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棱鏡引入,光的折射現(xiàn)象1.PPT呈現(xiàn)玻璃水槽和一束有色激光2.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透明三角厚有機玻璃板(師稱該物為三角體不對吧!)學生畫下猜想。3.呈現(xiàn)猜想,3種,展示。4.指名演示,呈現(xiàn)折射結果。(評:學生猜想,那最好的方式是學生自己來試試,而不是觀看演示)觀察棱鏡,光的色散實驗觀察棱鏡,它是怎樣的?認識棱鏡特點:三角形底面、長方形側面、多條棱、透明提出問題:光照到棱鏡一條棱,會怎樣?學生說猜想。實驗前研討(評:解決三個問題:材料、操作、記錄)(1)如果我們要研究,需要什么材料?生:黑暗的環(huán)境、手電筒師出示材料,還有一個屏,討論屏的作用。(2)三種材料位置該怎么擺放?指名上臺演示。(評:這一部分的設計是否可以給學生材料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并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這大概更符合學生的心理,自主探究)出示視頻,操作方法。(3)出示記錄單1.用水彩筆在屏上合適的位置畫一畫光斑的特點2.推測并畫一畫光的路線4.實驗探究10:14領取材料,關燈實驗。5.實驗后交流:(1)看到哪些顏色?占比不同順序固定(2)出現(xiàn)月牙形、圓圈形彩虹,怎么操作的?生3:還有一個合影生4:放大鏡離得遠的話是圓的(棱鏡)生5:也有白光(3)出示1學生記錄圖,來介紹。畫了7條路線是有7條路線(4)師:明明照射的是白光,怎么變成七色光?生1:棱把光拆散了生2:棱鏡里有小晶體,(評:學生的意思是里面有小晶體,彩色光藏在晶體里,他想的可能是空氣中小水珠折射光,形成彩虹,所以他認為棱鏡里有小晶體顆粒)生3:原本混在一起,棱鏡把它分解了師:PPT呈現(xiàn)結果6.視頻資料補充,牛頓分解光的實驗三、拓展,出示眾多棱鏡1.生活中,你見過白光被分解成彩色光的現(xiàn)象嗎?2.彩虹3.水盆+鏡子4.泡泡器,泡泡是彩色的,解釋四、光的合成1.學生想辦法2.師出示牛頓盤怎么做?注意什么?需要不需要作些調整?(評:師指向占比要調整)10:39紙陀螺(評:可不可以改進器材,把彩色盤貼在電動機上,讓速度更快)出示科學家測得的光帶紅、綠、藍三原色,回家做一個陀螺。總評:1.引入活動光的折射在這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過,《3.光的傳播會遇到阻礙嗎》中體驗過光能穿透玻璃(直射),《4.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改變嗎》光斜射進入水中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此處引入活動可以改改,讓學生從第3課的光穿透玻璃面,轉換如果照射玻璃板的側面會怎樣,如果斜射呢?再引入如果是一塊三角玻璃板會怎樣,猜想:會折射,試試2.換成立體三棱(柱)鏡會怎樣?試試,出現(xiàn)什么有趣現(xiàn)象?一是發(fā)現(xiàn)折射了,二是發(fā)現(xiàn)光變成了七種顏色,進行多次嘗試和觀察,發(fā)現(xiàn)七色光的排列順序,解釋現(xiàn)象。白光被三棱鏡分解。3.光的合成可以作現(xiàn)成的材料,課堂內做內容太多了,學生自己動手做可以作為課外延伸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