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身體的聯(lián)絡員課前活動,杯子接小沙包,戴眼罩13:03引入活動看看信封中的小禮物,一顆糖果(秀逗)看到后,你有什么反應?生1:很酸生2:很想吃生3:嘴里馬上就有那個味道了是我們身體里的哪個器官指揮你作出這樣的反應?生4:是大腦說一說整個反應的過程?把它說給你的同伴聽一聽?(評:引入活動是“視覺”引起大腦作出反應,誘發(fā)條件反射,產生“味覺”上的錯覺。本人認為還是用觸覺作為引入活動更好,讓兒童直接感覺物體,比如蒙眼用手感覺裝熱水的燒杯,熱水燒杯----皮膚(神經)----大腦——神經----收回手。這樣就可以直接進入本課要研究的問題: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體驗與探究活動,了解整個“輸入、傳出”過程吃糖果體驗,理解大腦功能1.體驗活動一:吃糖果13:08要求:注意體會吃糖時身體哪些器官受到了怎樣的刺激?哪個器官指揮了誰作出了哪些反應?記得將糖紙等整理到抽屜里。2.交流體驗過程,并解釋自己的反應過程(1)舉例說生活中的反應例子生1:皮膚感覺痛生2:生日時,聞到生日蛋糕的味道,恨不得一下子拆開吃掉師:共同點,都是誰在指揮反應?生:大腦(2)有沒有不需要大腦控制的反應?生1:呼吸、心跳生2:消化食物生3:手受到刺激,不思考,突然收手,本能生4:手拿杯子,很燙手,不會放回桌子,會啪掉到地上(評:這個過程還缺少一點深入,浮在表面,讓學生寫,用箭頭表示信息的接受及人體的反應過程可能更深入一點,深度學習不夠)(二)膝跳體驗13:16體驗活動要求:體驗膝跳嘗試大腦控制膝跳,體驗能控制住嗎?3分鐘時間體驗,音樂停止歸還橡皮錘。(二)活動后交流1.你能控制嗎?不能2.師解釋:脊髓讓學生解釋膝跳3.神經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連接、傳遞)4.關于神經你還有什么補充?5.如果要畫一個神經,你覺得畫一個什么比較好?生1:像一根根的電線6.師畫、板書:輸入神經給另一個取個名:傳出神經三、解決問題,如何提高命中率?(一)增加刺激怎樣讓第一次接沙包的命中率更高?扔沙包游戲,扔10次,記錄扔進幾次。將結果用紅色磁貼表示在班級匯總表中,并整理好材料回到座位。跟蒙眼時相比有什么發(fā)現(xiàn)?(眼睛能感受更多刺激,命中率更高)如果不改變材料和游戲規(guī)則,要繼續(xù)提高投進率,甚至百發(fā)百中,可以怎么做?(二)加強練習1.補充實驗:練習能否提高命中率,練習3分鐘,再測試2.用藍色磁貼,看看數據,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說明了什么?生1:訓練有效果的生2:大腦已經適應,熟悉了這個過程還有誰也起了作用?師整個神經系統(tǒng)更靈敏?退步了,你能解釋嗎?生1:可能鬧了點別扭、情緒不好生2:可能第一次精力集中師:保護神經更好服務人體總評:本課是要學生認識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但內容太難,是大多數五年級學生從未思考過的,本設計選取大量的活動來讓兒童體驗,但兒童學得還是很累。要求太高了,活動可以從直接的觸覺開始,比如仙人球刺到手,人的反應,這樣兒童有生活經驗,再思考這個過程是如何發(fā)生的,刺到皮膚,傳入神經把感覺傳遞給大腦,大腦下命令通過傳出神經傳遞到手,手執(zhí)行命令收回手。這樣兒童容易理解??傊?,先通過觸覺活動理解神經傳遞示意圖。活動二,再到視覺刺激,接乒乓球實驗。作為鞏固拓展活動,接乒乓球活動也是“感受刺激——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作出反應”。活動三,拓展到通過訓練可以提高反應。另,教師用書上目標太復雜,很難達到,要簡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