饅頭、面包蓬松香甜,是由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淀粉形成的。泡菜、酸牛奶,酸溜溜的,營養價值很高,這是乳酸菌的杰作。 【當堂訓練】1.通常用來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是()A.菌落B.細菌形C.細菌體積D.細菌結構2.蒸饅頭時為使饅頭暄軟多孔,和面時要加入一些()A.乳酸菌B.酵母菌C.青霉菌D.曲霉3.下列屬于單細胞真菌的是()A.酵母菌B.青霉C.曲霉D.大腸桿菌板書設計課后反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