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寧波市科學實驗操作測試復習(附有4個實驗視頻 寧波教育考試院出品)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寧波市科學實驗操作測試復習(附有4個實驗視頻 寧波教育考試院出品)

資源簡介

寧波市
2021
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說明
2021

1

本《說明》由寧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組織編寫。在廣泛征求全市初中科學教
師意見的基礎上,由專家組進行了兩次
修改和審閱,報市教育局批準。現予公
布。
寧波市
2021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說明
本測試說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初
中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及華師大版初中科學教材為
依據,結合我市教學實際而制定,旨在考查學生初中科學實驗
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方面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要求的程度,為
確定學生的初中科學學業水平提供客觀、公正的依據。
一、測試范圍
以《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內容標準
中有關實驗或活動為測試范圍,結合我市教學實際,確定下列
10個實驗為實驗測試的范圍。
1.測量物質的密度
2.探究凸透鏡成像
3.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4.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
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6.配制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溶液
7.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8.粗鹽提純—溶解、過濾
9.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細胞
10.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
-
1
-
二、測試要求
見“寧波市
2021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
題與評分細則”。
三、測試方式
1.測試試題確定:測試前
30天公布當年測試的
6個實驗作
為試題,考前
25分鐘每位考生隨機抽取所在考點的試場號和
座位號,該試場號和座位號對應
1個測試試題,即為考生的測
試題目。
2.測試形式:要求考生在
15分鐘內獨立完成測試內容(實
驗操作),不得攜帶任何資料進入試場。測試過程全程錄像,
評卷老師依據錄像評分。
3.評分方法:全市實驗操作測試結束后,由寧波市教育考
試院組織評卷老師觀看考生測試過程的錄像,依據實驗操作測
試評分細則進行評分。
4.成績報告:實驗操作測試的報告成績滿分為
10分,計入
中考科學科總分。從評分的準確性和評卷的便捷性考慮,每個
考生的實驗操作在評分時設置的原始成績滿分值均為
20分。
報告成績的確定辦法是:
4.1

6
個測試實驗中,把考生原始成績平均分最高的實
驗記為
A
實驗。參加
A
實驗測試考生的報告成績按下表所示
的規則確定。
A實驗原始成績與報告成績折算規則
原始成績
20~17
16.5~15
14.5~13
12.5~11
10.5~9
8.5~7
報告成績
10
9
8
7
6
5
原始成績
6.5~5
4.5~3
2.5~2
1.5~0.5
0
報告成績
4
3
2
1
0
-
2
-
4.2
參加其它
5個實驗測試考生的報告成績,除原始成績

0分的,按
0分計;原始成績為
0.5~1.5分的,按
1分計以外,
其余按與
A實驗每分段報告成績基本相等的考生數比例來確定。
具體計算方法為:
4.2.1
計算出參加
A實驗測試的考生報告成績為
10分的人
數占參加
A
實驗測試考生總數的比例,該比例即為參加其它
5
個實驗測試的考生報告成績為
10分的考生數比例;
計算出參加
A實驗測試的考生報告成績為
9分及以上的人
數占參加
A
實驗測試考生總數的比例,該比例即為參加其它
5
個實驗測試的考生報告成績為
9分及以上的考生數比例;
……以此類推。
4.2.2
以上述
A實驗每段報告成績的考生數累計比例,作
為其它
5個實驗每段報告成績的考生數累計比例,分別劃定其

5個實驗每
1分段報告成績所對應的原始成績臨界分,然后
確定每個考生的報告成績。
4.2.3
在劃定每
1分段報告成績所對應的原始成績臨界分
時,按該段考生數累計比例與
A實驗同段考生數累計比例最接
近的來確定。
實驗操作測試成績當學年中考有效。
-
3
-
寧波市
2021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學實驗操作測試
試題與評分細則
寧波市
2021
年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題(一)
實驗
1:測量物質的密度
【實驗器材】
200g托盤天平(附砝碼)1臺、100mL量筒
1只、燒杯(250mL和
100mL各
1只)、
細線
1根、膠頭滴管
1支;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
1塊、水。
【實驗步驟】
1.將天平放到“天平操作區域”,調節天平平衡(調節平衡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2.在規定的操作區域內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讀數時請點擊“確認”按鈕),并
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記錄相關數據。
3.將量筒放到操作區“量筒位置”內,用量筒量取
50mL水(量取完畢請把量筒刻
度線按要求對準攝像頭,同時點擊“確認”按鈕),并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記錄相
關數據。
4.用細線系住小石塊,將小石塊緩緩地放入量筒內的水中,測出水和小石塊的總體
積(讀數時請把量筒刻度線按要求對準攝像頭,再點擊“確認”按鈕),并在實驗
數據記錄表中記錄相關數據。
5.整理器材。
【實驗數據及處理】
實驗數據記錄表
量筒內水的
量筒內水和小
小石塊的質
V
小石塊的體積
小石塊的密度
m
g
體積
1
石塊的總體積量


3
ρ(g/cm
3)
(cm3)
V2(cm3
V(cm


(注:小石塊的密度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
4
-
測量物質的密度評分細則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細則
說明
1.天平和砝碼盒要放到相應的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相應的操作區
操作區域
內,用鑷子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
2.整個實驗過程用鑷子夾取砝
調節天平
“0”刻度處(2分)
碼和移動游碼
平衡
3.游碼要移到“0”刻度
2.調節橫梁兩端的螺母,使指針指在刻
不能碰觸天平的指針等其它
度盤中央刻度線或兩側擺動的偏角大
未固定結構
致相等(2分)
1.小石塊要放到左盤
3.把小石塊放在天平的左盤,再用鑷子
2.加砝碼要符合從大到小的次
往右盤內加減砝碼。并利用游碼在標

尺上的移動,直到天平平衡(3分)
3.移動游碼要用鑷子
測定小石
4.讀數時天平要平衡
塊的質量
4.讀取并記錄小石塊質量(2分)
無需估讀,估讀正確不扣分
5.
1.游碼、砝碼復位要用鑷子用鑷子將砝碼放回砝碼盒中(
1
2.鑷子放入砝碼盒內后合上盒
分),并使游碼復位到標尺上“0”刻
度線處(1
蓋分)
3.把天平和砝碼盒放回原處
1.加水時,要求燒杯口與量筒
緊挨,使水沿壁緩緩流入到
量筒中
2.量筒中水接近
50mL時,改
6.用量筒量取
50mL
的水。把適量的水
用膠頭滴管加水至
50mL(此
倒入量筒中,再使用膠頭滴管使量筒
時量筒要放置在規定的操作
里的水為
50mL,正確記錄此時水的體
區)。若水超過
50mL可倒出
測定小石
積(3分)
適量的水后繼續操作
塊的體積
3.膠頭滴管使用必須規范
4.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凹
液面最低處相平
7.用細線將小石塊系住,小心地把小石
1.實驗過程中小石塊與細線不
塊浸沒在量筒里的水中(1分),待水
能脫離
面平靜時讀取和記錄水和小石塊的總
2.讀數方法要正確
體積(1分)
3.讀取和記錄的數據要正確
計算小石
8.計算出小石塊的體積(1分)和密度
塊的密度
(1
計算結果要正確分)
1.最后細線要解開復原,小石
塊擦干
整理
9.整理器材(2分)
2.儀器整理后放回原來的位置
3.沒有因操作不當而損壞儀器
的情況
-
5
-
寧波市
2021
年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題(二)
實驗
2: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
【實驗器材】“F”字光源、光具座、凸透鏡(焦距
f=10cm)、光屏。
【實驗步驟】
1.在光具座上中間位置附近從左到右依次放置“F”字光源、凸透鏡和光屏,調節
它們的高度,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2.閉合開關,使“F”字光源發光,再移動“F”字光源位置,使之離凸透鏡的距離
大于二倍焦距(2f)(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記錄物距
u。
3.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觀察并
記錄像的特點。
4.在光具座上讀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記錄像距υ,
并把υ的大小與焦距(f)、二倍焦距(2f)進行比較。
5.移動“F”字光源,使之離凸透鏡的距離在二倍焦距與一倍焦距之間(完成后請
點擊“確認”按鈕),記錄物距
u。
6.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觀察并記
錄像的特點。
7.在光具座上讀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記錄像距
v,
并把
v的大小與焦距(f)、二倍焦距(2
f)進行比較。
8.整理器材。
【實驗數據記錄表】
物距
u與
f、2f
像的特點
像距υ
υ與
f、2f
u(cm)
大小關系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縮小
虛像或實像
(cm)
大小關系
u>2f
2f>u>f
-
6
-
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評分細則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細則
說明
1.凸透鏡放置于光具座上刻
1.
度尺
40cm
位置處(或附將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中央附近某一刻度
1
近),其主光軸與光具座處(
分),光源和光屏分別放在凸透鏡
組裝
的左右兩側(1
架面平行分)
實驗
2.光源與光屏位置和方向都
裝置
要正確
2.調節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1分),使
光源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鏡中心處于
同一高度(1分)
3.閉合開關,使光源發光,把光源放在離
1.在移動光源之前凸透鏡位
凸透鏡大于二倍焦距的距離處(1分),
置要固定
記錄物距(1分)
2.物距要符合要求,記錄要
正確(本實驗中長度測量
不要求估讀)
4.
1.找清晰的像要來回移動光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光

源的像(1分)
2.像要清晰
5.
記錄每錯一個扣
1分,最多觀察并記錄像的特點(2分)

2分
6.在光具座上讀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記
探究凸透
錄結果(1分),并把它跟焦距、二倍焦
結果要正確
鏡成像特
距進行比較(1分)

7.移動光源,減小物距,使光源位于二倍
焦距與一倍焦距之間(1分)。記錄物距
物距記錄要正確
(1分)
8.
1.找清晰的像要來回移動光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為
1
屏止(
分)
2.像要清晰
9.
記錄每錯一個扣
1分,最多測出并記錄觀察像的特點(2分)

2分
10.在光具座上讀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記錄結果(1分),并把它跟焦距、二
結果要正確
倍焦距進行比較(1分)
1.儀器整理后放回原來的位
整理
11.
置(光源要關閉)整理器材(2分)
2.沒有因操作不當而損壞儀
器的情況
-
7
-
寧波市
2021
年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題(三)
實驗
3: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器材】杠桿及其支架,50g鉤碼
10個(每個鉤碼重計為
0.5N),細線。
【實驗步驟】
1.組裝杠桿,使杠桿能靈活轉動。
2.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3.按實驗數據記錄表中設定的第
1次實驗要求掛好鉤碼,移動左邊鉤碼位置,使杠
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記錄相
關數據。(杠桿上的每一格表示
1cm。本實驗我們設定杠桿左邊受到的力作為動力,
右邊受到的力作為阻力)。
4.按實驗數據記錄表中設定的第
2次實驗要求掛好鉤碼,移動右邊鉤碼位置,使杠
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記錄相
關數據。
5.改變鉤碼的數量和位置,使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
鈕)。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記錄相關數據。
6.整理器材。
【實驗數據及處理】
實驗數據記錄表
實驗
動力
F1
動力臂
l1
動力×動力臂
阻力
F2
阻力臂
l2
阻力×阻力臂
F2l2
次數
(N)
(m)
F1l1(N·m)
(N)
(m)
(N·m)
1
1.0
1.5
0.10
2
1.5
0.05
0.5
3
(第
3次實驗數據不能與前
2次完全相同)
【實驗結論】
杠桿平衡條件是:

-
8
-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評分細則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細則
說明
1.組裝杠桿,使杠桿能靈活轉動(2分)
組裝、調
節杠桿
2.調節杠桿的平衡螺母(1分),使杠桿
處于水平位置平衡(1分)
3.按第
1次實驗要求在杠桿兩邊掛好鉤
按要求掛好鉤碼數,位置
碼(2分)
正確,每邊各
1分
4.按要求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處于
只能改變左側鉤碼位置
水平位置平衡(2分)
5.
2
本實驗中長度測量不要求讀數并記錄數據(
分)
探究杠桿
估讀
的平衡條
6.按第
2次實驗要求在杠桿兩邊掛好鉤

碼,并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處于水
只能改變右側鉤碼位置
平位置平衡(2分)
7.讀數并記錄數據(2分)
8.按第
3次實驗要求進行實驗,記錄有

3次實驗數據與前
2次完
關數據(2分)
全相同的不給分
實驗
9.處理數據正確(1分),得出結論正確
實驗數據不支持結論的,
結論
(1分)
不給分
1.器材整理后放回原來位置
整理
10.整理器材(2分)
2.沒有因操作不當而損壞儀
器的情況
-
9
-
寧波市
2021
年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題(四)
實驗
4: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
【實驗器材】
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小燈泡(額定電壓為
2.5V)、電源(3節干電
池)、導線若干。
【實驗步驟】
1.
請把電表放置于實驗操作區“電表”位置上,并按以下電路圖把各實驗器材連接
成實驗電路(電路連接完畢,閉合開關前請點擊“確認”按鈕)。
2.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額定電壓(完
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觀察小燈泡正常發光的亮度,讀出電表的讀數(完成
后請點擊“確認”按鈕)。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記錄相關數據。
3.
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的
0.8倍(完成后
請點擊“確認”按鈕)。觀察小燈泡的亮度變化(“變亮”、“變暗”或“亮度正常”),
讀出電表的讀數(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記錄相關數
據。
4.整理器材。
【實驗數據及處理】
實驗數據記錄表
實驗次數
電壓
U(V)
電流
I(A)
功率
P(W)
燈泡亮暗
1
亮度正常
2
-
10
-
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評分細則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細則
說明
1.導線按順時針方向接入接
線柱
2.連接電路過程中開關必須
1.導線連接(1分)和開關狀態(1分)
斷開
3.電路等效就行,不嚴格要
求元件位置與電路圖上一

2.電流表
連接
電流表測小燈泡電流的連接方式(
1
電路
分),電流表“+”、“-”接線柱連
接和量程選擇(1分)
3.電壓表
電壓表測小燈泡電壓的連接方式(
1
分),電壓表“+”、“-”接線柱連
接和量程選擇(1分)
4.滑動變阻器
滑動變阻器連接方式(1分),閉合開關
前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1分)
5.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
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額定電壓(2分)
6.
電壓表、電流表讀數各
1觀察小燈泡的亮度,讀取電表示數,記
2
分(無需估讀。估讀正確入表中(
分)
的不扣分)
測小燈泡
7.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
的電功率
的電壓為額定電壓的
0.8倍(2分)
8.
電流表讀數
1
分(無需估觀察小燈泡亮度的變化,讀取電表示









數,記入表中(2分)
分),亮暗填寫正確
1分
9.根據實驗記錄,分別計算小燈泡的電功
兩次小燈泡實際功率的計
率,填入表格中(2分)
算結果正確各
1分
1.器材整理后放回原來的位
10.
2
置(開關要閉合)整理
整理器材(
分)
2.沒有因操作不當而損壞儀
器的情況
-
11
-
寧波市
2021
年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題(五)
實驗
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實驗器材】
錐形瓶(250mL)、帶長頸漏斗的雙孔橡皮塞、帶橡皮管的導管、止水夾、集氣瓶
(125mL)、毛玻璃片、水槽、試管、燒杯(250
mL)、量筒(50
mL)、膠頭滴管、
鑷子、試管架、試管刷、廢液回收容器、固體廢物回收容器;稀鹽酸(體積比
1:
2)、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火柴。
【實驗步驟】
1.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2.往錐形瓶里加入適量石灰石(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塞緊橡皮塞。
3.將量筒放到操作區“量筒位置”內,用量筒量取
40mL稀鹽酸(量取完畢請把量
筒刻度線按要求對準攝像頭,同時點擊“確認”按鈕)。
4.往長頸漏斗里加入稀鹽酸。
5.用集氣瓶收集二氧化碳:收集一段時間后,用燃著木條(用火柴梗代替)檢驗二
氧化碳是否集滿。當出現_______________現象時,說明已經收集滿了(出現現象
時請點擊“確認”按鈕)。
6.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往試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再通入二氧化碳,觀察并
記錄實驗現象。(現象產生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
7.清洗和整理。
-
12
-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評分細則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細則
說明
1.裝置氣密性檢查方法正確(1
氣密性檢查
1
如實驗不成功,可以重新操作分),現象明顯(
分)
1.從左至右,自下而上有序連接
氣體發生裝置
裝置
2.正確連接氣體發生裝置(2分)
2.慢慢轉動橡皮塞,使之塞緊錐
連接
形瓶口,不可把錐形瓶放在桌
上使勁塞塞子
3.用鑷子從試劑瓶中取適量的石
塊狀藥品的
灰石(1
分),并將它們沿瓶壁
取用
緩緩滑到錐形瓶底部(1分)
4.把試劑瓶內的稀鹽酸按要求倒
1.試劑瓶瓶塞倒放
入量筒(2分)
2.傾倒液體時標簽向著手心
1.加鹽酸時,試劑瓶口緊挨量
筒,使鹽酸沿壁緩緩流入到量
筒中。當量筒中鹽酸接近
40mL
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鹽酸至
40mL(此過程中量筒要放置在
規定的操作區)。若鹽酸超出
液體藥品的
5.用量筒正確量取
40mL
40mL,可倒出適量的鹽酸后繼稀鹽
取用
續操作
酸,并把稀鹽酸加入到氣體發生
4
2.膠頭滴管使用必須規范裝置內(
分)
3.讀數時,量筒放在水平桌面指
定區域,視線應與量筒內凹液
面最低處相平,量筒內稀鹽酸
的體積是
40mL
4.加稀鹽酸時,量筒口緊貼長頸
漏斗,使稀鹽酸沿壁緩緩流入
到錐形瓶內
1.放置的氣體收集裝置正確
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
收集氣體
6.集滿一瓶二氧化碳氣體(2分)
3.實驗過程中,毛玻璃片磨砂面
對集氣瓶的瓶口并緊貼導管,
導管要伸到集氣瓶底部附近
7.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處
1.驗滿時,不能取下毛玻璃片,
驗滿
(1分),燃著木條熄滅,記錄
木條不能伸入集氣瓶內
現象(1分)
2.正確記錄實驗現象
-
13
-
往試管內加石灰水時,試劑瓶
8.
口緊挨試管口,使石灰水沿壁往試管內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與
(1
緩緩流入到試管中,試管內的分),再通入二氧化碳,觀
石灰水反應
察并記錄現象(1
石灰水不超過試管容量的
1/3分)
2.傾倒液體時標簽向著手心
3.正確記錄實驗現象
1.廢液、剩余石灰石和火柴梗分
別放入對應的廢液回收容器和
實驗習慣
9.
1
1
固體廢物回收容器清洗(
分),整理(
分)
及整理
2.儀器整理后放回原來的位置
3.沒有因操作不當而損壞儀器的
情況
-
14
-
寧波市
2021
年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題(六)
實驗
6:配制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溶液
【實驗器材】
100g托盤天平(附砝碼)、量筒
3只(10mL、50mL、100mL各
1只)、燒杯
2只
(250mL)、玻璃棒、藥匙、膠頭滴管、濾紙、回收容器;氯化鈉、蒸餾水。
【實驗步驟】
1.計算:配制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5%的氯化鈉溶液
40g,需要氯化鈉
g和水
______g。
2.將天平放到“天平操作區域”,調節天平平衡(完成操作請點擊“確認”按鈕)。
3.在規定的操作區內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天平平衡時請點擊“確認”按
鈕),將稱取的氯化鈉倒入燒杯里。
4.
本實驗配制溶液時需要的溶劑(蒸餾水)的體積是
______mL,所以選用
______mL的量筒比較合適。
5.
將選擇的量筒放到操作區“量筒位置”內,用量筒量取所需的蒸餾水(量取完畢
請把量筒刻度線按要求對準攝像頭,同時點擊“確認”按鈕)。
6.把量筒內的水倒入裝有氯化鈉的燒杯里。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完全溶解(完
成操作請點擊“確認”按鈕)。
7.清洗和整理。
-
15
-
配制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溶液評分細則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細則
說明
計算
1.溶質和溶劑的質量計算正確(2分)
每空
1分
1.天平和砝碼盒要放到相應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相應的操作區
的操作區域
內,用鑷子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0”刻
2.整個實驗過程用鑷子夾取
度處(2分)
砝碼和移動游碼
3.游碼要移到“0”刻度
3.調節橫梁兩端的螺母,使指針指在刻
不能碰觸天平的指針等其它
度盤中央刻度線或兩側擺動的偏角大致
2
未固定結構相等(
分)
4.在天平左右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的濾
后續稱量過程中,濾紙不能
紙(1分),取用合適質量的砝碼,并
1
與天平的其它結構相接觸移動游碼至合適的位置(
分)
1.取用氯化鈉用藥匙;氯化
鈉質量接近所需用量時,用
輕拍手腕的方式添加;添加
的氯化鈉稍超出所需用量
5.正確稱取氯化鈉(1
分)。把稱取的
時,用藥匙取出適量的氯化
氯化鈉倒入燒杯內(1分)
鈉到指定容器,繼續稱量
2.取用氯化鈉時,試劑瓶蓋
稱量
要倒放
3.實驗過程中,氯化鈉不能
灑出
1.游碼、砝碼復位要用鑷子
6.
用鑷子將砝碼放回砝碼盒中,并使游
2.鑷子放入砝碼盒內后合上
碼復位到標尺上“0”刻度線處(1分)
盒蓋
3.把天平和砝碼盒放回原處
7.計算所需蒸餾水的體積正確。選擇合
2
本實驗選
50mL的量筒適規格的量筒(
分)
1.加水時,要求試劑瓶口緊
挨量筒,使水沿壁緩緩流入
到量筒中。
2.量筒中水接近所需體積
8.用量筒量取所需的蒸餾水(3分)
時,改用膠頭滴管加水至所
需體積(此時量筒要放置在
規定的操作區)。若水超過
所需體積可倒出適量的水后
繼續操作
-
16
-
3.膠頭滴管使用必須規范
4.試劑瓶上標簽要向手心
5.讀數時,量筒放在水平桌
面上指定區域,視線應與量
筒內凹液面最低處相平
1.把量筒里的水倒入燒杯
9.把量取好的水倒入裝有氯化鈉的燒杯
時,要求量筒口緊挨燒杯,
溶解
里(1分)。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
使水沿壁緩緩流入到燒杯
溶解(1分)
中。
2.攪拌方法要正確
1.儀器整理后放回原來的位
整理
10.
置清洗(1分),整理(1分)
2.沒有因操作不當而損壞儀
器的情況
-
17
-
寧波市
2021
年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題(七)
實驗
7: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實驗器材】
鑷子、試管架、試管
6只、燒杯、膠頭滴管、廢液回收容器、固體廢物回收容器;

H2SO4、鋅粒、Na2CO3溶液、NaOH溶液、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
【實驗步驟】
1.酸與指示劑的反應:
向兩只試管中各加入約
2mL稀硫酸(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往其中一只試
管滴入適量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試管后觀察并記錄現象(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
鈕)。往另一只試管滴入適量的紫色石蕊試液,振蕩試管后觀察并記錄現象(完成
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2.稀硫酸與鋅的反應:
用鑷子從試劑瓶中取鋅粒,沿試管壁緩緩滑入試管底部(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
鈕)。加入適量稀
H2SO4后進行觀察并記錄現象(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3.酸堿反應:
在試管中加入
1mL
左右
NaOH
溶液,并滴加適量無色酚酞試液。用滴管滴入稀
H2SO4至恰好完全反應,觀察并記錄現象(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4.稀硫酸與鹽的反應:
在試管中倒入適量
Na2CO3溶液。慢慢滴入稀
H2SO4,觀察并記錄現象(完成后請
點擊“確認”按鈕)。
5.
清洗和整理。
【實驗結果】
(1)稀
H2SO4與無色酚酞試液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H2SO4與紫色石蕊試液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2)稀
H2SO4與鋅粒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3)在試管中加入
NaOH溶液并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觀察到的現象是:
再滴入稀
H2SO4至
NaOH溶液完全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4)稀
H2SO4與
Na2CO3溶液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
18
-
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評分細則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細則
說明
1.
試劑瓶蓋、標簽位置正確和取兩只試管,分別加入約
2
mL稀
傾倒方法正確,加入的稀硫
硫酸(2分)
酸量合適

H2SO4
2.往其中一只試管滴入適量無色酚酞
膠頭滴管使用與試管振蕩的
與指示劑
試液(1分),振蕩試管后觀察現象
方法正確。記錄現象與實際
反應
并記錄(1分)
結果相符
3.往另一只試管滴入適量紫色石蕊試
膠頭滴管使用與試管振蕩的
液(1分),振蕩試管后觀察現象并
方法正確。記錄現象與實際
記錄(1分)
結果相符
4.用鑷子從試劑瓶中取鋅粒(
1
分),沿試管壁緩緩滑入試管底部

H2SO4
(1分)
與金屬的
5.
H
SO
1
試劑瓶蓋、標簽位置正確和反應
加入稀
2
4(
分),觀察現象
1
傾倒方法正確。稀硫酸不能并記錄(
分)
超過試管容積的
1/3
6.
試劑的用量要適量,試劑瓶在





NaOH



1
蓋、標簽正確和傾倒方法正
分),并滴加適量酚酞試液(1分)

H2SO4

與堿反應
7.用膠頭滴管慢慢滴入稀
H2SO4至恰
1
膠頭滴管使用方法正確,稀好完全反應(
分),觀察現象并記
1
硫酸不能過量太多錄(
分)
8.
試劑瓶蓋、標簽位置正確和在試管中加入適量的
Na2CO3溶液
2
傾倒方法正確。Na2CO3溶液

H2SO

分)
4
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
1/3
與鹽反應
9.慢慢滴入稀
H2SO4(1
分),觀察
現象并記錄(1分)
1.器材整理后放回原來的位
整理
10.
1
1
置清洗(
分),整理(
分)
2.沒有因操作不當而損壞儀
器的情況
-
19
-
寧波市
2021
年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題(八)
實驗
8:粗鹽提純——溶解、過濾
【實驗器材】
50mL燒杯(2只)、玻璃棒、漏斗、藥匙、10mL量筒、鐵架臺(帶有鐵圈)、濾紙、
剪刀、膠頭滴管、廢液回收容器、固體廢物回收容器;水、粗鹽。
【實驗步驟】
1.用藥匙取少量粗鹽加入燒杯(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2.將量筒放到操作區“量筒位置”內,用量筒量取
9mL水(量取完畢請把量筒刻度
線按要求對準攝像頭,同時點擊“確認”按鈕)。
3.
將水倒入燒杯,然后用玻璃棒攪拌至粗鹽充分溶解(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
鈕)。
4.安裝鐵圈,并將制成的過濾器放在鐵圈上。
5.將粗鹽溶液引流到過濾裝置進行過濾(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6.填寫實驗報告(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7.清洗和整理(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實驗結果及問題】
1.過濾前后的液體在外觀上的主要區別是:
2.用過濾法能否把粗鹽中的可溶性固體除去?
答:
-
20
-
粗鹽提純—溶解、過濾評分細則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細則
說明
1.瓶蓋倒放,試劑瓶上標簽要
向手心。使用藥匙正確,粗鹽
不外撒
2.加水時,要求燒杯口緊挨量
筒,使水沿壁緩緩流入到量筒

1.
1
3.量筒中水接近所需體積時,用藥匙取少量粗鹽加入燒杯中(
試劑取用
改用膠頭滴管加水至所需體積
分)。用量筒量取約
9mL水(1分)
(此時量筒要放置在規定的操
作區)。若水超過所需體積可
倒出適量的水后繼續操作
4.讀數時,量筒放在水平桌面
上指定區域,視線應與量筒內
凹液面最低處相平
5.膠頭滴管使用必須規范
2.
1.量筒口緊靠燒杯,使水沿內將水倒入燒杯(1分),用玻璃棒攪
溶解
1
壁緩緩倒入(或玻棒引流)拌至粗鹽充分溶解(
分)
2.攪拌方法要正確
3.安裝鐵圈(2分)
鐵圈方向正確,高度合適
濾紙折法正確,如果提供的是
4.折疊、裁剪濾紙(1分),并將折好
方形濾紙或濾紙過大需要用剪
過濾器
的濾紙放入合適的漏斗內(1分)
刀剪成大小合適的(使濾紙邊
制作
緣略低于漏斗口),一次成功
5.用水潤濕濾紙,使其緊貼漏斗內
用膠頭滴管濕潤。濾紙與漏斗
壁,再將漏斗放到鐵圈上(2分)
內壁間無氣泡
6.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1
分),盛放鹽溶液的燒杯槽口緊靠玻
璃棒中下部(1分)
7.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層濾紙處,并保
過濾
持傾斜(2分)
8.以引流方式緩緩傾倒,使液面始終
低于濾紙邊緣(1
分);過濾完成
玻璃棒引流正確,所得濾液澄
后,濾紙無破損、液體無飛濺或溢出

(1分)
9.實驗報告填寫正確(2分)
整理
1.器材整理后放回原來的位置
10.清洗(1分),整理(1分)
2.沒有因操作不當而損壞儀器
的情況
-
21
-
寧波市
2021
年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題(九)
實驗
9: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細胞
【實驗器材】
光學顯微鏡(目鏡、物鏡已安裝好)、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解剖針、
60mL滴瓶(裝有清水)、吸水紙、培養皿(2只)、固體廢物回收容器;紫色洋蔥鱗
片葉。
【實驗步驟】
1.把載玻片放在實驗桌合適的位置上,用膠頭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鑷子從紫色洋蔥鱗片葉上撕取一小塊外表皮,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鑷
子把外表皮展平(完成此操作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3.蓋上蓋玻片(完成此操作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4.將顯微鏡正確安放在實驗桌上標有“顯微鏡位置”處。
5.調節顯微鏡,得到明亮的視野。把目鏡換成電子目鏡(完成后請點擊“確認”按
鈕)。
6.將臨時裝片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固定。
7.將電子目鏡換成目鏡,用低倍鏡找出單層的洋蔥表皮細胞物像,并把最清晰的細
胞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把目鏡換成電子目鏡后觀察(如果因為換了電子目鏡后屏幕
顯示圖像不清晰,可以重新調節。完成此操作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8.沖洗和整理。
-
22
-
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細胞評分細則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細則
說明
1.滴水:用膠頭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
1.膠頭滴管使用必須規范
滴清水(2分)
2.水滴大小適中、位置正確
1.撕下的外表皮不能太厚、
2.
不能折疊。取材只要方法科取材:用刀片在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
學、操作規范,結果符合要
上劃一個大小適宜的方框,用鑷子撕下
制作臨時
求,均可以
方框內的外表皮(1分),并放在載玻
裝片
2.如果用內表皮,不符合第
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展平(1分)
一個得分點要求,但不影響
后續的評分
3.制片:用鑷子夾住蓋玻片,使其一邊
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輕輕放下蓋
玻片(1分),防止氣泡產生(1分)
4.
1.顯微鏡的鏡筒向前,鏡臂安放:顯微鏡正確安放在實驗桌上指
向后
定區域(1分),轉動轉換器,使低倍
1
2.轉動轉換器時不能手持物鏡正對通光孔(
分)
鏡轉動
5.對光:左眼朝目鏡里注視,右眼睜
1.手不能觸及反光鏡的鏡面
開;調節反光鏡,直至出現一個明亮的
2.后續實驗中,顯微鏡要保
視野(2分)
證視野明亮
6.放片:將洋蔥外表皮裝片放在載物臺
上,兩端用壓片夾壓住(1分);調節
裝片不能有多余的水分,以
裝片位置,使標本接近通光孔中心(1
免污染載物臺
用顯微鏡
分)
觀察裝片
7.
1.調節粗準焦螺旋要緩慢下降鏡筒:從側面觀察物鏡(
1
2.眼睛要注視物鏡
分),雙手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
3.要用雙手調節粗準焦螺旋
慢下降,直至物鏡靠近裝片(1分)
4.物鏡不能碰到裝片
8.調焦:雙手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
慢上升(1分),找到物像后,再雙手
調節細準焦螺旋,直至看到清晰的物像
(1分)
9.觀察:移動裝片,把洋蔥表皮細胞物
1.移動裝片要緩慢
像移到視野中央(1分),視野中有清
2.視野中能觀察到單層細胞
晰的表皮細胞圖像(1分)
1.反光鏡應豎直放置,物鏡
與通光孔錯開并朝前
2.沖洗載玻片,并把玻片放
10.
1
1
到培養皿上整理
沖洗(
分),整理(
分)
3.器材整理后放回原來的位

4.沒有因操作不當而損壞儀
器的情況
-
23
-
寧波市
2021
年科學實驗操作測試試題(十)
實驗
10: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
【實驗器材】
顯微鏡(目鏡、物鏡已安裝好)、培養皿、60mL滴瓶(裝有清水)、藥棉、吸水紙;
魚缸、捕魚網、固體廢物回收容器;小魚、水。
【實驗步驟】
1.將適量的藥棉展開鋪平,在培養皿內用清水浸濕,再用它裹住小魚,只露出小魚
的尾部(完成此操作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2.將包好的小魚放在培養皿中,使其尾部展平,滴加適量的清水。
3.用低倍鏡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
(1)將顯微鏡正確安放在實驗桌上指定處。
(2)調節顯微鏡,得到明亮的視野后,將目鏡換成電子目鏡(完成此操作后請點
擊“確認”按鈕)。
(3)將培養皿放到載物臺上,使小魚尾鰭的合適部位正對通光孔中心(完成此操
作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4)將電子目鏡換成目鏡,在低倍鏡下找到小魚尾鰭內的血管,將目鏡換成電子
目鏡(完成此操作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你所用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
倍。
(5)觀察血管內的血液流動現象(完成此操作后請點擊“確認”按鈕)。
4.清洗和整理。
【實驗結果】
1.判斷顯微鏡視野中的血管是毛細血管的依據是什么?
答:
2.流過毛細血管的紅細胞將匯集到
(填“小動脈”或
“小靜脈”)。
-
24
-
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評分細則
考查點
考查要求和評分細則
說明
1.將適量的藥棉展開鋪平(1分),在培養
皿內用清水浸濕(1分)
實驗前
2.用藥棉裹住小魚,露出小魚的尾部(1
期處理
分)。將包好的小魚放在培養皿中,使其
膠頭滴管使用方法正確
尾部展平,滴加適量的水(1分)
3.
1.顯微鏡鏡筒向前,鏡臂顯微鏡正確安放在實驗桌上指定處(1
向后
分)。轉動轉換器,使低倍鏡正對通光孔
1
2.轉動轉換器時不能手持(
分)
物鏡
1.后續實驗中,顯微鏡要
4.左眼朝目鏡里注視,右眼睜開;反光鏡
保證視野明亮
轉向光源,看到一個明亮的視野(2分)
2.手不能觸及反光鏡的鏡

5.
1.實驗中載物臺處于水平將盛有小魚的培養皿置于載物臺上(1
狀態
分),使小魚尾鰭的合適部位正對通光孔
2.培養皿外側不能有水,
中心(1分)
使用顯
以免污染載物臺
微鏡觀
6.
1.調節粗準焦螺旋要緩慢側面觀察物鏡,雙手調節粗準焦螺旋(1

2.不能單手調節粗準焦螺
分),使鏡筒緩慢下降,直至物鏡靠近小

魚尾鰭(1分)
3.物鏡不能碰到小魚尾鰭
7.雙手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找到
1.調節準焦螺旋要緩慢
物像后,移動培養皿將最合適的部位移到
2.單手調節準焦螺旋不重
視野中央,需要時,可以雙手調節細準焦
復扣分
螺旋,使物像更清晰(1分);記錄顯微鏡
3.移動培養皿要緩慢
的放大倍數(1分)
8.
2
視野中要有清晰的血管及觀察尾鰭內血液流動的情況(
分)
血管內血液流動現象
9.能正確判斷毛細血管(1分),辨別出小
動脈和小靜脈,記錄實驗結果(1分)
1.反光鏡應豎直放置,物
鏡與通光孔錯開并朝前
實驗
10.清洗(1分),整理(1分)
2.清洗培養皿
習慣
3.沒有因操作不當而損壞
儀器的情況
-
25
-
附則:
考生在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共同問題,對于這些問題
作以下說明:
1.由于系統原因,幾乎所有考生在個別采分點上采集不到
相關信息,不扣相關分數。
2.由于考生自身原因(如身體遮擋攝像頭、儀器沒有按要
求放置等),致使未采集到有關信息,相關的分數不能給。
3.實驗操作中出現相同的操作錯誤,不重復扣分。
4.實驗數據或實驗現象記錄不是通過實驗得到的,相關的
分數不能給。
-
26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黑龙江省| 泰州市| 麟游县| 南部县| 勃利县| 定安县| 铜川市| 陕西省| 左贡县| 马鞍山市| 瑞安市| 睢宁县| 泸定县| 全南县| 乌什县| 大新县| 武清区| 东乡县| 威远县| 宁陕县| 陈巴尔虎旗| 吉木萨尔县| 北流市| 长寿区| 纳雍县| 宁南县| 双桥区| 远安县| 滁州市| 临安市| 阜新市| 新竹县| 平塘县| 漳州市| 镇远县| 通化县| 益阳市| 靖边县| 康乐县|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